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411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411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子楷听到这里,冷笑一声,倒是露出几分峥嵘之气来:“当初能为了爵位,都能对着亲兄弟下手的,如今还能指望变好不成?”
  历九少看到顾子楷这样,知道这话题不能继续了,只含糊了两句:“你自己且注意些好,别看你躲到这么远了,那起子心黑的,说不得昏了头,真来寻你呢!”
  顾子楷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只摇摇头:“好歹如今有老爷子镇着,就算下面斗得再凶,面子上还是得过去的。倒是你,你今儿个跑到宋家,恐怕不是小事?”
  历九少知道瞒不过他,也没想瞒着,倒是都说了。
  顾子楷一听,眼神一闪,只道:“你别瞒着我,这方子恐怕你们家人惦记很久了吧?要是这次王娘子不主动拿出来,是不是也要找人跟她谈了?”
  历九少脸上一红,露出一点不好意思来:“这……如今也不是我能做主的!这不是关系重大么?我……我也只能尽力多给些东西了…”
  顾子楷摇摇头:“你也算运气好,王娘子和宋秀才都不是计较的人,你们这点子心思,就算先前不明白,这回子说不得人家已经想明白过来了!”
  历九少烦躁的一下子站起来,在屋里踱了几圈:“我虽然不赞同,可有什么用?如今外人看着我是备受重视的九少!整个青州府都交给我了!家里几个兄弟恨我恨得要将我生吞了!谁又知道,但凡这些决定,一旦我家那老头子下了,谁还能反驳不成?说是锻炼我,说是看重我,信任我,其实他谁都不信任!我不过是他竖起来的旗子,一块磨刀石罢了!”
  说到这里,历九少的脸上露出几分痛楚来。
  顾子楷叹口气,拍拍他的肩膀:“好了,这话也就在我这里说说,出了这门,可得收敛着些!再说了,如今就算你是竖起来的旗子,可毕竟你爹将话放出去了,你好歹是明面上的青州府主事之人。大动作做不了,私底下给自己留条后路难道还不成?”
  历九少眼神一亮:“你倒是提醒我了,这些年,我私底下也攒了一些家底,接着如今这身份地位,总能给自己留条后路,将来不至于落魄到要看他人的脸色去!”
  顾子楷见历九少明白过来,也松了一口气:“好了,如今也不早了!你也快回去吧!你那些护卫可都还等着呢!”
  历九少本来有了几分笑模样的脸立刻又沉下去了:“他们可都是老头子的眼线,一日不离的跟着!行了,我回去了!你这边自己也总归小心些!也就这几个月的轻松日子了,一旦你中举了,只怕你就算想躲也躲不开了!”
  顾子楷没好气的一把将历九少给推了出来:“狗嘴里就吐不出象牙来,一天不膈应我两句就不痛快是吧?赶紧的走,看着你就心烦——”
  历九少也患上了桀骜的表情:“当九爷我乐意看着你那张伪君子脸不成?旺财,备马,咱们走!”
  说着大步流星的就往外走。
  旺财和一干护卫忙忙的追了上去……
  第二日,将宋重锦送去了书院,王永珠拎着几样礼品,雇了马车,走了约小半个时辰,终于到了东大街西葫芦巷。
  顺着巷子进去,第二家,果然门口挂着小小的杜府一块门匾。
  看上去院子不大,小小巧巧的,大门也是黑漆的两扇门,略微虚掩着。
  王永珠扣了扣门,没一会里面就听到脚步声,“谁呀?”
  王永珠忙道:“我姓王,来取丸药的!”
  门吱呀一声打开了,探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苍头来:“你是?”
  王永珠忙解释了一番,那老苍头才慢悠悠的道:“你且等等,我进去问问。”
  径直关门进去了。
  王永珠也只得耐着性子等,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身为太医,即使告老还乡,也是有着傲气的,有这个医术,即使回来了,想来也是有不少人会求上门来的。
  矜持些很正常。
  等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那门才再度打开。
  老苍头示意道:“进来吧!”
