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537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537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房氏见人走了,才爬起来,“夫人——”
  高氏厌恶的看了她一眼:“我看锦哥儿媳妇没说错,我往日待你们宽和,倒纵得你们失了分寸!今天你说的这话,我定当一五一十的都告诉国公爷,看他如何处置你!一会子午宴你也别参加了,回自己的院子去,将《女诫》抄十遍!”
  房氏不敢再说话,低头灰溜溜的出去了。
  其他的姨娘和阮氏皆不敢动,还是高氏不耐烦的挥挥手:“你们都回去吧!”
  这才如蒙大赦,几乎是逃了出来。
  若是以前,还要闲聊几句,今儿个,谁都不敢说话,出门就作鸟兽散,回了自己的院子。
  等人都走完了,高氏身边的两个贴身丫头明心、明月看着高氏的神情,看不出是喜是怒来。
  小心的道:“夫人,那偏房的袁姨娘和大姑娘——”
  高氏淡淡的道:“让她们回去吧。”
  明心不敢多说,去传话了。
  留下明月,上前给高氏按起了额头,高氏放松的倚在大迎枕上,放松了身子和神情。
  明月才小声道:“夫人可是气着了?”
  高氏半天才冷笑道:“若为这个就能气着,这些年来,我早被气死了。”
  明月沉默了半天,才又道:“那晚上夫人莫非真要跟国公爷说这银子的事情?”
  高氏一笑:“为何不说?我看那婆子说得也有道理,都是国公爷的骨肉,谁又比谁高贵些不成?咱们府里还不缺那么点银子!再说了,这银子攒下来再多,又与我何干?我又花用不了,反正是便宜外人,便宜谁不是便宜?”
  明月急得眼泪都快下来:“夫人——”
  高氏闭上双眼,嘴角露出一个笑来:“你放心吧,你们夫人没气傻,也没说胡话!你且看着吧,咱们这府里,要变天了——”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告状
  姜嬷嬷一路毕恭毕敬的将人给送到了为宋重锦和王永珠他们准备的院子。
  这院子在国公府的东边,隔着一条夹道,就是国公府的花园,夹道两边都开着一扇小门,以往这门都是锁着的。
  顺着这院子后门过去,也是夹道,夹道过去,就是高高的院墙,依着院墙盖了一排屋子,这些屋子都是给那些打更守夜的下人们住着。
  这些下人房中间,倒是开了一个侧门,平日里一些采买啊之类的,都是走这个门。
  出得门去,就是一条僻静的内巷,巷子两边,一边是国公府,一边是将军府。
  两家占地颇广,这一条内巷几乎就是两家的私巷,除了两家的人,也无人走这条巷子。
  因此平日里这巷子也没什么人,倒是颇为安静。
  姜嬷嬷一边介绍,一边道:“本来还有其他几个院子,只是不如找个院子大,又方便。毕竟大少爷如今也是有功名的人,有这道侧门,出入也都方便。就算是大少奶奶想买个什么,让那些小幺儿跑腿也便利些”
  王永珠跟着姜嬷嬷在这国公府顺着廊下和夹道,越走越偏,就知道这院子不在国公府的中心。
  走到院子门口,看着那门廊柱檐都是新刷过的,看着倒还整齐,一边听姜嬷嬷的介绍,一边打量着这个院子。
  倒是极为旷阔的二进小院,一进院子,就看到吴婆子还有丁婆子带着谷雨站在一边,还有一群穿着富丽的丫鬟婆子站在另一边。
  吴婆子她们脸上还有几分恼怒之色,看到王永珠和张婆子来了,就看到了主心骨,忙迎了上来。
  那群丫鬟婆子也看到了姜嬷嬷,知道这是夫人身边的心腹,管事婆子,巴结都来不及,一个个也就堆着笑容,凑了上来。
  两厢就碰到了一起,一边喊着:“老太太,娘子,你们可算来了”
  一边也喊着:“姜嬷嬷怎么来了?这么冷的天,有什么事情您老人家派个人来交代一声不就行了?怎么还劳累得您老人家亲自过来了?这天寒地冻的,快屋里请,刚沏好的上好的茶,给您来上一碗,暖暖身子?”
  “您老人家放心,这茶叶不是我们日常喝的,都是新鲜干净的”
  “还有刚出锅的点心,才从厨房里端来,还冒着热气呢,您老人家也尝尝”
  ……
  两边声音这么一混杂,越发显得那群丫鬟婆子声势壮的很。
  张婆子先就把脸给拉长了。
  姜嬷嬷又尴尬又窝火,狠狠的瞪了一眼那领头的丫鬟婆子,没眼色的东西,就算不认识这刚进府的大少奶奶,可没听那大少奶奶带来的婆子丫鬟称呼吗?
