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 >

第71章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第71章

小说: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也就再吃了小半碗粥,在她的颊边落了一吻,去了。
  青时叫了人进来收拾桌子,然后自己开始梳妆打扮了起来。
  收拾完了以后,她就早早地去皇后那里请安了。
  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一了,初一十五老规矩。今天晚上皇上也会宿在坤时宫。不过,这个规矩已经很久没有执行过了。
  青时刚走到慈安宫的殿门前,就碰到了皇后。皇后笑对青时道:“梅美人,本宫要向太后娘娘禀告上次的事。你与本宫一道过去吧。”
  青时只得转回身与皇后一道进了慈安宫里。
  太后已经起了身,正在用早膳。见到两人来了,太后说道:“你们两也坐下,陪哀家用些早膳吧。”
  皇后和青时告了座,坐在了旁边。布菜的宫女摆了两副碗筷上来。青时看了看上面的东西,果然比自己那边的好很多。她也不管不顾地吃了起来。
  皇后见了青时这样,笑道:“梅美人倒是胃口好。”
  太后看着青时,也笑着:“梅丫头,哀家都要怀疑,皇上到底有没有发你的俸禄了。看来在那边没有吃的。也罢,我一个老太婆吃饭也不香。邓姑姑,以后多备一个人的饭。”
  青时有些意外太后的态度,连忙站了起来:“臣妾多谢太后。”
  太后笑着让她坐下,然后吃了些东西,净了手,对着皇后道:“上次的事你说来哀家听听。”


第七十五章 清白
  皇后就把上次的事说了一遍。太后思索了一阵,然后道:“把那两个人召到慈安宫来,哀家要亲自问话。今日就不必去你那边了。让她们过来吧,哀家有话要说。”
  皇后站了起来,答应了。然后太后就派了人去各个宫宣旨。
  半个时辰的时间,各个妃嫔都来了。慈安宫的正殿满满当当。
  水苗也已经被叫了过来,立在正中。
  太后看人到地差不多了,就开口道:“你是浣衣局的姑姑,叫水苗的是吗?”
  水苗是一个看上去有三十多岁的妇人,收拾地很干净,看上去不像是一个那么八卦的。她连忙跪下道:“奴婢水苗,拜见太后娘娘。”
  只是这一说话,立刻让青时感觉到,这个人,似乎有些轻浮。
  太后的声音带着威仪:“上次那些流言,是怎么回事!”
  水苗跪在那里,伏在地上,大气不敢出,支吾着道:“太后娘娘,奴婢,奴婢……”却始终说不出来后面半句话。
  太后也不急,就看着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紧抿的唇让她的脸看上去就很有压力。
  水苗支吾了半天说不出来。
  太后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怎么,哑巴了?当初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怎么没见你哑巴?还不快说!”话到最后,她的声音陡然升高。
  水苗的身子一震,连连地磕头道:“奴婢说,奴婢都说,不是别人,是一个宫女给奴婢递的话。说是奴婢如果将这件事宣扬出去的话,会给奴婢银子。”
  “那个宫女是谁!”太后的眼睛深邃了许多。
  水苗瑟瑟发抖:“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名字。”
  “哪个宫的!”太后的声音一直处于愤怒的情况下。
  水苗的声音带着啜泣传了出来:“奴婢,奴婢不敢说啊!”
  太后的声音反而笑了起来:“不敢说。念姑姑,你就教教她,什么才是敢说!”
  念姑姑走到了水苗的面前,用大家都听得到的声音说:“水姑姑,太后娘娘不过就是想知道谁派人来告诉你的那句话。水姑姑,你也是个聪明人。”
  水苗却沉默着,一直不吭声。
  念姑姑等了一会儿,见她还是没有反应,这才道:“既然水姑姑不愿意说。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说着,她退后了一步,对着身边的两个嬷嬷使了个眼色。
  啪啪的声音响了起来。青时看着水苗的脸上的红印,目光收了回来,低下头一句话不说。真不知道,她到底要替谁说话。这样下去的后果,她是故意的吧。
  水苗的嘴角都已经渗出了血丝。她终于低嚷道:“我说,我说!”
  那两个嬷嬷才松开了手。水苗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她慢慢地爬了起来,直起了身子。她的目光还是有些胆怯,声音轻轻地道:“是,是坤时宫的一个宫女!”
