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434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434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很快就能赚回来更多的银子。
  可这第一步,就被自家这蠢婆娘给堵死了,真是气的田货郎心梗。
  张秋菊被骂得灰头土脸,忍不住还要辩解两句:“当家的,人家都说了,她女婿在长青书院已经定到位置了,比咱们家定点位置还要好!瞧不上咱们家的位置——”
  田货郎张口就骂:“你个蠢货,那长青书院的——”骂到一半,觉得不对。
  马上问:“你说啥?宋家定了长青书院的位置?”
  张秋菊点点头,还在愤愤不平的嘀咕:“可不是,就因为这个,张春桃的尾巴都快要翘到天上去了——”
  “你个蠢货!快,现在,立刻到宋家去赔罪去!不管怎么说,让宋家那天把咱们家都带到他家的看台上去!”田货郎不容置疑的吩咐。
  张秋菊傻眼了:“当家的,你说啥?咱们还要去蹭她家的看台?”
  “你要是能给劳资也定到长青书院的看台,那就不用蹭了!”田货郎冷笑道。
  张秋菊哪里肯去,努力找借口:“当家的,这今儿个天色也晚了,要不,明天再去吧——”
  “放屁——”田货郎恨不得一脚踢上去。
  在一旁听了一会的田四海忙上前拦住了:“爹,娘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天色晚了去,也不方便!明儿个一早让娘跟玉娘一起去,让玉娘也给宋家赔个不是。”
  田货郎这才收住了脚:“明天一早,备一份厚礼去!”
  然后又看向田四海:“让你媳妇明天放聪明点,要是再说错话,办错了事情,就算肚子里揣着个金孙,也保不了她!”
  说完,甩着袖子就出门去了。
  张秋菊看到田货郎出了门,才敢放声大哭,拉着田四海:“老二啊,你娘命咋这么苦啊?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要给人陪不是,看人脸色去啊!你爹他没良心啊,若不是娘当年——”说到这里,打了个顿,将剩下的话含糊了过去。
  田四海一脸的烦躁,努力安抚:“娘,行了,爹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您先回屋歇歇去!我去叮嘱玉娘几句。”
  说着就要走。
  张秋菊哪里肯放儿子走,如今这大儿子已经分家搬出去了,自己唯一指望的就是老二了。
  可不能放着老二去安慰方氏那个贱人去!
  张秋菊还是将田货郎的话听进去了,她也觉得,家里这些事,都是方氏的错,要不是方氏嘴贱,非要王永珠买胭脂水粉,哪里闹成今天这样子?
  要不是方氏那个贱人如今肚子里还有老田家的宝贝孙子,她恨不得现在就去挠花了方氏的脸。
  “你爹说的没错!咱们家如今这样,都是你那媳妇害得!她倒好,仗着怀着孩子,就天天抱着肚子躲在屋里,倒要我们这当公婆的在外面低声下气的给她收拾烂摊子!我可告诉你,老二啊,爹和娘如今这都是为了你啊!你那媳妇倒好,这爹娘回家,连出来打个照面都不干,这是心虚吧?”
  “老二家的,我可告诉你!别以为你揣着孩子就是揣着金蛋了!老娘不吃你这一套!祸害了我们田家,还想装没事人?别做你娘的清秋大梦了!明儿个起,你那丫鬟也别伺候你了,也不看看自己哪个牌面上的人,也配使丫鬟不…”
  田四海好说歹说的,总算将张秋菊给哄回屋里去了。
  回屋,就看到方氏捂着帕子,正在床上抹眼泪,看到田四海回来,忙擦干了眼泪,强笑道:“当家的,你回来啦!”
  说着转头就朝外头喊:“翠儿,死哪里去了?还不给爷倒茶!”
  田四海哼了一声,不耐烦的道:“喊什么喊?你自己没长手?给你男人倒茶能累着你?”
