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399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399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老娘滚——你们老王家没一个好东西!都是忘恩负义的畜生!白眼狼!我林杏花真是瞎了眼——”里面的林氏猛然骂了两句,又埋头哭去了。
  听着声音,是被伤心狠了的样子。
  王永珍嘴角忍不住翘了翘,活该!仗着自己生了三个儿子,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如今被自己亲儿子说了吧!
  王永珍心情十分好,连那半壶油的损失追不回来,都没那么难受了。
  且说,王永珠这边,回到县城的小院子,刚到家门口,才下马车,就碰到了熟人。
  对门的古娘子正从外面回来,看到宋秀才院子门口停着马车,就多看了一眼。
  刚好看到宋重锦下马车,伸手从马车上将王永珠给搀扶下来。
  顿时笑着打招呼:“宋秀才,王娘子,你们回来啦——”
  宋重锦礼貌的冲着古娘子点点图,又和王永珠一起将张婆子给搀扶下马车,将行李搬下来。
  王永珠也笑眯眯的回应:“古娘子安好!今儿个刚回来,还要收拾一番,这次我们来带了好几样乡下的野菜,明天给古娘子送去尝尝鲜去。”
  古娘子脸上笑开了花,也不客气的答应了:“那感情好,明天我就在家等着了,不耽误你们收拾了,坐了这么久的马车想必也累了,你们快回屋歇着吧!有啥事喊一声!”
  要说这条街上,古娘子最喜欢的就是这宋秀才的娘子了,出手大方,未语先笑,一张脸看着就和气舒服。
  比起那些只扭扭捏捏,说句话跟蚊子哼哼没啥样的新媳妇子强多了。
  而且这王娘子一点都不拿大,身为秀才娘子,对待她们一贯的和气,相处的就是舒服。
  一面想着,一面进屋,心里还琢磨着家里还有啥新鲜的东西,明天王娘子送野菜过来,她也不能让人家空手回去不是?
  又想着,今儿个王娘子他们刚回来,这冷锅冷灶的,都不方便。
  自家今儿当家的突然想吃春饼,不过节不做事的,谁家没事做这个?也是当家的说了很久,古娘子今儿个才得闲做好了,这个春饼难得做一次,她多做了些,本来是打算留着明日吃的,想到对面的王永珠,古娘子也不是小气的人,将那春饼分出一些来,装在筐子里,就要给对门送去。
  刚出门,就碰到了顾子楷。
  古娘子下意识的就将自己的手里的筐子往身后藏了藏,不太自然的打招呼:“可是巧了,顾秀才也回来啦!”
  顾子楷是什么人,一听这话,眉头一挑,打量了一下古娘子。
  眼神落在了她手里的筐子上,筐子上盖着白布,看不清下面放着什么。
  当下嘴角含笑点头:“古娘子好,你这是要去哪里?”
  古娘子讪讪的笑道:“这不是对面宋秀才他们一家子回来了么,我看他们冷锅冷灶的,又要收拾屋子,又要做饭,看天色好晚了,估摸着他们来不及,就送点吃的过去。”
  这是解释自己为啥没给顾家送,不然都是秀才,只给一家送,那不是招人恨么。
  顾子楷眼神中掠过一抹光,脸上的神情也露出一抹喜色来:“宋兄和他家人都回来了?”
  古娘子点点头:“可不是,王娘子和张婶子也都来了,我看她们都累得不行。哎呀,我怎么跟你说了这么多?顾秀才不耽误你了,我先走了——”
  说着就去敲宋家的门。
  没一会门开了,王永珠从门里探出头来,看到古娘子,自然也看到了站在旁边的顾子楷。
  礼貌性的点点头,顾子楷也忙拱手作揖:“王娘子安好。”
  王永珠回了一个福礼:“顾秀才安好——”
  转过头去:“古娘子,可是有事?我这家里乱糟糟的——”
  古娘子忙将手里的筐子递给王永珠:“我知道你们刚回来,肯定忙得很,这多久都没开火了,冷锅冷灶的,处处都不方便。我家今儿个有做多的春饼,给你们拿些过来,配些小菜就能吃了,岂不是便宜。”
  王永珠心中感激,也没跟古娘子客气,接了过来,笑盈盈的:“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古娘子了!”
  古娘子就喜欢王永珠这股子爽快劲头,春饼送到了也就告辞:“行了,你们去忙吧!等明儿有空了咱们再聊。”
  王永珠目送古娘子回了屋,看着还没走的顾子楷,礼貌性地又点个头,抱着春饼筐子,将门关上了。
  顾子楷被关门声给惊醒了,才回过神来,眼神闪动了一下,才拔脚进了前院。
  一进院子门,狼豪的亲娘李婆子就迎了上来:“少爷回来了,今儿个想吃什么?”
