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337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337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永珠和张婆子倒是很有兴趣,前院当时只听严中人说是租给了一个秀才,没想到居然是长青书院的学生。
  长青书院用王永珠的理解,那就相当于她以前那个时代的名校啊,升学率杠杠的,要是宋重锦能进入长青书院,岂不是事半功倍。
  这么一想,王永珠就越发关心了。
  还没等王永珠发问,古娘子就噼里啪啦的将打听来的那个秀才的消息一股脑的都吐露个干净。


第六百九十九章 上就上最好的
  原来那秀才姓顾,人都称呼他顾秀才,也是个斯文人,平日里除了去学院,回来也很少出门,院子里一般都是安安静静的。
  他身边跟着一个老仆看门,一个婆子做饭,还带了一个小厮伺候。
  做派也很正经,当邻居这么多天来,从来没见不三不四的人到前面院子里去,偶尔也有几个秀才上门,也都是谈些书啊,文章什么的,风雅的很。
  用古娘子的话说,那顾秀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的,虽然穿得衣服看上去也普通,可就是比别人的好看。
  就连说话,都带着一股京味,特别的好听。
  后面省略一万字对那个顾秀才的夸奖。
  王永珠倒是留了个心思,这姓顾的秀才看来来历不凡,而且为人处世十分的高竿,这才租下自己这院子多久,就在周围留下这么好的印象。
  一路走着,说曹操曹操到,正说到顾秀才,走到巷子口,就听到古娘子惊喜的声音:“今儿可是巧了,那不就是顾秀才?”
  大家都顺着古娘子看着的方向,望了过去。
  就看到前面的院子侧门那里站着一个长身玉立的男子,穿一身深蓝色的直掇,腰间挂着一个青色的荷包,站在那里,就连周围的风似乎都温柔文雅起来。
  他似乎听到了古娘子的声音,本来打算迈进院子的脚步停了下来,转过身来,冲着这边微微点了点头。
  在看到王永珠一行人的时候,露出一点疑惑之色,却什么都没多问。
  还是古娘子热情的上前招呼:“顾秀才回来啦!正好巧了,来来来,这是住在你那后院的宋家小哥,还有他媳妇和岳母。他们今天才搬来,以后咱们都是邻居了,有什么事大家都说一声。”
  算是介绍顾秀才和宋重锦他们认识了。
  那顾秀才立刻脸上浮现出春风般的微笑来,冲宋重锦点头拱手:“宋兄——”
  宋重锦回礼。
  顾秀才眼睛一亮,不过也没多说,只对着宋重锦一笑:“既然宋兄一家新搬来,想来还有不少繁琐事情要处理,顾某先告辞,有事宋兄在院子那边喊一声就得了。”
  宋重锦也没有客套,点了点头,只说了一句:“客气了。”
  顾秀才这才礼貌的冲张婆子点点头,连眼角都没飘向旁的王永珠,很是避嫌的样子。
  古娘子还待跟顾秀才多搭上几句话,见顾秀才留下一句话后就走了,也只得怏怏然的陪着张婆子。
  顾秀才一走,宋重锦拉着王永珠告别了古娘子,客客气气的各回各家。
  一边在灶屋里忙活,张婆子就问:“那古娘子说的长青书院,可是当初老二想去没人要的那个书院?”
  宋重锦点点头。
  “我听古娘子那话音,那长青书院很厉害?要不,重锦你也去长青书院好了。咱们来都来县城了,这读书的事情,娘肯定支持你!要去就去最好啊,总不能一个租咱们院子的都能在长青书院读书,咱们家重锦还有要别家!”
  宋重锦唔了一声,当作回答了。
  张婆子扭头就跟王永珠交代:“永珠啊,这钱该花的时候还得花!我以前听老二那畜生可提过,什么这大书院里,教导学生的先生至少都得是个举人,听说还有那什么老了干不动就回来当先生的大官。”
  “不说别的,这些人见得世面肯定比我们多,肯定比别的书院教的好!俗话说得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当初那长青书院的束脩咱们家交不起,如今,咱们家又不缺这银子,既然要上,就要让重锦上那最好的!”
  斩钉截铁!
  王永珠默默的摸摸鼻子,她刚要跟张婆子解释一下,这长青书院恐怕不是有钱就能进去的,不过张婆子的想法她也听赞同的,要么不上,要上自然就要上最好的书院。
  不然搬到县城来的意义何在?
