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481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481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那新被填上的坟墓,手一挥:“挖开——”
  侍卫里走出几个人来,人人手持着铁锹,挖将起来。
  这本就是才填回去的土,大家挖得轻松,没几下,就看到了石棺。
  又花费了些功夫,直接将那石棺给抬了出来。
  也不用朱浩然吩咐,那些侍卫就将石棺给裹上黑布,一辆特制的马车悄然没声息的停在了山门口。
  那棺材被抬进特制的马车,很快的就被一群护卫看护着,消失在了山道上。
  朱浩然则慢条斯理的进了寺庙的大堂,看着里面供奉的菩萨出了一会神,就有下属来报:“大人,人都关押在了隔壁厢房。”
  朱浩然点点头,跟在下属后面,到了厢房,满寺庙的和尚,小沙弥,一个个都在里面。
  胆子大的目露愤怒之色,胆子小的只念阿弥陀佛,唯有主持,手里捏着的念珠越转越急。
  庙里闹出这般动静,宋重锦他们一概不知。
  因着怕误了时辰,都急急忙忙的往庄子上赶,加上这是迁坟,还怕冲撞了,一路都走得小心,好不容易赶在日上树梢的时候,才堪堪赶到山脚下,眼看庄子就在眼前了。
  却发现有些不对。
  上山的路只有一条,此刻路口,却守着几个护卫。
  宋重锦和王永珠还有张婆子都停住了脚步,互相看了看。
  还是宋重锦整理了一下衣裳,上前几步,却看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人,那不是陈巡抚手下的那位护卫,那天浴兰节龙舟赛上,以白云书院学子名义参赛的那个叫张虎的汉子吗?
  他怎么在这里?
  那是不是代表着,陈巡抚也在这里?
  张虎也看到了宋重锦,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见宋重锦一声白衣孝服,也不好多说,只抱拳行礼:“宋兄弟,我们巡抚大人今日去找杜太医,听得说今日是宋兄弟给过世的伯母移坟的日子,也来送伯母一程。”
  宋重锦虽然不知道陈巡抚今儿个来是为了什么,可眼见着日头越升越高,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得拱手回礼:“大人客气了!些许小事,哪里值得惊动大人?”
  张虎看着是个粗旷的汉子,倒是心思细腻,看宋重锦虽然客套着,可眼中露出一丝焦急,再看看天色,心中哪里有不明白的?
  当下也不多说,只退开到一边去:“天色也不早了,别耽误了时辰。宋兄弟也别客气了,请——”
  宋重锦感激的冲着张虎拱拱手,大步流星的往上走。
  张虎早就做了个手势,那些护卫也就让开了一条路。
  一行人也不多话,埋头就往山上走。
  到了庄子门口,那戒备更是森严,不过似乎有人嘱咐过,见他们来,也并没有人拦着。
  院子里,杜太医正陪着陈巡抚在四处看看,点评两句。
  听得动静,两人回过头来。
  宋重锦和王永珠忙给陈巡抚见礼。
  陈巡抚今日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穿着一身素服,见宋重锦和王永珠见礼,忙拦住了,态度还十分和蔼。
  倒是杜太医问了一句:“事情可办妥了?”
  宋重锦点点头。
  杜太医看看日头,也不废话:“我看时间差不多了,也别耽搁了,快走吧!”
  一面又回头看陈巡抚:“陈巡抚且在这庄子里稍作休息?这庄子虽然不大,倒是还有几分野趣的。”
  陈巡抚摆摆手:“既然来了,哪里有不送上一程的道理!不用多说!”
