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福气包-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翠兰是在早上就溜出去的,背着苏老太太,拿了一包吃的,还有她烙出来的一大包饼子。
因为是白天,顺着大队走,所以她的动作很明显。
夏春花看见刘翠兰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把手里的锄头一扔,赶忙跑过去:“刘翠兰,你拿着这老些东西,都是啥啊?你要去哪啊?回你娘家?”
夏春花可听苏爱华说了,关于洪灾那些,还有苏洵北,出去买粮食,都被人给买完了。
眼瞅着甜水乡就要发洪灾了,日后这粮食,金贵的跟金子似的,苏家五房分家,落实到个人,三房就两口,分的粮食最少,再给娘家分一分,苏洵北这日子怎么过?!
所以啊,夏春花尽量是好言好语的商量:“翠兰啊,我听人家说,中午咱们村子里要开会,你要不等到开完会再去娘家看看?你把这老些吃的都给了娘家,你和你男人怎么办啊?”
“时间紧迫,来不及了。”刘翠兰根本不懂夏春花的弯弯绕绕,她只道:“我娘那边情况危机,春花,你要是想找我说大道理,咱们下次说吧!还有,家里的粮食多着呢,过些日子大队里发粮,又是丰收的一年!”
丰收个屁!
那是你个憨憨不知道要发洪灾了!
夏春花吸了口气,“你就没想过,咱们村子里为啥来了那么多专家?人家可说了,咱们今年的粮食收成可能因为发生天灾而锐减!”
“啥天灾啊?咱们这人杰地灵的,春花,你也别拦我了,我娘那边说想见我,我人都是老苏家的了,我为了他们老苏家,做牛做马了一辈子,我拿点东西回娘家怎么了?夏春花,扪心细问,你没拿东西回过娘家?”
拿当然是拿过的,但那个性质能一样吗?
刘翠兰给包一挎,根本不怕夏春花:“你别管我了,我拿这些吃的问心无愧,况且这些吃的也不多。你不是我们苏家的人,就不要管我们苏家的事情!”
夏春花被刘翠兰这样给气笑了,“行行行,我告诉你刘翠兰,你真当我贱的管你们三房的事情!要不是你男人和我男人认识,你爱怎么作就怎么作!可怜苏老三年纪轻轻就瞎了眼,娶了你这么个养不熟的白眼狼!自家男人在外往家拿吃食,你往外送吃食,简直恶心!”
跟刘翠兰这说完话,夏春花就回去拿锄头了。
第747章 看不到翠兰的好
夏春花家里的贵重物品都收拾好了,没什么事情就出来出工,省的待在在家里胡思乱想。
刘翠兰没想到夏春花脾气这么大,嘟囔:“是是是,你们就永远看不到翠兰我的好,我给我娘拿吃的都是错的,等到你娘遇到山洪了,你就明白要把家里搬空给她送米送粮送肉的心情了!”
夏春花:“……”
刘翠兰说完话,也不墨迹,就直往娘家赶。
实话实说,甜水乡要发生洪灾这件事情刘翠兰也听到风声了,但她觉得,再大的灾难又如何,苏洵北还年轻,可以挣钱,但她娘就不一样了,这么大的岁数了,就该她去尽孝了。
刘翠兰走的利索,是要回到刘家,让刘老太太给她分析分析,到底是怎么样的女人,能包养苏洵北这样的男人。
弄得她心里怪不舒服的。
刘翠兰的亲娘,那就是个比赵老太太还要贪的性格,赵老太太还懂投资,不要寒了女儿的心,但刘老太太的教育太成功了,根本不需要再给刘翠兰一分钱,刘翠兰就上赶子拿钱了。
一进刘家的大门,刘翠兰就跟躺在床上的刘老太太告状:“我觉得我们洵北在外面有人了!”
刘老太太一脸愤慨:“啥?他一个庄稼汉还敢在外面养女人?他有钱不知道孝顺我?他还是不是人?来,兰儿,一会儿你扶着妈,妈必须要找他算账!”
刘老太太信誓旦旦:“知道是和哪个女人厮混吗?妈肯定给你把这群狐狸精打跑!”
刘翠兰长长地叹了口气:“妈,是我无能,根本查不到是哪个女人,不过我这里有那女人送给洵北的东西,您帮我瞧瞧,这是谁家卖的。”
刘翠兰把包裹着吃食的袋子打开。
放在玻璃罐子里的果酱给刘老太太一身的恶疾都剔除了。
刘老太太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起来,摸着玻璃瓶:“这是果酱吧!可真稀罕啊!这成色,一点杂质都没有,都是外头那个女人给苏洵北的?”
