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467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467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从从车上搬下来一堆礼盒,看得周围的人啧啧称奇,这京城贵人就是大手笔啊。
  陈巡抚跟杜太医寒暄了两句,就将眼神投向了杜太医身后的宋重锦,和宋重锦身边那个穿着深色衣裙的王永珠。
  以陈巡抚见多识广的经历来看,不过是个漂亮的小丫头,这世上漂亮的女人多了,尤其是宫中,那更是环肥燕瘦,数不胜数。
  眼前这个小丫头,身量也才抽条,看上去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加上还是杜太医的关门弟子,在陈巡抚眼里,就跟自己闺女一辈的。
  只打量了两眼,见王永珠不卑不亢的,并没有因为见到自己和朱浩然,就缩手缩脚的,尤其是和宋重锦站在一起,这么看去,倒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对小夫妻。
  也就恭贺了两句,并没有在门口多逗留,就进去了。
  倒是朱浩然,多看了几眼王永珠,也送了一份贺礼,也就罢了。
  大厅里的一切都准备好了,眼看客人都到齐了,时辰也到了。
  杜太医才让人示意秦老爷子上场。
  秦老爷子这辈子光徒弟就收三四十个,拜师礼那是最熟悉不过的,当下就站在了大厅正中,宣布拜师礼要开始了。
  先是将杜太医看中王永珠天分,所以才收她为徒弟消息宣布了一遍,又七七八八的将整个大夫郎中行业的规矩当中宣读了一遍。
  然后才是王永珠跪拜祖师爷,祈求祖师爷保佑,然后给祖师爷上香。
  这个时空的郎中大夫的祖师爷是黄帝,因其著有的《黄帝内荆。》乃是最早的医学典著,而被尊为郎中大夫的祖师爷。
  在大厅的中堂挂着偌大的黄帝的画像。
  王永珠恭恭敬敬的给黄帝的画像磕头,然后上香。
  接下来,在秦老爷子的主持下,杜太医和齐夫人坐在上座。
  王永珠端端正正的跪在两人面前,给两人行三叩首之礼,然后献上拜师礼,拜师红包和投师帖。
  在众人瞩目下,王永珠和张婆子准备了好久的拜师礼一一呈现了上来。
  别的也就罢了,那一盒子茶叶让杜太医一点形象都没要的,先抢着抱到了怀里,一副你们谁也别跟我抢的架势。
  陈巡抚和朱浩然也眼神一亮,知道这盒子里的茶叶只怕就是那天吃到的茶。
  只是看杜太医那个护食的样子,摸摸鼻子,没说话。
  倒是齐夫人,看到还有两套衣服,忍不住眼神就柔和了一下。
  早就有人将茶水送到了王永珠的手边,王永珠给杜太医和齐夫人跪着敬茶,两人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放到一边。
  也有早就准备好的回礼。
  杜太医是一个行医的匣子,不说别的,这匣子就是紫檀木雕,四角包银,价值不菲。
  齐夫人给的是一对羊脂白玉镯子,温润如酥,一看就不是凡品。
  就连杜太医都怔了一下,这镯子可是自家夫人的陪嫁,平日里最是喜欢,连自家儿媳妇都没舍得给,今天怎么给掏出来了?
  齐夫人慈爱的将镯子给王永珠戴上,心里想着的确是,可怜齐家妹子和重锦那孩子了,不说别的,这镯子就当她替齐家妹子给儿媳妇了。


第九百六十六章 一帮子没眼色的
  喝了茶,回了礼,就该师父训话,宣布门规了。
  杜太医起身,正色的宣布门规,也差不多就是尊师重道,不得同门相残,救死扶伤之类的。
  唯独有一条,杜太医特意提点出来,身为医者,不能用手中的药和医术来害人。
  说到这一条,杜太医看着王永珠:“你能做到吗?任何时候,不管你是何种境地,你都不能用手中的药和医术来害人,哪怕是你的仇人!”
  所有人都看向了王永珠。
  王永珠一怔,总觉得杜太医这话意有所指,自古医毒不分家,杜太医这是怕自己学成后,用医术来害人?
  还是?
  此刻众目睽睽之下,来不及多想,王永珠十分干脆利落的回答:“弟子可以做到!”
  若真有仇人,直接就动手开揍了,还用啥子毒药?是拳头不够硬还是脚法不够准?
  杜太医点点头:“入我医门,得我传承,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切记,切记!”
