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六零幸福攻略 >

第35章

重生六零幸福攻略-第35章

小说: 重生六零幸福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玉巧没想到女儿带了这么多白面回来,还蒸了这么多馒头。
  王玉巧说道:“以后可别这样了,你带这么多白面回来,万一韩家那边不愿意了怎么办?咱家吃不吃白面都不打紧,可不能让韩家对你有意见。”
  杜雨涵点点头说道:“娘,您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杜连桥也说道:“雨涵,你娘说的对,你毕竟是给人家做活,不能总是惦记着娘家这边。”
  杜雨涵笑道:“爹,娘,你们放心吧。也怪我回来没有跟你们说清楚,我照顾韩阿姨的侄子有工资,这些都是用我自己的工资买的。
  而且那个军人的腿也是可以好的,等他好了我就可以回家了。”
  杜雨涵没有告诉养父母韩秀琴是把她当备胎的事,反正最后韩义先也确实会站起来回归部队,她也就不用当那个备胎可以回家了。这样一说养父母也不用再愧疚了。
  王玉巧一听女儿的话高兴地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谢天谢地,咱们是遇到好人了。等那个军人好了你就可以回家了。”
  杜家其他人也都很高兴,杜海峰知道姐姐还可以回家,就盼着那个军人身体尽快痊愈好让他姐姐回家。
  他们都忽略了杜雨涵已经找到了亲生父母,很可能要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事实。
  全家人吃饱喝足杜雨涵就带着大家往火车站走。
  汽车站离着火车站不太远,到了火车站之后杜雨涵就去售票口问有没有到东北l省c市的火车。
  结果没有直达c市的火车要到京都去倒车,杜雨涵在心里吐槽了半天这个时代的交通。不过也是,现在交通不达是非常普遍的。
  没办法杜雨涵只得先买了到京都的火车票。到京都的过路车倒是不少,杜雨涵买了时间最近的一趟。
  全家人好不容易上了火车才松了一口气。
  王玉巧说道:“幸亏有雨涵你带着,不然我和你爹都得抓瞎。我们根本没有出过远门,连火车票都不会买,到外面都不知道怎么走,估计连车站都找不着。
  这人啊就是得多见见世面,不然连出个门都得迷路。”