  两人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这一来一去的,对对方的套路都十分清楚。
  杜太医也就不多说了,只让宋重锦先带人上去。
  这上去的路,在庄子旁边一条,庄子后门也有一条路。
  因着离得庄子不远,没爬多久,就到了早就点好的穴位边。
  还是宋重锦先挖了第一锹土,然后帮工们也就放下棺材,去挖土了。
  陈巡抚跟在后头,看那几个帮工累得满头大汗,干脆的一挥手,立刻就有几个护卫上前,将铁锹给接了过来。
  很快,一个又深又大的坑就挖好了。
  早就准备好的上好的楠木棺材也都在一旁打开等候多时了,帮工们支撑起黑色的布,将棺材给遮住,免得太阳直晒。
  棺材里已经铺设了四五层锦缎的棉被,四角也都塞了金银压着。
  宋重锦和王永珠这才恭恭敬敬的上前,将先前那个小棺材打开,再将齐欢的尸骨取出。
  一般人家,迁尸骨,都是用个罐子装好,然后将罐子胡乱的放在棺材里,然后下葬了事。
  此刻,大家却看到宋重锦取,王永珠接过来,在棺材里摆放好。
  没一会,一个人形的轮廓就摆好了,然后再盖上一床锦缎的棉被,再检查一下,没有遗漏,才将棺木合上。
  然后在墓下棺材的四角各放下一个金蟾,才将棺木给放了下去。
  再填上土,然后立好墓碑,再上香烧纸,摆上供桌,上面摆些水果糕点之类的祭品。
  一般来说,来观礼的亲友都会上一柱香,杜太医和齐夫人先上了香,却见陈巡抚居然也拈了一炷香给点燃了,还做了个揖礼。
  倒是让宋重锦措手不及,忙和王永珠跪在坟边答礼。
  然后又是张婆子和杨宗保上前,也上了香。
  又念叨了两句,这迁坟才算完成了。
  如此折腾了这大半天,人都累得不行,人人都恨不得回家去躺着去。
  可陈巡抚还在,宋重锦只得打叠起十二分的精神来陪着。
  王永珠和张婆子陪着齐夫人在后院。
  因着早有准备,丁婆子她们已经准备好了午饭,只是没预计到还有这么多护卫。
  还好齐夫人先前就派人去城里的酒楼定了几桌席面过来再加上这庄子里还有看守屋子的一家人也来帮忙,倒是蒸出几筐的馍馍来,配着那席面,请那些护卫们在庄子外摆上了几桌,又有杨宗保和杜太医府的管事来陪着,大家也没觉得怠慢。
  反倒这几日因着一直在那小院守护两位大人,吃得都是护卫们自己大锅里做出来的饭,只是囫囵填饱肚子而已。
  能用上这油水足足的席面,还有那馍馍管饱,一个个都心满意足,不说别的,看杨宗保的眼神都和气了许多。


第九百九十五章 话家常
  后院,张婆子正拉着齐夫人打听:“大妹子,咱们家这点子事情,咋把那贵人大老爷给惊动了?别不是有什么说道吧?”
  不说别的,这迁坟本就是一件让人避讳的事情,一般人家,不是极亲的,都会避开,免得沾了晦气。
  这好端端的,一个贵人大老爷,千尊万贵的人物,咋会想起来碰这晦气?
  虽然张婆子觉得自家女婿那也是极有前途的,可她也没失心疯到觉得自家女婿已经牛掰到了能让这么大的官都给面子的地步啊?
  俗话说的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乎拉巴的跑来,说不得就有啥事。
  齐夫人到现在其实也是一头雾水,她琢磨了半天,也没觉得自家老爷跟陈巡抚的关系已经铁到这份上了?拈自家老爷的徒弟的婆婆迁坟也不避讳了?
  说实话,按理来说,若是自家的其他徒弟,就是亲娘迁坟墓,他们做师父的也必要去。
  这不是因为今日被迁坟的是齐欢么?
  齐夫人也在想,莫非这陈巡抚跟以前的齐家有什么来往不成?再一想也不对啊,这坟里埋着的是齐欢,除了他们,还有宋弘外,应该没人知道啊?
  因此她也一脸愁容:“可不是,今儿个一大早,我跟老爷刚收拾好准备出门,这陈大人就上门来了。我家老爷只得请他进屋喝了杯茶,明说了今儿有事,实在抱歉,改日再请陈巡抚吃酒,那陈巡抚还非要跟着来。”
  “我们家老爷没办法了,都说了是迁坟的事情,还希望陈大人避讳一下,可陈大人反倒说什么他今日本就是想找我家老爷到郊外走走,既然如此,他也正好跟着。”
  “我家老爷劝了好半天,说什么忌讳之类的,可人家陈大人一点都不在意,我家老爷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带上了。”
  齐夫人也有几分不好意思,对那陈大人心里也有几分责怪,这不是添乱么?
  此刻的陈大人,不知道后院女眷对他腹诽不已,只在前院打了两个喷嚏。
  杜太医抬抬眼皮看了他一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宋重锦默默地敬陪末座,也不作声。
  饭桌上就三个人,两个人不说话,安静的有些尴尬。
  不过陈巡抚是什么人?那也是能屈能伸界里的优秀选手,当年唾面自干的事情他也不是没干过,何况只是眼前这一点点小尴尬呢?