  顾子楷顺嘴就道:“吃春饼——”
  李婆子一愣,没想到顾子楷居然想吃这个,一般不都是立春的那天才吃春饼么?不过自家少爷既然想吃,她也就麻利的答应着下去准备了。
  刚转身,就听到顾子楷的声音:“多准备些,后院宋兄一家三口都回来了,那房子多日没人住,想必一切都不方便,你多准备点,给他们送过去。”
  李婆子没当回事,只当自家少爷要跟同窗打好关系,爽快的答应了,就去灶屋忙活了。
  自己少爷爱吃,自然不能跟平常人家比,只配点萝卜丝,土豆丝,或者黄瓜丝什么的。
  李婆子拿出了浑身本领,先烙出了一大摞薄如蝉翼的春饼,放在灶上蒸着。
  又忙着准备配菜,什么韭菜,豆芽,胡萝卜,还有粉丝,肉丝,又给钱让狼豪去街上买了一堆熏肉,小肚还有酱肉和酱鸭。
  光配菜的盘子就准备了十来个。
  准备好后,还怕自家少爷不满意:“少爷,今儿个匆忙了些,有些粗糙,您先将就着,明儿个我再给你做个精细的,烤上一只鸭,咱们晚上片鸭,配上黄瓜丝和葱丝吃。”
  顾子楷看看桌上琳琅满目一桌子,随意的点了几样,让给后院的宋重锦他们送去。


第八百二十七章 墙上的洞
  李婆子拎着食盒就往后院走,出了门,正好遇到出来揪家里两个小兔崽子回家吃饭的古娘子。
  见她手里拎着食盒,忍不住就问:“李娘子,你这是要去哪里?”
  要知道这顾秀才家的这个做饭的婆子,虽然是个下人,一贯看上去也和气,却不由得偶尔也流露出嫌弃县城是乡下地方的意思来。
  古娘子跟李婆子搭过几次话,话里话外就听李婆子吹捧她家的少爷,如何的天纵奇才,如何的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在京城都如何鼎鼎有名。
  古娘子当时心直口快,就问,既然在京城都那么有名了,还跑来荆县干啥?
  把李婆子给问噎住了,自那以后,李婆子就不爱跟古娘子说话了,偶尔碰面说上两句,不是嫌弃县城没这个,就是嫌弃县城不如京城好。
  心疼自家的少爷在县城读书真是委屈他了,金尊玉贵的哥儿,要受这样的苦。
  古娘子很想说,既然委屈就回京城呗!反正荆县每年来求学的学子多的很,不差这顾秀才一个。
  再说了,出来读书,一个人,就有三个人服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这日子还叫委屈还叫受苦,那她们这过得是啥日子?
  因此就不怎么爱搭理李婆子,总觉得李婆子仗着是京城来的人,格外的傲气,看不起他们荆县人。
  只不过此刻正面对上了,只得打个招呼。
  李婆子也没多想,顺嘴就道:“给后院宋秀才家送点吃的去。”
  话一出口,看看古娘子身边的两个孩子,顿时有点不好意思,这邻里之间,都是门对门住着,给宋家送,不给古娘子家送,不被看见还好,这被看见了,怎么都觉得尴尬。
  李婆子老脸一红,勉强打了个哈哈:“今儿个我家少爷突然想吃春饼,我就多做了些,给大家尝尝鲜。古娘子你要是不嫌弃,也分两张回去给孩子尝个新鲜。”
  说着打开食盒,分出十来张饼来,又要拿几样小菜。
  古娘子这才回过神来,她刚还嘀咕,今儿个是啥日子,都快立夏了,怎么一个个的,非要吃起春饼来?
  自家当家的要吃,这顾秀才也要吃?
  低头看李婆子做的春饼,薄如蝉翼,半透明的,十几张拿在手里一点都不显分量。
  再看食盒里,摆着几个小巧的碟子,里面有肚丝、酱肉丝还有几样小菜。
  古娘子的两个孩子,看着食盒子里的酱肉丝只流口水。
  古娘子看了看食盒,又看了看李婆子,才压低声音道:“李娘子,你这食盒怕是送的有些不妥当吧?王娘子的亲爹死了还没到白天,还带着孝呢。”
  李婆子一顿,立刻拍了自己一记:“哎呦,看我这都忙糊涂了,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多亏了古娘子你提醒我,不然可是闯了大祸,好事也办成坏事了!”
