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11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11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还一堆人跟在你后头,天天念叨这也不能干,那也不合规矩,生生憋死个人了!”
  “咱们到了外头,天高皇帝远,那日子才逍遥自在呢!倒是我娘,她年纪大了,不能再跟着咱们奔波受苦,况且如今也找到了亲人,倒是要留她在京城里享几天清福才好。”
  听了王永珠这话,宋重锦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好半天才道:“永珠,谢谢——”
  “咱们之间不必说谢——”王永珠捂着宋重锦的嘴,他能清醒过来,自己也松了一口气,不然,要是再这般下去,说不得她就得出绝招了。
  自家男人往偏路上走,怎么办?打一顿就好了!一顿不好,一日三顿的打!总能打过来的。
  夫妻两人自从这日谈话后,彼此心意更加贴近。
  宋重锦心态摆正后,先是打听到了齐家当年的流放之地,名叫赤城,乃是北方边陲重镇。
  距离边境线倒是有些距离,约有两百多里,三面丘陵,土地稀少,粮食出产不多。
  朝廷在赤城县外,倒是有两处养马场,专门蓄养骡马。
  骡马虽不及骏马奔跑速度快,可耐力足,能负重,倒是转运粮草辎重的重要工具。
  赤城本地人,倒是大多靠养骡马为生。
  宋重锦心中有了底,正式入职后,身为翰林检讨,刚进入翰林院,上司丢给他的也不过就是整理些旧书籍,誊抄之类的事宜。
  宋重锦也不推辞,并不露不服之色,倒是十分爽快的接过,每日里,就钻在翰林院的书库中,不喊苦也不喊累。
  开始的时候,在翰林院,除了跟新科状元谢朗、还有顾子楷他们能说上几句话,同屋的同僚是一日都不见能跟他搭腔。
  开始宋重锦以为都是这般,也不以为意,还是顾子楷偶尔见了,倒是急了眼,就要跟人理论,这不是排挤他么?
  宋重锦这才明白,自己是卫国公世子,在这些翰林同僚眼中,只怕是自己借了卫国公的光,才能进入翰林院。
  读书人都傲气,自觉跟宋重锦这种豪门权贵不是一路人,那当然就敬而远之。
  宋重锦想明白之后,却也没大放在心上,若是秦博涵的消息没错,他在这翰林院中也不过呆上几个月,有何好计较的?
  再者,上司分派给他的事情,正合他意,翰林院里藏书众多,还有各地方的旧日的不涉及到机密的旧折子。
  他每日细细的将关于赤城那边的折子,还有书籍都翻找出来,整理一番,归纳出重点来,心里对赤城那边也就慢慢有了印象。
  倒是他这般勤勉,每日里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从来不抱怨,也不偷懒。
  不管何时见他,都在认真工作,并不见半点国公府世子的骄矜之气。
  此刻大家再回想起他的身世,倒觉得他虽然言语不多,看起来不太近人情,可倒是个实在的性子,慢慢的也就不排斥他。
  偶尔还有同僚能空闲邀请他喝上一杯茶,说上两句话,关系倒是大为改善不提。
  宋重锦每日按部就班的去点卯上班,不曾懈怠。
  这边,等顾家的认亲会结束后没两日,历九少就着人送来帖子,他的胭脂铺子红袖添香要开张了。
  酝酿了这么久,如今京城里,豪门权贵女眷,对红袖添香里的胭脂水粉那真是期盼已久。
  这红袖添香的名字,还是历九少借着王永珠到顾家的时候,跑去见了一面,非要让王永珠取个好听的名字。
  说要是王永珠不取,那就叫珠粉阁算了。
  王永珠一脸黑线,是跟珠过不去了是吧?偷懒偷到历九少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当初那茶叶,让他想个名字,他说叫珠茶。
  如今开个胭脂铺子,叫珠光阁。
  改明儿要个合伙开个点心铺子,是不是得叫珠食啊?
  真是猪队友!
  没奈何,她倒是想给这胭脂铺子,取个洋气点的名字,比如来个X蔻?X黛?X雅?X尔?
  可这个时空的人也不知道这个梗啊!
  倒是老老实实的想了半天,想出这么个名字来,她倒是想叫什么国色天香、什么红颜不老,可惜都被否决了。
  倒是这个名字给留了下来。
  历九少得了名字,乐颠颠的就吩咐人赶快去做牌匾去,一定要做得豪气一些,最好金光闪闪,晃瞎人眼最好。
  被王永珠给瞪回去了,做高端品牌的,弄这么个土豪金,谁来?
