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408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408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重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即就表态:“我知道了,你放心!明儿个我就让人去查!”
  王永珠这才软下神色来,靠着宋重锦:“宋大哥,我娘受了大半辈子的苦,如今才过上了几天好日子,我真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快快活活的活到一百岁,把以前受得苦都给抵消掉!”
  宋重锦搂住王永珠的腰,亲了亲她的头发丝,低低的道:“你放心!娘是我们俩的娘!只要咱们好好的,孝敬她,以后再给她生几个大胖孙子,娘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王永珠噗嗤一笑,扭了一级宋重锦腰间的肉,才道:“我今儿个已经跟吴掌柜说了,虽然他担心有诈,不敢收下。不过我想着,这回子肯定已经通报给历九少了,只要历九少不傻,想必这两日就会上门来。”


第八百四十五章 动听的情话
  宋重锦握住王永珠的手,两人肩靠着肩,坐在炕沿上:“这样甚好!历九少虽然人性子傲些,可本性不坏!这方子交给他也放心!你也好生歇歇,你相公虽然没你能干会挣钱,可也不会饿着你和娘的!”
  王永珠一笑,她当然知道,虽然宋重锦在外都说是她挣的钱,其实他们俩清楚,宋重锦每年那些铺子也能挣不少钱,少不少的,一年几百两是够了的,足够他们一家三口的开销了。
  “宋大哥,能遇到你,真是我的福气!”王永珠忍不住感概。
  如今慢慢相处,她越发发现宋重锦的好了,不管她有什么想法,只要提出来,宋重锦总是很认真的听,从来不干涉她。
  即使她将方子送出去这样的大事,提出来,他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那就送吧,你相公养得起你!
  当初她还曾不甘心,为了任务,要和一个陌生的不同时空的人谈恋爱,可如今再回头想去,即使在当初的时空,也许一辈子都遇不到一个这样的人。
  所以,能遇见你!真好!
  宋重锦虽然不知道王永珠为什么突然这么感概,可是心一下子却软成了一滩水。
  没有什么能比自己所爱的人,用感叹和感恩的语气说,遇到你是她的福气,更动听的情话了!
  这让他觉得自己的付出,终于结出了甜蜜的果实,心口晕陶陶的,甜丝丝的,说不出来的幸福……
  王永珠和宋重锦这边甜甜蜜蜜,可张秋菊那边却乌云密布。
  张秋菊一路沉着脸回到家中,她当初被张大宝夫妻卖给了一个走村串巷的货郎,还算她运气好,这货郎虽然年纪大些,可因为难得能娶到媳妇,倒是很疼她。
  张秋菊也知道自家的事情,一家子名声都臭了,哥哥嫂子都为了自家,连爹娘都不顾,还能管她一个妹子?
  一贯最识实务的她,倒是老老实实的一心一意的跟着货郎过日子。
  开始日子也是艰难的,货郎天天这个村到那个村,一天累得不行,挣得钱也就只够糊口。
  她没法子,从张春桃嫁出去断亲,她和爹娘被赶出来后,一贯在家只做些轻省活计的她,也被迫学会了做饭洗衣服和下地干活。
  因着货郎的家在镇上,虽然破旧,可到底有个容身的地方。
  她为了生活,也就在街上找了个浆洗衣裳的活计,也能补贴点家用。
  好不容易存点钱,结果爹娘却不行了,几个哥哥嫂子都推三阻四不管,还是货郎心肠不坏,让她三不五时的回去带点东西回去看。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倒让她捡了个便宜。
  回去的时候,赵氏让她帮忙拿个东西,看到箱子底当初自己曾经穿过的小衣裳。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颜色虽然洗褪了些,可比起自家那孩子身上穿的都好看。
