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54章

重生一九八二-第54章

小说: 重生一九八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是一九八四年,身在天子脚下,又只是一所中学,这家出版社在第一轮文件下来时就得跪。满打满算,现状还能维持五年。
  路英一惊,下意识的就道:“你听到了什么消息?”
  问完又觉得自己傻了,舒雨可不是京城人,更不是她刻意交好的那几个消息灵通人士,她怎么可能接到上头的消息。
  舒雨自然是摇头,“这种事其实不需要听消息,您想想看,我们国家已经确定了基本的调子,改革开放是不会动摇的,对不对。”
  这种重要的国策,路英当然是知道的,下意识的点头,“这绝对不会走回头路。”
  “您再想想,国家正在不遗余力的引进外资,而且势必会重新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想和全世界贸易就不可能不加入这个协定当中,您说对不对。”
  “你还知道世贸组织。”路英这一下是真的有些惊了。
  她确实听人说过,有关单位正在积极接触相关组织,已经在筹备工作组,据说这一二年就会启动复关程序。
  舒雨捂着嘴笑,“不关心国家大事怎么做生意,更何况,这也算时事政治。”
  每年考试的时候,都有时事政治这一项,身为考生必须得关心国家大事,不知道算不算中国特色。
  事实上中国的复关申请,确实是在两年以后,也就是一九八六年启动,然后经历了长达十五年的谈判,最终成为世贸组织中的一员。
  话说到这个份上,路英已经明白过来。中国想要加入世贸组织,想和全世界做生意,就必须做出改变。至少那些属于中国特色,而又不符合世贸组织协议的经营行为,肯定会被取缔。
  而国营企事业单位下属的三产企业,明显就属于不被世贸组织所接受的中国特色。再归结到自己身上,那就是出版社这摊事,并非长久之计。
  想到这里,路英直接冒出一身冷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她现在的状况啊。


第69章 亲闺女
  路英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办公室的大门; 起身道:“咱们回家; 边做饭边等。 ”
  原本是准备在外头吃的,但有些话明显不适合在外头谈,路英临时决定回家做。带着舒雨出门,提前下班。
  总编一个劲道:“按说您这两天都不用过来; 路路高考那么大的事,轮到谁家不得请几天假啊。您尽管去,等成绩出来还得喝您一顿酒呢。”
  要是能考上大学; 肯定得请客; 这是捧着路英呢。
  路英笑呵呵道:“那我可就承您吉言了。”
  一路出去都是奉承之声; 无比和谐。
  面包车平时就是路英在开; 两人上了车回到之前的住址; 舒雨发现,路家从之前的两间屋子扩大到了四间屋子。一下子分出卧室和客厅还有单独的厨房; 宽敞了许多。
  “这套四合院解放前是我们家的; 后头经的事太多,解放以后分给我们家两间; 也算是有个落脚的地方。”经历了十年浩劫,两间房碾转一圈失而复得,又回到她的手上。
  这几年可以□□交易; 她放出话想买,隔壁两间房的主人,单位正在分房子,但拥有住房的不在分房名单上; 索性就卖掉去住单位的房子。
  “单位的房子好,有卫生间厨房,还给装暖气。我也就是觉得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轻易舍了,再说学校分房也难。”路英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整个院子都拿到手,也算是给儿子留下一份完整的祖业。
  “阿姨,要是不麻烦的话,您这边有没有地方可以打听一下,我还挺想买套院子的。”舒雨其实最开始准备拜托的人就是路英,她是本地人,人面广,消息来源也多,这种事请她帮忙最为合适。
  “哟,你打算在京城买房子?”路英一脸惊喜,她从第一回 见面,就喜欢上这个小姑娘了。要是能来京城定居,路英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笑意是越扩越大。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了,我保准给你打听一家合心意的。”路英大包大揽。