  又善良了一番,用紫檀木为底,牌匾也最好请宫中的德妃娘娘给亲自题字,然后尽量往高雅路线走。
  要高雅、高贵、高端!
  反正让人一看,就不俗才好。
  不论她说什么,历九少都笑眯眯的说好,然后一叠声的吩咐人做去。
  说了大半日,总算商量好了,历九少才告辞。
  一出门,他身边跟着的招财实在忍不住了:“九少,方才世子夫人说的那些,和您在家里吩咐的不是差不多吗?尤其是那牌匾,咱们不是早就预备了一块紫檀的,藏珠阁的名字都刻好了,怎么着你又请世子夫人取名字?”
  “还说是咱们准备了金丝楠木的,还说上了金漆?这谁家脂粉铺子用这种牌子?那不是只有票号才有的吗?您是不是记混了?”
  历九少上翘的嘴角一僵,踹了招财一脚:“闭嘴!世子夫人说叫红袖添香,就叫红袖添香!先前预备的那块牌子别挂了,给送到我屋里去。另外吩咐人速去寻一块上好的紫檀来,我明儿个亲自进宫求字去——”
  说着,径直去了,留下招财摸摸自己腿,不明觉厉的摇摇头,跟了上去。
  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开业
  也不知道历九少怎么跟宫中德妃娘娘求的,没两日,果然德妃那边的墨宝就下来了。
  德妃当年亦是这京城有名的才女,一手簪花小楷冠绝京城,有了她的题字,自然更让京城官家女眷们,趋之若鹜,摩拳擦掌的打算当日去一探究竟。
  偏生历九少却道,红袖添香的胭脂水粉,用料珍贵不说,制作周期长,数量有限,开业当天,只接待前五十位客人。
  以后每天只接待十位客人,而且每位客人还限购,不能购买超过本店产品两套。
  这个消息传出来,顿时一片哗然。有那不服气的,或者其他胭脂水粉铺子的,就趁机诋毁起红袖添香,这不是瞧不起人么?简直是店大欺客,哪里有这样做生意的?
  也有不少人笑话,胭脂水粉铺子,京城多的是,红袖添香的胭脂水粉就算再好,有这么些规矩,那些官家夫人和千金们,谁是受气的性子?谁还会来?
  都等着开业择日看笑话呢。
  等红袖添香开业这天,一大早,这铺子前就披红挂绿,等到吉时一到,鞭炮齐鸣,甚是壮观。
  街上围了不少的人,有来看热闹的,也有看笑话的。
  当然,更多的是各家夫人和千金们,嘴上说着,一个胭脂铺子还这样傲气,大不了不用他家的话,可真到了开业这日,却一个个的早早的就坐着马车等在了门口。
  这胭脂铺子并没有开在正街,反而大门是开在了正街旁的侧巷,这巷子里一早上就打扫得干净,而且又宽敞。
  临着正街的巷子口,扎了一人高的篱笆,上面攀附着蔷薇藤,已经有花骨朵隐约在叶子间闪现。
  篱笆间留了一道拱门,供来往的客人马车通行,门口还有两个相貌端正的小厮守着。
  各家的夫人千金们乘车前来,从这里下车,又安静,又不会被人冲撞。
  虽然临着正街,倒有点闹中取静的意思,尤其是外面行走的人能隐约看到里面的动静,却又看不太清楚。
  尤其是拱门旁,还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谢绝男客入内。”
  铺子的门面并不大,小小巧巧的,门口几个清秀的侍女,挂着微微的笑容,见到客人,就迎上来,轻声细语的在前面引路。
  一进铺子,才知道里面另有乾坤。
  里面空间极大,转过影壁,才有一间大堂,里面摆着各色的胭脂水粉,都用净白如玉的瓷盒装着,那瓷盒上还画着各色的折枝花样,写着小小的字,低调中突出一点奢华来。
  大堂两侧,一字排开好几间小巧的屋子,每间屋子里,都有一位侍女在门口伺候着。
  进来的官夫人和千金们,也都算见多识广,这京城的胭脂水粉铺子不知凡几,何曾见过这样的?
