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长公主 >

第146章

长公主-第146章

小说: 长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李蓉既然下了令,就算是拼了小命,他也得去做。
  于是熬了一晚上拼命抓李川小辫子。
  但李川太干净,干净到连他周边人都找不出什么大错。
  崔玉郎憋了又憋,才从陈年往事中找出几条可以说道的。
  例如祭祀的时候不够规范,现在这个年纪还不娶妻,等等。
  最后迫不得已,他连天灾都和李川太子失德联系上,一封折子写得犹如话本子一般,大半靠编。
  等到了第二日,李明听了早朝诸事,见时间差不多,便准备宣布退朝。
  便就时这时,崔玉郎突然出列,大声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看了过去。李明皱了皱眉头:“你要奏什么?”
  迎着这样多的目光,崔玉郎面上没有半点惧色,不卑不亢跪下来,恭敬道:“微臣欲奏之人,为太子殿下!”


第126章 布粥(一更)
  一听这话; 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李川作为一个太子; 行事素来谨慎; 这么多年,李明废太子的念头起过无数次; 却都没有找到实际错处,崔玉郎一个礼部小官; 竟然刚参太子?
  李明听得这话,颇有兴致; 立刻道:“我记得; 崔大人本是礼部官员吧?怎么也干起了御史台的事儿?”
  “微臣虽为礼部,位卑言轻; 但涉及社稷大事; 微臣不敢不说。”
  崔玉郎说得一脸正气浩然,李蓉都忍不住回过头去,不由得想崔玉郎是不是真的抓到了李川什么证据。
  她心稍稍有那么几分慌了; 她是让崔玉郎参奏李川,可不是让他乱来啊。
  李川在高处挑挑眉,他自己是清楚自己做过什么的,实在想不出自己犯过什么危急社稷的大事儿,于是他也是好奇; 直接道:“崔大人说得这样严重,那倒不妨说说。”
  “陛下,”崔玉郎听到李川玩味的话,硬着头皮道; “近年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且不说去年,就说今年冰灾,民怨载道,如此天降异象,就是因太子无德……”
  “你胡说八道些什么东西!”不等崔玉郎说完,李明就怒了。
  这种没有实质指向的天灾,首先无德的一般不是太子,是君王,李明哪里容得他说下去,抓了手边的折子就往崔玉郎身上砸,怒道:“把这混账东西给朕拖下去打!朝堂之上容得你说这些怪力乱神之语?”
  “陛下,”崔玉郎慌忙跪下,急道,“去年礼部筹办秋祭,太子殿下在祭祀过程中打了个喷嚏,此举怕是触怒了上天,犯了大不敬啊!”
  听到明确指向李川有错,李明脸上表情缓了些许,礼部尚书顾子道冷冷看了跪在地上的崔玉郎一眼,提步走出来:“陛下,去年太子殿下身染风寒,仍以病体完成祭祀,其心之诚,上苍可见。上天有好生之德,太子贤明,断不会因为一个喷嚏就有所不满。近年来虽然部分区域有些许灾患,但并无特别,大夏地域广阔,每年部分有灾,实属正常,强行牵扯至天罚,那实是太过勉强。”
  顾子道转过头去,看向崔玉郎,轻喝:“如此妖言惑众之贼子,当罚!”
  顾子道开了口,群臣附和,李川面色不动,根本懒得理会崔玉郎这种跳梁小丑。李蓉也懒得再看,只想把这蠢货打死在朝堂。
  扯什么不好?扯这么不着调的,活该被罚。
  崔玉郎见得李蓉的眼神和扭过头去不想再看的姿态,他又委屈又窘迫,和李蓉合作头一次办事儿办成这样,他也觉得有些尴尬。可这又能怎么办?
  他的确找不到什么可以参的了。
  朝堂上对他要打打杀杀喊了一阵子,李明终于开了口,只道:“崔大人虽然说的虽然有些荒唐,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样吧,崔大人罚俸禄两个月,太子……太子今日去宗庙,再跪一夜,以算是对去年秋祭的事儿,有个交代。”
  李明这话说出来,李川面色不变,但是眼里却带了几分冷。
  在场所有大臣都皱起了眉,却也没有多说。
  毕竟去宗庙跪一晚以示诚孝,到怎么都挑不出什么错处,也的确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说,本来就是崔玉郎找事,最后却是罚两个人,这一点上来看,无论如何都失了公允。
  李蓉看得清楚,李明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找李川麻烦,是不会有事的。
  他希望的,就是下面的人,能多多找点李川的麻烦。
  李蓉忍不住带了笑,心里却有些凉。她尚且如此,更何况李川?