  一面将那一碟子肚丝还有酱肉丝都给端出来,往古娘子的两个孩子手里一塞,又摸摸两个孩子的头:“都是好孩子,明天到家里来,大娘给你们做好吃的!”
  说着冲古娘子点点头,拎着食盒去敲宋家的门。
  出来开门的是宋重锦,疑惑的看着李婆子,听了李婆子的来意,再看看她拎着的食盒,本打算拒绝,可看到李婆子身后的古娘子母子三人,犹豫了一下,道了谢,接过食盒,请李婆子进了院子。
  李婆子还惦记着自己少爷呢,连忙摆手告辞,临走前还特地叮嘱宋重锦:“这春饼是我刚烙出来的,正热着,吃春饼就要趁热,最好将这饼放炉上蒸着。”
  宋重锦送走了李婆子,知道永珠倒是喜欢李婆子的糕点手艺,想来这春饼应该也不差,也就提着春饼进了灶屋。
  灶屋里,张婆子正在准备小菜,他们从乡下来,最不缺青菜。
  这次来本就带了不少。
  张婆子将带着的韭菜和着鸡蛋炒了一盘,又将豆角细细的切了丝,配着辣椒丝炒得青翠油亮,再加上黄瓜丝和大葱丝,几个盘子放在一起,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因着宋重锦倒是喜欢味道重一些的,张婆子还特地给宋重锦调了一碗酸辣的蘸水。
  看到宋重锦又拎着一盒子春饼进来,一听是顾秀才家送的,倒是笑了:“今儿个也是奇了,这都商量好了吃春饼?”
  一面伸头看食盒里,倒是叫了一声好:“好手艺!”
  王永珠正好进来,听到张婆子叫好,一看,也忍不住凑上去。
  李婆子的手艺还委实不错,这饼烙得透明却又十分有韧性,将那韭菜鸡蛋,豆角丝还有黄瓜丝和大葱丝卷进去,配上大酱,有黄有绿有白有褐色,十分的清爽。
  王永珠忍不住就包了一个,欣赏了一会,先给张婆子喂了一个,又给宋重锦也包了一个,自己才包一个,放在嘴里,果然是清脆爽口,一路车马劳顿折腾得没了的胃口,此刻也好起来。
  张婆子见闺女爱吃,忙让摆好桌子,把饼和配菜都端了出去,一家子坐在院子里,有说有笑的吃起来。
  李婆子的饼精致,裹上配菜,如同艺术品,让人几乎舍不得吃。
  古娘子的手艺就朴实多了,饼皮也略厚些,面揉得十分筋道。
  王永珠喜欢李婆子的饼,对于宋重锦这样的男人来说,自然古娘子做的饼更实在。
  那李婆子的饼,就跟女孩子过家家闹着玩一样,吃下去压根没分量。
  虽然口味不同,一家人还是吃了个舒坦的晚饭,泡上茶,聊了没几句,张婆子就喊累了,进屋歇着去了。
  王永珠和宋重锦说了没几句,也觉得困,也就起身要回屋,走到门口,王永珠猛然一回头,看向和前院交接的院墙处。
  宋重锦也跟着回头看过去,只看到一面墙,并没有任何发现,不过他还是十分警惕的压低了声音:“怎么啦?”
  王永珠摇摇头:“没事——”。
  刚才她刚要进屋,突然听到了院墙那边,似乎有人急促的呼吸声,看过去却并没有发现人,只以为自己听错了,进屋去了。
  等到宋重锦也跟着进去,宋家的小院子熄了灯。
  那院墙处,才露出一个小小的洞来,一点烛光,从那个小洞里透了过来,马上就被遮住了,院墙看上去没有任何不对。
  。


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了
  躺在炕上,宋重锦跟王永珠正在商量着买婆子和丫鬟的事情。
  上次要回去,严中人倒是来了一批合适的丫鬟,只可惜当时县城里只有宋重锦和杨宗保,两个大男人,自然不适合买个丫鬟放家里,不方便,因此只得让严中人卖与别人家了。
  但是杨宗保是雇了个婆子,每天只做饭和洗衣服,那婆子还算本分老实,宋重锦因此想着,这丫鬟还没找打合适的,不如继续让那婆子来。
  王永珠也知道丫鬟的事情急不得,她不觉得比丫鬟高人一等,可也不会在这个时代离经叛道的要跟丫鬟当姐妹。
  如今的这个时代,丫鬟之类相当于心腹贴身助理,万万不能马虎。
  因此只考虑一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