  还没张嘴,就被宋重锦在下面有手指头勾住了裙子,一用力,王永珠往后一倒,被宋重锦眼疾手快给捞在了怀里。
  张婆子吓得魂飞魄散,见王永珠好好的被女婿搂在怀里,算是勉强定下心来。
  只连声催宋重锦抱着自己闺女回屋里歇着去,剩下的她来弄就好。
  宋重锦搀扶着王永珠回了屋里,王永珠直接问:“刚才可是有什么要跟我说?”
  宋重锦点点头,打开屋子里的一个箱子,摸出一张名帖来,上面赫然写着朱浩然的名字,这帖子不说价值千金,几十金是值得的,“这是什么?”王永珠没见过。
  “这是当初那朱大人给我名帖,说要我到了京城再去找他。他当初也曾在长青出院借读过一年,如今又是皇帝面前的恩宠,拿着这张名帖,这是肯定能办得妥妥的。”
  王永珠了然,这就相当于推荐信了,而且还是很有分量的推荐信。
  既然这个事情不用担心了,王永珠也就顺便说了一下自己的安排:“这两天你去办长青书院的入学,我也去上次买的铺子和染坊那里去看看,都闲置这么久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了。”
  “也正好通知吴掌柜过来,谈一下染坊转让的事情,这眼看春天就要来了,染坊也要开动起来了。这染坊转让后,还要修整请人,不然时机就错过了。”
  王永珠皱皱眉头,她上次就说了年后跟吴掌柜谈事的,可今年事情多,倒是耽误了。
  这次经过七里墩,本来去问问吴掌柜的,听说他又出门了,也只能算了。
  如今先看看铺子去,考察一下,这铺子适合做啥,总不能白闲着吧?
  商量好了,第二日,小夫妻俩一起出门,到了门口就分开了。
  王永珠刚走了没两步,迎面就对上了一对主仆,赫然就是昨天见过的顾秀才主仆。
  六目相忘,半天都没说话。
  还是王永珠微笑着冲顾秀才点了点头,才扭头没走出几步,就听到顾秀才的小厮疑惑的声音:“公子,你咋还站在这里不走?快要迟到了——”
  然后一声懊恼的低叫,接着混乱的脚步声慢慢传远离了。
  王永珠这才回过头去,就看到顾秀才此刻那里还有半点秀才斯文矜持的样子,一手撩起长袍,一手被小厮给拖着,跌跌撞撞的跑得好不辛苦,昨天那风光霁月,温柔春日一般的气质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第七百章 铺子
  这点小插曲,王永珠自然没放在心上,冲着还在门口看着她的宋重锦挥挥手,这才转身走了。
  宋重锦等王永珠走出几步,出了巷子口不见了身影,这才眸底一片暗色沉沉,看向跑出没多远的顾秀才。
  脚下加快了速度,三步两步追上了顾秀才,正要开口说话,就看到那顾秀才甩开了小厮的手,停下脚步来,大口喘着气。
  宋重锦不动声色的上前,走到顾秀才身边,“顾兄?你这是?”
  做出不解的样子来。
  顾秀才一愣,一看是宋重锦,忙站直了身体,将手里拽着的袍角给放下来,清了清嗓子,努力自然的道:“宋兄——”
  “顾兄你这是要去哪里?行色如此匆匆?”宋重锦面无表情的问。
  顾秀才不知道怎么的,后背一阵寒意慢慢爬上来,打了个哆嗦,才含笑道:“我要去长青书院,今天起来的有些晚,估计有些迟了,本来想跑着去,可惜平日里疏于锻炼,这没跑两步就喘不过气来,倒是让宋兄见笑了。”
  一番话,坦坦荡荡风光霁月,并无半丝隐瞒。
  宋重锦垂下眼睫毛挡住了眼神,嘴角微微勾起:“正好在下也要去长青书院,倒是和顾兄同路,不知顾兄可否带上在下一程?”
