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446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446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荆县的风俗就是这般,此刻出门,果然家家户户都门檐上都挂满了艾草,满街都是艾草和粽叶的香味。
  虽然才是早上,可也热闹的很。
  孩子们今天都穿着新衣裳,手上系着五色索,满大街小巷的窜。
  今儿个是宋家做东,一应要准备的茶水,点心之类的东西,都要宋家自己准备。
  虽然看台附近有小贩,还有酒楼茶楼提供,可这都不比自家准备的干净卫生。
  王永珠是第一次办这事情,尤其慎重,轻易不敢买外面用的东西,打算着大部分东西都是自家的,到时候再添上几样外头酒楼的特色,也不寒酸。
  刚出门,就看到古娘子家的门也打开了,她家孩子从院子里钻出来,看到王永珠和张婆子,喊了人,扭头就冲着院子里喊:“娘,娘,秀才娘子她们要走啦——”
  王永珠被这一嗓子喊得有点懵。
  就见到古娘子也是打扮一新的从院子里出来,跟王永珠和张婆子打招呼:“张家婶子,秀才娘子,你们这就要过去看台了?”
  王永珠还没说话,张婆子就笑眯眯的开口了:“可不是,今儿个咱们家做东,好多东西要搬过去那边做准备,这不得赶早先去么?”
  一面说,一面冲着院子里喊:“两位嫂子,把东西快搬出来,早些去,免得一会子路上人多,耽误了时辰可就闹笑话了!”
  一面又跟古娘子道:“一会子古娘子可别忘记了,带上你们全家一起去。咱们家看台就在长青书院那边,到时候我让吴嫂子在下面等你们。”
  古娘子笑脸不变:“您放心吧!长青书院的看台,那可是最好的位置,咱们荆县人谁不知道,今儿个可是托您老的福气呢,也能有这等造化呢!”
  张婆子打着哈哈,两人又寒暄了两句,那边吴婆子几个人已经将东西都搬上了车,这才告辞,上车而去。
  上了车,走出了一会,王永珠才有些明白过来:“娘,那对门古娘子是不是想搭咱们的便车?”
  张婆子哼了一声:“可不是,没看到,咱们才一出门,他家小子就探头出来看,喊的那一嗓子,谁听不明白?这是让他家小子在门口守着,看咱们出门,就想搭个便车呢!”
  王永珠……
  “若是平日里也就算了,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她也不看看时候!珠儿,以后跟着古家娘子交往,也别忒大方了。古娘子这人,平日里看着还好,这几日倒是有些张狂了,许是咱们家太大方了,次次都占了便宜,倒是让她也失了分寸了!”
  “今儿个娘出面,让她碰个钉子也好,冷一冷她家,免得以后把心给养大了!”张婆子翻个白眼。


第九百二十三章 一见如故
  王永珠表示受教,倒是想起来:“娘,那日前院的李婶子不是也说今日要去给咱们帮忙么?”
  “前院李妹子这么一说,咱们也不能真一早上就巴巴的把人给接去帮忙把?咱们先把东西搬过去,先准备着,然后让马车回来把李家妹子俩口子给接过来,那时候咱们也准备的差不离了,有什么不妥的,再问问李家妹子,也就是了。这样也不算太麻烦人,也不耽误事!”张婆子教导王永珠。
  王永珠还真没想到这里去,一直觉得古娘子还算爽快,也不是那等占人便宜的人。
  再者,她们初来乍到的,在荆县并没有什么亲朋好友,跟周围的邻居交好,不说能指望帮上什么忙,关键时候有人能帮忙说句话也是好的。
  关于前院的李婆子,她也没想那么多,只想着,顶多事后多送点谢礼给李婆子。
  此刻听张婆子这么安排,关于这和人之间如何打交道,还是张婆子经验丰富些,王永珠自愧不如。
  张婆子拍拍王永珠的手:“你还年轻,这些都不懂。这人啊,都是会变的。咱们该大方的时候还是要大方,可该小气的时候也得小气起来。”
  “今儿这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古娘子要是个明白人,自己想清楚了,一会肯定跟没事一样就来了。要是她是个糊涂人,想不清楚,以后也没必要多来往。”张婆子十分淡定。
  王永珠连连点头,表示以后这方面还要跟张婆子多学习才好。
  一旁的吴婆子和丁婆子还有谷雨,本来大气都不敢突的,这老太太要教导闺女,她们做下人的,也不好插嘴。
  此刻见王永珠不仅表示要跟张婆子学,还插科打诨的逗得张婆子笑起来,都松了一口气。
  因着昨天杜太医特地提醒了,要王永珠一家子去看台的时候,就去把杜太医他们捎上。
  王永珠让车夫拐个弯,完杜太医家驶去。
  这一路,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吃了早饭,穿着新衣服,拖家带口的,往河边赶。
  都想着早点去,占个好位置。
  到了杜太医家门口,王永珠跳下车来。
  看门的老苍头一看是王永珠,忙不迭地开门让王永珠进去。
  大厅里,杜太医和齐夫人已经换好了衣服。
  杜太医坐着在喝茶,齐夫人正在吩咐下人搬什么东西,见王永珠来,忙挥手示意下人下去,笑眯眯的招手:“永珠来啦!”