第72章 被欺负的人没影了
  在杜连桥一家坐着汽车往市里赶的时候,杜家老宅的人也现了杜连桥夫妻俩都没有来上工。
  杜家几个兄弟都在心里嘀咕着二房家里出了什么事,怎么最勤快的杜连桥夫妻俩都没来上工?
  杜家老宅的人心里嘀咕了一上午,也跟周围的人打听有没有人知道怎么回事。结果是什么也没有打听到。
  这几个人就商量着中午下工了一起去二房那边看看。万一有好事儿他们可不能错过。
  中午下工到大食堂吃饭的时候依然没有看见杜连桥夫妻,老宅这边的人更加心痒难耐了。
  难道是杜雨涵回来了?不然能有什么事情让杜连桥一家连吃饭都不来了。肯定是杜雨涵带回来好东西了。
  快地吃完饭杜家老大带着几个兄弟和弟媳就奔着杜家二房借住的房子处跑。
  到了院门口就见村支书正在收拾屋里的东西。支书的儿子正在往外搬一张桌子。
  那桌子是杜连桥新做的,还没用多长时间。
  杜家老大进了院子就问道:“支书,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老二一家人呢?”
  村支书知道杜家老宅那边的人早晚得知道杜连桥一家离开的事情,反正现在杜连桥一家已经走远了,告诉杜家人也没关系。
  “连桥带着一家人说是投奔亲戚去了,昨天晚上就走了。这家里剩下的东西连桥说都送给我家了。我来收拾一下。”
  杜家老大一听惊诧地问道:“投奔亲戚,我怎么不知道他有什么亲戚可以投奔?”
  杜家老四也说道:“是啊,他能有什么亲戚可投奔?”
  突然大家都想起了杜雨涵,难道是投奔杜雨涵去了?杜雨涵可是嫁去了城里,难道二房一家也都去了城里安家?
  杜老大赶紧问道:“支书,老二一家是不是去投奔雨涵了?”
  村支书摇摇头道:“他只说是去投奔亲戚,没说是去投奔谁。我也不知道。”
  老宅的众人见从村支书这里问不出什么就赶紧回家去找父母商量怎么办。
  老三媳妇见村支书的儿子搬着一张新桌子说道:“支书,这二房的东西怎么说也应该先紧着我们杜家,你们这都给搬走了不合适吧?”
  支书的儿子说道:“连桥哥说了,都送给我们家了。再说也没什么东西,就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几个筐和一些锅碗瓢盆。再说你们家和连桥哥家已经分家了,他们家的东西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老三媳妇也不敢得罪支书家,没敢再争辩赶紧回家去了。
  杜家老大脚步飞快地往家走,直接就进了正房父母住的东屋着急地说道:“爹,娘,老二一家不见了。”
  正在炕上睡午觉的刘翠莲一听立马就坐了起来问道:“怎么不见了,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杜大川也坐了起来询问怎么回事。
  杜老大说道:“今天老二一家既没去上工也没有到大食堂去吃饭,我就到他家去看了看,却看到村支书正在那里收拾东西,他说老二一家离开西口村去投奔亲戚了。”
  刘翠莲一听一直被自己欺负的人没影了赶紧就穿上鞋往杜连桥他们住的地方跑。
  杜家老宅的人又呼啦一片地跑到了杜连桥一家住的地方。
  刘翠莲看到村支书一家正在往外搬东西赶紧喊道:“这是我家的东西,你们不能搬。”
  刘翠莲就是个混不吝,遇到占便宜的事是谁都不怕,一般人家都不敢惹她。
  不过她遇到的是村支书一家,人家可不怕她。
  杜大川可不是刘翠莲这种不懂四六的,他可不想得罪村支书。
  他率先出声问道:“支书,老二一家真离开西口村了?”
  村支书看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就让两个儿子把用得着的东西往家搬。
  杜连桥有木工手艺,而且很好,他做的桌子、凳子都很不错,又都是新的,既然杜连桥说了给他,他当然不会便宜了别人。
  村支书知道要是不给杜家一个准信,这帮人肯定会纠缠不休,就说道:“连桥昨天找我说的,说是去投奔亲戚,昨天晚上就走了。至于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村支书没有把杜雨涵给说出去,他怕给杜雨涵找麻烦。
  刘翠莲咬牙切齿地说道:“他哪有什么亲戚,老二媳妇的娘家人也早就都没了,他们肯定是投奔那个死丫头去了。
  我给她找了那么一门好亲事,她达了竟然只想着老二一家,一点也不想着是谁给她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真是白眼狼一个。”
  众人一听就知道老太太说的是杜雨涵。
  当初老太太算计杜雨涵和二房,现在可到好,人家杜雨涵把老二一家接到城里享福去了,他们这帮人还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每天下地干活。
  真是算计了半天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了。
  此时杜家老大非常后悔当初怎么不让自己的闺女嫁过去。那样的话是不是自己一家就可以跟着去城里了?
  老大说道:“爹,娘,雨涵没给老二家来过信吗,如果有信就应该有地址。”
  刘翠莲更是咬牙切齿地说道:“那丫头从来也没有来过信,就是防着咱们呢。我还真是小瞧她了。”
  村支书可不管杜家人怎么猜测,反正他们也不可能找到杜雨涵他们了,有再多的心思也是白搭。
  如果这些人当初对人家杜连桥一家好点儿,人家也不至于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悄悄离开。人家就是躲着这帮人呢。
  村支书收拾好东西就说要离开,要把门锁上。这里毕竟是村里的房子。
  杜家人见在村支书这里问不出什么就都回家了。
  此时杜家人的心里都感觉很憋屈,有气还没处撒去。
  他们平时欺负二房的人欺负惯了,恨不得把他们往泥里踩,现在却得知人家进城过好日子去了,真是憋屈。
  杜大川的小儿子还没有结婚,现在得知二哥一家可能进城去跟着杜雨涵享福了就说道:“当初真不应该让老二他们分出去。不然他们就是想走也瞒不过咱们。
  现在好了,他们一家走的悄无声息,就是防着咱们呢。咱们连雨涵嫁的人家的地址都不知道,以后也没法去找他们,真是失算。”
  杜家其他人现在也觉得当初就不应该放老二一家离开老宅,就应该一直监视着他们,那样就没有今天这事儿了。
  他们心里都有些埋怨老太太。
  被他们欺负的人现在没影了,以后再想从二房那里占便宜也没戏了。


