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521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521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上带着的盘缠也有限,如今才是腊月,要等到二月春闱,然后考完再放榜,还有两个月。
  若是中了进士倒是好说,就怕落第,还得留出回乡的盘缠来。
  那日子就过得有些紧巴,见宋重锦这等手头阔绰,谁人心里不酸一下?
  只不过宋重锦还算会做人,给大家都帮助也不少,大部分举子都是长青书院出来的,心性都还算不错,酸两句过后也就罢了,心里还是记着宋重锦的好。
  更有那精明的人,知道跟宋重锦交好的好处,因此一时倒是前院里其乐融融,称兄道弟起来。
  暖屋的酒席吃完,大家也都告辞家去。
  顾子楷心中有事,历九少也颇有几分看热闹的架势,反倒留下来,还特意到后院去跟张婆子问安。
  张婆子如今也不拿他们两人当外人,倒是很爽快的就见了。
  就发现今儿个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老眼昏花,总觉得那顾家哥儿也不知道脑子进水了,往日里,那可还是眼神总是往自家闺女身上瞟的,可今儿个怎么那顾家哥儿的眼神就一直盯着自己呢?
  还有那历家那个长得贼俊的小伙子,也不知道是憋着坏还是怎么的,也跟着那顾家哥儿,一会看看自己,一会看看那顾家哥儿。
  看得张婆子后背一阵发毛:“可是今儿个我这老婆子有什么不妥不成?”
  顾子楷一下子回过神来,脸涨得通红:“没有,没有,是我失礼了!我只是越看老太太越是面善,好像以前曾经见过一般——”
  王永珠忍不住捏了捏拳头,看着顾子楷的眼神立刻就不友好起来,呸!你以为是你贾宝玉呢?
  人家好歹说的是,这个妹妹我见过!
  轮到顾子楷,变成了这位老太太我见过!
  找抽呢吧?
  要不是知道顾子楷的本性,不是那油嘴滑舌,不靠谱的人,王永珠就要撸起袖子上去抽人了。
  就连张婆子都忍不住脸皮抽抽,这顾家后生,以前看着挺靠谱的,今儿个这是怎么了?
  亏得她是个老婆子,只当是小年轻说错话了,一笑也就过去了。
  换做个年轻的小姑娘,被这顾家后生这么盯着看,然后再说出面善见过的话,那就是明晃晃的调戏了,哪个小姑娘能忍得?
  一旁的历九少从来没见过顾子楷这般狼狈过,差点没憋笑出内伤来。
  不过他也记得顾子楷说的话,先前盯着张婆子也看了好半天,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对,这张婆子乍看其实和顾家人倒是不像。
  毕竟是乡村老太太,皮肤黝黑,脸上皱纹横生,哪里有顾家半点清贵之气?
  可皱着眉头的时候,那神态,却跟顾子楷的亲爹有五六分神似。
  以前还不觉得,如今这张婆子皮肤也白了些,脸上的皱纹也没那么多了,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穿着虽然不华贵,可也不差了。
  大约是居移气,养移体的缘故,如今张婆子往日那还有几分刻薄的神态,因着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舒心,加上两个婆子伺候着,眉目舒展开来,神态也柔和慈祥了些,看上去,倒有了几分普通富贵人家老太太的架势了。
  虽然不如顾家人个个都一股子文人气质,可这张婆子不说话,端坐在那里的时候,也还算能唬人。
  到底是自己的兄弟,历九少心里虽然为难得看到顾子楷吃瘪而高兴,还是咳嗽了一声,示意顾子楷这话说得很是不妥。
  顾子楷话一出口就意识到了不妥,又忙忙的道歉:“实在是抱歉,我,我今儿个可能喝酒上头了,说得都是胡话,还请老太太不要放在心上——”
  张婆子虽然心中狐疑,可面上还是笑呵呵的:“我一个当长辈的,这点子小事还能跟你们计较不成?既然今儿个喝得有点多了,那我也就不留你们了,早点回家去,睡上一觉就好了。”
  顾子楷脸上臊得通红,又告了罪赔了不是,才和历九少告辞出来。
  等顾子楷他们一出院子,张婆子才又好气又好笑的道:“这几个孩子真是喝多了,往日里看着怪懂事的,这一喝多就说胡话了!也亏得我老婆子稳得住,要是再年轻个几十岁,保不住老婆子都要被哄得心思动一动了。”
  这就是开玩笑了。
  王永珠心里还憋着气呢,没好气的道:“都说这酒后吐真言,倒是没看出来这顾家公子喝多了,居然是这个样子!”