  王永珠一一领训不提。
  拜师完毕,也差不多快要中午了,杜家早就准备好了酒席。
  杜太医就起身请大家入席。
  首桌的自然是杜太医,陈巡抚,朱浩然,秦老爷子,吕文光还有县衙的县丞、县尉、主薄,典史等。
  宋重锦和王永珠在杜太医后面,一人执壶,一人进酒,不设座位。
  张婆子和齐夫人在后院也有两桌,招待今天跟着来的家眷。
  宋重锦一扫全桌,就看到了那个姓鲁的典史竟然也坐在首桌,虽然敬陪末座,可是能被安排到这个位置上,自然证明他在荆县还颇有几分地位。
  今日里杜太医家的厨子那是拿出来看家的本事,这厨子本就是从京城那边带回来的,在京城也曾举办过不少宴席。
  实在是驾轻就熟。
  一时青衣的丫鬟陆续将菜端了上来,除了几个特色的本地菜外,大多是厨子在京都的手艺。
  光看上去就红的绿的,搭配的好看。
  上好的玉泉酒,宋重锦和王永珠给桌上的人都倒上,酒过一巡。
  陈巡抚吃了两口菜,忍不住道:“杜老府上的厨子好手艺,这道桃仁山鸡丁倒跟上年年岁时进宫领宴,席上一道菜味道一般无二。”
  朱浩然也赞道:“我吃这道佛手金卷,跟宫中的味道亦是不相上下。”
  杜太医不甚在意:“我家厨子曾跟着宫中御膳房的大厨学过几日,也就勉强有宫中御厨两三分功力罢了,不值一提。”
  旁人听着,啧舌不已。
  听这话,两位京城的贵人那是宫中宴席的常客也就罢了,这告老还乡的太医,居然家里的厨子还跟御厨学过手艺。
  那都是极得当今陛下信重才有的荣耀。
  他们不过是区区一县的小吏,只怕这辈子都没这个副气了。
  倒是那鲁典史,笑盈盈的举杯:“下官们今天倒是托了两位大人和杜老的福,才能品尝这宫中美味,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此言一出,倒是提醒了其他人,一个个都举杯,嘴里那是赞誉褒扬之词不绝于耳,一时桌上的气氛就热烈了起来。
  陈巡抚和朱浩然多看了那鲁典史一眼。
  桌上的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千年的狐狸成精了的人物,上官一个眼神,他们都能脑补出多少事情来。
  因此自吕文光以下,好几个小吏都羡慕的看着鲁典史,今儿个可是让他出头了,方才那一番话既捧了两位京城来的上官,又捧了杜太医。
  不拘得了两位上官哪一位的青眼,这以后可就要青云直上了。
  就连鲁典史自己也是一颗心跳得厉害,这京城来的两位上官,谁不想巴结上?
  只要能得青眼,哪里还用得着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典史的位置上蹉跎?
  他自认为才干,能力什么的都不比别人差,差得不过是没有人脉和机遇罢了。
  今儿个,他终于抓住了机会,让两位大人都看了他一眼,接下来,只要两位上官能问一下自己的名字,他就能再抓住机会……
  鲁典史心中火热一片,期待的看着陈巡抚和朱浩然。
  陈巡抚和朱浩然身为一品三品的朝廷大员,下来公干,见过的这种溜须拍马,急于讨好自己的小吏实在太多了,鲁典史这样的手段,还真没入他们的眼。
  只不过是觉得此人甚没眼色,在座的都是他的上官,不说别人,就说吕文光,可是他的直辖上司。
  直辖上司都没说话,他一个末座的未入流的小吏,若是为他上司打圆场,将话头给吕文光么,这才正常。
  这般直愣愣的,越过自家上司,就拍自己二人马屁的二愣子,还指望他们高看一眼?别开玩笑了。
  更不用说了,今儿个是什么场合?那可是杜老收徒弟的日子,主角是谁?可不是他们两人。
  这一帮子都是没眼色的,在人家的地头上,将今日的主角这般忽视,还指望他们俩怎么回应不成?
