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六零嫁海归 >

第218章

六零嫁海归-第218章

小说: 六零嫁海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因为儿子拉了肚子,她的丝巾居然要通过妇联主席,卖出去了?
  见连记者们都愣着,妇联主席笑着说:〃今天,来参加友谊赛的国际贵宾们要离开,很多女运动员拿着一方小丝巾问总理,哪里能买,她们想买一些回去,总理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刚才我们还在通话,商的的是,情情…
  国际友人要走,走的时候,想要一些非常喜欢的,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东西。
  可是总理问了很多人,电话打到了首都各个商场,一个柜台一个柜台的翻找,四处找了半天都没找到
  结果呢,丝巾在个孩子的小屁屁上找到了。
  现在不谈别的,得马上找到丝巾,送到首都机场,因为那些运动员马上就要登机,离开华国了。
  〃东西在家里,我马上回去拿。〃苏樱桃站起来说。
  〃告诉我们地址就可以了,我们会立刻派人去拿的。〃冯清香连忙说。
  要是送给外宾的也就算了,可是,苏樱桃昨天送的丝巾,今天被外国人抢着买,形势顿时就不一样了。
  而且妇联主席跟苏樱桃谈话的时间,也要因此而延长了。
  她居然跟报社的同志们说,自己要留下来,跟苏樱桃一家一起接受采访。
  按理应该间主编第一个发言的,毕竟他官方第一媒体的记者。
  但是孙静静跟梁青说了句什么,梁青立刻站了起来,抢着说:〃悄悄绣点小丝巾,然后专门跑到什刹海,想办法卖给美国人。小苏同志,我觉得你非常优秀,因为你为自己创造了财富的同时,也恰好帮助了总理呢。
  这是讽刺苏樱桃误打误撞,搞投机倒把,坏事变好事?
  就这,还记者?小农意识了吧?
  苏樱桃月子里绣丝巾,而且还在五月左右上首都,专门去碰那些外国运动员,就只为卖几块丝巾,让全国人民在报纸上公开嘲讽她搞投机倒把?
  孙静静和梁青这对好闺蜜,在将来,关系其实挺微妙的
  在苏樱桃的梦里,今天一直在说话的这位梁青将来会和日报社的主编结婚,而孙静静呢,则会回头去找褚岩,又想跟诸岩复婚。
  当然那已经是76年以后的事情了。
  孙静静无法生育,而且还是褚岩害的。但当时,苏樱桃和褚岩已经结婚了,孙静静再跑去找褚岩复合,褚岩没办法,似乎还赔了她好多钱。
  当然,那都是私事。
  而现在,当着全首都很多官媒的面,梁青和孙静静这是准备公开的把她说成个投机倒把客。
  “您这叫什么话,什么叫我给自己创造了财富?这位记者同志,我不但带了些丝巾,我还带了两车皮的山货来首都,而现在,我想跟大家讲一讲,山货和丝巾背后的故事,好吗?〃苏樱桃高声说。
  要搞投机倒把是真,想赚钱也是真,但话怎么能说那么难听。
  苏樱桃不但想投机倒把,还想卖山货。
  她还得当着妇联主席的面,漂漂亮亮的把山货卖出去。


第184章 反弹琵琶
  孙静静举起了手; 终于说话了,而她的水平,又比梁青高得多。
  “小纱巾的背后还有故事?您跟咱讲讲吧; 我看这照片上隐隐约约,可是一个封建迷信里的菩萨形象; 小苏同志; 在咱们新华国,马列思想的领导下,你专门搞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是你自己的想法呢; 还是你们单位; 或者你们红岩领导们的想法。封建余孽在现在,可不被提倡啊。”
  杰瑞屁股上围的小丝巾上面,恰好绣着一个形容飘逸的飞天。
  是,这在现在正好是封建迷信。
  不比梁青一味的要把苏樱桃打成资本主义的走狗,孙静静一张嘴,整个红岩的领导都成封建迷信的余孽了。
  而据苏樱桃的了解; 孙静静在整个首都,是以知性、大方,以及公正客观的报道而闻名整个传媒圈的。她在首都的传媒圈,江湖地位一直特别稳。
  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说话; 就连闻主编都在示意苏樱桃闭嘴,想让她不要再说下去。
  但是苏樱桃敢把丝巾带到邓妈妈的面前,会怕封建迷信吗?