  王永珠进了门,转过影壁,就看到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晒着各式的草药。
  还有两个小童在旁边切药。
  看到王永珠进来,两个小童偷偷的看了好几眼,被老苍头呵斥了两句,才低下头去。
  跟着老苍头进了堂屋坐下,有个小丫鬟送上茶点,茶都续了几次,杜太医才款款而来。
  见面倒是有几分不好意思:“小丫头倒是来得早!昨儿个老夫这一路舟车劳顿,早上起来略迟了些,倒是劳你就等了。”
  王永珠忙道:“这么早就来,打扰杜太医了!”
  杜太医挥挥手,略微寒暄了几句,就话里话外的打探起昨儿个那茶叶来。
  昨天回家,他就迫不及待地又泡了一壶茶。
  一般来说这茶叶提神,喝多了晚上容易走困,睡不着。
  可他昨晚,倒是睡了一个好觉,一夜无梦到天命。
  直到王永珠到了,老苍头去喊他,他才醒来。
  对于一般人来说,那太正常不过,可对于杜太医来说,在宫中当太医,那真是提着脑袋干活,一个不慎就有杀身之祸。
  尤其是在宫中当值,那真是睡着了还得睁着一只眼睛,断断不敢熟睡,连梦话都不敢说,那宫里的墙壁都是有眼睛和耳朵的。
  长久下来,他睡眠特别不好,一晚上醒好几次,睡不沉,睡不踏实。
  昨儿一晚上,是他难得几十年的一个好觉,居然是被人叫醒的!即使醒来也是神清气爽,并无半点难受。
  思来想去,只有两点,一是告老还乡,天高皇帝远,那提着的心终于能放下来了。
  二来,恐怕就是那茶叶的功劳了。


第八百五十二章 证明自己来过的痕迹
  昨儿个那茶叶,他细细品过,的确非凡,就算没有助眠的效果,可本以为回到青州府喝不到好茶的杜太医,难得碰到这样的好茶,那自然不会放过。
  王永珠不动声色的跟杜太医寒暄,问一些平日里像张婆子这样的病人,应该注意些什么之类的。
  在杜太医问到茶叶的时候,就闲闲提上两句,然后把话题给转到一边去。
  没一会,杜太医首先认输了:“没想到你这个小丫头,嘴巴还挺严实的!说吧,要如何才会告诉我这茶叶在哪里得来的?”
  王永珠一笑:“不瞒您老人家,这茶叶乃是今年的新茶,所有的茶叶都会运到京城去,要等到打出来名气,也会先进贡到宫里去。这茶叶产量不多,除了进贡,剩下的估计也就不多了。”
  杜太医听了心里越发只痒痒,他当然听的出来王永珠没有撒谎。
  这茶叶是他在京城闻所未闻,云雾茶,听着就觉得有一股子仙气。
  云雾高山中出产的清茶。
  若真的如同王永珠说的,这茶就是奔着贡品而去的,如果真成了贡品,那他一个告老还乡的过气太医,想喝到这茶,只怕就机会渺茫了。
  看着杜太医有几分心灰的样子,王永珠知道机会来了:“若是太医您老人家真喜欢这茶,我家还有一些——”
  杜太医本就是在权力中心混过的人,立刻很上道的问:“说吧,你想从我这个糟老头子这里得到什么?”
  王永珠也不客气,“我没有别的想法,就想跟着您老人家学一点医术,尤其是关于老人身体方面的,如何照顾她,饮食方面的忌讳之类的。”
  杜太医有几分讶异,一是没想到王永珠的要求居然是这个,二来,女子学医术的,时所罕见。
  不说别的,也只有在前朝,曾经有过女子学医术,还颇有名气,后来被召入宫中,专为宫里娘娘们服务,还曾得封过六品的医正。
  其实,对于他们这些大夫来说,女子学医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妇科方面的,女人都羞涩,尤其是豪门贵妇和宫中的娘娘们,那更是玉体金贵,好多病症方面的,都不说,甚至隐瞒。
  尤其是需要肢体接触的,比如正骨,比如针灸,比如按摩推拿之类的,女子出面就方便很多。
  偏偏如今却再无女子学医,很多时候,因为那些豪门贵妇讳疾忌医,有些隐秘之事不便说与大夫听,好些病情,口述的总是不如亲眼见证的,倒是耽误了不少病人。
  以杜太医如今的年龄来说,几乎已经超脱了男女界限,好些女病人看着他年纪大,倒还能接受。
  其余的人就不好说了,尤其是比他年轻的。
  因此听王永珠这么说,倒是没有立刻就拒绝,反而沉吟起来。
  王永珠一看有戏,连忙道:“请太医您老人家放心,我只学一些浅显的医理,懂几个药方子,知道像我娘这样的老人,年纪大了一般都会有哪些病症?要如何照顾,平日饮食如何处理就行了,绝对不会觊觎您的祖传医术…”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杜太医不满的声音:“你想学医,就只为这个?”
