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纣临 >

第42章

纣临-第42章

小说: 纣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跟我有什么恩怨,就等眼前的事儿了了,我们私下再解决……我保证不会逃跑。”
  “哼!”闻言,小男孩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哼了一声,然后……总算是悻悻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喂!你们这帮双标狗!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啊?”这一刻,十号又开口说话了,“我和他体型差不多吧?我被人揍的时候咋就没人出来劝一劝呢?”
  “老兄……这不是体型的问题吧。”他旁边的十一号当即朝他投去一道嘲笑的目光。
  “镜子是个好东西,我觉得你应该去尝试一下。”六号说这话时,都没往十号的脸上看。
  “我警告你,别再讨打啊!”七号也用很不耐烦的口吻又恐吓了他一句。
  “行行……我不说话了,行吧。”十号撇了撇嘴,不再言语,不过他的余光立即转到了身旁的九号身上,在心中排遣道,“呵……一帮大傻瓜,这小鬼说得一点都没错,你们就只会以貌取人……要是你们以为这小子只是个普通的小学生,到时候可有你们受的。”
  “各位……”三号等了片刻,见事态基本已经平息后,才重新开口道,“如果你们暂时没有亟待处理的事务了……那我就开始咯?”
  “呵……念吧念吧。”二号这时拉长了嗓门儿接道,“看这意思……等你那段念完,我的身份也得暴露,到时候可就有好戏看咯。”
  虽然二号的话有点耐人寻味,但此刻却是没有人理他。
  因为……其余十一人中,的确是没有一个知道二号的身份的。


第零章 判官
  互联网,很可能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它就像是火种、农耕技术、蒸汽机……它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难以估量的。
  而在被普及之后,它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控制人们意识形态的工具之一。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已基本放弃了从书籍上寻找知识的习惯,转而在互联网上查找他们需要的一切信息;无论是专业的学术性问题,还是私密的情感问题,甚至是哲学问题。
  对于那些动动手指就能换来的“答案”,只有少数人会经过思考后再确定这是否是正确的,而更多的人……则会无条件地去相信、或至少是倾向于相信。
  他们会相信那些自称“专家”、“专业人士”的答案,但却从没质疑过那些人是否真的专业。
  他们会相信那些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的“现身说法”,只要回答者的语气足够诚恳就行。
  他们会相信“大部分人达成共识”的某种结论,通常就是搜索引擎第一页上出现雷同最多的那个答案。
  说白了,只要方法得当,你可以通过网络,让成千上万、乃至上百万上千万的人……接受某种精心设计好的谎言。
  我,就是一个以谎言为生的人,相信我,骗人比你们想象中简单的多。
  我的名字是……呵,其实那不重要不是吗?看完上面那些话之后,你们现在肯定在想着……接下来我说的话里到底有多少是可以取信的呢?
  如果你们平时也能这么谨慎,而不是在被人提醒了以后才偶尔思考一下,那你们的人生必然会少走很多弯路。
  不过你们怎么样,说实话跟我无关,我只要让自己愉快就行。
  还是说回我吧……
  我的名字很多,可以说,我这一生都在不断转换着身份。
  从孤儿院,到少管所,到监狱,再到大学,我都有不同的名字……或者代号。
  是的,我没把顺序弄错,我上大学是在进过监狱之后,很有意思的对吧?
  还有更有意思的,大学毕业后……在只上过一年法学院、且这一年里上的女同学比上的课还多的前提下,我顺利取得了律师资格。
  看到这儿你们大概会想,啊……这家伙要么是在撒谎,要么就是个天才。
  我告诉你们,你们错了。
  不是天才,是超级天才。
  嗯……抱歉,不知不觉开始自吹自擂了,还是回到我一开始说的——互联网。
  最近我在网上找到了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一个建立在“谎言”这个基础上的,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以娱乐我的活动。
  当然了,所有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所以,在我们大家快乐的同时,必定会有人受到冒犯、受到伤害、经历痛苦……
  总之不是我就行了。
  什么?你觉得我是个坏人,一个令人讨厌的家伙?自恋狂?变态?
  不不不,你并不知道我是谁,就像那成千上万被骗的人一样,你会觉得我是英雄,对我充满了憧憬和崇拜之情。
  因为我是——判官。


