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走后,许然冲舒雨眨眼睛,舒雨苦笑,“虽然我很讨厌,你弱你有理的人,但我也得承认,强者可以调用的资源太多了,远不是普通人能够招架的。对于我们来说,拥有的足够多,就要学会克制,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情绪。”
“这一点,是跟你学的,怎么样,是不是很得意?”
许然摸摸脑袋,“我这么高尚的吗?”
自己也没想到啊。
“那对……”许然想到始作俑者。
“亚历山大和郑升可不是弱者,他们背靠BBC,和我们势均力敌。”所以,可以不用克制。
晚上和路晁打通电话,路晁感叹道:“你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拥有权利的滋味,是会上瘾的,这世上很少有人能够免疫。
“是爷爷和我聊了聊,起初我很愤怒,但仔细想过之后,我得承认他是对的。”
越是强大的人,越要懂得克制,因为你拥有的越多,破坏力就越大,而破坏力往往会超过你以为的那个边界。
但克制并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嘴,只是得学会分辨,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什么是你需要狙/击的,什么是你可以小惩大戒的,什么又是你可以轻轻放过的。
“你怎么会不懂,如果你不懂,就不会有程少龙的融资。只是造谣这件事,太过恶劣,特别是他们的目的,突破了下线。”想要将叶安引渡回美国,无罪释放,这是他们谁都无法接受的事,就连叶爷爷都无法接受。
“真想见到你啊。”舒雨听着路晁的声音,将话筒往耳朵上贴紧,这样可以听到他的呼吸声。仿佛这样,就能填满距离所带来的孤独感。
“我也是。”路晁的声音在另一边慢慢变得越来越远,舒雨握着话筒,就这么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才发现自己握着话筒,不由得失笑。不知道路晁什么时候挂的电话,路阿姨拿到电话费帐单的时候,别吓一跳就好。
此时路英正在主持招聘工作,电梯里楼上楼下公司的员工,都在议论,十九楼的出版社今天招聘,就连电梯都跟着飘起了香风。
“我说今天电梯怎么这一股味儿呢,还以为是阿姨喷了空气清新剂,原来是香水啊。”有男员工调侃。
原本是想吸引女同事的注意,不料根本没女同事想理她。这种拿女孩子使用的香水去对比空气清新剂的说话方式,充满了一种我不修边幅我骄傲的傲慢。
“你们看到那个穿白衬衣的小伙子没有。”
“是不是长发头的那个,帅的勒,可以上电视了。”已婚女员工毫无顾虑的吃着帅哥的豆腐。
“我看中那条湖蓝色的连衣裙了,太好看了,也不知道在哪儿买的。”
“你们说那个短头发,花衬衣的,到底是男是女。”
“男的吧,寸头戴上眼镜,一看就是个男的。”
“那不一定,我看过鞋子了,那是双女鞋。”
男员工再一次憋不住了,“那就是不男不女。”
“你闭嘴。”女同事一起开口,口水齐喷,好家伙,直怼了男员工一脸。
不闭嘴也得闭嘴了,还得去洗把脸。
“到底招聘什么人啊,这么大的阵仗。”
“听说要办杂志,服装杂志。”
“错了,时尚杂志,时尚佳人杂志。”
第196章 她怎么敢
时尚佳人杂志是舒雨与路英早就商量好的事; 正按规划好的时间节点进行前期筹备工作。 路英也问过舒雨要不要缓一缓; 但舒雨没答应。
莉莉丝要进入中国市场; 不仅仅是开店是这么简单,而是要一举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
时尚佳人; 就是一块砖; 说她是敲门砖也可以,垫脚砖也可以。总之; 是一系列组合拳中的重要一环,一定要保质保量的打出去。
所有的波折; 都不能拖慢她的脚步,如果她停下; 岂不是正中别人下怀。
三个中国留学生改弦易辙; 和舒雨达成和解协议; 转头就委托律师把亚历山大和郑升给告了的事,很快就被台岛人知道了。一个人想了半天; 终于拉下面子来问。
挣扎一番; 到底也只是穷学生,半推半就去找肯。原以为会和之前那几个学生一样容易,没想到肯直接拒绝了。
“让他先折腾一番吧; 个个都轻轻揭过,我没那么好的脾气,再说他是真心悔过吗?怕是觉得我好说话吧。”
舒雨跟姑太太说完,才发现快到饭点了,许然却跑了个没影。
“说是去接个朋友; 等到了一块吃饭。”姑太太抿了嘴看着她笑。
年轻真好啊,充满活力,为了所爱的人,可以做出各种疯狂的举动。大人们看着批评他们幼稚可笑,其实心里未尝不觉得羡慕。
可惜到了一定的年纪,身份地位都成了束缚,再也没有年轻时的冲动。姑太太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爱情故事,不由得嘴角带笑,不怕,她还有回忆。
可怜的是那些从来没有过故事的人,到老了,连回忆都没有。
舒雨则是心想,许然哪个朋友从国内飞过来,她怎么一点信都不知道呢?
