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490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490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婆子看着这一车荞麦色的孩子,再看看还在门口没进去的女婿宋重锦,只觉得心累。
  看看女婿,脸那么黑,还那么俊。
  自家这几个小崽子,一黑,就跟炭似的,丢灰里估计都扒拉不出来。
  尤其是金花,好歹也快十岁了,再过两年都要寻摸人家了,这一眼看过去,也就是一堆荞麦馒头里,搀白面粉稍微多那么一点点的那一个,不仔细瞅,都看不出来区别。
  再看柳小桥和江氏,倒是收拾得人模狗样的,可看看那干出来的事情,两个多月了,给金斗连一个人家都没寻摸到,还有脸想去镇上逛?
  当下只做没看到,安安稳稳的坐正了,吩咐金斗:“行了,走吧!”
  金斗一扬鞭子,马车稳稳当当的就出发了。
  马车上,孩子们虽然兴奋,可到底这张婆子的积威甚重,一个个都强忍着喜色,坐在马车里。
  天气热,马车两边的帘子都是掀开的,金罐、金花和金盘都挤在车窗边往外看,就连那天天看惯了的山,都能引得他们一惊一乍。
  一路叽叽喳喳的终于到了镇上,张婆子的脑袋都被吵晕了。
  先将马车停在了宋重锦以前买的那个小院子里,因着有宋重锦当日安排在镇上的几个人看着,这房子三不五时也有人来打扫。
  看起来还算干净,王永珠让金斗将马车写下来,将骡子牵到院子一边,给添了水喝。
  又打了水来,大家都洗了手脸,才将那暑气消了些。
  金罐他们呆不住,看这院子哪里都稀奇,带着金花和金盘,就一间一间屋子看热闹去了。
  留下张婆子和王永珠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吹着凉风。
  歇息了一会,就有人来敲门。
  金斗忙去开门,进来一个带着斗笠的汉子,见到张婆子和王永珠就行礼:“见过秀才娘子!”
  王永珠忙站起来:“可是宋大哥叫你来的?”
  那汉子点点头:“昨儿个晚上就接到了秀才老爷的飞鸽,今天一早咱们兄弟就去打听了一番,也留了兄弟在附近看着,就等您过来,跟您汇报。”
  张婆子这下子也听明白了,这是自己女婿让人打听那全家姑娘的情况呢。
  顿时美滋滋的,女婿好啊女婿好,又贴心又孝顺,怨不得自己疼他。
  那汉子是个利落的,三言两语就将打听到全家姑娘的消息给说清楚了。
  这全家也是这镇上的老人了,家境颇丰,到了全家姑娘她爹这一辈,有哥仨个。
  全姑娘她爹排行老二,人称全老二,那是爹不疼娘不爱的,也没啥别的长处,就是特别老实,特别听话,尤其是听他娘的话。
  后来给娶了全姑娘的娘,因着不想出聘礼,就在乡下聘了一个。
  全老二和媳妇成亲后,日子不好过,本来就没有分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家务活就丢给他媳妇,外面跑腿的脏活累活就是全老二。
  全老二的媳妇开始还是还忍气吞声,后来怀了个孩子,因着婆婆要她大冬天的还在院子里冷水洗全家人的衣服,给掉了。
  没出小月子,就要她出来干活,给家里人做饭洗衣服。
  全老二的媳妇就受不住了,跑回娘家去诉苦。还好全老二媳妇虽然亲哥只有一个,可表哥堂哥多,大家心都齐,也心疼她,跑来全家一顿大闹,逼着硬是分了家,那全老二的媳妇日子才好过些。
  全老二媳妇是个要强的性子,当时分家虽然分得不公平,二房最少,可她也知足了。
  又见天地给全老二洗脑,把着家里的银钱,倒慢慢的也将全老二给把住了。
  加上全老二媳妇又怀孕了,全老二本就是个没啥主见的,以前听娘的话,分家后,就听自己媳妇的话。
  那小日子倒是也过得红火。
  后来孩子出生,就是全姑娘,因着生全姑娘,她娘伤了身子,倒是对这个宝贵闺女格外的看重。
  可全家那个兄弟听说了这全老二媳妇不能再生了,看他只有一个闺女,就把主意打到了全老二头上。
  天天说全老二没儿子养老送终,绝了门户什么的。
  说的全老二每天唉声叹气的。
  全老二媳妇倒是硬气,只可惜身子在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受了凉,生第二个又伤了根本,硬是熬到了全姑娘六七岁了,才撒手去了。