  当下就厚着脸皮将那小衣裳讨回家给自家孩子穿。
  因着放时间久了,她打算把那衣裳拆洗了重新再给缝上,结果拆开那衣裳才发现,有一件小袄子里面,棉花中间,居然絮着几片薄薄的金叶子。
  那金叶子金灿灿的,十分柔软,如果不是拆开,实在猜不出这里面居然还藏着这样的好东西。
  张秋菊当时就傻眼了,哆嗦着手,捡起金叶子,用牙一咬,看着上面的牙印,心都快要跳出胸口了。
  回过神来的她也顾不得别的,连滚带爬的跑到屋里,在屋里团团转,想着这金叶子藏在哪里好。
  藏了十七八个地方,都觉得不安全,最后想了想,又将金叶子给缝了回去。
  还好那货郎不在家,不然这般动静,肯定瞒不过去。
  张秋菊勉强面上保持着无事的样子,实则内心翻江倒海一般。
  货郎回来见自家婆娘面色不对,还以为是岳父快不好了,安慰了两句。
  倒是让张秋菊有了主意,晚上趁着货郎睡着了,在床上睁着眼睛想了一夜,等货郎一早出了门,她立刻收拾收拾,抱着孩子就回了娘家。
  然后等货郎回来,张秋菊偷偷摸摸的将货郎给拉近屋,掏出来两片金叶子,说是张大宝夫妻偷偷塞给她的,说是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了,也只有她最孝顺,所以这最后一点好东西,就给了她。
  货郎眼睛都直了,还从来没见过金子,好半天才相信这天上掉来下的馅饼,喜得抱着张秋菊恨不得喊姑奶奶。
  张秋菊又叮嘱货郎,让他到娘家也装不知道,免得哥哥嫂子还有姐姐知道了,那就要分出去了。
  这人都是自私的,货郎也不例外,满口的答应。
  有了这金叶子,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货郎本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拿着这钱盘了家小铺子,做起了生意。
  他走村串巷这么多年,对生意还算有几分心得,铺子开张后,倒是生意还不错。
  后来张大宝两夫妻死了,为啥货郎愿意掏钱安葬他们,不就是看在这金叶子的份上吗?
  等到张大宝夫妻一死,货郎的生意越做越好,张夏禾三兄弟家里日子穷得难熬,三天两头的到店铺里打秋风。
  这金山银山也耗不住啊!
  干脆的,张秋菊和货郎一商量,将家里祖传的房子和店铺狠心给卖了,一家子偷偷摸摸的跑到了县城。
  手里有点银子,就盘了个小铺子,慢慢的,就在县城给安下了家。
  张秋菊和货郎生了三个儿子,因着这本钱是张秋菊出的,货郎还算老实,家里也都听张秋菊的。
  娶回来三个儿媳妇,不管是看在钱和权的份上,看起来都挺孝顺的。
  张秋菊这辈子在见到张春桃之前那真算得是顺风顺水,基本没咋吃苦。
  日常想起来当年,张秋菊何尝不知道,这金叶子恐怕就是张春桃当年被一起带回来的。
  张春桃嫁出去后,没多久就怀上了,然后给王家生下来一个大胖儿子,好多张家村的人都说张春桃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有了儿子就有了底气!
  张秋菊就催眠自己,张春桃的日子过得好,不需要这金叶子,再说了,就算将这衣服给张春桃,张春桃说不得也没这个运气找到这金叶子。


第八百四十六章 心虚
  说来还是张春桃跟着金叶子没缘分!怨不得她!
  可今天看到张春桃,不是就是一个乡下的婆子吗?为何穿得比她身上的衣裳还好?而且她是怎么来到县城的?
  张秋菊心中乱纷纷的,自然看什么都不顺眼。
  两个儿媳妇见她回来,忙上前问安,她都心气不顺的挑刺将两个儿媳妇给骂了一顿。
  儿媳妇委屈的要死,可都不敢说啥。
  这家里,都是这婆婆说了算,如今又没分家,银子钱什么的都在这婆婆手里,怎么也得讨好她,将来说不得手松一点,多分一点给自家。
  因着张秋菊不高兴,大家都不敢说话,等货郎和几个儿子从店铺回来,看着家里气氛就不对。
  吃了饭,回到屋里,货郎倒是懒得问,自家这个婆娘,脾气大的很,阴一天晴一天的,懒得管。
  倒是张秋菊忍不住了,拉着货郎,开口了:“当家的,我今儿个在街上遇到一个人!”
  货郎不耐烦的甩开张秋菊的手:“我天天在街上遇到人,遇到人有啥稀奇的,遇到鬼才稀奇呢!”