  因此也就只看了一眼,然后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倒是夸起王永珠和宋重锦来。
  先前只是看了两眼,此刻见小两口,一个笑盈盈的端杯,一个面无表情的执壶,倒是配合默契。
  又极为有眼色,谁杯中酒空了,就会上前斟满。
  杜太医只介绍了一下在座的,小两口就上前见礼,那小姑娘看着年岁不大,可着实口齿伶俐。
  一番见礼下来,话说得动听,还没有重复的,三言两语间,总能搔到人的痒处,说得恰到好处。
  一圈下来,谁看他们小夫妻俩,那眼神都和蔼了几分。
  朱浩然倒是忍不住多看了后面的宋重锦一眼,若他真是卫国公宋弘的血脉,即使早早娶了这样一门农户妻室,虽然不及京城里那些豪门大户的千金小姐,可也不算辱没了他。
  只是,却不知道,这宋重锦若真是卫国公宋弘的骨肉,将来认祖归宗后,还会不会要这位乡下的娇妻呢?
  因为一时想入了神,别人看着就是他一直盯着宋重锦在看,顿时席上那说话的声音都慢慢小了下来。
  还是陈巡抚一笑,拍了朱浩然一记:“可是看着杜老的这徒弟,真真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自愧不如了?”
  朱浩然回过神来,知道陈巡抚这是给自己解围,也就顺势笑着举杯:“可不是,看着他们,想到当年,一时倒是失态了,来来来,我自罚一保。——”
  也就笑着将此事揭过不提。


第九百六十七章 吃着香甜
  前院这般热闹,后院却有些冷场。
  一来今天带家眷来的,也就是几个小官吏的家眷,听自家男人说,这杜太医如何如何不得了,又是京城来的,先就胆怯了三分。
  再来一看,齐夫人打扮气质,高贵华丽,让她们更是自惭形秽。
  再看席面,也是没见过的精美,比起那县令夫人家的席面都气派,好些菜见都没见过。
  就连上菜的丫鬟仆妇,也都进退有度,着清一色的青色衣裙,看着就清爽,那举止做派,比起自家娇养的闺女看着都舒服。
  席面旁边还有几个丫鬟服侍着,上一道菜就介绍一道菜名,时不时还问客人,有何需要之类的。
  让那些小官吏的家眷越发缩手缩脚,看看上座的齐夫人,那姿态,就感觉自己连筷子都不会拿了。
  好不容易有人鼓起勇气夸上几句齐夫人,齐夫人也不过淡淡的一笑,并不见喜色。
  她们也就越发不敢造次了。
  张婆子在齐夫人面前倒是自在,她知道齐夫人其实也是个爱玩闹的性子,这是在外人面前才摆出这样的架子来,自然也不会不识趣的揭破。
  反倒自在的坐在桌上,因着守孝,好多菜不能吃。
  不过齐夫人早就有准备,特意让厨房做了几道素菜上来,专放在张婆子的面前。
  就有丫鬟要上前服侍张婆子吃饭,看她眼睛多朝着哪道菜上看一眼,就给夹到面前的碟子里。
  张婆子吃了两口,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干脆的道:“你这孩子,你忙你的去,让我自己夹着吃还香甜些。”
  那丫鬟抿嘴一笑,她本是齐夫人的贴身的丫鬟,那日也是跟着齐夫人去看台看比赛,知道两家如今的关系,也知道自家主子对张婆子颇为对脾气,今天是齐夫人特意拨她来服侍张婆子,就怕张婆子有什么不方便或者被为难的,也好在旁边看着。
  哪曾想,这张婆子自在的很,跟在自家一般,半点不拿自己当外人,当下也就很爽快的放下筷子:“那老太太先吃着,缺什么喊奴婢一声就行。”
  说着就退到一边了。
  张婆子先就听旁边的丫头介绍,说今儿个主厨的,那可是给皇上做饭的厨子的徒弟,那手艺还得了?
  还别说,那桌上的菜,做出来就是好看,跟花一样,让人都不舍得下筷子。
  再看其他那些官太太们,要是平日里碰到她们,估计连眼角都不带看自己这个乡下婆子一眼的。
  没曾想,今儿个倒能坐在一个桌子上了。
  她因着守孝,那些看起来就好吃的菜不能吃,只能干看着。
  没想到那些官太太居然也只看着,倒是让张婆子疑惑了,莫非这些人家里都有孝不成?
  再后来,看这些官太太,别别扭扭的伸出筷子,也就尝上那么一两口,就都坐在那里看着。
  越发的不解,这可是皇上的厨子徒弟做出来的菜,怎么一个个都不吃?多浪费啊!
  要不是她不能吃,今儿个这一桌,她能包圆了,吃不完还能打包回去给丁婆子和吴婆子他们尝尝也是好的呀?
  因此那素菜一上,只吃了两口,就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太好吃了。
  只可惜那齐夫人的丫头,一筷子就夹那么一点点,哪里够?
  干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