等到了晚饭时间,听到外头汽车的声音,直接开到大门口,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许然的车。
坐在沙发上的舒雨一抬头,就看到一个人,大步朝自己走来。
舒雨惊叫一声,下意识的用手捂住嘴,腾一下站了起来。
路晁伸出双臂,“surprise”
舒雨飞奔过来,被路晁一把抱起,直接在客厅里转了一个圈。
许然倚着门,本来笑嘻嘻的,结果一扭头就看到姑太太盯着他,双目几乎要冒出来火来。只好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反正他是认错最快,坚决不改。不是他不想谈恋爱,这不是还没遇到合适的人吗?
“你怎么来了。”舒雨终于想起来这屋里还有别人,红着脸从路晁身上跳下来。
“你不是想我了吗?”路晁的视线一点都不想从她的身上离开。
“那,那也不能就这么跑来呀。”舒雨心里纠结着,眼里却好像有星星一样闪动着。
“也是,那我回去了。”路晁作势要走,被舒雨一把拽住,整个人象无尾熊一样抱到了他的身上。
“来了就不许走。”
路晁回头,有舒雨的额头亲了一下,“不走。”
不走是不行的,路晁只能待一天,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来,待不满二十四小时,又要坐十几小时的飞机回去。
外人再怎么评价,只要当事人觉得值得,那就是值得的。
“喏,这是最新的生活杂志,我顺便带了几本过来。”
大家顾不得吃饭,先翻开杂志,快刀辣评这一期有好几页,而且讲的是一个故事。
用BBC的记者收受贿赂,替准死刑犯叶安脱罪开始的一系列表演。快刀用一枝笔,可以说是给他们交待的明明白白。
从在国内拍摄的造谣式视频,再到国外的直接编剧本,请人来演,可以说是图文并茂。顺便揭露了一下老太太的真面目,以及她现在得了重病,手里揣着一套新房子的儿孙,却将她接回家中等死的现状。
甚至到了这个地步,还利用老太太出镜用谎言换取了一万两千块钱的好处费,但直到他的写稿日,老太太仍在家中卧床,而不是送到医院治疗。
最后还感叹了一句重男轻女的下场,替广大人民问一句,若知今日,你后悔吗?
和国外莉莉丝播放的录像带不同,国内没有播放录像带的渠道,但文字渠道却是有的。
不过侧重点略有不同,国内的生活杂志,更多提到的是发生在国内的事情。
全篇没有批评,只是用平和的语气,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也没预设立场,暗戳戳的引导人们去恨谁。更没有 素质,体制,以及大家应该去怎么思考,更没有气冷抖。
只在最后用了一段话总结。
“去年年底发生了一件大事,惊掉了许多人的下巴。不要以为发生在前苏联身上的事,就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刃一直都在,你以为他们只是在诋毁一个人的名誉吗?不,他们是让我们习惯于被谣言包围,服从于他们营造出来的,和现实认知完全不同的谣言世界,直到你再也没有分辨的能力,最终变成谣言的傀儡。”
舒雨轻轻念出最后一段话,为之击案叫好。
“所有的力量在最后一刻被激发出来,写的太好了。”
姑太太说道:“是啊,今天是遇到我们,如果他们对付的是普通老百姓,有几个人能洗刷冤屈呢?”
