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锦娘妙匠 >

第162章

锦娘妙匠-第162章

小说: 锦娘妙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采青在旁边听了半天,忍不住插话,“会不会不是衣服的问题,而是水土不服,或者是吃了什么不合适的东西,才会起疹子呢?”
  
  “也有这个可能呢!”舒太后点头便是同意,“待会儿哀家叫太医来问问。现在使节团还没走,若是夜宸公主出了什么问题可就麻烦了。李尚服啊,你要再尽心一些,知道了吗?”
  
  “是,奴婢遵命!”
  
  文采青略作思忖,建议道:“太后娘娘,西昭国和太慈国虽然是邻国,可是不管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诸多习俗不一样。采青以为,也应该找个周到可靠的人去秋露宫伺候着,看看夜宸公主是不是有什么禁忌,里外通个信儿,也好行事啊!”
  
  “嗯,丽妃你说得没错!”舒太后深以为然,想了想,吩咐身边的宫人,“马上去浣洗房,把敬丫头给哀家叫来!”
  
  “是!”宫人答应着去办事了。
  
  两刻钟的工夫,敬姑便被带了来。文采青见状起身告退,易夫人也跟着退了出来。
  
  出了寿安宫,紧走几步追上文采青,“丽妃娘娘,留步!”
  
  文采青停住脚步,微笑地问道:“易夫人有什么事情吗?”
  
  易夫人笑了一笑,“是啊,臣妇有几句话想跟丽妃娘娘聊聊,不知道丽妃娘娘可方便?”
  
  “当然,采青正好也有几句话要对易夫人说呢,不如就到长庆宫去喝杯茶,如何?”
  
  第237章暗请拥立
  
  “易夫人是为了曼儿的事情吧?”落了座,文采青笑着问道。
  
  “是啊!”人家不拐弯,自己也不抹角,易夫人微微一笑,“不知道可否请娘娘高抬贵手呢?说来那孩子也够苦命的了,还未入我易家门,便(炫)经(书)历(网)了这么多波折,有时候想想都让人心疼。臣妇实在不希望她再受苦了!”
  
  文采青听她说得真挚,心里竟然升腾起一股异样的情绪,温暖而憧憬。如果当初她没有入宫,和易云修成正果,是不是也能被这样怜惜疼爱呢?
  
  想到这个不禁摇头苦笑,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如果过那样的日子,她宁愿终生不嫁。现在一切想要的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她为什么还要向往一个妇人的怜惜呢?真是可笑。
  
  易夫人见她摇头,会错了意,以为她不肯答应,心里暗暗着急。易云已经好多天没有回家了,只在半个多月前差人送了一封信回家,说出去办事。她不知道儿子去办的什么事情,但是他离家正是海曼出事之后,猜到跟宫里的某人有关。
  
  正思忖着要怎么开口,就听文采青说话了,“听说易大人最近在朝堂上很是保守,一直保持观望的态度,这不像易大人的作风呢!”
  
  易夫人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提起易正山,不置可否地笑了一笑,“臣妇向来不打听朝廷的事,想来男人们做事自有道理吧!”
  
  文采青笑得意味深长起来,“采青听闻易夫人智慧过人,曾经被先帝誉为女丞相,说若是女子可以入朝为官,易夫人定不输给易大人!”
  
  “那是先帝过誉了,臣妇不过是个妇道人家,只想相夫教子!”
  
  “不过……听闻易老爷向来敬重夫人,易夫人说的话,易老爷总会考虑的吧?”
  
  易夫人听她这是要进入正题了,“丽妃娘娘有话不妨直说!”
  
  “易夫人应该也听说了立后的事情吧?采青并不在乎当不当得皇后,只是朝中那些老臣对采青有如此大的成见,让采青很是伤心。易大人虽已不在丞相之位,但在朝中的威信还是很高的,若是他能为采青美言几句,化解了那些老臣对采青的成见,采青会感激不尽的!”
  
  原来是这样,易夫人【炫】恍【书】然【网】大悟,她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只要易正山肯力荐她为皇后,她就放了海曼。还真会讨价还价!
  
  易正山对她的成见恐怕比朝中那些老臣还要深,在朝堂上之所以闭口不言,恐怕是觉得反对的声音已经够多了,没有必要再添柴。让他力荐,岂不是等于逼着老虎吃草?
  
