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485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485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贴心的徒弟,做师父的疼她,应该怎么办?那就给她加作业吧!
  于是王永珠的家庭作业又多了一张人体经络穴位图。
  苦哈哈的背了一堆作业回到家,王永珠就听说顾子楷要回京城,那房子也要退了。
  想了想,如今也不在意那点子房租了,再者这后院只有一进,住上六七口人也有些挤着不方便,尤其是女眷居多,不然舅舅杨宗保怎么很少回来,也是避嫌的意思。
  因此就琢磨着,等顾子楷走了,收了房子,再将前后院打通,这样住着也宽敞些。
  到时候这前院就给舅舅杨宗保住,也有个商量事情的地方。
  打定了主意,也就不去找中人了,跟杨宗保提了一下。
  杨宗保拍拍胸脯,保证这事交给他就行了,王永珠也就放心了。
  至于吴婆子和丁婆子,就留她们看家,如今这院子里花木也多,还有他们的东西也多了,得人守着才行。
  过上些时日,回来住着也舒服。
  吴婆子和丁婆子自然没有不愿意的。
  一切都安排妥当,一家人才又雇了长风镖局的马车和镖师,往家去了。
  再次回到熟悉的七里墩,因着先几天送了信回来,老远在村口,就有金罐在村口守着,看到两辆马车回来,再看车前坐着熟悉的姑父宋重锦,顿时拔腿就往家跑。
  他要回去告诉爹他们去,老姑他们回来了!
  前些日子,王永富算着这眼看爹过世百日就要到了,小妹他们还没递消息回来,心里还在嘀咕,莫非不会回来?毕竟上次走,虽然表面没啥,他们其实也感觉到了,小妹和娘似乎生气了。
  村里也有人隐约就在传闲言碎语,说只怕这王家闺女去了城里,连亲娘都带走了,是等闲不会回家了,看不上这乡下了。
  王永富他们每日开着门收购山货,也总有人有事没事打听两句,虽然都被王永贵给怼回去了,可心里也有些发虚。
  接到王永珠说过两日就回来的消息,王家人上下都振奋起来。
  王永珠的那个小院,还有宋重锦那边的小院,早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如今这六月大,太阳毒辣。
  柳小桥和江氏一起将屋里的被褥都拆洗了,在太阳下晒得蓬松了,才又铺设好。
  金花过了年,越发懂事了,听说老姑要回来,每日里摘新鲜的栀子花放到屋子里,薰屋子,保证老姑回来,住得舒坦。
  盼星星盼月亮,估摸着这几日应该能到,每天王永富都派家里的孩子去村口守着,看到人回来了好报信。
  远远的就听到金罐边跑边喊:“奶和老姑她们回来了——”
  王永富三兄弟对视一眼,连生意都不做了,拔脚就要去迎接。
  被那卖山货的拦住了:“王大掌柜,我这些东西,好不容易才从家里挑过来,你咋能不收呢?”
  哪里还有心思收山货啊?还是王永贵脑子转得快,将金斗一把按在桌子前:“你好生招待着,我们去接你奶和老姑他们——”
  说着,三兄弟带着金罐还有金盘和金花,风一样的走了。
  留下金斗和那卖山货的互相看着。
  金斗老实,虽然也想去接人,可到底忍下来了,将山货接过来一一看了,定了价钱,又过了称,结算了银钱。
  才松了一口气,就看到马车已经骨碌碌的驶到家门口了。
  马车前后,被自家人,还有村里一些孩子围着。
  马车停下来,从马车里出来的不是张婆子和王永珠是谁?
  金斗只觉得,这才两个来月没见,奶和老姑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下了马车,王家几兄弟忙着搬行李,江氏和柳小桥也听到了消息,从屋里迎了出来。
  就连林氏,也躲躲闪闪的跟在后头出来了,拿一双眼睛下死力的看着从车上搬下来的东西。
  这七里墩谁家回来,能有这般动静?那住得近的,喜欢八卦的,也都拖家带口的赶来看热闹。
  看这次王永珠他们回来,居然雇了两倆马车,更别说,这马车里的东西,几兄弟搬了好几趟都还没搬完,一个个眼珠子都要沾在上面了。
  尤其是看到张婆子和王永珠身边还站着一个小姑娘,那小姑娘怯生生的,扶着张婆子,看架势,莫非是丫鬟?
  就有人开口了:“张婶子,这次回来可神气都跟往日不一般啦,这是连丫鬟都使唤上了?可见是在城里发财了,还买这么多东西回来了!”