“对!妈!就是外面的那个女人给洵北的!”刘翠兰握着拳头,一双眼睛通红通红的:“我看他变了,我就想着,他一定是觉得,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他就是寻刺激他!”
“妈,我必须要让他和外面那个女人断了关系!他这是不忠!对我们感情的不忠!”
“不行!”刘老太太想都没想的拒绝,看着她闺女一脸的伤心欲绝,改口,放缓了语气:“妈的意思是,他是我女婿,如果他寻求刺激找了别的女人,那你也可以找刺激,背着他把这些吃的拿给妈不是?你俩这不就扯平了吗?只要苏洵北愿意和你表面,你就别闹了!”
和有没有吃的没关系,主要是苏洵北真是个肯干的男人,而刘翠兰呢,就知道往娘家划拉东西,自己的闺女,刘老太太自己清楚,这时候,不能让她离婚。
离了婚,刘家才是啥也没了,但敲打苏洵北是可以的,如果苏洵北找的不是富婆的话。
第748章 傻孩子
可现在来看,苏洵北找的必定就是富婆了,不然他哪里有钱买这些好东西?
刘翠兰委屈到掉眼泪:“妈,你不宠我了。”
刘老太太一脸慈爱的摸着刘翠兰的小脸:“傻孩子。”妈哪里宠过你哦!
刘翠兰给娘家送完吃的,被刘老太太灌了一顿迷魂汤之后就回家了。
一进门,就看见了拿着鸡毛掸子坐在院子里的苏老太太。
刘翠兰刚哭过一遍,眼眶红红的,为了她逝去的爱情。
苏老太太看见刘翠兰气就不打一处来,尤其是听见夏春花和她说的,让她管管刘翠兰,危急关头,就别啥东西都往娘家送,先给自家日子顾好!
苏老太太这么大的人了,真的是,因为一个刘翠兰,给她这辈子的人都丢没了!
刘翠兰心里咯噔一下,哆嗦着身子,犹犹豫豫的站在门口。
“你还不给滚进来!”苏老太太一扬鸡毛掸子,冲着刘翠兰的方向就砸了过去。
刘翠兰下意识地躲了一下,鸡毛掸子从她身边飞过去。
刘翠兰松了口气,她没捡鸡毛掸子,磨磨唧唧的往院子里走,大概是苏老太太那没有什么武器了,她的胆子也大起来了,直接问道:“娘,夏春花是不是跟您告状了啊?她这么大的人了,怎么不知道告状丢人呢?”
“你知道告状丢人,你怎么做事不要脸呢!你给你娘家送那一大包的饼子的时候,怎么不想着,要是真出了点什么事情,我儿子的命就没了呢?!”苏老太太红着一双眼睛,就直伸手打到了刘翠兰身上,“这些年,你摸摸良心,我哪里亏待你了?你这种时候给你娘家送吃的,你男人在外指为一粒米在那求人,你倒好,大方的像是度苦度难的活菩萨了!”
刘翠兰被老太太骂的直缩脖子,她男人买米求人了吗?
她只看见她男人拿了好多的果酱回来。
刘翠兰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男人在外面找女人,婆婆又只知道说她,明明就分了家,怎么她老要受气呢?就因为没生儿子?
她不够努力了吗?这不是苏洵北不乐意吗?她婆婆怎么不找苏洵北的麻烦呢?
刘翠兰这大半辈子啊,在苏家活的战战兢兢的,到了现在,她男人都出去找女人了,也没人给她出气,都让她忍着,婆婆就当看不见!
刘翠兰猛然向后退了一大步,抬起胳膊挡住了苏老太太的手,声色轻缓,表情严肃道:“娘,您别再说我不好了,我们刘家嫁女儿,是让我来过好日子,不是跟着洵北遭罪的,我给我娘家送吃的,洵北还没说话,咱们都分家了,怎么也不该您一直教训我!我知道我肚子不争气给您添堵了,这个家您对周雪微都比对我好,我看开了,往后我不出现在您面前就是了,您也甭一直看我不顺眼我!”
苏老太太抽刘翠兰的动作顿住。
她有一瞬间的怒气冲冲,又有一瞬间的熄火。
说什么,她还能说什么,就是摊上了呗!
ps:五更晚安。
,
第749章 大兄弟刘长喜
苏老太太觉得儿子就是命苦就是摊上了一个拎不清的,在这种买不到粮食的时候,在这种刘家还有好几个儿子,好多粮食的时候,还要把家里的好东西往娘家送!
