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我家山头通古代 >

第5章

我家山头通古代-第5章

小说: 我家山头通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件衣服如云似雾,带着升腾的诗意。
  峡云烘日欲成霞,瀼水成纹浅见沙。
  好美!
  沈依秋被单纯的美丽震惊后,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穿上它!
  次卧被改造成了衣帽间,里面分门别类的挂着她的各类衣服鞋帽,还有一面落地镜,在光线最好的地方。
  沈依秋摸着外衫的材质,真有点舍不得穿上。她打开衣柜准备找合适的打底,手指却触到一件旗袍。
  这件旗袍还是当初她拍摄专题纪录片时,做旗袍的老师傅送的,用的是银白色暗花云锦,低调又奢华。她试穿过很满意,却觉得银白色差了点什么,于是收到衣柜里再也没碰过。
  现在她知道差什么了!
  沈依秋换上衣袍做打底,再重新穿上那件外衫,皙白手指一点点扣上云霞盘扣,照镜欣赏。旗袍做的半贴身,掐出她的细腰。而外衫也恰到好处的在腰线上一收,线条顺滑往下展开,走动时就像云霞在簇拥着她,步步生云。
  王姐推门而入,“已经跟奢牌联系好了下午就送试穿。。。。。”她突然说不出话来。
  王姐一直知道沈依秋很美,不然也不能在众多女明星里脱颖而出。但她的气质更偏向古典温婉,所以穿上礼服裙美则美矣,缺一点灵光,也却一点记忆点。而现在的沈依秋,就像民国时期海报上的巨星,时代的晚风扑面而来,王姐恍惚觉得自己不是身在繁华的A市,而是在百乐门,在金海城,沈依秋就是唯一的焦点,天生吸引人的目光。
  “好看吗?”沈依秋还在欣赏自己的绝妙搭配,云锦在外衫的衬托下黯然失色,只能作为陪衬。
  “好看!衬的你跟仙女一样!”王姐猛点头,“这是哪家的新锐设计师的作品?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标签写了什么?”
  “我什么时候买的都忘记了,会不会是送错了?不管不管,东西到了我手上就是我的,我才不会退货。”沈依秋小心翼翼脱下外衫,翻开自己的订单,一连翻了三页,终于找到了。
  “是一家新店,店里就这一件商品,别的什么都没有。”沈依秋一连看三遍才确定,的确是新店。“我还是他们家第一个客人呢!”
  “给卖家好评,告诉他你很满意,以后再有礼服,第一个联系你。”王姐当机立断,“这一看就是哪个新锐设计师不懂行才在某宝上销售,咱们跟他结个善缘,以后高定礼服就好说话。”
  王姐的眼光一向很准,她看好的东西基本没错过。沈依秋的确很满意外衫,于是马上确定收货,货款到了卖家账号。
  “这才叫心想事成啊!”王姐把脱下的外衫用托盘小心折叠好,“我去给你联系老梳头师傅,她们更擅长做这种造型。”好衣服更需要整体搭配,王姐不允许再出问题。“这次啊,徐蒙蒙才叫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A市电影节的最佳造型奖,非沈依秋莫属!