  “哎呦,我说婶子,你可真是命好啊!这才去城里多久,就使唤上丫头啦?这可是城里老太太的做派了!”
  七里墩平日里跟张婆子不太对付的几个婆子,眼睛都红了:这婆娘命真好,如今她们还在土里扒食,可人家都使唤上丫头当老太太了!
  看那丫头穿得,比她们家闺女穿得都好!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上次走之前,大家就知道宋重锦如今可是秀才,又见这次回来这么气派,跟上次比,那可是很不一样了,就动了心思。
  就有那心眼子活络的人跳出来:“婶子,东西这么多,我看永富兄弟他们一时也不搬不完,我力气大,我来帮忙——”
  说着就要上马车去,一旁的孩子们看到这个架势,也恨不得就往马车上爬。
  被眼疾手快的王永贵给拦住了,开什么玩笑,这可都是王家的东西,哪里能让外人摸?万一顺手给顺点啥子走了,岂不是亏了?
  当下皮笑肉不笑的开口:“就不劳更生兄弟了!”
  一边金罐和几个小家伙,忙忙的也把想往马车上爬的孩子给推开:“走开,别碰我奶和我老姑的东西!”
  顿时你推我攘得闹腾起来。
  还是张婆子早有心理准备,回头喊了一声:“谷雨——”
  谷雨忙从车上翻出一个匣子来,递给了张婆子。
  张婆子将匣子打开,这是她特地在镇上买的麦芽糖的碎片,一斤也要二十个大钱,她一气称了两三斤。
  此刻打开匣子,往就近的金罐一塞:“拿去,给大家分着尝尝。”
  第一千零三章 中邪了
  那匣子一打开,所有孩子的眼神都盯住了那匣子。
  金罐闻着那糖甜丝丝的味道,就忍不住流口水,一看奶居然将沉甸甸的一匣子都交给了自己,简直要乐疯了。
  爽快的答应了一声,抱着匣子就跑。
  身后呼啦啦的跟了一群孩子,咬着指头,流着口水的追了上去。
  这孩子一走,王家门口就空了一大片,也安静了下来。
  张婆子这才慢条斯理的跟大家问了声好:“对不住各位嫂子弟妹,这折腾了好几天才回来,身上受不得,还要归置东西,等明儿个得闲了,我再请大家到家里坐坐。”
  有人就忍不住诧异的道:“这城里风水果然养人,看到没,这婶子去了城里没多久,说话如今都文绉绉的了!”
  大家都赞同的点头,就连张婆子亲生的几个儿子,还有儿媳妇,也都诧异的看着张婆子。
  王永贵都开始琢磨,是不是把几个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去?
  张婆子急了,老娘好不容易装个斯文样出来,别人也就罢了,几个讨债的兔崽子也一副见鬼的样子,生你们有什么用?
  也不装了,两手把腰一插:“看什么看?看什么看?围着我家门口看啥?我说把眼珠子收收吧,都快贴我们家门上抠不下来了!一个个家里农活都干完了?这么闲?堵着我家门干啥?再不走,老娘的鞋底子抽你们走,信不信?”
  将一杆子看热闹的闲人,给骂得脸上讪讪然,嘀咕着互相使着眼神走了。
  “吓我一跳,张婶子这么文绉绉的说话,我背后的寒毛都竖起来了!”
  “可不是,我还以为张婶子中邪了呢!”
  “这开口骂人,闭口拿鞋底子抽人才对嘛!”
  “就是,就是!本来就是乡下泥腿子,装什么城里人啊?谁还不知道谁啊?”
  ……
  不仅张婆子脸黑下来,其他人也都一时不知道露什么表情才对!
  王永贵最机灵,一把抓过两个包袱,低头就往院子里窜。
  可偏偏他一动,张婆子的眼神就被吸引过来了,王永贵进院子了,可奸g侍还在外头啊。
  劈头就是一顿骂:“都是死人啊,你们婆婆和小姑子坐这么久的车大老远的回来,腰也断了,嘴也干了,就不知道倒碗水来?还傻愣着干什么?我看你们是快活日子过久了,都拿自己当个人物了是吧?”
