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507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507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有宋家的族长,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宋重锦有今日的风光,当初自己怎么也不会纵容宋家人那样对他啊。
  不然如今可都是宋家的荣光啊,他们说出去都是举人老爷的族亲,走出去腰杆子都比别人硬啊。
  可现在,他们那里还敢奢望宋重锦当靠山,就担心着宋重锦回来报复呢。
  不用宋重锦说什么,只要稍微表示对宋家不满,多的是人上赶着替宋重锦出气呢。
  这么一想,就想着将功折罪,好生讨好一下宋重锦,让他高抬贵手放过宋家。
  因此比王家族长还踊跃,当即就表示同意里正的提议,还主动表示,需要什么,只要宋家有的,只管开口,不要钱。
  宋家族长这话一说出口,大家都看了过来,王家兄弟脑子此刻还是晕的不知道这话什么意思,里正和其他几个族长可都是老狐狸,哪里看不出宋家族长的用意来。
  这等巴结举人老爷的好事,能让宋家给占了去?
  当即都表示,其他几家也一样,要啥有啥,就算没有,缺啥他们想办法去,绝对要将流水席办得热热闹闹的,包管举人老爷满意。
  宋家族长心里暗恨,嘴上却还要争取。
  最后争得差点没打起来,还是里正开口分配,一共三大家,各家负责自家族里那些人的酒席就好了,大家都没便宜可占,才都勉强答应了。
  本来是想着从村里挑几个人,一起到镇上守着,看举人老爷啥时候回来,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将举人老爷接回来。
  还是王永贵先回过神来,凭啥啊,自家的妹夫,自家的举人老爷,当然得自家去接啊?让村里那些人去接,当他们是死的?
  王家兄弟也都陆续反应过来,坚决拒绝了里正的提议。
  里正没办法,如今王家人可得罪不起,只得应了。
  等里正他们一走,王家兄弟就关起门来商量,这妹夫成了举人老爷,以后王家的生意可是有了靠了,这王家人的身份也提起来了,将来几个孩子说亲什么的也能说更好的人家了。
  说到这里,柳小桥倒是看了金斗一眼,倒是可惜了,要是再迟几天,等着中举的消息传来,只怕多少好人家的闺女都要上赶着嫁给金斗。
  如今却定了全家的那个姑娘,也不知道这亲事还能不能继续。
  几兄弟高兴完了,最后还是觉得王永平去镇上接人,其他的人都在家里准备。
  得将宋重锦的那个院子,还有王永珠的那个院子都仔细打扫了,被褥什么的都拿出来拆洗晒干才是。
  干脆将山货生意也暂时歇了,全心全意的等着宋重锦他们回来。
  里正派了人,每天都在村口望着,看到王家的马车就赶快回去通报去。
  这不,等马车还没到村口,就看到几个小子,撒腿就往回跑,一边跑还一边喊:“举人老爷回来啦——举人老爷回来啦——”
  等到马车到了村口,呼啦啦的,全村人能走得动的,几乎都来了,围在两边看热闹。
  里正和几家族长站在最前面。
  这等架势,宋重锦和王永珠哪里还坐得住,只得让王永平一会将马车先赶回去,扶着张婆子下了马车。
  先跟里正和几家族长一顿寒暄,里正就恭恭敬敬的请宋重锦先行。
  宋重锦再三推辞,用手托着里正的胳膊,一并前行,后面跟着几家族长,浩浩荡荡的往村里走。
  男人们都围着宋重锦他们去了,剩下女人们,自然就将王永珠和张婆子给围住了,七嘴八舌的,有恭贺道喜的,有拍马屁的……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礼物
  俗话说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这一下子围了几十个女人上来,简直就是一个养鸭场,叽叽喳喳的,王永珠和张婆子什么都没听清,还吵得脑壳疼。
  王永珠倒是稳得住,反正不管别人说什么,她就保持微笑,微笑,微笑……
  等好不容易被簇拥到家,进了屋,王永珠的脸都笑僵了。