  “给杜大人和夫人请安!浴兰节安康!”王永珠进门先行礼问安。
  齐夫人忙将王永珠拉到面前问长问短。
  一旁的杜太医忍不住了:“行了,以后问的日子多了去了,别耽误了时间!车都备好了没?”
  门外小厮跑进来:“都准备好了。”
  齐夫人也没好气的笑了:“行了,嫌我啰嗦是吧?你自己坐车去,我跟永珠一起。”说着拖着王永珠就出门。
  一路就问王永珠今天准备的情形,一边问,听到王永珠的回答后,又提点两句。
  到了门口,看到一辆陌生的马车停在门口,就知道是王永珠雇来的马车,也不客气:“咱们娘俩坐一个车,你娘应该也来了吧,我跟你娘也唠唠。”
  王永珠只好扶着齐夫人上了马车。
  张婆子见到齐夫人,看衣着打扮就知道是杜太医的夫人,穿着闪着光的绸缎衣裳,面容姣好,乌油油的头发上,插着几根华丽的簪子,那气势一看就跟一般人不一样。
  不等王永珠介绍,就先站了起来:“这可是杜太医的夫人?”
  齐夫人点点头。
  “我是永珠她娘,我是个乡下婆子不懂礼数,一会要是怠慢了,还请夫人不要跟我一般见识!”张婆子难得的谦逊。
  不说别的,这可是闺女将来的师娘,看这师娘长得这么漂亮年轻,那杜太医不得捧在手里啊?
  看这架势,那枕头风也是很厉害的,自然不能得罪。
  为了自家闺女,低头又算得了什么?
  齐夫人先是一愣,又爽快的笑了:“张家姐姐,别喊我什么夫人不夫人的。过上两日,咱们就是通家之好,跟一家人也没什么区别。永珠以后就跟我闺女一般,咱们还这么客气做啥?不如姐妹相称好了!”
  张婆子没想到齐夫人是这样一个爽快人,愣了一下,也就笑了。
  两人序过齿,张婆子为大,便是姐姐,齐夫人就是妹妹。
  没两句话,两人就一见如故,姐姐妹妹的喊得亲热起来。
  王永珠倒是被两人给抛到了一边。
  王永珠也不恼,下了马车,去看杜太医那边。
  杜太医被齐夫人给丢下,落了单,又生气又委屈,一把胡子都气得一抖一抖的。
  气哼哼的上了自家马车,看着马车大半个车厢里放着自家夫人准备的一会看台上宴客要的东西,就忍不住哼了一声。
  他知道,这是自家夫人怕王永珠那边第一次这样宴请客人,恐怕有什么不周到的,所以准备了这些东西。
  刚坐稳,就看到王永珠凑过来,看样子要说什么,杜太医没好气的挥手:“还不陪你师娘去,跑我这里来做什么?”
  王永珠吐吐舌头,好嘛,被自家夫人抛弃的男人惹不起,扭头走了。
  这时候虽然还早,路上已经有络绎不绝的行人,热热闹闹的,都是往河边去的。
  到了看台,已经有不少人都先来了。
  看着王永珠他们的马车停在了长青书院的看台附近,附近的人都羡慕不已。
  更有那一些闲汉,指指点点。
  “今儿个这马车可是那于家车行的车,后头那辆车倒是眼生,是谁家的?”
  真讨论见,看到车上下来的女眷,几个闲汉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来。
  “这是谁家的家眷?怎么也能到长青书院的看台?去年可没见着——”
  “呸!李大,这长青书院的家眷你都认识不成?”