  一旁的宋重锦却突然道:“我看顾兄这话只怕是真的觉得娘面善,永珠你仔细看看娘的侧面,是不是和顾兄有三四分相似?”
  王永珠一听,条件反射的看向张婆子,心下一跳,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宋重锦影响了,这么看去,自己的亲娘和顾子楷看起来还真有几分相似。
  张婆子也愣住了,摸着自己的脸,看向宋重锦和王永珠:“我真的和那顾家的那孩子相似?”
  宋重锦点头,王永珠犹豫了一下,也点了点头,见张婆子的眼神一会喜一会怨的,生怕她想不通,忙道:“娘,您先别多想,这世上隔着天南海北,毫无血缘关系的人长得像的也多,并不稀奇,说不得是巧合呢?”
  “再说看顾子楷今天那表现,定是心中也有怀疑。若真有渊源,想必那顾子楷也是要查个清楚的,咱们且先等着就是。”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何苦想不开的要去跳火坑去?
  张婆子一时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个什么滋味,怔怔的发了会呆,才勉强打起精神来:“没事,娘活了这么多年,看得明白的很。娘听你们说了,那顾家在京城也不是寻常人家,看他那穿戴,出门都这么多人跟着,就知道只怕是咱们经常说的京城的贵人。”
  “这样的人家,会随便将孩子丢了?即使丢了,能不找去?这么多年来,都毫无音讯,想来要么是压根娘不是他们家的人,要么,就是娘这个血脉对顾家来说压根就不重要。”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这顾家可不是好相与的,你娘我如今跟着你们俩,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何苦想不开的要去跳火坑去?”
  “真以为娘还是那十七八岁不懂事的小姑娘,听说那么一点可能,就什么都不要了,不管不顾的一门心思去认亲?先不说我如今不过是个乡下婆子,就算真是顾家人,顾家人肯认我?就算顾家肯认,我还不一定认他们呢!”
  “如今我闺女能挣钱,我女婿说不得能考中进士,认了他们,给他们锦上添花去?别做他们的清秋大梦了!老娘我又不是脑子坏掉了!这事以后别提了,以后就算那顾家小子来问,也都说不知道!听到没有?”
  张婆子越说越来气,最后还不忘记叮嘱宋重锦和王永珠。
  宋重锦和王永珠哪里不明白张婆子的顾忌,想也知道,以顾家如今的地位,说不得张婆子认了亲,还要被当成是攀富贵的。
  更不提,宋重锦知道的更多一些,这顾家内部也不是和气的,反倒各房勾心斗角,连顾子楷这大房的嫡子都要暂避风头到荆县去,可想而知顾家内部争斗的险恶。
  何必去趟这摊子浑水去?岳母大人将来的荣耀,自然由自己给她挣就是了。
  这么想着,宋重锦也就点头应允:“娘,您放心吧!这事就算问到咱们头上,只说不可能就是了。”
  宋家这边三人商定好了,结果发现自己多想了,从那天起,顾子楷却再也没见过失态了,再见张婆子也跟往日一般,并无二样。
  大家也就越发不放在心上了。
  且说,这搬进新房子后,又收拾了几天,才将屋子收拾得舒坦了。
  杨宗保又趁着年下,买了一家人回来,男的守门,女的收拾花木,浆洗衣裳。
  那家有两个儿子一个丫头,两个儿子被杨宗保带着,跑腿买东西都让他们去。
  丫头年岁不大,也就十来岁,别的不会,倒是手脚麻利,也就让她打扫院子,给吴婆子和丁婆子打打下手。
  大家各司其职,再无暖屋的时候,无人可用的窘境了。
  这都安顿好了,宋重锦才能真正放心的每日跟顾子楷,还有谢朗他们每日出去会友。
  王永珠也每天给自己定了计划,除了抄伤寒论外,还要通读杜仲景给的笔记,搬进新家之前还抽空去了一趟历九少介绍的那个小庄子。
  亲自去验看了那座小山头和果林,让小田田给扫描了一下那土壤结果,果然是偏碱性的。
  难怪种不出来粮食,连果木结出来的果子都是又酸又涩的呢。
  王永珠心头一定,也就托历九少找那庄子的主人,要将这庄子买下来。
  有历九少出面,加上那主人知道这庄子实在是卖不出去,每年不仅赚不了钱,一旦有个年成不好,还要赔钱。
  早就想出手,只是一直没找到冤大头接手,如今听得有人要买,哪里有不乐意的。
  不过那主人听说这出面的是历九少,还当是历九少要买,大家都知道历家有钱啊,以前就听说历九少想买下来,说是圈起来当个小狩猎场,一时就动了心思,将价格一下子抬到了两千两。
  本打算是想着,反正历九少钱多,一贯又手头大方,想来是不会介意的。
  没想到这买庄子的不是历九少,而是王永珠。
  历九少顿时脸都黑了,这是活生生的当他是冤大头不成?顿时恼了。他那狗脾气,真发作起来,历家家主也是头疼的,更何况这一个小庄主?
