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280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280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幕友,说实话,也有看不惯的王永安平日里高调的,更有怕惹事的,这要是为王永安说话,得罪了第一师爷,自己的位置只怕也保不住了。
  再说了,平日里他们连王永安的地位都不如,看王永安本来得县令看中,都被第一师爷给弄走了,何况他们?
  都不敢替王永安说话。
  还有那有些人,王永安请客吃饭,每次必到,吃得酒足饭饱,嘴里也都答应王永安说一定找机会在县太爷面前说他的好话。
  可这个机会就是一直不到。
  直到王永安手头的银子花得差不多了,也没有任何起色。
  尤其是还好几次遇到师爷,出门前呼后拥,看他的眼神,跟看蝼蚁一般。
  王永安此人心计深,城府深,面上不显,后来下了好大的力气,灌醉了一个高县令身边的老人,才知道,原来师爷的侄女是县太爷的爱妾。
  难怪这第一师爷这么嚣张。
  王永安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关键,他长得好,站出去风度翩翩,说话温柔和气,放下身段,和几个县太爷府内的婆娘说了几次话,就套出了重要的消息。
  高县令最爱美色,下到十岁左右的幼女,中间十五六岁娉婷豆蔻年纪,甚至是十七八过了二十,只要长得漂亮,他都来者不拒。
  他这个毛病外人不知道,因为娶了京中一位大人的侄女为妻,平日里也瞒得甚紧,装作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这次远放到齐城,和京城甚远,加上一来就和当地豪强和光同尘,有一位豪强送了他一位十来岁的雏妓,他喜欢得不得了,据说每日办公都要抱着这位小妾在怀中肆意怜爱。
  只是他这人,爱美人却不长久,没几天,这位受宠的小妾就被扔到了一边。
  他是一县父母官,多少人盯着,就有人瞧出了苗头来,也送了一位美人来,也被宠了几天就丢到一边了。
  后来才发现这位高县令爱得是良家女子,尤其是小家碧玉那种,在外办事,看到顺眼美貌的女子,就要纳人家为妾,愿意的还好,不愿意的直接表明身份,丢下几两银子,就给强抢走了。
  高夫人自然也知道,可她如今远离家中亲人,这里都是高县令的人,如何管得?
  再者,高县令再爱美色,也不动摇她大房夫人的身份,更何况,他换美人的速度太快,压根威胁不了自己的地位。
  于是也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第一师爷就是知道了这个,偷偷的将自己的远方美貌侄女给接来,一顶小轿给送到县令府里。
  如今府里最得宠的据说就是这位姨娘了。
  王永安哪里还不明白。
  对他来说,高县令爱美色不是毛病,要是高县令有断袖之风,说不得他都能毛遂自荐了。
  只可惜,他也没个美貌的侄女,能送给县令当姨娘啊。
  他记得老家倒是有个侄女,才八岁,还没长开,上次回去,小丫头皮肤又黑,头发像稻草,怎么也称不上美人啊。
  虽然得到了重要的消息,可王永安却越发的觉得看不到希望了,难不成真的就要放弃了?
  王永安回到家,刚好看到自家闺女从屋里出来。
  王永安跟钱氏多年夫妻,就得了这么一个闺女,叫金钗,今年十岁,平日里也是如珠似玉一般娇宠着长大的。
  王永安本就长得玉树临风,加上钱氏也不差,金钗也是漂亮的小姑娘,加上娇养着,又有王永安教她读书,倒养出了一种目下无尘的脾气,对家世比自家差的小姑娘,那眼睛恨不得翻到天上去。
  金钗以前在王家,那也是高高在上,除了爹娘谁都看不起,尤其是家中的老姑,明明又胖又丑,换做平日里她连看都不看一眼。
  可每年过年回王家,看着大家都要宠着老姑那个又胖又丑的姑娘,就连爹都对她格外的软和,要是自己说错话,还要挨训。
  心中简直恨透了王永珠。
  自从跟着爹娘到了齐城之后,她交往的小姑娘,一个个娇娇弱弱的,穿金戴银,比乡下的姑娘可强多了。


第五百八十章 要不要卖女求荣?