  不过事关海曼的安危,她也不好把事情说绝了,“臣妇会向我家老爷提的,不过我家老爷脾气倔强,未必肯听臣妇的!”
  
  “采青信得过易夫人!”文采青对她粲然一笑。
  
  易正山照例很晚才下朝回家,回到房里来,见易夫人还没有睡,坐在灯前沉思。
  
  “夫人,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呢?”他走过来为她披上一件外衣,“是不是云儿有什么消息了?”
  
  易夫人摇了摇头,“没有。其实……我今天进宫了,见了夜宸公主,也见了丽妃娘娘……”
  
  听她提到文采青,易正山皱起了眉头,“莫非她跟你说了什么吗?”
  
  “只不过闲聊了几句而已!”易夫人笑着掩饰,顿了一顿,又试探地问道,“老爷,听说那些老大人都在反对立后一事,你是怎么看的?”
  
  “丽妃绝对不行!”易正山说这话没有丝毫的犹豫,“皇后乃一国之母,要胸怀天下,宽容大度,她城府太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在不是皇后的上好人选!”
  
  易夫人笑了一笑,“自古皇宫之内,都是勾心斗角,要想坐稳皇后这个位置,没有点城府和手段是不行的。我倒是觉得丽妃若是做皇后,或许会很合适!”
  
  “人心贪则暗,暗则暴,暴则戾,如果这种人做了皇后,只会祸国殃民罢了!”易正山摇了摇头,似乎不想再说这个话题,“夫人,夜深了,还是早些歇息吧!”
  
  稍加试探,易夫人便知道自己的推测没错了。易老爷有易老爷的立场,她也不能强求,看来要想别的办法救曼儿了!
  
  “娘娘,出事了,出事了……”春儿一溜小跑地进门来。
  
  “什么事啊?”文采青眼睛没从书上挪开,淡淡地问道。
  
  “夜宸公主突然晕倒了,西昭使节说,如果咱们太慈国无法妥善安置西昭国唯一的公主,他们就要把夜宸公主带回去。太后娘娘和皇上都急坏了,正在寿安宫商议对策呢……”
  
  文采青有些吃惊地抬起头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昨天晚上!”
  
  “走,我们去寿安宫看看!”她果决地站起身来,虽然她还没坐上皇后的位子,可是这个时候也要做些皇后该做的事情才对。
  
  进得寿安宫来,舒太后正在跟敬姑和前往秋露宫诊治的太医询问情况,姜世泽则脸色阴沉在坐在那儿。
  
  福身见礼入了座,接过舒太后的话茬问道:“夜宸公主现在到底如何了?”
  
  “唉……”太医未语先叹气,“不让臣诊脉,光靠察言观色是无法判断她的病根在哪里啊……”
  
  “什么?夜宸公主不让你诊脉吗?”舒太后甚是惊讶。
  
  “是啊,太后娘娘。臣苦劝再三,夜宸公主的贴身侍女以男女有别为由,不肯让臣近身把脉,臣无奈,只好远远地观看了一下夜宸公主的气色。见她双颊潮红,虚汗连连,恐怕是虚火上升所致。不能诊脉确诊,也不敢随便开药,只好吩咐他们做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来调理……”
  
  文采青蹙了一下眉头,“莫非是故意刁难,好以我们太慈国照顾不周为由,回西昭去吗?”
  
  “奴婢看着不像!”敬姑摇了摇头,“今日使节去秋露宫探视,说了要带夜宸公主回国的话,夜宸公主的贴身侍女传话出来,说既然已经来了,无论如何也不会回去的!”
  
  “那也有可能是做戏给你看的啊!”文采青不以为然。
  
  “也有可能是这样!”敬姑不敢完全否定文采青的猜测,不过她在秋露宫侍奉了好几天了,总觉夜宸公主神神秘秘的,可是跟回国的阴谋好像沾不上边,好像另有蹊跷。不过这只是她的直觉罢了,不可为信。
  
  舒太后叹了一口气,“不管她是不是有意刁难,咱们都要先把她的病治好了,不能让西昭握住把柄才行了,就让陆天成再去一趟吧!”
  
  “是,臣这就回去知会陆大人!”太医应着走了。
  
  “敬丫头,你也回去好生照应,吃穿用不得出半点差错!”
  