舒雨默然,姑太太说的太对了,也说到了点子上。
“所以我们不能放过他们,以后也要死死盯着他们,敢犯事就别怪我们不客气。”许然一听,感觉自己需要表个态。
姑太太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给许然找了个正大光明管闲事的理由。
送路晁上飞机的路上,两个人难分难舍,负责开车的许然,一再提醒自己,你就是个工具人,看不见听不见。
路晁回到国内,接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舒传社被组织停职调查。他大小也是个国家干部,收钱造谣诋毁国内司法系统,怎么可能当没事发生。
“恶有恶报,真当没人能收拾他?”路晁听了,只有高兴的份。
舒家老太太和长房一家人,绝不在可以宽恕的人当中。
媒体人这些日子也没闲着,一个个变本加厉撰写文章,胆小一点的指桑骂槐,胆大一点的直接怼到舒雨的脸上。
“还是见不着郑升吗?”几个媒体人,为了营救郑升,组成了一个联盟,经常私下活动。当然他们的活动,都是有经费支援的,至于经费是谁给的,反正不是他们工作单位给的。
“不行,我找了好几个,直接说不可能。有一个给我透了一点话,说他得罪了公安部风头最劲的大佬。”
“郑升也是,得罪谁不好,非得得罪他。”他们当然知道说的是谁,许警官年年屡破奇案,一直在升职,升着升着就成了同级别里最年轻的一个。于是他的前途,就更被看好了。
结果这一回郑升为了救叶安,把一众人等都诬蔑了一遍,这里头就包括了许警官。
就连媒体人都知道郑升造的谣太离谱,许警官是舒雨准婆婆同学的爱人,两家算是世交。说实在的,你哪怕诬蔑路英和许警官,也比诬蔑舒雨和许警官更可信一点。
你不光诬蔑许警官的生活作风,还诬蔑许警官影响司法,人家能放过你才是有鬼了。
当然,这些媒体人并不知道,这种诬蔑带着浓浓的美式风味,毕竟开通萝莉航班这种事,在美国是可以当成事业来干的。
“光舒雨还好办,不就是一个商人吗?还能翻天。非得扯上许警官,真是没办法。”媒体人叹息,不是他们不中用,非战之罪啊。
“那也不能不管啊,我看这样,咱们精细一点操作,对准舒雨,不涉及旁的。”
“为什么不涉及旁的,现在就是卡在他的手里。干脆把他拉下来,假的又怎么样,我们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有人阴测测的摸着下巴,一肚子坏水说的就是这种人。
大家闻言一滞,这是不是玩的太大了。
“你们搞清楚,是选边站还是反复横跳。”话很短,却让大家心中一凛。
果然,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啊。
正在大家半推半就决定选边站,不不,是选**主自由这一方的时候,有人匆匆进来,抱着一盘录像带和好几本杂志,“你们快看。”
毕竟发生在美国的事,莉莉丝的录像带并没有这么快传回中国。他们并不知道,舒雨已经掌握了所有的证据,而且已经用最快的速度制作出录像带。甚至于,还在录像带中抨击一位议员。
这些媒体人还准备用杰拉德议员的话,来炮制一篇中国人不守规矩,惹怒美国政客的文章呢。
“她怎么敢。”在他们的认知当中,中国人见着白人,就该脱帽致敬,至于遇到白人政客,最好跪下来表示臣服。结果舒雨竟然敢反驳,敢抨击,简直,简直无法无天,在他们心里引起的震撼,可能堪比核/爆。
“还有这个。”看完录像带,来人又翻开和录像带一起带来的生活杂志。
“快刀也来掺和这件事。”快刀在媒体人的圈子里,也是有些名气的,特别是跳槽到私企,将生活杂志办的有声有色,更是名声鹊起。
“难怪这次喊了他,他也不去,说什么不喜欢坐飞机。”有人冷哼一声,“原来是屁股歪了。”
所有人同仇敌忾,“就是就是,岂有此理。”
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身为中国人,屁股坐在美国人那边,成了正义的一方。坐在中国人这边,反倒成了邪恶的一方。
“现在怎么办?”有人问出了最实际的问题。
擅长于吹牛,但不擅长于解决务实性问题,是他们的通病。
高谈阔论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