  方氏不敢做声了。
  低眉顺眼的给田四海倒了茶,站在一旁。


第八百九十九章 骑虎难下
  田四海将明日要方氏去宋家赔礼道歉的话说了一遍,方氏大气都不敢出的答应了,先前田货郎在院子里骂得那么大声,她耳朵又不聋,当然听到了,本来就心惊肉跳,怕丫鬟看出什么来,才把丫鬟翠儿给打发出去了。
  此刻听到田四海吩咐,心中发苦,也不敢不答应。
  到了晚上,田四海跟着田货郎在外面跑了一天,累得跟什么似的,倒在炕上,没一会就鼾声四起了。
  方氏在隔壁房间的炕上却睁大了眼睛,一点睡意都没有。
  她哪里敢睡,一想到明天一早要去见王永珠赔礼道歉,她腿肚子就发软。
  那天被王永珠爆发的力量所压制的恐惧,还一直没有散去,她现在压根不敢回想当天的事情。
  更不用说,后来又发生的事情。
  方氏不是个蠢人,她知道,其实自己男人和自家公爹,对自己都一肚子的意见,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要不是念着她有身子,只怕都要如同大哥和大嫂一般,将她赶出田家了。
  若是她真的有了身子,她也就不慌了,毕竟有着免死金牌,看在她肚子里的孩子份上,也不会拿她如何。
  可问题是,她没有怀上啊!
  那天她一阵恶心呕吐,被当作怀孕了,自己也以为真怀孕了,因为小日子确实推迟了。
  她和当家的一起被送到郊外庄子的时候,都还庆幸,自己这个孩子来的及时。
  可是从庄子里被接回来后,她就发现不对了,肚子开始有那种隐隐的痛,让她顿时慌了手脚。
  方氏又慌又怕,她拿不定自己是小日子要来了,还是怀了孩子没坐稳胎。
  可这个时候,家里都关注她的肚子,也是因为肚子才对她高看一眼,不管是她猜测的哪一种,如今都不能让人知道!
  因此第一反应是先瞒着。
  又找了借口出门买东西,偷偷的跑到远远的医馆里,找大夫摸了一下脉。
  晴天霹雳!果然是没怀上!就是气血有点瘀滞,所以肚子有些隐隐的痛,开了服药,喝下去,气血顺畅,月事就能来了。
  方氏当时就傻了!这可怎么办?一家子都以为她有了身子,要是平日里,搞这么一个乌龙也就算了。
  可这个关键时刻,要是大家,尤其是公婆知道自己没怀上,方氏打了个哆嗦,不敢再想。
  可如今也容不得她退缩了,只得咬牙揣着药,偷偷摸摸的回来,在房子转了半天,也没拿定主意。
  还好大家都知道她有了身子,加上出了这事,田四海每天都要在外面奔波,回来也都是晚上或者半夜了。
  她一咬牙,干脆以刚有了身子,小夫妻不能同一个屋子的理由,搬到了隔壁房间,白天又以身子不舒坦的借口,缩在屋里不出去。
  田四海和田货郎一时也没多想,只觉得方氏对这个孩子看重,也都随她去了。
  田家这些天乱糟糟的,田货郎和田四海外面的事情焦头烂额,实在也顾不上。
  而张秋菊并不是一个细心体贴的婆婆,虽然买了个丫鬟,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忙活一家子的做饭洗衣服的事情,得空才去照顾方氏这个孕妇。
  因此一家子都被方氏给瞒了过去。
  方氏后来想着,先混过这段时间,等家里气氛好些,事情过去了,她再想个法子,做出孩子被流掉的假象来,把这事糊弄过去,以后再加把劲怀上也就是了。
  可今天听了田货郎一席话,方氏就慌了,这下子可就骑虎难下了。
  孩子必须一直怀着才行。
  更不用说,如今是田家乱糟糟的,才没去正经找个大夫把脉,可再过些日子,肯定还是要请大夫的。
  到时候怎么办?难道真的被休回娘家去?
  方氏的娘家,以“金谷酒”出名,祖传的手艺,这么多年来,就卖这一种酒,此酒芬芳清冽,在荆县可谓名气不小。
  不少学子和书院的夫子都爱方家的金谷酒,荆县的各大酒楼也都爱进方家的酒在酒楼里卖。
  因着这一手艺,方家在荆县这么多年下来,也攒了不少家当,一处二进的院子,再加上除了酒铺,还有几间铺子,在乡下还有些田地。
  在荆县来说,也很不错了。
  可到了方氏这一辈,偏偏方氏的哥哥是个扶不上墙的,打小吃喝嫖赌,一学就会,偏偏没有酿酒的天份。
  外面都在传说,这要是方氏的爹去了,只怕这金谷酒就要失传了。
  方氏也知道,若真是自己被田家休了,这方家也没自己容身的地方,哥哥是个指望不上的,爹娘偏心哥哥,即使哥哥只会败家,也都宝一样。
  她从会走路起,就在酒铺帮忙,嘴甜勤快,爹娘也不将她看在眼里。
  若不是她自己会打算,早早的就看上了田四海,然后借着他来店里打酒的机会,两人有了那么一丝默契,也不会嫁到田家来。
  嫁到田家来的日子,可比她在娘家好多了,不管怎么说,她都不能让自己被休!