  要讨好自己,什么时候不好,偏要当着大少奶奶的面子,这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难怪这一群人都被分配到大少爷这个院子里,都是一群搞不清状况的蠢货。
  扭头看到王永珠似笑非笑的眼神,姜嬷嬷老脸真挂不住,顿时沉着脸:“一群没规矩没脸色的东西,当着主子的面也敢这样喧哗?吃了雄心豹子胆了?你们主事的是谁?还不来见过大少奶奶,给大少奶奶回话?”
  那群丫鬟婆子这才注意到姜嬷嬷身边的那两个陌生面孔。
  一个穿着普通的老太太,一个年轻的已婚妇人打扮的貌美小媳妇。
  就知道这貌美的小媳妇,恐怕就是大少奶奶了,想着方才自己这群人的行事,那群婆子丫鬟都白了脸,噗通噗通跟下饺子一般就给王永珠跪下了:“奴婢们给大少奶奶请安”
  王永珠眼角都没瞟一眼这些丫鬟婆子,只问吴婆子:“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让你们来先将行李安置好的么?”
  吴婆子嘴巴俐落,立刻就告状道:“回禀娘子,我们仨看着行李,被国公府的管事的派人给送到了这个院子,说这就是以后咱们家老爷和娘子的院子。行李都给卸到了门口,他们是外院的人,不好进内院,就都退出去了。”
  “我和丁姐姐看着不像话,听院子里也有动静,就想叫人把行李给搬进去。没想到这国公府里的下人,比外头的管事娘子还威风呢。我们才一开口,这些管事的奶奶们就一顿排揎,说我们不过是乡下的来的土包子,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阿物儿,也敢吩咐她们做事?”
  “我和丁姐姐本想跟她们分辨分辨,可到底担心老太太和娘子回来没热水没热茶的,可怎么得了?也就忍了气,跟谷雨一起,慢慢将行李倒是搬进来了。”
  “又看这屋里,那热水手摸着都不烫,炕也不够热,那炭盆里炭也不够足。咱们老太太身子弱,受不得凉,往常在家里,那炕都烧得热热的,炭火也都是足足的。这没想到到了国公府里,咋还不如在家里了呢?”
  “我就出去跟她们理论,说好歹让把屋里的炕烧热些,那炉子也别封着,滚烫的热水要备着,说不得老太太和娘子回来就要用上了。可这些管事奶奶们就说了,说什么这院子里,每日的炭和柴火都是有数的,若是白天都烧完了,晚上可怎么办?”
  “还说什么既然进了国公府,那就要按照国公府的规矩来,可不比在外头,还说咱们没规矩,眼皮子浅,没见过好东西,这是看到府里分下来的上好的红罗炭,就可着用了……”
  噼里啪啦,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一院子的丫鬟婆子全告了。
  王永珠不说话,只拿眼睛看姜嬷嬷。
  姜嬷嬷瞪了那打头的婆子和丫鬟两眼,这些蠢货们,一个个脖子上那个脑袋长着是好看的吗?
  国公爷这么想着法的接回来的亲骨肉,不管以后咋样,这新开的茅厕还有三天香呢,这个时候肯定是当眼珠子一样看待的。
  这些人不说去讨好,居然还打着拿捏得主意?要真接回来的是个几岁的孩童,这么一招说不得还有用,可这接回来的是个已经成家的爷们,还考取了功名,这手段也就忒拙劣了吧?
  尤其是,这管着中匮的可是她家夫人,这听在人耳朵里,岂不是会猜疑,这是她家夫人指示的?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撵出去
  天知道,她家夫人真没必要使这样下作的手段,作为国公爷夫人,这么些年能容忍其他庶子庶女,自然也不介意再多容忍一个不是?
  姜嬷嬷咬牙切齿的看着那几个丫鬟婆子,好哇,这是要坏自家夫人的名声啊。
  这庶子回府邸,就被当家夫人苛刻,国公爷怎么看?外面人怎么看?
  顿时脸一沉,冲着前头那个管事的:“大少奶奶带的这位嫂子说的可是真的?”