  李川毕竟还年少,他虽然努力忍着,面上却还是看得出几分生气来,等下了朝,李川带着自己的人一起走出大殿,路过崔玉郎时,他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叫了一声:“崔大人。”
  崔玉郎一听,心里有些发凉,可他此刻不能退缩,他还在等后面的人,于是他撑着气势回应:“殿下。”
  “日后朝堂之事,还需慎重掂量,崔大人当官不久,官场上得事,不妨多请教一下前辈。”
  “谢太子指点。”
  崔玉郎背后冒着冷汗,李川也没再回他,领着人下了台阶,便走了出去。
  李蓉随后跨出大殿,路过崔玉郎时,低声道:“无妨。”
  李川再生气,都不会对崔玉郎做什么的。
  如果是上一世后期的李川,倒还真可能做什么,可十七岁的李川,她再了解不过了。
  他不可能为了自己的私事,对崔玉郎如何。
  可她母后听闻了此事,却未必不会,她还得去宫里和她母后说一说此事。
  而且,打从她和裴文宣和离以来,她还没入过宫,她母后想必也挂念着。
  李蓉想着,便先让人去宫里通知了上官玥一声,随后就直接往后宫过去。
  李蓉往后宫过去时,崔玉郎才到宫门口,就听见一个宫女叫住他:“崔大人。”
  崔玉郎顿住步子,宫女走上前来,小声道:“今日肃王殿下授画老师染疾不能前来,柔妃娘娘让奴婢代问,崔大人今日可还方便?”
  崔玉郎听到这话,便笑起来,恭敬道:“能为殿下效劳,是微臣之幸事。”
  李蓉到达未央宫时,里面又在吵嚷着。
  这也是常事,每次前朝发生点什么事儿,上官玥总要骂一骂李川。
  “你就是心软,这么点事儿都办不好,你让我和你姐姐日后如何依仗你?那崔玉郎开了这个头,你日后怎么办?看着那些大臣得势找你麻烦吗?”
  李蓉听着上官玥的吼声,转头看向引着她进来的嬷嬷,这嬷嬷是上官玥的陪嫁,也算是上官玥的心腹。一见李蓉看过来,嬷嬷低声道:“人都清理干净的,殿下放心,老奴也只送殿下到这里。”
  李蓉点点头,也知道她母亲毕竟在宫里呆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在这种事上出差池。
  她提步走了进去,笑着道:“这又是唱的哪出?怎么我回回来,就见母后在骂弟弟。”
  “你还敢说?!”
  李蓉一出声,上官玥立刻回了头来,骂着道:“和离这么大的事儿,也不同我提前商议一声,出了事儿都不进宫来同我商量商量,多久了,现下才来,你心里还有我这个做母亲的吗?!”
  “母后,姐姐也是难过。”李川赶紧道,“你别骂她……”
  “你闭嘴!”上官玥骂了女儿骂儿子,回头盯着李川,“你自己好好反省。”
  李蓉习惯了上官玥的性子,她对她还好,从小打骂很少,但对李川却是极为苛刻。如今她出嫁之后,同李川的太子前程牵扯到了一起,上官玥也慢慢一视同仁起来,事事都想管着。
  李蓉笑着扶了上官玥坐下,温和道:“母后你也别太生气,容易上火伤肝,凡事好好说就是。”
  说着,李蓉端了茶给上官玥,坐到了上官玥边上:“今天怎么吵起来了?”
  “我听说了,那个崔玉郎参了他,”上官玥将茶杯磕在桌上,抬手指了李川,恼怒道,“我让他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儿,他都不肯。你父皇什么意思,你看不明白?今个儿开了崔玉郎的头,若川儿不震住他们,日后找川儿麻烦得不知道要有多少!”