  全老二媳妇一去,那几个兄弟越发的不要脸。又有那全家老婆子,天天将全老二喊回去哭他以后绝了户之类的话,要将其他兄弟的儿子过继给全老二。
  全老二开始还记着自己媳妇的话,不答应,天长日久的,哪里经得起亲娘和亲兄弟的怂恿,也就动了心思。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正面遇上
  他那两个兄弟又奸又滑,又想得老二的财产,又不想过继自己的儿子,就哄得全老二将家里的地契什么的值钱的,先拿出来,一半被全家老婆子给装了自己的口袋,一半被两兄弟给分了。
  唯独剩下当年分家分给的两间屋子,一是因着全姑娘大了,以死相逼,说若真要连片遮风挡雨的瓦都不给她们父女留,那就是逼她去死,反正她是要死的,到时候她索性给捅破了,让大家都知道全家人的嘴脸。
  让世人知道,这全家老大和老三逼死自己的兄弟和侄女,大家都坏了名声,看谁还敢跟全家结亲!不说别的,这全家下一辈也都陆续大了,后面要娶媳妇嫁闺女好几个,真要闹开了,这全家名声一臭,这么多儿子闺女都砸手里了可就是笑话了。
  二来那两间屋子不值什么钱,将来这姑娘大了总是要嫁人,只要全姑娘一嫁,这房子迟早也要落在他们手里,还不会背个不好的名声,因着这样,总算留了下来。
  那全家姑娘如今已经十六了,眼看要说亲了,她那叔伯又起了心思,到处在打听,谁家要小妾丫头,说给的银子多就行。
  偏那全老二还天天傻乎乎,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听完这些,张婆子和王永珠对看一眼,看向金斗,金斗已经气得拳头都握紧了。
  两人心中就有数了,王永珠就问:“怎么能安排咱们见上那姑娘一见就好了。”
  那汉子忙道:“这倒简单,那全家姑娘这些年,都靠着绣花打络子勉强撑着她和全老二的日子,每隔十天都要到绣庄交货,今儿个正好是交货的日子。”
  说着看看日头:“这时间差不多了,出门走过两条巷子,就是那绣庄了。”
  那还等什么?
  王永珠将金罐他们喊出来,让他们就在院子里玩,别跑出去了,也别到井边玩。
  又答应一会回来,带他们去酒楼吃饭,才放心出来在外面把门给锁上了。
  那汉子见王永珠不放心,又道:“秀才娘子请放心,这附近有兄弟看着,保管孩子们没事。”
  有那汉子的指点,三人很快就到了绣庄边,几人在路边装作说闲话的样子,果不其然,没一会一个穿着一身靛蓝衣裳的姑娘走了过来,那带路的汉子咳嗽了一声,王永珠三人就明白了,这就是那个全姑娘。
  那全姑娘走近了看,长得倒是白白净净秀秀气气的,挽着个小包裹,低着头就进绣庄去了。
  金斗忍不住就朝前两步,恨不得跟着人立刻进绣庄里去。
  被张婆子给一把拉住了,瞪了他一眼:“没出息的东西!”
  金斗脸涨得通红,不敢再往前了,可那眼神就跟粘住了一般,还往那绣庄里看。
  那汉子多识趣,知道这是主家的私事,忙告辞。
  王永珠也不留,塞过去一个荷包:“你们辛苦了,拿着去喝茶吧。”
  那汉子也不推脱,接了荷包:“谢秀才娘子赏!小的们就在那巷子口,有什么事唤上一声也就是了。”
  说完麻溜的就转身走了。
  张婆子三人又在旁边等了好一会,见那全家姑娘出来,一家人才慢吞吞的做买东西的样子,往绣庄里去,正好碰个正着。
  这正面这么近看,更能看得清楚,全家姑娘看着秀气,倒也不是那种病怏怏的,眉眼看着舒展大方,倒不显得小家子气。
  和张婆子还有王永珠正面碰上了,倒是十分有礼的避让到了一边。
  张婆子和王永珠眼神厉害,就看到那全家姑娘身上的衣服料子是吉祥布庄的布,那颜色目前除了吉祥布庄,别处都还染不出来。
  这布料厚实耐脏,虽然一般人家都是买回去给家里男人穿,可这全家姑娘做成衣裳穿在身上也不显得老气,反而因为皮肤白,倒是越发显得人高挑。
  金斗离这全家姑娘这么近,近得都能看清楚那全家姑娘的睫毛了,一时手足无措,连步子都不会迈了。
  还是张婆子不着痕迹的踹了一脚,才把金斗给踹回过神来,低头下去,连脖子都红了。
  倒是王永珠笑着冲那全家姑娘点点头:“这位姑娘,看你是从绣庄里出来,想跟你打听个事,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那全家姑娘听了这话,倒是站住了,看王永珠梳着妇人的头发,也微笑着点头:“这位娘子想打听什么事情?”