  不仅不以为意,还主动开口,先是夸赞了一番宋重锦有孝心,又夸这庄子的位置好,尤其是那外面一片花圃好。
  甚至开口闭口都是贤侄,一副拿宋重锦不当外人的架势。
  这下杜太医忍不住了:“我说陈大人,你有什么事你就明说,这么拐弯抹角的,别吓坏了孩子。”
  陈巡抚打个哈哈:“瞧杜老说的,我是真心欣赏贤侄的,年少有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话更让人没法接了,杜太医心往下一沉,他试探着道:“陈大人,你这是?”
  陈巡抚此刻却故作高深,只含笑道:“杜老莫再问了,总之不是坏事就是了,来,吃饭吃饭!”
  反客为主的还让起杜太医来。
  杜太医一颗心悬着,还好几十年来,在宫里到底锻炼出来了,即使心中担忧,脸上也未露出半分不妥来。
  听陈巡抚这样说,也就识趣的不问了,转头就跟陈巡抚介绍:“来,尝尝咱们荆县特有的几样家常菜,我当时还在宫里,想着就是这一口,可不管怎么做都觉得味道不对。如今回来了,终于是吃到了,大人也尝尝——”
  两人一来一往的倒是让桌上的气氛热闹了些。
  吃了两口菜,陈巡抚才开口,一开口就问宋重锦家中还有些什么人?怎么今儿个迁坟只有母亲一人?父亲呢?
  十分的随和家常。
  宋重锦忍不住拿着筷子的手一僵,知道今天的戏肉来了。
  当下起身恭敬的回答:“回大人的话,学生家中如今除了妻子王氏和岳母,再无他人了。不瞒大人,学生刚出生没多久,就被人送给了养母,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养母的亲子。去年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机缘巧合才知道了亲生母亲就埋骨在寺庙的后山。”
  “学生和妻子本打算早就将母亲的坟墓给迁出来,只是没寻到好地方,刚好前些日子寻到了这个庄子,才有今日之事。”
  对于陈巡抚问所谓的父亲,只字不提。
  陈巡抚一笑,又多看了宋重锦一眼,却并不追问,只问些宋重锦平日如何生活,如何读书,如何考学,又如何和如今的妻子定亲的话。
  事无巨细,那几乎是将宋重锦这些年的过往,全部问到了。
  杜太医坐在一旁,脸上带着笑,后背衣服却都湿透了。
  可当着陈巡抚,他也不能提醒什么,只埋头吃菜。
  倒是宋重锦,陈巡抚问什么,他也就简单的回答上一句,或者几个字。
  脸上并没有失态,比如难堪,比如委屈,比如逃避,或者愤牛…
  都没有,只是冷静的回答,并不多说一个字,也并没有试图掩饰自己那些年的窘迫和不堪。
  杜太医听着听着,手里的筷子也不动了,复杂的看了宋重锦一眼,他只隐约听自家夫人说,听宋重锦的那个岳母偶尔透露出来的意思,宋重锦以前的那个养母很不着调,宋重锦跟着吃了不少苦。
  可如今听宋重锦这么一问一答,透露出来的,实在是,让人如鲠在喉,不知道说什么好。
  即使是杜太医这样的心性,想起造成这一切都卫国公宋弘,都忍不住想给他一剂药让他就地去世算了。
  堂堂一个卫国公,在朝堂上那般的能耐,家里养着那么多小老婆和孩子,为何就独这么折腾这个孩子?
  陈巡抚问到最后,面上虽然不显,可实际心中也有些惊讶,他昨儿个看到下面人送上来的关于宋重锦的汇报,当时就跟朱浩然说,卫国公这事做得不妥。
  不说别的,说一千道一万,这宋重锦是他的骨肉,要么你就狠心点,任由他流落山间,当一个山村愚汉,一辈子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过去,也就是了。
  要是还有几分念着血缘之情,为什么不选个殷实点的人家,多给些银子,等孩子大些了,在多照拂一二,也没问题。


第九百九十六章 重要物事
  可这卫国公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你说他念着那点子血脉情分吧,给宋重锦找的这收养之家,简直就是泥潭,换做性子软一点,命差一点的,只怕早就折在这泥潭里了。
  你说他不念情分吧,又派人来给宋重锦开蒙,教他读书识字,还让考科举。
  就这几日的了解,陈巡抚可看出来了,这宋重锦并不是那种因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