  “是,太后娘娘!”敬姑答应一声,也告退了。
  
  舒太后愁容满面,“这和谈之事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若是夜宸公主出点什么事情,之前的努力岂不是全都白费了吗?”
  
  姜世泽目光里闪动着寒意,却并没有说话,这个时候说出开打的话,只会让他老娘更闹心罢了。
  
  文采青略作思忖,微笑地道:“太后娘娘,不如让采青去看看夜宸公主。我们年纪相差无几,或许说得上话呢?”
  
  舒太后对这个办法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不过也只有试试了,“也好,你去吧!”
  
  第238章病根所在
  
  “很抱歉,我们公主现在身体不适,不方便见客!”夜宸公主的贴身侍女语气恭敬却不失冷硬。
  
  文采青眼中飞快地闪过一抹冷色,面上却巧嫣嫣然,“没关系,请你转告夜宸公主,让她好好休息,本宫就先走了!”
  
  只要见了夜宸公主,她就有办法得知西昭国是不是故意刁难,可是怎么也没想到上来就吃了一个闭门羹。人家不见,总不好硬闯进去,就算不考虑到皇后的风范,她还要脸呢。
  
  回到寿安宫,跟舒太后说了情况,舒太后愈发犯愁了,“唉,这可怎么才好?”
  
  “太后娘娘不要太过担忧了,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文采青好言劝慰,心里终究还是有些不是滋味。如果她能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立后的事情也会顺利一些。
  
  正说着,陆天成和敬姑走了进来。
  
  “怎么样了?”不等二人见礼,舒太后便急着问道。
  
  “禀太后娘娘,臣方才去过秋露宫,夜宸公主依然不肯让臣诊脉。不过臣为她察言观色,又问了她的贴身侍女一些问题,也多少知道了些端倪。”
  
  “哦?”舒太后眼睛亮了起来,“你快说说看,病因是什么?”
  
  “夜宸公主一路从西昭赶来太慈国,路途颠簸,身子虚弱。而且咱们太慈国与西昭国气候差异甚大,公主一时难以适应,冷热不调,心情焦躁,虚热淤积,才会晕倒。”
  
  “那为什么会起疹子呢?”
  
  陆天成迟疑了一下,“这个臣没能诊脉,不敢妄下论断。不过臣猜测,恐怕是夜宸公主所穿的衣服所致。臣问过她的贴身侍女,公主似乎穿不惯咱们太慈国的衣服,平时所穿均为从西昭带来的裘皮衣物。这裘皮衣物保暖性很好,在西昭国颇为盛行,可是放到咱们太慈国来穿,就甚为不妥了!”
  
  “为什么啊?”舒太后很是好奇,“咱们这儿到了寒冬也有人穿裘皮衣物啊?”
  
  “太后娘娘有所不知,其实我们生活的地方有许多眼睛看不到虫类,这种东西喜温耐潮,尤其喜欢寄居在动物皮毛之中。咱们太慈国却相对温润潮湿,极其适合这些虫子生长。我们从小生活在这里,已经习惯了。况且到了寒冬腊月,这些虫子会因为天气寒冷大量减少,即使穿裘皮,也无大碍。
  
  然而西昭国气候终年干冷,这类虫子极难生存,可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种虫类。突然间接触到会有不适应,身体强壮的人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夜宸公主身子虚弱,又极其敏感,突然从干冷之地来到温润之地,所穿衣物又都是裘皮,沾染了许多虫类,使得她身体不适,从而起了红疹,这也在情理之中!”
  
  舒太后听得惊呼连连,“原来还有这等稀奇的说法呢!”
  
  “是,太后娘娘,臣也是听唐太医说的!”陆天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
  
  “唐年吗?”经过捉奸验身一事,舒太后对唐年的印象可谓极其深刻,“既然他这么懂得,不如就让他去给夜宸公主治病,如何?”
  
  “是,臣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陆天成迟疑了一下,“臣认为,当前还是要先解决夜宸公主的衣着问题,让她尽快换下裘皮,跟咱们一样穿透气性很好的绸布才好啊!”
  
  “说来说去根儿还在衣服上啊!”舒太后明白了,“来人,去尚服局叫孙尚服来见哀家……”
  
  “太后娘娘!”不等她说完,敬姑便开口打断了她的话,“奴婢认为找孙尚服也无济于事!”
  
  舒太后不解地看过来,“敬丫头,你想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