  还好大部分都识趣,只送到门口就都转身回去了,有那自认为跟王家关系亲近,或者脸皮厚的还想进屋,被早就回来的吴婆子和丁婆子给拦住了。
  两个婆子经历得多了,嘴上话说得和软,只说自家举人娘子今天匆忙回来,招待不周,谢过各位乡亲的好意了,等家里都理顺了,自然会设宴款待大家的。
  又说劳烦各位乡亲久等了,想必大家也都累了,且请回家歇息歇息,改日举人娘子再与大家说话。
  态度十分坚决的将人拦在了院子外。
  胆小的虽然不甘心,可看这两个婆子,穿得比她们还好,那架势比她们还足,先就怯了,也就顺从的回去了。
  有几个胆子大的,仗着自己辈份高,就想硬往里面闯,说话还不干不净的。
  吴婆子本来力气就大,身体粗壮,和丁婆子两人站在门口,将门堵了个严严实实的,只不放人进去。
  只说自家举人娘子已经歇息了,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几个婆子进不去,到底不敢大声闹,只得灰溜溜的回去了。
  那边宋重锦被里正他们一路送到了他那边的小院,亏得丁婆子听到动静,吩咐谷雨过去给人上茶。
  吃了一盏茶,那里正还算有分寸,知道宋重锦这一路回来要休息,反正该说的都说了,也不急于一时,也就带着人告辞了。
  宋重锦这才抹一把脸,过来这边院子里。
  王家几兄弟早就守在后院,正在上房围着张婆子和王永珠说笑,倒是一片欢笑。
  见宋重锦进来,几兄弟不由自主的就站了起来,十分拘谨。
  宋重锦忙道:“都是家里人,几位舅兄快请坐,咱们还跟往日一样。”
  话这么说,就连棒槌一般的王永平都知道不一样,其他人那里跟以前一般,都缩手缩脚起来。
  王永珠知道这个年代,一般平头老百姓对官都有种天生的说不出来的畏惧,如今举人也算半个官了,自然就不敢接近。
  只看这宋重锦一进来,这气氛就有些冷场,只好笑道:“今日辛苦几位哥哥嫂子了,这回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好东西,一些小东西,让大家沾沾喜气。”
  说着就让谷雨和吴婆子将给家里人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王家兄弟每人两套衣裳,江氏和柳小桥一人两匹布,还一人一根银簪子,花样是县城那边的,比镇上的精巧多了。
  几个孩子都是两个小银锭子加一套衣裳,金花还多了一对绞丝银镯子,金盘多了一套小巧的适合孩子用的文房四宝。
  王永珠怕其他孩子有想法,特意道:“金花是女孩子,如今年龄也大了,要打扮了,所以老姑多给了一对镯子,金盘在读书,所以多了文房四宝。金斗一会子还有全家姑娘的,我也给准备了一套衣裳,一对银镯子,改天你给全家姑娘拿去。”
  “以后你们成亲,出嫁,或者上学,老姑都一视同仁,不会偏着谁的。”
  这话一说出口,柳小桥本来心里那么一点点不舒坦也就没有了,只剩下羡慕了,只暗下决心,等出了孝,怎么也要赶快怀个孩子才是。
  这般厚礼,大家都笑开了眼,尤其是几个孩子,攥紧了银锭子不撒手。
  金盘抱着文房四宝不放,金花当即就把镯子戴在手腕上,隔一会摸一下。
  又寒暄了几句,丁婆子就来说,饭已经做好了,摆在哪里吃?
  张婆子就说摆在院子里吧,丁婆子和吴婆子就去摆饭去了。
  王永贵才小声的问:“老妹,这是你们上次说的在县城买的婆子?”
  王永珠扶着张婆子下炕,“嗯,她们手脚还算勤快,如今我跟宋大哥都有事,这家里有她们,我们才得些空闲。”
  要是以往,王永贵说不得厚着脸皮也要蹭这两个婆子使唤使唤,如今,看看端坐在上面的宋重锦,他缩缩肩膀,还是别做梦了。
  吃了饭,也就各人回各屋去了。
  大房如今王永富早就说了,金斗和金壶自己挣的钱,自己留着,他是不要的。
  因此两人都将今天得的银锭子自己收了起来,金斗将给全家姑娘的那一份好生的收起,琢磨着这两天有空给全家姑娘送去,让她也高兴高兴。
  三房里,金花捏着银锭子和银镯子不撒手,这可是老姑给她的,她还没捂热乎呢。
  金盘知道家里如今供他读书要钱,这银锭子回来就主动给了江氏,金勺还小,那银锭子不大,压根就没经过他的手,直接是江氏替他收了。
  这江氏看着金花舍不得的样子,顿时急了:“你这丫头,怎么这么财迷?这银锭子留在你那里,要是丢了怎么办?娘替你收着,将来你出嫁,给你当压箱银子好不好?”