第一章 酆都罗山
  你知道“酆都罗山”吗?
  要是在龙郡,有人突然问你这个问题,你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关于地狱的、古老的民间传说。
  但现在,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人在问这个问题。
  只因……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与之相关的“都市传说”。
  传说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在2218年初的某天,暗网(Darkeb)上出现了一个叫做“酆都罗山”的网站,这个网站既不提供非法交易(暗网上的非法交易包括但不限于军火、毒/药/化学品、敏感的专业知识/咨询、违法行为的雇佣关系等等),也不发布耸人听闻的阴谋论,更不搞那些神神鬼鬼的灵异探寻……
  酆都罗山只做一件事——审判。
  根据网站本身的记录显示,自2218年2月起,每逢农历的初一和十五,该网站的直播频道就会开启一次,开启具体的时间不定……有时是在晚上,有时是在凌晨,还有几次在中午。
  但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只要频道开启,就意味着一次“审判直播”开始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观众们将目睹一个戴着面具的,自称“判官”的男子,对一个、或多个人进行审判;被审判者的年龄、性别、职业都没有限制,但有一点是不变的……他们全都是上过新闻的人物。
  靠着金钱和地位逃脱罪责的性犯罪者;在逃多年却始终未落入法网的连环杀手;恶意赖掉赔偿义务的交通肇事者及其家人;对好友见死不救且在事后为撇清责任而拒绝协助调查的关系人;以碰瓷和恶意诉讼将人逼死的老人及其怂恿者;靠抄袭和侵权起家的文化界人士;专骗老人、但靠着法律漏洞逍遥法外的诈骗团伙;诸多潜规则和丑闻缠身的影视大鳄等等  这些被审判者的罪行有轻有重,但无外乎都符合两个前提:其一,有一定难度社会话题度;其二,没有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或根本没有付出代价。
  而“酆都罗山”,正如其名字在民间传说中的意义,就是一个跟这些人“算账”的地方。
  每个月,“判官”都会准备两场直播秀,且在直播结束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将本次直播的完整版高清视频放到网站的首页上,提供免费的在线观看及下载。
  和那些在暗网兜售变态、虐杀、猎奇向视频的人不同,判官似乎对钱不感兴趣;他与观众唯一的互动方式就是……投票。
  每次审判直播时,判官都会以观众们的投票数来决定审判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虽然控制大局依然是判官,但观众们也会感觉自己有着很高的参与度。
  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场秀,自然是很符合网民们口味的。
  在网络世界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追逐现实中得不到的、超出自己阶级和能力的认同感。
  他们躲藏在屏幕后,敲打着键盘,发表着自以为不用负责任的言论,并期待着能得到支持、得到认可。
  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他们都期望着、渴求着,被重视,被回应。
  他们在恶意的攻击和粗野的辩论中发泄,用廉价的怜悯和既得的知识来伪装,让自己的虚拟身份变得强大、获得同伴、乃至是得到拥趸。
  而这些,无非只是因为他们想要去“改变”些什么。
  这种意愿是真切的,他们的确是想让这个世界朝着“他们所认为的”更好的方向发展,但他们又不愿在现实中付出人力或物力上的成本以及承担风险,所以他们选择通过手中的键盘,和一个在互联网上的虚拟身份来实现这种意愿。
  判官,便是一个为他们实现愿望的人。
  如果有一天,有人将一个“死刑按钮”递到你的手上,只要按下去,你就能让一个你在社会新闻上看到过的、让你和无数人都觉得没有资格活在这世上的人渣去死……且死的很惨,你会不会按下去?
  如果那人再告诉你,就算你按了,也不会被追究责任,所有的责任都是他来承担,你还会不会犹豫?或者说……还会犹豫多久?
  即便在人们熟知的那个光明的互联网上,这答案恐怕也是昭然若揭,在暗网上……就更不用说了。
  ……
  2218年,夏,黑鹰郡,柏林。
  从公司会议室走出来时,赫尔·施耐德的心情糟透了。