第7章 
  程音音是突然收到消息弹窗的。对方已经确认收货,货款即刻到账。
  老实说她还有点惊讶,虽毕姑姑的绣技的确出色,但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能这么快成交真是意料之外。
  程音音决定找个机会,问问毕姑姑对货款要怎么处理,换成大量的粮食自然不行,光搬运都能为难死她。
  程音音留下字条,毕姑姑很快回应,两人见面。
  “姑娘,我想问问外衫卖了多少银子?”毕姑姑审慎的先确定这个问题。
  “嗯,非要算的话,大概折合大米七千进八千斤。”五块一斤的大米能购买一万斤,北宋官斤680克,换算下来不多。
  “能换这么多呢?”毕金子喃喃自语。
  “多吗?”程音音说完一拍脑门,都怪大德鲁伊技艺出众把人喂得太饱了,她都忘记古代稻田的产量有多低。
  七千近八千,已经是二十亩良田的收入。
  “很多了。”毕姑姑道:“分给姑娘一半还剩三千多。。。。。。”她还活着还能继续刺绣,就还有赚大钱的机会。
  “等等!为什么要分我一半?”程音音坚持最多只能要一成的手续费,哪能收一半?两人僵持不下,最后各让一步,程音音收两成。
  “姑姑除了大件,其实还可以做些小件,比如荷包绣帕之类的。”外衫这种属于开张吃三年,平时卖不出多少。
  “姑娘喜欢什么图样?我都可以学。”毕姑姑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是姑娘对她的手法不满意?但,现在又缺绣线又缺绣布,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程音音听她说完,开始思考,“这样,这次的收益一半换成大米,一半换成绣布绣线,下次还是老规矩,放在这块石头上。”
  一说到自己的老本行,毕金子来了兴趣,絮絮叨叨的要求丝线颜色等等,虽然要求繁琐,程音音还是一一记下。丝线以蚕丝最佳,绣布平整即可。
  两人互通有无后,分开下山。毕金子又拖着一袋子大米走到山下,快到山脚时,她敏锐的听到树木后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她心头一紧,从地面悄无声摸了块石头,装作什么都没发现,照常下山。
  那人果然跟了上来。
  毕金子心知自己是女性体力占弱势,等到开阔处她一喊小孩子们都会出来也是个帮手,对方如果要发难,肯定会选在山脚下狭窄的过路上,她最近经常上山然后取到粮食,果然还是引起人注意了!
  失策,以后一定看清有没有人跟踪。毕金子再后悔也无用,只能先硬着头皮处理眼前的事。
  近了,更近了,过路近在眼前,毕金子握紧石头,在对方的脚步更靠近时大喝一声,惊的对方一呆。毕金子抓住空隙用力砸出石头,在千钧一发时看清背后跟踪人的脸,她一扭手臂,石头擦着来人的头皮砸出去,来人头皮火辣辣的疼。
  “甜妞!你跟踪我干什么!”
  不错,跟踪的人正是甜妞,她近几日摸清毕金子的出行规律,偷偷的跟在后面,就看到毕金子独自上山,等走到一处草丛后,她不过慢了一步,在草丛附近怎么找也找不到姑姑的影子。她就在草丛里徘徊,每一寸土地都被她踩遍,最后看到姑姑从另外一处石头林出来了。甜妞发誓自己决定没有看错,她甚至能看到姑姑衣角的纹路,偏偏一扭头姑姑人就不见了。
  甜妞一五一十说来,毕金子再次肯定自己的猜测,她没好气的把背着的米袋扔给甜妞,“这么好奇,让你好好看看。”
  甜妞被压的一个趔趄,手碰到袋子敏锐发现,袋子里全是大米!她隔着袋子都能掂出多少斤!
  “姑姑!这,这是!”难道真的有好心人?甜妞的人生里,暴虐的父亲懦弱的母亲任性的弟弟,除了毕姑姑,再也碰到别的善良。她本能的怀疑一切。
  “这应该只是给你的一个教训。不是你的机缘总归不是你的。”毕姑姑叹息道,“我要是不告诉你,下次你还能跟踪我。”她含蓄的说了山上发生的事情,眼见为实,甜妞也不得不相信。
  原来如此,她喃喃自语。
  “那是个善良的女仙,大概是看我们全是老弱起了好意,万万不可传出去。”毕金子叮嘱,“甜妞姑姑知道你不愿意相信别人,但世上总归是好人多的。”
  甜妞的性子是左了些,总归孩子还小,还有纠过来的机会。
  “我总要亲眼见到才知道。”甜妞没有立刻回答。
  不过,所有孩子里也只有甜妞这么谨慎,其他孩子只会高兴有了吃的,不用啃树皮。毕金子解开今日的米袋子放进柜子,发现角落里还用纸包着一袋盐,她一呆,仙人想的太周到了。
  程音音本来是没有想到的,她偷偷摸摸的买大米,幸好超市副食店小卖部足够多,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那袋食盐还是老板送的。
  人不吃盐就没有力气,而且古代盐铁由官府专营,在饥荒时怕不好买。所以她换了包装,把盐塞了进去。