  金花依依不舍的将银锭子给了江氏,还特地叮嘱:“娘,给我留着当嫁妆啊——”
  江氏都气笑了,如今虽然供着金盘读书,可有山货生意,银钱还是够的。
  金盘听了,也忙跑过来:“娘,我那银锭子也别动,将来留着我还要给姐添妆呢——”
  江氏没好气的道:“一个闺女家家的,成日里将嫁妆挂在嘴边,像什么样子?你那镯子也就戴这几天,等过几天就收起来,别弄丢了,知道不?”
  金花本以为银镯子也要被江氏收去,听了这话,就又高兴起来。
  倒是四房这边,柳小桥想起来还有些眼馋,今儿个,小姑子这么大方,每个孩子都给银锭子,衣裳,还有金花的银镯子和金盘的文房四宝。
  就连金斗那边,没过门的全家姑娘都有一套衣服和镯子呢。
  偏偏四房,一个孩子都没有,怎么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见王永平还乐滋滋的试着衣裳,浑然不觉的样子,柳小桥叹了口气。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说亲
  王家几房的心思,王永珠懒得去猜,只不过知道了那报信的赏钱是柳小桥给的,她心里有了数,第二日又借着张婆子的手,单独给了柳小桥二个银锭子,也就是了。
  第二日,那十里八乡就知道,七里墩要开一天的流水席,庆贺他们村出了举人老爷。
  听了信的都可以去七里墩吃席面去。
  本来里正打算的是三天,被宋重锦硬是拦住了,只说太过破费了不好,一天就行了,里正自然不敢不同意。
  这消息一传出来,十里八乡都沸腾了,这等好事,都想去凑个热闹。
  从一早上起,那上门送礼的就没断过。
  宋重锦那边的院子,还有王家这边的后院,几乎都被挤爆了,东西都快堆不下了。
  里正的儿子还有村里几个识字会记账的,都被请来登记礼单,什么东家十个鸡蛋,西家一只老母鸡之类的。
  村里的村民,或者其他村来想沾光吃席面的,大都是自家的鸡蛋,或者拎条鱼,两碗白面,就算不错了。
  殷实些的人家,就有肉啊,鱼啊,再加上几百钱,就很不错了。
  陆管事,还有酒楼的如今的掌柜,连鹰子沟那边的张全他们也都亲自来了,还送了厚礼。
  冲子沟那边得了消息,也在后头赶来,送了不少皮毛和野味。
  还有吴大善人和吴中宝两父子也来了,吴中宝上次去了荆县后,没几天就借口身体不舒服,回了荆县。
  据说回去后被吴大善人抽了一顿,到底最后父子各退了一步,给吴中宝请了师傅教导武艺,明年就要去考武举了。
  这些人,还有里正和其他几个族长,还有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就在王家院子里开了几桌。
  因着守孝,王家兄弟不能喝酒吃肉,宋重锦也只以茶代酒,气氛倒是还挺热闹。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在场的,说话间都捧着宋重锦,换做一般人,早就飘飘然了。
  宋重锦却一如既往,看在众人眼里,都自有想法不提。
  这流水席一直开到晚上,才算散了,整个七里墩都累的快瘫了,好几天才缓过神来。
  宋重锦也果断,过了两日,就跟里正商量,挑了大部分人的田地挂在了自己的名下,这样就可以免除他们的徭役,这对农家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德了。
  只这一条,七里墩这些人就没有不感激宋重锦的。
  当然依着规矩,这些挂在宋重锦名下的农户,每年自家地里的收成也要分一些给宋重锦。
  这个事情,宋重锦干脆的就交给了里正和王家兄弟,他如今实在看不上这些,只不过这升米恩,斗米愁的事情不是才在鹰子沟发生过吗?他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
  回来之前也曾打听过别家举人中举后收得好处,也就照着这个例吩咐一声,自然有里正去操心。
  当然,还有几家,比如当初宋春花的娘家,和当初狠狠欺负了宋重锦的宋家,还有跟王家不合的几家,自然就没这个待遇了。
  尤其是宋春花娘家,刚听说宋重锦中举了,宋春花的哥哥嫂子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还打算着找宋重锦要点银钱花花。
  打着如今宋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