  加上王永安那一段时间挺得县令看中,她在那群小姑娘里,本就容貌最出众,别人又都听家里父母的话,让着她,很是让金钗得意了些时日。
  哪曾想后来,王永安被辞退,她再去找那些小姐妹,人人都爱搭不理了,说话还难听。
  气得金钗好些日子都没出门,闷在家里了。
  此刻见王永安进来,闷闷的喊了一声爹。
  王永安眼睛一亮,如今金钗也勉强算得大姑娘了,家里一直没亏待她,吃得好穿得好,跟乡下十二三岁的姑娘看起来差不多。
  王永安好歹是读书人,最是信奉那些道理,金钗七岁以后,他就很少关心了,女大避父嘛。
  就是平日里见了,也不多看。
  今天心中有事,多看了两眼,倒是发现自家这个闺女不知不觉中,已经身材窈窕,有了少女的姿态了。
  头发乌黑,因为闷在家里,只插了一根米珠攒成的簪子,穿着葱绿的棉袄棉裙,越发显得一张小脸粉白。
  王永安点点头,进屋去了。
  到了晚上,躺在炕上,王永安就试探着问钱氏:“金钗也是大姑娘了,该相看人家了吧?”
  钱氏说到这个就发愁,前些日后,自己男人得县太爷看重,多少人求着想聘请金钗。
  可等自己男人被县太爷辞退了后,立刻那些人都跑得不见人影了。
  再说了,金钗这样的品貌,她也舍不得把她随便嫁人,总得找一个有功名的才配的上不是。
  钱氏将这想法一说,王永安沉默了一会,才婉转的说,今天才知道原来第一师爷的侄女给县太爷当姨娘,十分受宠。
  钱氏是什么人,跟王永安一起十来年了,一听着话音,就知道王永安什么意思。
  当即翻身从炕上坐起来,表示坚决不同意:“不行!咱们金钗才多大一点,怎么能给人做妾去?再说了,当初咱们不是说好了么,就凭金钗这个样貌,又识字,将来找个有功名的当正房太太不比当妾强?”
  王永安一时也下不了决心,要说把这精心培育了十来年的闺女送给人做妾,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可如果不找到路子,回到高县令身边当差,又能熬多久?
  钱氏见王永安不说话,忙忙的道:“我可跟你说,别的我都答应你,可送金钗做妾这事不行!再说了,人家都送的是侄女,你又不是没侄女,干嘛不送侄女去,这么心狠送自己的亲闺女?”
  王永安烦躁的道:“我难道没想过?可老家只有老三有个闺女,你又不是没见过,又黑又瘦,你送得出手?”
  钱氏不服气:“反正不能送我闺女!你要送你侄女也好,姐妹也好,都随你!”
  王永安拍一下炕沿,想想自家,侄女又黑又丑,倒是还有个妹子,可也又黑又胖。
  哪一个都拿不出手!
  真要让他送自己的闺女,他如今好歹是秀才,也要点颜面,送侄女说出去好听,送闺女,那就叫卖女求荣了。
  在炕上翻转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王永安就去喝酒。
  没想到就碰到了死对头,第一师爷张鹏举。
  张鹏举看到王永安,就似笑非笑的走过来:“这一大早的,王兄就出来喝酒,可是有什么郁闷之事?”
  王永安沉得住气,脸上还带着笑:“张兄可有空闲来喝上一杯?”
  张鹏举冷笑一声:“我可不比不得王兄清闲,成日逍遥自在。如今大人身边诸事皆要由我处理,案牍劳心,实在是抽不开身啊!”
  “不过王兄,你何必喝这种薄酒呢?有失身份啊!王兄要是钱财不凑手,看到对门那吉祥布料行没有?你进去告诉吉祥布料行的掌柜,让他们看在王兄妹妹的份上,给你支应几两酒水钱,想来还是能够的…”
  说着,哈哈笑着走远了。
  王永安脸色铁青的看着张鹏举走远了。
  脑子里还回响着张鹏举的话,吉祥布料行?妹妹?
  王永安想了想,拔脚回家,跟钱氏嘀咕了两句。
  钱氏错愕的看着王永安,好一会才点头,收拾了一下,就出门去了。
  没多久,就回来了。
  王永安急忙迎接上去:“怎么样?是什么情况?”