  皇后的眸子倏地就沉了下来,脸色不太好看。
  太后吐了口气,然后道:“念姑姑,你带她去坤时宫,一个一个地认人,把那个宫女找出来为止!”
  念姑姑得了令,就带了水苗下去。
  青时看着皇后的样子,心里有些意外。本来以为,这个水苗,会随便说谁的。居然一来就说皇后。她简直没搞懂了。当时清如去办这件事,她没有管。现在看来,清如真的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啊。
  太后的声音沉了下来,看了皇后一眼,然后道:“传宋锦辉上来吧。”
  青时的心一震,然后身子微微坐正了些。终于要见到这位侍卫了。她的目光紧盯着门口,生怕他插翅飞了一样。
  宋锦辉出现在了门口,脸上的深情很恭敬。可是青时却觉得他的目光中看出那么一些不在乎。她打起了精神,打算看他到底是怎么样的。
  他先给太后跪下行了礼,丝毫不乱。
  太后的目光在他的身上扫了一圈,清了清嗓子,问道:“宋锦辉是吗?”
  “属下是。”宋锦辉是侍卫,自然不用自称奴才。他也只是单膝跪地。
  太后也不和他说这些,问道:“最近后宫之中有很多不好的流言,是从你那里传出来的。”
  宋锦辉只说了一句话:“属下敢问,太后娘娘所言的流言,是指的什么?”
  青时哑然。难道还要让太后给他复述一遍那流言的内容,这也太大胆了。
  太后没有说话,只是脸色愈加地沉郁。
  其他的妃嫔一言不发,或把目光放在宋锦辉的身上打量,或者干脆就撇开了视线,假装没在意。
  洛充仪见没人说话,突然道:“大胆,太后娘娘问你话,你居然这样顶撞!”
  青时一瞬间觉得这洛充仪果然是没什么脑子。冲动的性格,倒是像极了夕美人。她的目光投向了夕美人,只见夕美人坐在那里,面色淡然。大概经历了之前的事,她也冷静了许多吧。
  宋锦辉朝着洛充仪转过身子,恭敬地道:“属下不敢。只是属下确实不知道太后娘娘所言流言为何,还请充仪娘娘示下。”
  洛充仪听了这句话,立刻恼羞成怒,自己明明是在教训他,他居然还这么样子。当真以为他是皇上身边的侍卫,没有人能动得了他了吗?
  太后轻声咳了一声,然后道:“后宫里有人说了些对凌昭容和二皇子的流言,哀家只是想要弄清楚事实的来去经过。”她停了停,又道,“这件事,哀家要知道是谁的首肯!”没有一点儿商量的语气。
  宋锦辉却跪好了,半晌,他转头来看人,朝着青时磕了个头:“梅主子,对不住了。”
  果然是针对自己啊。青时盈盈一笑:“宋侍卫客气了。当日你救二皇子之恩,我还没有向你道谢呢。如今我一直在慈安宫里陪伴太后,实在不知,宋侍卫的对不住是指什么意思?”
  宋锦辉抬起了头,目光里很沉静:“梅主子要属下将淑妃娘娘陷害二皇子这事到处宣扬。说是会求皇上给属下一个官职。”
  青时的笑敛了许多,她看着他:“请问我是在什么时候,派谁去请的宋侍卫呢?”
  宋锦辉没有让她等太久,说道:“就是在二皇子出了事后的第三天深夜。”
  青时仔细回想了一下那天的情形。第三天晚上,是深夜皇上到她这里的时候。
  太后突然道:“宋侍卫。现在哀家再问你一次,你确定是梅主子亲自告诉你的吗?”
  青时也看着他,等着她的回答。
  宋锦辉思索了一阵,然后道:“是的。”
  “没有旁人?”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些疑问。
  宋锦辉点头:“是子时,没有旁人。”
  周围的视线纷纷落到了青时的身上,或多或少。
  太后冷哼一声道:“第三天的深夜。皇上在哀家这里待到子时不到,然后就去了梅美人那里。哀家倒要问你,你怎么遇到的梅美人!”
  宋锦辉的神情错愕了一下。
  青时却抬起了头,目光看着宋锦辉,注意力却集中在淑妃那边。那日太晚了,皇上只带了秦策过来,没有其他的人。连和太后说话也是避了人的。所以,那日的起居注是空白。恐怕,有人就是知道那日的起居注是空白,才故意挑的那天吧。
  太后的声音提高了:“你不说也没有关系。反正这皇宫里的侍卫多得很,皇上身边,也不少你这么一个。至于谁指使你的,还诬陷梅美人。哀家总会查出来的。秦公公,你在外面也都听见了。回去给皇上说,说是哀家留下了这个侍卫!”