  王永珠一愣,福至心灵:“当然不是!我希望学医,是希望能让更多的女人不要因为避讳男大夫,而耽误了病情!更是希望让大家知道,其实女人也是可以当大夫,也是可以治病救人的!”
  她学医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张婆子,可更是感受到,这个时空,女人生病后,因为各种避讳或者各种羞于启齿,而耽误了病情,最后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再拖到无药可救的悲哀。
  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刚来到这个时空,王家那个情况,连饭都吃不饱,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填饱肚子,挣钱养家。
  如今王家的日子好过了,也都有了各自的奔头,而她的私房也是满满当当的,不再为钱发愁了。
  她也该做些自己想做,而且能做的事情了。
  来到这个时空,来到这个世上一遭,总得留下点什么,证明自己来过的痕迹吧?
  当然王永珠也清楚,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
  就算她能习得一身医术,也许并不被人接受,并不被人相信,就算如此,只要能帮助到张婆子一人,她也是知足的。
  总要有人去尝试,先行一步,让后面的人看到,还有一线的希望才是。
  杜太医见王永珠说到这些的时候,眼神明亮坚定,并没有躲闪退缩之意,心中先满意了三分。
  不过却没有松口,只是问道:“要学医术,能吃苦吗?认字吗?”
  王永珠有种回到过去课堂上,接受老师问话的错觉,老老实实的回答:“能吃苦!认识一些字,不多,但是可以学!”
  王永珠的前身本来就因着偷懒不想干活,而跟着王永安学过,倒还真是将千字文,百家姓什么的也都能认全。
  再者如今不是还有宋重锦吗?跟宋重锦成亲后,宋重锦为了给王永珠解闷,也偷偷捎带回一些杂记之类的书,两人到了晚上,宋重锦读经史子集,王永珠就看游记杂书之类的。
  碰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意思,王永珠也没啥不好意思的,十分虚心的求教。
  宋重锦最是喜欢这样晚上独处的时光,彼此不打扰,却又互相陪伴着。
  因此格外的热心,想到书中所说的红袖添香,也忍不住拉着王永珠磨墨,见王永珠虽然认字,可写出的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倒是每日都给王永珠布置任务,描红练字。
  王永珠也知道自己的短板,这以前都是打字,写字的机会本来就少,钢笔字都只是普通,更别提毛笔字了,倒是老老实实的每天都练上几张大字,如今的字比以前很是顺眼一些了。
  杜太医听王永珠的回答,倒是有一点点意外,没想到县城女子,居然还识字?
  一时兴起,顺手拿起一本医书来递给王永珠:“随便翻开一页念给我听听看。”


第八百五十三章 胭脂铺
  王永珠一看,是一本黄帝内经,随便的翻开了一页,缓声念出声来:“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念到这里,杜太医就示意王永珠停了下来,摸摸自己的白胡子,好半天才道:“这样吧,学医术这事得看天份!看你在一片孝心的份上,你先把这本汤头歌给背熟了,再来找我。”
  王永珠一听,这就是有戏,当下也不多说,只接过汤头歌道谢。
  杜太医见时候也不早了,吩咐了一声,一会就有一个药童将一个瓷瓶拿了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杜太医面前。
  杜太医随手将瓶子丢给了王永珠:“这里面是一个月的分量,每天一丸,晚饭后服用,用姜水冲服。一个月后带来复诊,再调整一下方子!”
  王永珠诚心诚意的谢过了杜太医,留下了礼物,带着丸药告辞了。
  等王永珠出了门,里屋的帘子一动,走出来一个年纪略微有些大的妇人来,出来就道:“今儿个倒是舍得,连天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