第73章 旅途
  坐上了火车的杜家人又是一阵新鲜,咣当咣当行驶着的火车给杜家人带来了又一种新的体验。这火车可比汽车稳当多了。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杜雨涵就打了两饭盒热水,拿出装在罐头瓶子里的肉酱抹在馒头上味道很好。就连四岁多的杜海盛小家伙儿都吃了一个馒头。
  肉酱的香味弥漫开来引得周围的人直咽口水。
  就着热水杜家人吃了馒头和肉酱。
  杜连桥觉得就是没有肉酱这喷香的大白面馒头自己一口气也能吃上好几个。
  本来他是不舍得吃这么好的东西的,不过女儿说两大锅馒头不尽早吃了天气热也会坏掉的,那就只好吃进肚子里了。
  吃完饭杜雨涵又拿出了提前洗好的黄瓜、西红柿分给大家,就当饭后水果了。
  王玉巧说道:“还是雨涵想的周到,这样咱们就不用都在外面买着吃了。咱们这么多人得省不少钱呢。”
  杜雨涵说道:“外面的东西贵不说,也没有自己做的干净卫生又可口。我做的干粮够多,娘您不用省着吃。这黄瓜、西红柿大家都吃点儿,免得这一路上舟车劳顿的上火。”
  杜家人是都吃饱喝足了,把周围的人羡慕的够呛。
  这年头吃白面馒头的能有几个人?不过看这一家的行头也不像是有钱人,估计是专门做了路上吃的。
  火车到了京都已经半夜了,下了火车杜雨涵就到售票口直接去买到c市的火车。
  火车票是有,不过想买卧铺票就不可能了。没办法杜雨涵只得买了硬座票。
  不过有座就不错了,如果没有座站到东北那可真是要老命了。
  杜雨涵一看还是前些天自己为救小侄子坐过的那列火车,还真是有缘。
  火车是从京都始,杜雨涵想也许可以找那位列车长霍熙诚的表哥想办法弄几张卧铺票。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路睡到c市了。
  到了c市再到杜家人落脚的那个村子还有一大段路要走,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到达目的地呢。不过再困难心中怀着希望也就不觉得难了。
  杜雨涵他们也没有再找旅店住宿就在候车室休息了,这大半夜的找了旅馆也睡不了几个小时不合算,杜连桥和王玉巧都不同意去费那个钱。
  就在候车室的长椅上休息了一下,第二天一家人就早早地吃了一些干粮,杜雨涵的两大锅馒头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看着时间杜雨涵找有电话的地方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告诉父亲他们已经出了,也说了到达c市的时间。如果能安排人来接他们就更好了。
  现在不是她跟自己的父亲客气的时候。有人帮忙她可以省很多事儿。
  何承霖埋怨道:“你这丫头,到京都转车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我也好去见见你的养父母。托人给你们买几张卧铺票也免得你们一路坐着到c市。”
  杜雨涵说道:“爸,您不用担心,这趟火车正好是我上次坐过的那趟火车,上车后我去找那位列车长问问,没准人家就给我补几张卧铺票呢。您不用为了这事儿求人,没有必要。”
  何承霖说道:“那我安排人在c市那边等着接你们,把你们直接送到老河湾村去。
  那边的村支书叫梁守正,曾经是我的老部下,受伤转业后就回了老家当起了村干部。你就管他叫梁叔。
  我都已经跟他说好了,你们就放心的去吧。等把你养父母一家都安顿好了回家一趟,你妈想你了。在家里住几天再回栾城。”
  杜雨涵笑道:“行,到时候我回家看你们。”
  到了时间杜雨涵就带着杜家人上了火车。
  上了火车后杜雨涵就去找列车长陶广亮。
  陶广亮一见敲门的是上次帮助抓人贩子的小姑娘高兴地问道:“小杜,你怎么在这里?”
  杜雨涵笑呵呵地说道:“陶列车长,我是和父母去东北c市,只买到了硬座的票,你看能不能给我们补几张卧铺的火车票?”
  陶广亮很喜欢这个勇敢机智的小姑娘笑道:“就冲你上次的见义勇为也要为你破一次例。说吧,要补几张?”
  杜雨涵一听高兴坏了,“谢谢列车长同志,我补四张。”
  陶广亮就给杜雨涵补了四张卧铺票,两张下铺,两张中铺。杜雨涵谢了半天才拿着卧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