  得想个法子才是!
  第二天一大早,田四海就出门了,出门前又叮嘱了方氏几句,才匆匆走了。
  方氏梳洗好,到前院去等张秋菊。
  张秋菊琢磨了一晚上,又被田货郎耳提面命了一晚上,早上起来人都还是蔫的。
  看到方氏,也没说啥,吃了早饭,两婆媳默然无声的,在婆媳和丫鬟的服侍下上了马车。
  想了想,张秋菊还是不想输人输阵,一咬牙,将三个丫鬟和一个婆子都给带上了,挤了满满一马车,往宋家院子而去。
  没想到,到了宋家院子门口,一把铁将军挂在墙上,压根宋家没人。
  拍了半天门,宋家没人出来,把对门的古娘子给招来了:“谁啊?没长眼睛不是?没看到人家门上挂着锁头么?一大早的敲魂啊?”
  敲门的马车夫被喷了一脸,还得陪着笑脸:“这位大姐,敢问宋秀才一家是出门了,还是访友去了,啥时候能回来?”
  古娘子没好气的道:“我又不是宋秀才家的人,我咋知道?我可告诉你,别再敲了,我家还有老人呢!被你们敲得脑壳都疼了,要有个好歹,看老娘怎么绕过你们!”
  说罢,砰的一声关上门,回院子去了。
  吃了个闭门羹,张秋菊能怎么办?总不能还在宋家门口守着吧?
  气哼哼的瞪了方氏一眼,只得吩咐马车夫回去。


第九百章 看着就好
  王永珠一家去哪里了?
  昨儿一晚,王永珠和宋重锦就猜到,如果田家真有求他们,说不好今天还要上门。
  问过张婆子,张婆子昨儿个已经出了口气,今儿个实在不想再看到张秋菊那张脸。
  王永珠干脆就安排着一家子早早的就雇了马车,约上了狼豪的亲娘李婆子去逛街去。
  眼看就要浴兰节了,街上也热闹起来,到处都卖关于浴兰节的东西。
  因着李婆子好歹是京城来的,顾子楷一看家世非凡,李婆子能伺候他到这地方来,想来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王永珠到底对古代这些招待大家的宴席什么的还有些不熟练,张婆子知道的也不过是乡下的规矩,想来想去,王永珠觉得还是要取荆…
  一路上,王永珠也十分诚恳的说,浴兰节自家要请人,因为年轻没办过,也知道县城的规矩,所以请教李婆子。
  李婆子自然知道自家少爷跟宋家秀才那是相当不错的交情,听到王永珠问,一点都不藏私,将自己知道的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她在顾家也家生子,又一手好厨艺,对于这种招待宴席的事情,不能说全懂,可耳濡目染的也大差不差了。
  只细说了一遍,王永珠心中就有数了,谢过了李婆子,还特地给李婆子挑了两样护手的雪花膏以示感谢。
  李婆子心里舒坦,因着少爷跟人关系好帮忙是一回事,可这王家娘子会做人,又是另一回事。
  想了想,还主动提出,若是那日忙不过来,她在家也闲着,到时候给帮忙搭把手去。
  王永珠自然求之不得。
  那边张婆子带着谷雨和两个婆子,逛得眼睛都不够使了。
  尤其是谷雨,哪里见过这种热闹,恨不得都走不动路了,扶着张婆子,两人看啥都新鲜。
  吴婆子和丁婆子在后边,一个眼睛看热闹,一个眼睛还要看着张婆子。
  看到谷雨这个样子,吴婆子和丁婆子都没吭声,她们该提醒的也都提醒了,就看谷雨这丫头有没有听进去了。
  何况,就算她们能帮一时,能帮一辈子不成?
  王永珠也看到了这一幕,也就不上前了,只看谷雨如何反应。
  还好谷雨到底还是没辜负大家的期望,没一会,就意识到了什么,虽然两眼里都是舍不得,可还是收回了眼神,将大半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张婆子身上。
  李婆子站在王永珠旁边,倒是点了点头:“秀才娘子,你家这个小丫头,再调教调教倒是个不错的苗子。”
  王永珠点点头,嘴角含笑,心情也着实不错。
  等到一家人逛完回家,听到动静的古娘子忙把门打开,见吴婆子她们正大包小包的将东西拿下来。
  忍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