  一时都愣住了。
  还是旁边引路的侍女,细细的解释,这两边的屋子,是给贵客们试妆用的,可以在大堂里看中了哪一款后,到对应的试妆间试用,看适合不是适合自己。
  若是不适合,自然可以不用购买。
  试妆间里,提供热茶,和新鲜的点心,若是客人累了,还有软榻,可以小歇一会。
  听得官夫人和千金们意动不已,尤其是已经从王永珠那边试用过这水粉的,上次她们得到的都是单品,今天一看,各色都齐全,生怕晚了都没了。
  也顾不得许多,叫侍女跟着,在柜上,将那日试过的先让人包了,然后将那没试过的,点了几样,就由侍女带着到试妆间去试妆去。
  只要试过的,就没有说不想买的,简直是看到这个也好,那个也棒,恨不得一股脑都包回家去。
  可惜侍女们却说,本店规矩如此,还请客人见谅,若是真心喜爱,请改日再来云云。
  倒是有不少官家夫人和千金倒是想耍个威风什么的,可侍女只微微一笑,指指门口的牌匾。
  这些管家夫人们再想撒泼的心也都歇了。
  要知道,历家本就不容小觑,更不用说,这里面还有德妃娘娘的本钱。
  如今宫中,德妃娘娘圣宠不衰,看这架势,说不得将来还能得封皇后,这要是得罪了德妃娘娘,还要不要命了?
  一个个都老实了,只得忍痛放弃。
  心里则暗暗发誓,明日得再早点来,将那没买到的套装给买到手才好。
  这种心痛,到了交钱的时候,几乎无法呼吸了。
  大家都猜测到了这胭脂水粉不便宜,可没想到会这般不便宜!
  一盒胭脂四十五两,一根水粉玉棒三十两,一小瓶头油,二十五两!一套下来,一百两没了!
  如今这市面上,最好的胭脂膏子,也不过二十两一盒,这简直是!
  有不少夫人和千金们,看看这价格,都打了退堂鼓。
  花上一百两,就买上这么一套,太贵了!
  要知道,一般小姐们的月钱,一个月也就二三两银子,这要买一套,得攒上好几年呢。
  当家夫人们虽然手头宽裕些,可真舍得咬牙买的,也委实不多。
  可都进了这店内了,再说不买,那岂不是太丢人了?
  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谁不知道谁啊?今儿个要是空手出了这红袖添香,只怕明儿个就要被当作笑话传遍京城了。
  因此不管一个个舍不舍得,心里滴不滴血,都咬牙买了。
  付钱后,才看到,红袖添香的侍女们,将那胭脂水粉,放入一个雕刻十分精美的盒子里,再将盒子放在一个小巧的柳条或者竹枝编制的篮子里,篮子边还插着一支刚摘下来的鲜花,恭恭敬敬的递到客人的手里。
  看着这精致的包装,买单的女客们,心口的疼都减轻了两份。
  尤其是拎着那篮子出来,看到篱笆墙外那么人眼巴巴的看着,顿时一个个心情都微妙的自豪和骄傲起来。
  心口也不疼了,一个个都特别矜持的拎着篮子,缓缓坐上马车,在众人羡慕的眼神里款款离去。
  更别提,马车缓缓出来,就听到门口那小厮还拦着想要进去的客人:“对不住了,今天已经客满了,还请贵客明日请早——”
  那更是心旷神怡啊,那种别人没有我有的感觉,让不少人都转变了主意,改明儿个,还得再来几次才好
  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四个冤大头
  红袖添香的脂粉铺子开业,国公府当然都知道了。
  上次也听王永珠说了,这脂粉铺子可是有老杜太医的本钱,这老杜太医可是王永珠的师父,这么亲近的关系,更别提宋家跟历家也有人情往来。
  更别提这里面还有宫里德妃娘娘的本钱,谁不想去蹭个热灶去?
  尤其是宋重绢和宋重绣两姐妹,那可是用过这胭脂水粉的,早就眼馋了。
  国公府后院的女眷们也见过这胭脂水粉的好,都不用人说,人人都想着,开业当日肯定得去捧个场,买上几样心仪的胭脂回家。
  早早的就说动了高氏,到了那日,国公府三房夫人,加上三位姑娘,都要去铺子捧场。
  倒是王永珠有避讳,只说不方便,去了顾家陪张婆子。
  张婆子也听说了今日胭脂铺子开业的事情,顾家的几位女眷,除了顾家大夫人,小一辈的也都去捧场了。
  见王永珠来了,也就问起铺子的事情来:“说起这铺子来,我倒是听了一耳朵,说今天只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