  李川抿紧了唇,上官玥见他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转头看了女儿,见着李蓉笑意盈盈的模样,又不知怎么的生出了几分惧意,想起去年来李蓉的手段,她又觉得不好说得太过强硬,于是软了声音,似是有些委屈:“你我都虽为高位,但终究是女身,荣辱都系在川儿身上,他若有个闪失,我们怎么办?我都是为着他打算,可他又不听。他这性子,哪里有点太子样子?我若多一个儿子……”
  “母后,”李蓉打断了上官玥的话,平和道,“先喝口茶吧。”
  上官玥也知道自己失口,她沉默下去,李蓉起身扶起李川,让李川坐起来,李川低着头不说话,只是李蓉想让他坐在上官玥边上时,他就坐到了李蓉边上。
  李蓉夹在母子中间,觉得有几分尴尬,她喝了口茶,缓了缓情绪,轻咳了一声道:“我今天来,就是来说崔玉郎的事。”
  “阿姐,”李川垂着眼眸,低声道,“崔玉郎虽然参我,但并未犯什么错,不必……”
  “崔玉郎是我的人。”
  李蓉开口大胆李川,李川猛地抬头,上官玥也震惊看过来,李蓉喝了口茶,缓慢道:“参你,也是我让他做的,你们不要动他。”
  说的是“你们”,李蓉主要看的却是上官玥。
  上官玥愣愣看着李蓉,不解道:“蓉儿,你这是……”
  “母后,”李蓉笑起来,她看着上官玥,温和道,“川儿年纪不小了,咱们不能一直等着柔妃坐大,不是吗?”
  “你是想动柔妃?”上官玥皱起眉头,“可崔玉郎和这事儿什么关系?而且你父皇一直护着她,你想要动她……”
  “母后放心,”李蓉安抚着她,“我自有分寸。”
  上官玥迟疑了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正事谈完,气氛一时有些尴尬起来,上官玥喝了口茶,迟疑了片刻,才问起李蓉和裴文宣的事:“你和裴文宣和离这件事,我也知道个大概。”
  她缓声道:“也是没办法得事,若你还喜欢他,等日后时机合适了,再在一起就是。”
  只是说,一个会为了权势选择和离的男人,她这女儿,也未必会选择就是了。
  李蓉是什么性情,她这个做娘的再清楚不过。
  只是她了解的,是十九岁的李蓉。
  李蓉笑了笑,也没多说这些,就和上官玥随意闲聊了一会儿,上官玥劝了她几句,母子三人吃了顿午饭,上官玥便觉得累了,她先去午睡,便留李蓉和李川坐着。
  李川一直不说话,李蓉看了他一眼:“怎么,同母后吵架,连我都不理了?”
  “怎么会?”
  李川苦笑起来:“就是觉得有点累,想休息一下。”
  李蓉知他说谎,无论是谁,早上被父亲如此对待,接着就被母亲说着若再有一个儿子就好,心里都不大好受。李蓉缓了一会儿,慢慢道:“母后的话,你别放在心上。她也是气急了。”
  李川听着,低声道:“无妨的。”
  他抬手给李蓉倒了茶:“母后说的,也对。”
  茶水声涓涓落入杯中,李川似乎真的是累了,明明还是少年,却就呈现出几分厌世的疲惫。
  “若是母后多有一个儿子,或许大家都过的好许多。我不必一定要当太子,母后不必一定指望我。”
  李蓉抬眼看他,李川放下茶壶,靠在椅背上:“若阿姐是个皇子,我也就不必受累。”
  “川儿……”
  “我就说说,”李川笑起来,“我知道阿姐不会怪我,我就说说而已。我知道,”李川不知道是说给李蓉听,还是自己听,“阿姐和母后,都为我付出许多,我既然享受了这份荣耀,断没有退缩的道理。阿姐放心,我就缓缓。”
  李蓉说不出话,姐弟两坐了一会儿,李川躺在椅子上,他闭眼休息了一会儿,李蓉就守在他身边,姐弟两坐在庭院里,李蓉看着庭院里盛开得正好的春花,守着身边的李川,她突然觉得有种难言的悲凉涌上来。
  她这一世,有了裴文宣,等李川成为皇帝,等世家朝争解决,那权力、爱情、自由,她就都有了。
  可李川的人生,却没有尽头。他一辈子都得困在皇宫里,为了母后,为了她,为了上官家,为了百姓,为了大夏,独独不是为了自己。
  “秦临在西北怎么样了?”
  李川仿佛是缓了过来,他开口问起正事,李蓉回过头来,点头道:“还好。他自己和叔父单独在前线城池,前线有战事,萧肃不想派自己的人去,就把他们放在最前线,秦临要兵,他就把他管不住的人送过去,这些人到了前线,都成秦临的人。”
  李蓉慢慢道:“现下除了缺钱,其他都好。”
  李川点点头,他想了想道:“钱这边,我私下送……”
  “我会想办法,”李蓉打断他,“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