  钱氏此刻都有些回不过神来,“我进了吉祥布料行,装作要买布料,那吉祥布料行的布料确实不错,料子绵软厚实,颜色也好看,还有一种叫染缬的技术染出来的布,直接就是布料上一幅幅的唬…要不是如今手头紧,我该扯几尺回来给金钗做件裙子,肯定好看。”
  “说这些有得没得干啥?我让你打听的事情呢?”王永安不耐烦的打断钱氏的话。
  “哦,我进去刚好有人在问,问这布颜色褪不褪色,还有这布什么听说是宫里娘娘夸赞过的?我就听那小伙计在讲,说他们家的布保证不褪色,还说那什么染缬的布,宫里娘娘最喜欢。还说,还说…”说到这里,钱氏不敢再说下去了。
  “说——”王永安看钱氏的脸色,就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可是他也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听那小伙计说,他们家的布,是石桥镇吉祥染坊染出来的,染出这些不褪色的布,还有那染缬的花色布的,是一个姓王的小姑娘…”
  听到这里,王永安心中已经有了一点预兆。
  “那个姓王的小姑娘也是被逼无奈,家中本是父母双全,有四个哥哥,家中的钱财都供家里的二哥读书考上秀才。谁知道这个哥哥为了当官,把家里的地契偷出来给卖掉了,拿着卖掉全家地的银子远走高飞了。”
  “家里,本来大哥就摔断了腿,还个二哥不知道从哪里糊弄来的所谓的神医骗得吃了药,差点送了命,亲爹听了这消息气得中风了,一家子都快要饿死了。”
  “那个小姑娘小时候就喜欢弄个花啊朵啊,调颜色玩,后来看帕子被那颜色浸染出颜色来,就想着试一试。结果没想到真有这个天赋,调出来的染料不仅颜色鲜亮,还不褪色。都进贡到宫里去了,听说宫里娘娘喜欢,还特意派人给了那王家小姑娘赏赐呢。”


第五百八十一章 强硬
  “如今那王家小姑娘一个人撑起一个家,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当时这布庄的小伙计说完,那感情充沛一点的妇人,都拿着帕子擦眼泪。
  不住嘴的夸着小姑娘真是好姑娘,就冲这个小姑娘,也得多买点。
  钱氏却如坠冰窖,这明明白白的是在说自家和小姑子啊?
  也顾不得再听下去,匆匆就回来了。
  王永安听完钱氏的转述,哪里还不明白张鹏举的话意思。
  那是说他当初偷卖家里的地契不管家中人死活,可如今家里人翻身了,还发财致富了。
  而自己,却丢了幕友的位置,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按理说,他应该恨死了张鹏举的,可转念一想,王永安却要感谢姓张的,要不是他,自己还不知道原来王家发达了。
  正好,如今他手头紧,如果王家真的有钱了,他也好想办法弄点银子先解燃眉之急。
  这么打算着,王永安还不放心,又偷偷去打听了几次,才知道,原来这吉祥布料行的生意好得不行,只卖自家妹子调制的染料染出来的布。
  听说连省城和京城都有吉祥布料行的铺子,生意好的不得了。
  这让他心里更有主意了,如果真是自家妹子的手笔,不管她从哪里来的这个手艺,这个天赋。
  只凭借这一手,想必卖方子也能卖不少钱。
  王永安的心更火热了。
  只是当初他出来的不光彩,想来这回去,家里人肯定不能给好脸色,琢磨了两天,王永安精心准备了好多东西,才带着钱氏和金钗,往七里墩赶。
  ※※※
  王永珠和宋重锦既然知道了王永安要回来,从消息来看,他先是听死对头提起了吉祥布料行,又还打听了一番,想来也是知道这是自己给的方子。
  他被辞退了,坐吃山空,加上还想回去,每日应酬,那银钱肯定也不够了。
  这番回来,肯定是为了钱。
  既然这样,那就更要把家分清楚明白,不能等到年后了。
  张婆子给宋重锦做了热气腾腾的面条端过来,看两人一脸的严肃,顺嘴就问了一句:“咋滴啦?重锦啊,是不是出啥事了?”
  王永珠抿抿嘴唇:“宋大哥得到的消息,王永安要回来了!”
  “什么?”张婆子一跳三尺高。
  “那个王八羔子还敢回来?看老娘不打断他的腿!这个畜生…”
  王永珠拉住张婆子:“娘,等他回来,我给你递棍子打他。只怕他这次回来没啥好事,咱们得把家彻底分清楚才行。明日就请族长来见证!”
  张婆子一听这个,也不跳了,也不骂了:“这是正事。那生意本金也分了算了,要做生意,明年每一份再重新拿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