  张秋菊急得道:“不是别人!是我那娘家当年抱养的大姐——”
  货郎话说到一半:“你娘家大姐怎么了?遇到了就是亲——你那大姐?”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一点心虚来。
  货郎当初走村串巷的,张家那些事情,他门清。
  当初肯娶张秋菊,不过是贪图张秋菊便宜,年轻,反正他孤身一人,又没什么钱,也找不到好人家的闺女。
  所以对于张秋菊从娘家拿回来的金叶子,他不用想就知道是怎回事。
  张家什么条件,祖上也没听说阔过,自然是那个被偷回来的闺女带着对。
  说来他家起家,就是靠着那金叶子,这听说那金叶子的主人到了县城,肯定有几分不自在。
  不过好歹货郎生意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脸皮比当年可厚多了,心态也平稳多了。
  沉吟片刻,就道:“来了就来了!这县城又不是咱们家的,说不得是来县城逛逛呢!再说了,当初那金叶子的事情,爹娘都去了,只要咱们不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怕啥?”
  张秋菊本来忐忑的心,听了自家男人这话,倒也安定了下来,咬咬牙道:“说的也是,这金叶子的事情,除了咱们谁也不知道,她自然也是不知情的!倒是我这么多年来,乍然见到她,一时慌了手脚!”
  货郎倒是温言安抚了几句,翻身就睡了。
  张秋菊虽然说心里略微安定了些,可这一夜总是做梦。
  梦里,一个看不清楚面容的影子,一直追着她,喊着:你还我家金叶子,那是张春桃的,不是你的!你是个贼!你们一家子都是贼!你爹娘偷孩子,你偷金子从梦中惊醒,张秋菊浑身冷汗,只觉得心跳的怦怦的。
  早上起床脸色自然不好,几个儿媳妇又不敢问,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王永珠这边,第二天,果然一早,吴掌柜就上门来,说已经将消息传到历九少那里了,历九少已经回话,这两日就要亲自登门。
  没想到到了下午,历九少的马车就停在了宋家小院外面。
  吴掌柜去敲门,等到王永珠出来,看到的就是历九少和一个头发胡须几乎都半百的老者站在院子中间。
  见王永珠出来,历九少才介绍:“这是杜太医,刚刚告老还乡。我听说伯母前些日子病了,刚好回来的路上遇到杜太医,也就顺便邀请他来给伯母看看。”
  杜太医摸着胡子,很想翻个白眼,什么叫路上遇到的?明明是这历家小霸王派人直接将他给抢来的好吗?
  他是告老还乡,连家都没回,就被这个小霸王给拎着到了这院子里,说要他好生给看个病人,真是没处说理去。
  王永珠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这是历九少的回报之一。
  这个回报简直太合她心意了,忍不住就露出一个笑容来,十分的诚恳:“谢谢!”
  一面请历九少和杜太医坐下,丁婆子早就烧好了水,要泡茶。
  既然历九少这么上道,那王永珠就不能小气了,说是从房里,实际从储物箱里摸出普通炒茶机炒出来的那云雾茶。
  历九少一看到这茶叶,顿时眼睛一亮。
  挥挥手让丁婆子退到一边去,亲自泡起茶来,一边还跟杜太医炫耀:“今儿这趟保证不让你白来,杜太医你且尝尝这茶,今儿个算你运气好,白便宜你了!”
  杜太医气得直翻白眼,他堂堂一个太医,那都是给宫中贵人和达官贵人看病的,不说处处受尊重吧,那至少也无人怠慢。
  多少王公大臣请他去看病,都还看要小心翼翼呢。
  不过给个普通人家看病,也算好运气?
  忽悠人也不是这么忽悠的吧?
  杜太医在宫中沉浮多年,能顺利告老还乡,那自然有他过人之处。
  眼神最起码是毒辣的,只一眼,就看出来,这院子里住的人非富非贵,不过是普通人家。
  只是如何能让历家九少能这般的殷勤?
  不过这些心底的想法,在沸水注入茶叶后,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满脑子都是这茶香了。
  一口茶入口,杜太医顿时都不会说话了。
  说实在的,这杜太医虽然学医,可他却最爱茶,本是京城有名的茶痴。
  在宫中,也是给各种赏银和珍宝还不如给他好茶。
  可他尝过宫中和京城里各大名茶,不说不及手中这盏茶,可这般好茶,为何京城里居然没有它的身影?
  看到杜太医的这个样子,历九少嘴角勾起一抹笑,这事成了!
  不管杜太医怎么问,历九少就装糊涂,勾得杜太医一颗心抓心挠肺的难受。
  好不容易,王永珠扶着张婆子出来,给杜太医见了礼。
  杜太医到底是医者,见病人出来了,也就收了方才那恨不得撒泼打滚的嘴脸,一本正经的示意张婆子将手伸出来把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