  “这家女眷可不得了,看到中间那位夫人没?那穿着打扮,那气度,比起咱们县太爷的夫人来也不差什么呢——”
  “呸呸呸!李大,你要死别拖着咱们哥几个!县太爷的夫人也是咱们能说道的?还不快闭嘴!”
  其他人都跌脚呵止。


第九百二十四章 快递小哥
  那边王永珠带着齐夫人和张婆子,还有后面下车来的杜太医一起上了看台。
  这位置,是宋重锦前些日子已经带她来看过来。
  看台分两层,多年的龙舟赛,里面各色都是齐全的。
  下面有煮茶热点心的炉子,也有净房,还有下人丫鬟们休息的地方,都是一间一间的用木板隔开,不会混淆。
  上面则是隔开的大大的花厅,三面是墙,面向河边的这里,搭建成露台一样,方便人观看比赛。
  大大的花厅也被半人高的木头栅栏分成几个小厅,每个小厅都有一张桌子,花厅的后面就是给客人换衣服的隔间。
  这样的看台外面每一个这样的花厅和花厅之间,都用木栏杆隔开。
  她们被分到的这个看台,位置偏些,是左起第一间。
  王永珠却很满意。
  进来打量了一下,请杜太医和齐夫人,还有张婆子在上面坐好,她就下去指挥吴婆子她们干活去。
  齐夫人也闲不住,拉着张婆子也跟着下去了,留下杜太医一个人在上面,看着江面发呆。
  下面虽然有炉子,可是没炭。
  不过来的路上她们就看到了,这看台附近,好多做小生意的,都是为了这看台服务的。
  果然,吴婆子出去了一会,就带进来两个小贩,一个背着一篓炭,一个挑着一担水。
  见王永珠看过来,吴婆子就解释:“咱们这烧水热点心的,都要水,虽然临近河边,可今天人多,这水未必干净。我看外面有卖水的,问过了,是咱们荆县有名的蒙泉水,一大早从山上挑下来的,最合适煮茶不过了。所以就自作主张的给将人带来了——”
  王永珠一听,连连点头:“吴婶子你考虑的很是,我一时想不到的,你们都帮忙周全周全。”
  吴婆子这才放下心来,她也是看王永珠不是那等小性的主人,又想着今儿个是主家的大事,要是办得好,以后主家也有好名声,要是办砸了,只怕主家以后想要进入这个圈子,得多费好些周折。
  如今她已经是宋家的人,自然要替主家着想,主家好,她们做下人的也才有脸面不是?
  那边齐夫人看在眼里,暗暗点头,这永珠和张家姐姐虽然不太懂这些,可这买的婆子倒是个不错的,也肯为主家考虑。
  这就很好了,当人主子的,哪里需要什么都会,只要下面的人会,她们能支派下面的人就行了。
  齐夫人环顾了一下,看这下面虽然忙,可却忙而不乱,加上她自己也带了一个丫鬟过来,被她也给支使着去帮忙看着。
  左看右看没什么事了,干脆拉着张婆子上去了。
  王永珠先就让马车夫回去接李婆子他们一家来,此刻见下面这外面小摊上色色都是齐全的,有卖炭的,有卖水的,还有卖花,卖各色糕点吃食的。
  更有好多打扮整齐的十来岁的小子,一个个都守候在附近,这些都是专门跑腿的。
  看台上的贵人要是需要些什么,吩咐下人,下人就会使唤这些跑腿的小子给买回来,然后给几个大钱,跑腿的小子也高兴,下人们也乐得清闲。
  这时候王永珠在门口只看了一看,有那机灵的就钻了过来:“贵人可有什么吩咐?”
  王永珠一愣,不过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那古代快递小哥么?同城速递嘛!
  想了想,开口:“给我买两束新鲜折枝花来。”
  “好嘞!”那小子躬身听完了,顿都没打一个,转身就一溜小跑走了。
  王永珠傻眼了,急啥啊?这银子还没给呢!
  一旁的齐夫人的丫鬟笑着道:“秀才娘子别替他们担心了,他们鬼精着呢,跟那些小贩们都是熟悉的,自然能先拿东西,后付钱。”
  王永珠这才明白,顿时油生自己一种真是土包子的感觉。
  没多大一会,那小子就回来了,手里拎着两个竹条编的篮子,一篮子白色的茉莉,绿叶中星星点点,散发着幽幽的香气,一篮子栀子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