  跟毕金子商量之后,她在网店里下单购买了齐全的绣布和绣线,只等快递到达。最近几天,她的宣传方案初见成效,来摘橘子的人络绎不绝,上个周末,差不多空地上停满了车辆,据程爸爸说,差不多六分之一的橘子就是周末卖出去的。
  客人买的就是个原汁原味,看到附近漫山遍野的果园,满目青翠十分满意,估计下个周末人数还会爆满。程爸爸忙的腾不开手,于是让程音音帮忙在附近在找几个兼职工。
  他开的工资高,三百一天包三餐,比周边的兼职高,相应的要求也高,希望找来的兼职工能够体面,用程爸爸的话来说就是撑撑展展。
  程音音代为面试,周围的年轻人太少,符合程爸爸要求的很少,她在几个来面试的老大爷里挑来选取,始终拿不定主意。
  年轻人外出打工,岁数最年轻的都四十岁,还有个六十岁的大爷,吓得她好好的把大爷送走了。
  没办法了,矮子里调高子吧,她正要定下人选,突然有人走进来挡住光线,“这里招兼职?”声音清凌凌。
  程音音有167,身在南方很少有男性能让她产生压迫感,但眼前的男性显然就是那个例外,挡住她额前的光线。
  程音音眨眨眼,逆着光她看不清人脸,她站了起来,“这里的确招兼职,你是来应聘的?”
  来人点头,他不说话程音音只好自己挑起话题,“待遇看清了吗?就挂在门外。”
  点头。
  “那你填写一下基本资料。”程音音把笔记本调转,“就写下名字,年龄和联系方式。。。。。。”村里招兼职因为都是熟人没那么多手续,填个资料也是为了统计工作天数方便核算工资。
  来人捡起签字笔,姿势有些别扭的写下自己的名字,程音音本来以为他的字一定很难看,没想到意外的好看。
  铁画银钩,刀枪剑戟。
  虽然这种想法很奇怪,但她就是这么想的。他的字里,包含着主人的意志。
  “南墅。。。。23岁。。。。。”程音音在心头默念,“咦,你的联系方式?”
  “我没有联系方式。要找我,在外面喊一声就能听到。”南墅,也就是青年说。
  其实程音音已经确定留下南墅,但流程总要走的。她带着南墅去了院子里,“这次的工作主要就是搬运橘子筐,需要力气大。。。”看着眼前的景象,她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
  南墅左手单手一抛,一筐垒着一筐,看那架势还打算再放两筐在肩头,程音音脱口而出,“你练过杂技吗?”这架势宛如India月饼啊!
  “杂技?没练过。”南墅摇头转身,同时肩膀上的竹筐稳如泰山。
  “你你你先放下来。”程音音找回自己的舌头,“回家等消息,明天之前如果录取你,会通知的。”
  “嗯。”南墅放下竹筐,拍拍肩头的灰,“我就住在村头的屋子里。”
  “好我知道了。”程音音收齐小本子,等着程爸爸回家最终决定。她同时在想,村头,村头。。。村头之前倒是有过好几间草屋,摇摇欲坠,现在居然还有人住吗?
  等程爸爸回家,他对人选也没什么异议。不过是找几个兼职,最多前后一个月功夫,自然是找力气大的好。
  不过他也有些咂舌,“这架势,活像评书里的人物。。。。。。”
  “对啊,小时候我看爷爷收藏的评书,那些大将军都是左肩抗一根木头,手底夹一根木头,没想到还真有人能做到啊。”程音音感叹。
  程爸爸突然一拍大腿,“可惜,我没看到啊!”
  “等人来了,爸能看到扛橘子筐。”程音音逗他,“也算是一饱眼福。”
  “没错没错。”程爸爸点头,“就招这人。”
  “但他不像我们本村的人。
  “多半是隔壁村的。”程爸爸说,“我明天去打听打听。”


第8章 
  程爸爸说干就干,他跟附近村子的人都熟悉人脉广,很快就打听出南墅的来历。
  南墅是从三年前来到隔壁村里,平日经常看不到人影,逢年过节偶尔会拿着猎物跟人换些粮米,虽然沉默寡言,三年里也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隔壁村长拍着胸脯说,人品绝对没问题。
  有隔壁村长的担保,程爸爸自然录用了他。
  程爸爸内心:我其实想看举筐子。
  又是一个周末,人流如期而至,从八点开始,橘子园就没停过,推广的后续反应陆续显示出来,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到郊区举家游玩。
  程音音一早起来指挥停车,引流,跟周边的其他居民协商接待,周边的几家小型橘子园都蠢蠢欲动。
  一家橘子园接待能力有限,吞不下那么多客户,必然得向周边溢出,就看谁先沉不住气发话。
  程音音早就想到这一点,所以当时的宣传片里特地把自家招牌拍的清清楚楚,有好的货品珠玉在前,谁愿意退而求其次?
  程爸爸一早跟隔壁的民宿做了合作,晚上虽然不能留宿,但中午的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