  顾秀才一听,也顾不得旁边小厮杀鸡抹脖子一样的使眼色,爽快的点头同意了:“顺路而已,举手之劳,宋兄何必这样客气?宋兄请——”
  倒是把速度给放缓了下来,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
  昨日不过只是通了个姓,寒暄了一会,彼此才知道了对方的名字。
  原来这顾秀才,名叫顾子楷,今年刚满十九,乃是京城人士,因为授业恩师年岁已大,回荆县长青书院养老修身养性,他也打算今年下半年参加乡试,干脆也就跟着恩师也来到长青书院求学。
  因为他已经先到长青书院了一段时间,倒是大致有些了解,知道宋重锦也是要到长青书院来读书的,一点都不保留的将自己知道的长青书院的情况都坦然告之。
  宋重锦对长青书院并不陌生,听着顾子楷的介绍,心情一时倒是复杂起来。
  看着顾子楷的眼神也若有所思起来。
  有顾子楷亲自将宋重锦送到院长那里,再加上朱浩然的名帖,书院院子只考察了几句,心里就有了数,爽快的同意了。
  而王永珠这边,先到自家铺子门口去看了一下,这铺子因为当初还没想好做什么,一直就没往外租。
  铺子所在的街道不算最繁华,稍微偏了一些,不过倒是挺大的,分了上下两层,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几间房子,可以当仓库用,也能给伙计们住,十分的便利。
  院子中间还有一口水井,用水方便,也有防火的意思。
  王永珠心里估算了一下,这铺子大约有三十来个平方,加上楼上的一层,有六十来个平方。
  再加上后面的院子和房子,在县城已经算很不错了。
  又到楼上观察了一下人流量,这一块虽然没有最繁华的街道那么热闹,但是田老板选择在这一块买铺子还是有他的道理和眼光的。
  一般来说,县城里居住,还分个三六九等。
  不是就连京城听说都是东贵西富、南贫北贱么。
  荆县自然比不上京城繁华,分界线那么明显,可也有区别。
  比如靠近县城中心,繁华地段,距离县衙比较近,这附近的人家,要么就是荆县几代的本地老人,要么就是官眷在县衙附近的宅子。
  或者就是有钱的商人,也在这里买的宅子,一时安全,二来也是身份的象征。
  离县城中心越偏远的地方,房子就没有县城中心那么整齐好看。
  再加上长青书院,因为长青书院的缘故,山脚下那一片房子,大都住着附近书院的夫子和家眷,因为住在这里的人都缘故,倒是有几分清贵。
  而这个铺子所在的位置,就在富和穷的交界点附近。
  想来田老板当时野心还是有的,倒是想将富人和普通百姓的生意都做到,才选了这么一个位置。
  看完铺子,王永珠心里有了数,将铺子们锁好,又顺路买了点点心和零嘴,慢慢的走了回去。
  她现在也知道了,自己如今住的这条巷子,叫燕子巷。
  拐进巷子口,正好看到张婆子在门口和几个婆子聊得热火朝天,见王永珠回来了,还冲她招招手,示意王永珠过去。
  王永珠走近,就听到张婆子明贬实夸的介绍自己:“这是我老闺女,最是不让人省心了,得亏她命好,嫁了我家女婿是个好孩子,才纵得她这般大手大脚,这一逛街,就要花费!”
  那语气里的骄傲和得意都快要满溢出来了。
  在场的婆子,谁都不傻,听到这新来的邻居这么夸自家闺女,虽然不太了解宋家的事情,可都有眼色,谁也不会傻傻的得罪人。
  再说了,人家这闺女长得又福气又好看,一笑眼睛弯弯的,甜到心里去了,就她们这些老娘们看了,都忍不住疼爱两分,无怪人家亲娘心里偏疼。
  当下也都附和的将王永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王永珠见机也趁势将自己买的那些点心糖果什么的,分一分,给每个婆子抓了一把,嘴上还说些客套话,说什么本来应该搬来就去邻居家拜访的,只是因为身上有孝,倒不好登门,今日这点东西,就当是认门了。
  吃了嘴软,拿人手短。
  几个婆子就谁家没个儿子孙子的,这糖果点心虽然不多,可也是人家一份心,带回家去也能给家里孩子甜甜嘴。
  手里拿着东西,再看王永珠和张婆子,都顺眼了好几分,觉得这当娘的虽然喜欢炫耀闺女,可谁家闺女要是这么可人意,自己也炫耀啊!
  更别提这闺女,长得好看,做事还周到,说话还好听,一直笑眯眯的,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意思,顿时好感大增。
  要不是知道这闺女嫁人了,都有婆子想将王永珠介绍给自家儿子了。
  王永珠陪着张婆子和几个婆子寒暄了一阵,才不经意的道:“娘,各位婶子,你们且聊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