  骂得不仅奸g侍,柳小桥和远远站着的林氏面红耳赤的低下头去。
  还是柳小桥稳得住,吸口气,堆着笑上前:“娘,屋里都给收拾好了,被褥我跟三嫂才拆洗晒过了,保管睡上去松软舒坦。洗脸水也都烧好了,您老人家和小妹快进屋去洗把脸——”
  张婆子这才冷哼一声,扶着谷雨,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去了。
  王永珠在后面道谢:“麻烦嫂子们了!”
  奸g侍不善言辞,只摆手。
  柳小桥一笑:“小妹这就外道了不是?咱们一家人做啥说两家话?外面热得很,快进屋去吧!”
  说着簇拥着王永珠进院子去了。
  落在后面的宋重锦也将行礼包裹都拿下来,又给结算了车钱,看着车走了。
  友请提示:长时间请注意眼睛的休息。00推荐:
  r
  回头就听到王永平小声的跟王永富嘀咕:“我觉得他们说得好像有些道理,听娘骂得这么中气十足,我心里都踏实了!”
  宋重锦……
  再一看,大舅子王永富还在赞同的点头,得,啥话都不用说了。
  进了院子,看着熟悉的一切,不说张婆子,就连宋重锦也不由得放松了下来。
  洗了把脸,坐在堂屋里。
  柳小桥和奸g侍去灶屋里忙活午饭,谷雨这些日子也调教出来了,在里屋将包裹里的张婆子日常用的东西给拿出来归置好。
  几个孩子还在外头,那一匣子糖好几斤呢,没这么快吃完。
  林氏扭扭捏捏了半天,看没人理她,趁着没人注意也钻到灶屋里去了,奸g侍和柳小桥也不搭理她,她也不说话,自己捡了个凳子,坐在灶前添柴火。
  几个儿子围在张婆子和王永珠、宋重锦身边,互相看看,还是王永富清清喉咙开口:“娘,这次回来,能在家住多久?”
  张婆子嘴上不说,其实回来这七里墩,她自己都觉得浑身舒坦了许多,听儿子这么问,顿时沉下脸来:“咋滴?老娘在家住碍着你们眼了?这才回来就问?”
  王永富冤枉死了:“娘,儿子们巴不得您跟小妹在家多住些日子呢!”
  王永珠知道张婆子这是习惯性怼人了,忙笑着解围:“这次回来,一是爹过世百日,二来也是城里太热,想着还是家里呆着舒服,所以这次回来,我们都要多住些日子。”
  听了这话,王永富几兄弟眼睛一亮:“真的?”
  倒是王永贵多看了宋重锦一眼,狐疑的道:“那妹夫八月秋闱怎么办?”
  宋重锦端着茶杯,慢条斯理的解释:“不碍事!正好这些日子在家里温习一下书,快到日子了,直接去考试就行。”
  大家连连点头,心里盘算着,如今才六月,八月秋闱从八月初九开始,以脚程算,起码得从七月下旬就要出发,这么算着,最起码能在家呆上一个半月呢。
  更别提小妹和娘了,这么一算,大家心里都有了数,脸上都露出笑容来。
  张婆子看在眼里,脸色也缓和了几分,这几个儿子是真欢迎还是假欢迎,她还是看得出来的。
  王永珠也就问一下家里如今的情况如何。
  王永贵嘴巴子利落,三言两语也就交代清楚了,有张大老板的吩咐在,他们也一直都很仔细,交出去的山货跟去年一样,经过去年的口碑,今年越发多的人来他们家卖山货了。
  如今已经是夏天了,山货如今也不是旺季,只不过为了王家的招牌,他们每天还是按时开着摊子,也会有零星的货物收进来。
  张大老板那边已经不收了,他们将那能储存的都收起来,那些不能长时间存放的,也都加点价格,卖给镇上或者那些小贩子,也能挣两个辛苦钱。
  家里的地也伺弄得很好,今年年成看着也不错。
  已经给金盘寻了个私塾先生,每天早上去,晚上回,这几天是私塾先生家里有事,所以才在家。
  王永珠仔细听着,也慢慢放下心来,这王家几兄弟的日子如今也能立起来了。
  第一千零四章 金罐的商业天赋
  倒是张婆子问了一句:“老大,怎么金盘去上学了,金罐没去?”
  王永富一脸无奈:“那小兔崽子,咋没送他去?去了第一天把人家先生的砚台给打破了,第二天把人家先生的书给弄脏了,第三天把人家先生的衣服给刮破了!人家先生第四天就把束脩给退回来了,打死不收他当学生了!说怕他再去上两天学,只怕命都没了!”
  “他自己个也不爱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