  邓妈妈和邓昆仑不愧都是姓邓的,几乎同时; 脱口而出:“这不叫封建迷信,这叫传统文化。”
  邓妈妈笑了一下,示意邓昆仑别说话,指着小杰瑞的小裙裙说:“这个叫反弹琵琶,记者同志们,咱们是要推翻封建糟粕,但也不能丢了传统文化,你们都是咱们国家有知识,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们,怎么能这么说咱们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要在国际上扬名,要宣传自己的国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宣传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敦煌美学,就是咱们的传统文化。”
  关于那些小丝巾,是,不大不小,仅仅够围脖子的一方小丝巾,每一方上面的图案都不一样,有绣着飞天的,有绣着反弹琵琶的,还有绣着三鹿同耳的。
  而这,恰是敦煌文化的精髓所在。
  你以为外国运动员只是看它花花绿绿的,觉得好看才买的?
  不,梦里那个邓昆仑跟苏樱桃讲过,欧洲中世纪教堂壁画,和敦煌的壁画文化,它们有着共同的审美,源自一个美学体系。
  所以你以为运动员只是猎奇,看丝巾上绣了个花人人才会那么千方百计想买的。
  不是,是因为它恰恰贴合了她们的审美,她们确实喜欢,才会千方百计,不惜找到总理,想要收藏一方的。
  孙静静坐了下来,玩着手中的笔,不再说话了。
  梁青穿过人群,冷笑着瞪了苏樱桃一眼。
  但是,苏樱桃此行的任务还没完呢,她还得给大家讲讲自己的山货,以及这些丝巾的来源。
  在华国,每一地域有它独特的地域文化,要想经济发展,你不能凭空想象,捏造项目致富,而是得因地,因人置宜,尤其是在70年,这个全国上下,意识形态还在紧绷的状态下。
  红岩有一个敦煌,还有一个秦州,都是佛教文化兴盛的地方,就好比郑凯他爸随便捏个菩萨出来,都是艺术品一样。
  秦州的妇女们从旧社会到现在,外婆传女儿,婆婆传孙女,一代又一代人,是有刺绣的手艺的,不需要多学,只要有丝线,给她们花样,她们就能绣出来。
  而敦煌文化,随便拓一方,拿到国外,都是能引起人们美学上共鸣的文化产物。
  在现在这年月,国内不好销这些东西,因为从解放到现在,整整二十年,文化整个儿短层了,目前成长起来的新一辈们,几乎不会去欣赏这种美学。
  但是拿到国外,甭看它一方小小的丝巾,那是叩开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大门的小密码。
  “咱们秦州农村的妇女同志们下了工也不会休息,捡了很多山货,正好我们G委会有一些给中医院交中药材换来的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也知道,一旦带上经营性质,它就是搞投机倒把,搞资本主义,所以我把山货带到了首都,想问咱们邓主席要个解决方案,不知道行不行?”苏樱桃讲完了历史故事,才说。
  下面的记者们没人说话。
  两大车皮的山货,这东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在他们想来,大不了妇联喊一声,随便卖掉就完了。
  但是为什么只有邓妈妈能当妇联主席,别人做不了,就是因为她的思想不同于别人。
  不用苏樱桃再多说,她就能想到新的致富商机。
  “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既然你说秦州的妇女同志都会刺绣,而且还是绣咱们的敦煌文化,那必须联合起来搞,你需要什么尽管说,刺绣事业必须继续下去。”妇联主席说:“咱们总理出访,以后也要带上这些手工品。”
  苏樱桃是要卖山货吗,不是,她是要用山货换现在几乎已经在市场上绝迹的丝绸,以及丝线,这种非常珍贵的东西。
  据说现在,除了第一夫人还有专门指定的地方还养蚕,产丝绸,用来进行国事外交活动外。全国上下别的地方,因为农业大生产,所有的桑田,都改在农田了。
  想买丝绸,丝线,就算有特供票,哪怕在供销总社,能买到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苏樱桃说:“我打算用山货换丝线和丝绸,但目前咱们国内几乎不提倡养蚕了,丝绸特别少,您能给解决一点吗?”