  青时看到宋锦辉的脸色终于不像之前一样镇定了。她站了起来,走到了太后的面前,跪下了,然后道:“太后娘娘,臣妾有几句话想说。”
  太后看着她,点了头:“你讲。”
  青时的身子跪地很直:“太后娘娘,之前臣妾的一个宫女的屋子里搜出来了一套男子的衣衫,说是臣妾亲自缝给这位宋侍卫的。臣妾今日斗胆想请太后娘娘为臣妾做证。这件事,臣妾想当众说清楚。”
  太后同意了,示意青时讲下去。青时就找人叫来了小菊,然后道:“小菊曾经说,臣妾是在宴请金乌国使的那日派她去取的这套衣衫。太后娘娘可还记得臣妾服侍着皇上几时到的慈安宫。”
  太后点头:“她说的时辰,正好你们在和哀家说话。”
  青时又磕了一个头,抬起头来,掷地有声地道:“太后娘娘,臣妾觉得,这事也太凑巧了。为什么每次臣妾好象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人知晓呢?如果不是皇上这两次恰好和臣妾在一起,是不是说,二皇子也不会是龙种?”
  青时的话说出来以后,如昭媛站起来道:“太后娘娘,臣妾也有几句话想说。”
  太后看着她,点了头。
  如昭媛道:“实不相瞒,臣妾前段时间得了一支钗。好巧不巧,这支钗,正是臣妾送给梅美人的。淑妃娘娘拾了以后,交还给了臣妾。听闻梅美人在寻,臣妾便想着在大家的面前将钗交还给梅美人。若是私下里递,怕是又被谁给藏了掖了,到了什么侍卫那里。到时候,说不清楚的,是臣妾还是梅美人呢。还是说,这宫里,只要有一样东西,就凭那个传递的人和所谓的收的人的几句话,就可以确定这件事吗?”


第七十六章 惩罚
  如昭媛说了这一番话,良久,都没有人再说话。
  半晌,贤妃的脸色严肃地道:“如妹妹这话自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既然有人将这些东西拿了出来,自然也有拿出来的道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若是不予理睬,这证物,不就失去了这证物的功用吗?”
  洛充仪也附和道:“贤妃姐姐说的是。若是任何的证据都可以不予理会,那么什么又是善,什么又是恶呢?”
  如昭媛淡淡一笑,然后给太后行了礼道:“贤妃姐姐和充仪妹妹说的是。臣妾说话太绝对了。臣妾自请太后娘娘惩罚臣妾。”
  太后笑了笑说:“你说的也太严重了。本是各抒己见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怪罪之说。”
  青时却跪下去,抬起了头来,认真地道:“太后娘娘,贤妃娘娘说得对。既然有了这样的疑问,那自然要查个清楚才好。虽然臣妾有太后娘娘和皇上在场,但是难保我没有派人去做什么事。臣妾请求禁足,待到查清这件事以后,臣妾再恢复自由。”
  这话一出,所有的人都愣了。双溶开了口:“梅妹妹,这样的惩罚也太重了。再说,太后娘娘是知道你的清白的,这件事你并没有做过,这惩罚又从何说起呢?”
  淑妃看了青时良久,没有说话。
  青时却坚持道:“既然拿出了证据,臣妾还是要洗清这个嫌疑为好。再说,只是禁足,也没有多严重的惩罚。”
  青时提出这个想法是有她的目的的。以她的处境,淑妃肯定还有后招。而她不可能每次都恰好就有人证物证在现场。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就足以把她拉下水。与其这样,她还不如安分一点,就待在太后的身边。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是自己再出了什么事,自然就不会是自己主动地出去寻的事,而是别人故意的陷害了。
  淑妃微微一笑,然后道:“臣妾也觉得梅妹妹实在是有些杯弓蛇影了。就如同这次的事情,本就是谣传。这流言传的事,臣妾也有份。如果梅妹妹执意要如此,那么请太后将臣妾也一并禁足了吧。”说着,她竟然也跪了下来。
  太后看了青时一眼,自是体会到了她的意思,本想顺水推舟地答应的。没想到淑妃这么横插一杠子。如此一来,那岂不是传了流言的人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