  舒雨往客厅里一坐,这一回皮革沙发,组合家具,还有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整整齐齐摆起来,饭厅客厅用一组博物架隔开,看着就高端上档次。
  乱搭乱盖的厨房被拆的干干净净,空地上搭的是石板架子,架子上摆放着一盆盆的鲜花。整间院子被路家占了四分之一,也就这四分之一的地方能看,剩下的还是挤的一塌糊涂。
  路英从冰箱里取了汽水出来,插上吸管给她喝,“喝这个,凉快。”
  “晚上咱们吃炸酱面。”大夏天的,就三个人,一路上舒雨是强烈建议吃的简单点。
  路英拍板做炸酱面,舒雨举双手赞成,“听着就有食欲。”
  真烟熏火燎整出几个大菜,大家伙都是一身汗,还不一定乐意吃。更何况,交情到这个份上了,太客气倒显得生份。
  路晁回到家的时候,透过厨房的玻璃窗,看到里头正在说话的两个人,一个站在灶台上挥舞着锅铲,一个站在案板边上拿着菜刀切着什么。
  厨房的门开着,路晁走进去接过舒雨手里的刀,“你来了,给我吧。”
  转头问她妈,“怎么让客人帮忙。”
  路英嗔了儿子一眼,“手洗了没有就你来,舒雨是你的客人,可不是我的客人。我宣布,从今天开始,她就是我亲闺女。”
  路晁放下刀去洗手,“舒雨是你亲闺女,我是你假儿子,切菜的事让你亲闺女歇着,假儿子服其劳,好不好。”
  “去你的。”舒雨哭笑不得,和路英默契的都没有提起关于成绩的事。
  反倒是路晁自己切了几下葱丝反应过来,“我说你们不会对我这么没有信心吧。”
  “我觉得考的还行。”路晁又对舒雨道:“多亏了你的方法,估分应该估的比较准。”
  高考历来是中国最严格的考试,没有之一。出入都不允许携带纸张,而现在的报考是在分数出来之前,所以估分就尤为重要。
  经常有人为了保险而不敢冒险,导致最后明明可以录取更好的大学而错过。
  “什么方法?”路英问完才发现,这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关系,对儿子的关心太少了。高考这么重要的事,她竟然没好好给儿子参谋过,连他们现在说什么都不知道。
  “买了好几块大号的橡皮擦带进去,记完答案再带出来。”纸张是带不出来,但是文具可以带出来。只要文具带进去的时候没写字,没人规定出来的时候不能写字。
  “我也是偶然听说的,你能用得上就好。”
  路英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把面条捞起来道:“你们今天都要多吃一点。”
  也亏得儿子懂事,没让自己操心,路英看了一眼儿子,又看了一眼舒雨,都是不让人操心的好孩子啊。
  但论起性格,还是舒雨最好,这孩子庞辱不惊,处事大方得体。端看她指点的这门生意,指点的时候尽心尽力,看人做出成绩来了不居功不争利的心态,就知道日后必成大事。
  要是换个人,看着自己的主意被别人做出这么大的成就,早就气得在家捶桌子。再见面恐怕不是红眉毛就是绿眼睛,再不然就是阴阳怪气的想争个名份或是硬要凑个份子进去。
  其实路英之前也担心过,万一舒雨要是寄笔钱过来说要合伙,她接是不接。没想到,她一声没吭,还坦然受了自己寄过去的一千块钱,这才让她放下心,知道这孩子是一点掺和的意思都没有。
  这样的性子,太难得了。不然怎么有句话说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呢,财帛动人心啊。
  倒不是说路英不知感恩,而是这桩生意太吃关系和执行力了。可以这么说,同时把这个主意告诉一千个人,其中有九百个会想一想,然后放弃。剩下一百人去行动,只可能有那么二三个人最终取得成功。
  而生意上的事,可以听取别人的建议,可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但最终决定权只能在一个人的手里。特别是她这样的生意,开拓渠道花的钱有时候都没法记在帐上,要是合伙,很多事说都说不清楚。
  这方面,路英考虑的极为清楚,所以她宁愿记下这份人情,从别的方面还给舒雨。但生意的事,必须她一个人说了算。
  相比舒雨的云淡风轻,自己儿子的心思就要重得多,特别是回京后,跟他父亲那边的关系处理的越来越紧张。她能感觉到,不管复读还是选择专业,儿子都在跟对方较劲。
  说是放下了,其实,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路英最后捧着一碗炸酱走出去,看着走在前头的两个人的背影,还没落山的太阳,落下一层霞光,笼罩在他们的身上。