  王永珠却不管姜嬷嬷和那些管事,直接扶着张婆子,示意吴婆子带路。
  进了正房,果然,虽然铺陈都是崭新的,那屋子里的摆设也看得出来颇为珍贵,也许是因为知道宋重锦中了举人的关系,这屋里的陈设倒是文雅居多,看着并不特别华贵。
  一进屋子,果然,虽然比外头暖和,可比起先前高氏的院子,那只能算不冷。
  一摸炕上,果然是温热的,屋子中间摆着两个炭盆,里面的炭火也差不多了,也没人添上炭去。
  桌子上的茶壶里的茶倒是好茶,只是已经温了。
  姜嬷嬷见王永珠和张婆子听都不听,径直进了屋,也顾不上责问,忙跟了进来,一进来那脸都黑了。
  先前还有一丝侥幸,是王永珠带的那个婆子夸大其词了,没想到,人家却一点都没夸大。
  “大少奶奶,这些下人伺候不周,怠慢主子,实在是胆大包天。还请大少奶奶责罚!”姜嬷嬷也光棍,转口就道。
  反正这些人如今都是分配给大少爷这边的院子,如何处置,就让王永珠来,也免得说她们处置不公。
  王永珠却一挑眉毛:“这国公府的规矩,这样怠慢主子,该当何罪?府里都是怎么处置的?”
  姜嬷嬷看了王永珠一眼,有些吞吞吐吐:“这个,得看主子的心意——”
  “嬷嬷这话说得可笑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莫非这偌大的国公府竟然没个规矩体统?都只凭借当主子的喜好不成?”王永珠笑眯眯的看着姜嬷嬷。
  姜嬷嬷后背一下子就湿透了,忙道:“是老奴没说清楚,一时口误了。按照国公府的规矩,这样的下人就该打二十大板,撵出去!”
  王永珠就只笑看着姜嬷嬷不说话了,意思很明显。
  姜嬷嬷吞吞口水:“大少奶奶,全都撵出去吗?那大少爷和您这边,不是没人伺候了?”
  “瞧姜嬷嬷说的,这些人留着,也只见怠慢,没见伺候啊?”王永珠轻笑。
  姜嬷嬷看着王永珠的神色,就知道这事没有转寰之地了,只觉得头疼,这一下子这么多人撵出去,又还要再挑一批人来使唤,一时之间,去哪里找合适的人去?
  想了想,到底厚着脸皮道:“大少奶奶,如今是年下了,按理说不该这样大动干戈,而且这人都全撵出去了,一时只怕也寻不到合适的人过来。这满院子的活计总得还有人做,不然谁来伺候主子们呢?倒不如留下几个来,打扫个院子,做些粗活也好?”
  王永珠盯着姜嬷嬷看了半天,才道:“既然嬷嬷开口了,我就给嬷嬷一个面子,这样吧,那边几个婆子和丫头留下,其余的人全部撵出去。我这里庙小,可供不起这么些大佛!”
  说着指着老老实实跪在稍远些后头的几个丫鬟婆子,她们穿得不如前面那些丫鬟婆子富丽,都只是普通的青绿色的布袄裙。
  姜嬷嬷扭头看了几眼那五六个婆子和丫头一眼,松了口气,好歹留下了几个,当下谢了又谢,也顾不得别的,将那被赶出去的婆子和丫鬟领着,去见高氏了。
  今儿个这事不解决好,只怕国公爷那边不好交代。
  姜嬷嬷走了,剩下那些人更是头垂到地上,不敢抬头。
  王永珠也没心思跟这些人说话,只让吴婆子和丁婆子去交代,让她们老实做事就行。
  吴婆子和丁婆子有人撑腰,胆气也就足了,三言两语的就问清楚了,那些领回来的炭和柴火都放在哪里,还有茶叶什么日常用品也都放在哪里。
  因着这院子都是才弄好,色色都是新的,东西也都是这两天才配送好,虽然有个领头的,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东西都造册登记了,放在小库房和后院几间不显眼的偏房里。
  本来门锁着,要去找那领头的拿钥匙。
  吴婆子和丁婆子只得去跟王永珠禀告。
  王永珠听完,起身就出来了,看到那小库房上的一把铁锁,冷笑一声,抬脚一踹,“砰——”的一声,门就倒在地上了。
  还在院子里的那些被留下来的国公府的下人们,人人浑身一哆嗦,哎呦,我滴个亲娘哟,这哪里是大少奶奶,这只怕是力大无穷的母老虎吧?
  那么厚的门,就算府里的家丁,也得三四个汉子,好半天才能踢开吧?
  这,这万一这一脚踢在了自己身上,都退一软,不敢再想下去。
  库房被踢开了,王永珠就看到库房里整整齐齐的摆着几个箱笼,上面贴着各色的笺子,有衣料,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