苏老太太也不打算再骂刘翠兰了,人各有命,她等着她后悔那天。
只是苏老太太没想到这天来的这么快——
上午九点,刘长喜召集村子里的人去开会。
“关于白先生说的,咱们村子很快就要发生洪灾,公社那里给了指示,防洪抗灾拯救小麦是男人的事情,至于女人们,回家,整理好家里的贵重物品,把家里的粮食什么的都放好,有能力的多烙点饼子,从今天晚上起,所有村民,拿着你们家的吃的喝的,咱们在村外过夜!”
拿着喇叭喊的是刘长喜,白景仁自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喇叭是村子里一直用的,喊起话来嗡嗡响。
“大伙儿都听没听见!今天这件事情,是上头规定的,每家每户,给我落实到个人,必须搬到村外生活!”
带有强制性的声音从大喇叭喊出来,站在大队里的几个女人,就小声嘟囔:“这几天,天气这么好,也没见到下雨,怎么就说有洪灾了呢?专家?专家说的准吗?”
“咱们甜水乡地理位置很好的人,这些年都没瞧见有啥灾和害,真能有洪灾?”
“今晚搬出去,明天咱能回来吗?家里好些个事情呢!专家,您给句话啊?”
白景仁站在刘长喜身边,霍胥不在,盛老爷子也不在,他额头爬着细密的汗,身关他自己个儿的名声,他搓了搓手心,对着所有人的视线,点头:“对,是有洪灾!我已经报上去了,大伙儿都安分些,听指挥,钱再重要,还能有人命重要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
白景仁话说出来了,再加上刘长喜和村支书态度强硬,一时间大队里站着的人群都散开了。
刘长喜给专家接到了自己家里头,上头说,要让专家全程跟着。
正午的太阳悬挂于空,没有阴雨,也没有狂风,一如既往的平静。
白景仁心里有那么些许的焦躁。
刘长喜给人递了杯水,白景仁忽然就问他:“大兄弟,你说,就这两天,你们村能发生洪灾吗?”
大兄弟刘长喜:“???”
你问我?你不是专家?
白景仁也是意识到了这点,坐在院子里,看着刘长喜他媳妇忙前忙后的收拾屋子,真到了这一步,他心里莫名的发虚,愁的又掉了一把头发。
“其实,兄弟,你也不用想这老些,要是没发生洪灾,人平安,地平安,这是最好的,要真有苗头,哪怕是一点,咱们预防到位,无愧于心就行。”
白景仁人生里第一次,用他的专业水平去撒谎。
但他没想到的是,刘长喜一早就知道他是霍胥和盛老爷子请来的托儿。
晚上八点,村子里的人陆陆续续搬到了村口。
小到一两岁还在襁褓的婴儿,大到八九十岁的老头老太太。
第750章 搬到村外
老人被家里的儿子背着,或者是家里有推车的,给人和东西往推车里一扔,就直给弄了出去。
村口吵吵闹闹的,一开始是一群人坐在那聊天,等到了九十点,人累了,就开始抱怨了。
“大队长,咱们就这么在村口睡觉?连张床都没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洪灾要没来,谁来补偿我这几天受的委屈?”率先说话的是沈爱莲,她靠在家里的推车边上,身边三个儿子,还有钱招娣。
沈爱莲她男人拉了她一把,示意她别当这个出头鸟,沈爱莲没听。
村子里的其他人都把视线放在了刘长喜身。
“等三天,如果三天内没有事情,大伙儿就能回去,在此期间,私自回去,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出了事情,后果自负!”
刘长喜的声音雄浑,脸色也严肃,伴着月色,竟也是没有多少人再敢反驳。
苏老太太和她孙女在一处搭伙,苏家五房搬出来了两块木板,上头铺着棉被,给苏老太太和苏绵休息用。
五房是准备的最齐全,也是最先开始准备的,没有旁人的慌乱,不光有苏绵烙的饼子,还有装到小瓷罐子里的咸菜和肉干。
周围几个女人瞧见了,啧啧称奇,就连苏漠都没忍住,铁头铁脑的问了一句:“五叔,你怎么准备的这么齐全啊,就跟着事先知道了洪灾似的!”
洪灾的事情,霍晓晓没和儿子说,就只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