  他又一次失败了。
  那个比他晚进公司的马屁精大卫当上了楼层主管,而他则要在自己那乏味的岗位上至少再待六个月。
  赫尔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他没有结婚、没有恋爱,甚至没有什么朋友。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了工作上,但至今仍然没有升到管理层。
  从三年前起,他的老板就不断地暗示他可能会给他升职,但永远只是停留在“暗示”的阶段,最终……总是别人捷足先登。
  那些办事能力不如他、天天请同事出去消遣的人;那些在他加班时早早跑路、却在邀功时拼命叫嚷的人;那些靠着裙带关系才进公司、尸位素餐的人……
  如果赫尔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他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能列出一份有着十几个名字的“废物名单”,其中有一多半还是中层以上人员,他确信,把这些人赶出公司,能让这儿的办事效率提升50%以上。
  可惜……他不是。
  开车回家的路上,赫尔那辆破车的空调赶巧不巧地坏了,再加上糟糕的交通状况,让他坐在车里蒸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桑拿。
  回到住处时,他的愤怒和沮丧不但没有减弱,还变得更加严重了。
  当然,更多的还是愤怒。
  即便在他去冲了个凉之后,这份怒火依然没有平息的趋势。
  他披上浴衣后,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块儿昨晚留下的冷披萨,敷衍地热了两分钟;在准备这顿“晚餐”的同时,又顺手拿了三听冰镇的啤酒出来。将这些全都准备妥当后,他就坐到了电脑前。
  一开机,他的电脑桌面上显示的就全是和工作相关的软件及各种临时文件夹,在此刻的他看来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
  他不禁想到,如果在过去的十年里,自己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人际交往上,那他或许反而会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一切。
  他会有很多朋友、有家庭,或至少有个女友;他会像那些骑在自己头上,除了邀功和拍马屁之外什么实事都不会干的废物一样,只靠应酬就能拿高薪。
  念及此处,赫尔胸中就一阵郁结。他猛地灌下半听啤酒,粗鲁地打了个嗝儿,接着就顺手打开了桌边的抽屉里取出了一瓶润滑剂、一包纸巾、和一个可以连接在电脑主机上的VR外设。
  虽然这件事很可能没有人统计过、也无法得到准确的统计数字,但一般来说——如果你是一个独居的、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年过三十的男人,那么你必定会去和一些与法律擦边的东西打交道。
  赫尔也不例外……有着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他,早在数年前就已是各种暗网的常客了。
  当然了,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几年,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网民而已;他上着大众都知道的网站,站在自己的观点上发表各种意见,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一件事——即使是在网络世界,自己也是个很无趣的人。
  如果说“社交”是一种天赋,那赫尔在这方面大概算是个弱智;他就是那种在聊天室里用几句话就能让全场气氛冰冷的存在,他就是那种认真地发表评论后会被无视或是让人尴尬想假装没看见的存在。
  久而久之,他网络上的言论变得越来越有戾气、并带有攻击性,但那并没有改善他的状况,最多就是让他的处境从“令人尴尬”变成“令人讨厌”而已。
  当这种不断反馈而来的负面情绪累积到一个临界点时,终于,赫尔开始去寻找一些血腥的、猎奇的、非法的东西,来刺激自己的神经,以达到发泄的目的。
  就这样,他踏入了暗网之中,并在这里……找到了一份自在的感觉、找到了一种缓冲现实压力的途径。
  他至今仍记得自己当年第一次在暗网中看到一段号称是“供给联邦高层某议员”的、由某“网戒中心”里流出的“调教录像”时,所产生的那种憎恶感、罪恶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