  “去首都供销总社吧,就说是我说的,用山货换,有多少丝绸你全拿走,我还要跟农业部协调,给你们秦州批准一个地区专门养蚕,以后,让你们自己解决丝绸问题。”妇联主席立刻说。
  供销总社,可是管着全国各类农产品调动的地方。
  去那儿要丝绸,苏樱桃觉得,自己的两截车皮,回去的时候应该还能装满。
  这时候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
  妇联主席破天荒的,在接见活动中,居然陪着,整整坐了十几分钟。
  那位冯清香又回来了,正好妇联主席起身准备要走,她在妇联主席身边说了几句话,妇联主席回头,笑着说:“一会儿回家,你就可以拿钱了。咱们的贵宾们留下了钱,你的小丝巾,她们一方给你留了20美金,不知道够不够你的本钱,但这个钱总理会让人兑换成人民币,交给你们的。”
  20美金?
  不说记者们集体哗然。
  苏樱桃也以为,那东西顶多一方也就卖个几毛钱,但对方居然给了她20美金?
  这钱也赚得太容易了点吧?
  苏樱桃还没说话,妇联主席又说:“加紧生产吧,生产好之后可以直接找小冯,把产品送到百货商场和友谊商场,以后,我们把它纳入外销商品的直供行列中。”
  所以说产品还没生产出来,已经卖到外贸商场了?
  不说全程几乎像照片一样,在做陪衬的邓博士给小苏同志这奇特的商业手段差点给惊掉了眼球。
  就连苏樱桃自己都没想到。
  菩萨在她这儿成了大财神,这一回又给她赚了好多钱。
  这时候还需要采访别的吗,还是崇阳媚外的走狗吗?
  记者们看着苏樱桃,在妇联主席离开之后,好多人站了起来,在给她鼓掌。
  闻主编笑着说:“小苏同志,你们要继续努力,你们现在可是弘扬咱们东方美学文化的无冕大使。”
  除了孙静静和梁青,其余人全在鼓掌。
  ……
  从会见室出来,苏樱桃要上车的时候,就见孙静静迎上自己,走过来伸手了:“小苏同志,你今天帮了咱们国家特别大的忙,我代表国家,由衷的感谢你。”
  “你是领袖?”苏樱桃反问。
  孙静静心说,这个女同志怎么这样?
  “不是领袖,你凭什么代表国家?”苏樱桃再说。
  孙静静愣了一下,正好梁青过来,就说:“你这个女同志怎么这样,静静同志代表国家感谢你,你应该感到荣幸。”
  “她又不是领袖,凭什么代表国家?”苏樱桃还就不依不饶了。
  “好了好了,梁青,别吵了。小苏同志,我们将来会下秦州,专门采访的,也希望你不要辜负妇联主席的期望,好好工作,把针对妇女儿童的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口头说说。”孙静静看苏樱桃脾气挺冲,不好说话,拉起梁青走了。
  冯清香走了过来,笑着对苏樱桃说:“孙静静同志是不是特别有一种主人翁精神?她是咱们首都最尖锐的记者,你要努力做好工作,小心别被她抓住了报道。”
  孙静静的风格,苏樱桃很清楚,首先,不论走哪儿,张嘴就会是一句:我要代表国家感谢你。
  再是,不论在哪儿做采访,或者写稿子,她其实主观偏见特别大,漂亮的女同志,总觉得人家不正经。
  哪个干部穿件好衣服,她就觉得对方在贪污。
  对了,她将来有一项大政绩,就是在计划生育,曾提倡过,为了降低出生率,应该给溺死婴儿的人免于刑事追责。
  好在领导们不是傻子,没听她的。
  不过现在不说这个,苏樱桃要去供销社换丝绸了,而邓博士,却给冯清香留了下来。
  据冯清香说,是总理要见他,而且是立刻要见,邓博士就跟着冯清香走了。
  ……
  毛纪兰今天一个人在家,孙子不在,虽然说她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但整个人都空落落的。
  早晨才下楼,就见满院了苏樱桃的大字报。
  当时老太太急的呀,差点就犯了心脏病,结果听了听大院里的风评,人人都说珍妮不错,还有好些人说:“那个小女孩就该进国家队,以后出国比赛,那叫为国争光。”
  那个小珍泥,就那么能干,打了回乒乓球,满院子的大爷大妈都佩服她?
  珍妮是个闷乎乎的小丫头,一直默默无闻,小小年纪会带娃娃会做饭,平常毛纪兰还经常对她大呼小叫的,因为心里觉着,她占了自家宝秋的位置。
  今天人珍妮为国争光了,老太太才发现,自家宝秋跟人家,还真不能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