  儿子微微侧过头,高挺的鼻梁下微微翘起的嘴角,笑的那么温柔。仿佛感觉到目光所至的舒雨,也抬起头看向他,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年轻真好啊。”路英由衷的想,不知不觉就将这句话脱口而出。
  “妈妈在我眼里一直都很年轻。”可能是听到了妈妈的话,路晁回过头说道。
  舒雨也回头笑道:“阿姨年轻着呢,走出去人家都以为我们是姐妹。”
  路英大笑,“我可没服老,心态还是十八岁。”
  她也曾经年轻过,可他们那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大多是灰色的。好在她的儿子赶上了好时候,她希望,他的青春是一抹最绚丽的色彩,照亮他的人生。
  路英的工作也好,生意也好,从来不瞒着儿子,可能是家庭结构的原因,路英从来都是教导他,他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要学会承担责任。
  总不能平时总说他还小还小,什么也不让他知道,然后忽然有一天就说妈妈不行了,你顶上吧。那就是再能耐一人,也顶不上啊。
  舒雨很喜欢路家的家庭氛围,路英对待儿子就像是朋友,放在这个年代是非常难得的一种体验。而她自己家里,则是传统的家庭氛围,就是有家长在,你们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什么事都不要你们操心。
  其实说不上谁好谁坏,都是家长竭力对孩子好的一种表现。只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更喜欢前者的氛围。
  “我觉得舒雨说的对,如果加入世贸,肯定不会允许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存在。大家得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路晁也认可这个说法。
  “可是切割的话,总不可能让出版社关门吧,到时候我拿过来经营怎么样?”路英开始考虑这种可能性。
  “不对,到时候肯定很多人跟我抢。”不需要别人提醒什么,路英一旦进入状态,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她到时会面临着选择,是回学校继续公职,还是选择拿下出版社,彻底成为生意人。
  路英只能庆幸,她能提早开始考虑,如果是事到临头,她还真理不清,自己到底该如何选择才是最好的。
  “妈,你都不用考虑,到时候肯定不是校长能说了算的事。”路晁接过舒雨的碗,帮她拌好面条,再重新递回去。
  “其实阿姨真正该考虑的,是怎么能够全身而退。”舒雨接回自己的碗道谢。
  这个时期的承包,有亏有赚的,赚钱的里头免不了一些瓜田李下之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具有普遍性。但如果要上纲上线,那肯定就是问题。
  这还只是其一,还有其二,教辅的前景和出版社的前景来比,明显是前者更有作为,而出版社目前不能说夕阳,但肯定不算是朝阳行业。
  教辅材料的版权以及利益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能否切割干净,和校长的利益关系留没留下首尾,是路英能否全身而退的关键。
  响鼓不用重槌,路英一听就明白了她的言外之意。看着俩个孩子,感慨万千,“我这是什么运气啊。”


第70章 奶糖
  路英对出版社的事心里有了数; 也不再纠结; 更何况这也不是迫在眉睫的事,还有时间去筹划。
  倒是儿子的事,得多花些时间。在她想来,最好读外贸; 英语这些专业,未来肯定很吃香。
  没想到路晁根本不是这么想的,用不容转圜的语气表示; 自己要读化工专业。展开就是化学工程; 这个专业在几十年间名称略有变化; 但大体是一个意思。
  非要详细点说; 化工其实和人类的衣食住行都有紧密的联系; 无论是食品还是制药,又或是材料等等方面; 都有化工的身影。
  路英听了直蹙眉; 却没在舒雨面前说什么,从冰箱里拿出两支雪糕; “晚上还这么热,吃点凉的,降降温。”
  吃雪糕的功夫; 同一个院子里住着的邻居来喊路英说话。她一走,屋里便只剩路晁和舒雨两个人。
  “你也觉得我选的专业不好吗?”路晁有些郁闷,一口咬下雪糕的三分之一。
  “我觉得挺好,只要不出国; 坚持自己的专业二十年不动摇,到时候你就是这个行业里顶尖的专家。”舒雨这话并不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