  那本打算捞一笔的小庄主胆子差点没被吓破,就差跪下来将那庄子给双手奉上了。
  最后以八百两的价格,将那庄子给买了下来,历九少自觉是在王永珠面前挽回了点面子。
  如今这庄子买下来了,要到年底了,这一家子要买过年用的东西,还要给庄子里的人吃颗定心丸,毕竟这是换东家的头一个年,那些人王永珠也都见过,个个都老实本分的很,所有的力气和心思都用在这地里,只可惜也只能混个全家半饱就算是老天照顾了。
  如今新换了东家,这些人心里都没底。
  王永珠也想着趁机安抚一二,收服一下人心,因此这个年就格外重要,不说别的,总得让庄子上的这些人吃饱肚子,过年好歹能见个肉荤不是?
  这要给庄子里的雇佣的人登记造册,还要去打听这京城哪里有卖玫瑰花苗的,开了年,就得种下去,还有这初到京城,今年要在京城过年,眼看就要过年了,年货也要买,年礼也要开始送了。
  王永珠忙得团团转,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个人用。
  这还幸亏得了齐夫人的教导,才能支应得过来。
  张婆子倒是想帮忙,可这也只能帮忙算着家里需要添置什么年货,那如何送年礼,有些什么讲究,她还真是不清楚。
  不过好歹在腊月二十四之前,王永珠终于将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
  送到杜家的年礼,还有给顾子楷的,历九少的,还有荆县同来的学子,虽然不如送前面三家那样丰厚,可也都是实用的,比如木炭,比如棉衣之类的,正解他们一时之愁。
  宋重锦也约好了那些荆县同来的学子,若是过年没地方去,倒不如都到他家去,一起守岁,倒还热闹。
  倒是有不少人动了心。
  庄子那边,也是每家都发了几斤二和面,一家还有两斤肉,够一家包一顿饺子,好歹过年这天能吃个饱了。
  让庄子那边的雇工,一个个感动不已。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名帖
  上次暖房,杜家那边杜仲景恰逢那几天在宫里当值,不能出来。
  杜家老二杜秀岩上次出门验货,那边出了点事情,就一直忙到如今都还没回来,听家人带信说王永珠到京城,去杜家拜访了,还给二房送了见面礼。
  只让人给送过来一箱子上好的贵重药材和一本珍贵的《本草荆。》给王永珠,还让人带话说等他回来,再补上见面礼。
  因此那天,也就杜仲景的大儿子杜使君带着一份厚礼亲自送来,还替他爹赔了不是。
  送了礼本该留下来,杜使君听说客人都是举人,十分心向往之,只可惜才说了几句寒暄的话,就有言氏身边的老人赶来,说是家里出事了,要杜使君赶快回去。
  杜使君哪里敢耽搁,一路担心着回家,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母亲身体不太舒坦。
  心中虽然遗憾今日没能和那些举人多多亲近,多多讨教一番,可到底杜使君是个孝顺的孩子,还是跟言氏嘘寒问暖了半日才回房去。
  后来杜仲景回来后,听管家回禀了这事,倒是难得大怒,将言氏身边的下人狠狠痛骂了一顿。
  骂一群刁奴,都忘了自己的本分了!谁给他们的胆子?当家主母身体不舒服,不会去请大夫?家里本就是开药铺的,会少了郎中大夫吗?急急忙忙的就将出门赴宴的小主子叫回来是哪门子的规矩?
  莫非还要替他们当家作主不成?
  骂完不说,还将当日自作主张的那几个下人给罚了半年的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