  王永珠就上前一步亲热的道:“是这样的,我们是下面七里墩的,我家过些日子要办喜事,想办得体面些,需要买些鲜亮绣花活计,可咱们乡下人不知道这镇上哪家绣庄的活计好,看到姑娘面善,从绣庄出来,所以想打听打听。”
  那全家姑娘听了这话,眼角不着痕迹的瞟了对面的三人,那年纪大些的老人家和跟自己说话的娘子,穿着虽然素净,可她常年绣花做活的,那布料的好坏自然能分得出来。
  这两人身上的布料可都是上好的,虽然两人身上没什么饰物,可看这架势,倒真不像是乡下的。
  倒是两人身后的那个后生,她不敢多看,只略微瞟一眼,就知道他身上的衣服虽然比不得前面两人,也很不坏了。
  再看那后生低着头不敢做声,脖子都红了,又有前面那娘子说的话,全姑娘估摸着,就是给那后生办喜事呢。
  心中虽然打了好几个转,那全家姑娘面上却一直微笑着:“这位娘子,要说这绣庄,咱们镇上也就两家,别的不说,这家绣庄手艺还不错,价格也还公道,掌柜的在这镇上也开了十来年店了,街坊邻居都知道的。你们要是想买些绣花活计,找他们家是不会错的。”
  张婆子就一拍手:“那感情好,价格公道就好。多谢大闺女了啊,可真是个好姑娘啊!”说着就伸手抓着那全家姑娘的手摇了摇。
  全家姑娘虽然被张婆子的动作吓了一跳,不过立刻就回过神来:“大娘,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谢的!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不耽误大娘了!”
  说着抽手就要走人。
  张婆子也就顺势松手了,笑眯眯的又夸了两句,才拉着王永珠进绣庄。
  走了两步,经过金斗身边,又踹了一脚,低声道:“少丢人,跟上!”
  金斗低眉顺眼的跟着张婆子和王永珠的后面,跟着进了绣庄。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打听
  那边全家姑娘走出几步,又回头看了一眼,见三人真的进了绣庄,才眨眨眼睛,松了一口气。
  这边张婆子和王永珠进了绣庄,王永珠就装作看绣件的样子,左看右看。
  金斗进了绣庄,就被张婆子一眼瞪着坐在椅子上,连动都不敢动。
  张婆子就拉着那绣庄的掌柜聊天,从买什么绣件聊起,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这养孩子不容易,操心他们这事那事,上辈子都是欠了债,再不知道怎么的,就聊到了方才的全家姑娘。
  “掌柜的,我们都是乡下来的,不知道哪家的绣活好,刚好在你这店铺门口碰到一个闺女,看她看着像买了不少的样子,才跟着进来——”
  那掌柜的本来看张婆子她们衣着不错,就猜今天是个大生意,听了张婆子的话,又见王永珠还在认真的挑选,估摸着一会半会还不能下决定。
  也就跟张婆子闲聊起来:“方才那姑娘啊,她不是来我这里买绣件的,她是从我这里接了活计回去绣,放在我这里代卖。唉,她也是苦命的,娘去的早,爹又是个耳根子软糊涂的,家当都被叔伯骗走了,两父女如今就靠着这姑娘绣活度日——”
  说着那掌柜的叹口气摇摇头,想来也是看不惯,只是身为外人不好说。
  金斗耳朵竖得高高的,听着那掌柜的话,眼前浮现出全姑娘的面容,顿生怜爱之情,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般好的姑娘,要是他,肯定舍不得让她吃一点苦。
  这么一想,又忍不住红了脸。
  张婆子这边听了这话,顺势就多问了几句。
  那掌柜的本来也闲着,张婆子这么一问,也就将多说了几句。
  张婆子听那掌柜的对全家姑娘几乎都是好话,说她孝顺,就是性子硬了些,不太和软。不过她没娘,爹又靠不住,自己不硬一些,只怕也没个活路了。
  张婆子打听得差不多了,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