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961章

策行三国-第961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啊。”刘备提着剑,重新开始踱步,自言自语。“说好的南北夹击,结果我和袁谭对峙,打得难分难解,他倒跑去了辽东,击败了公孙度,把半个幽州收入囊中。好吧,就算当时辽东形势紧急,他不得不去,现在已经平定了辽东,总该回来帮我了吧?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他人在哪里?”
  简雍无语。你还真指望孙策帮你取涿郡?
  “还有啊,袁谭原本被他俘虏了,又没向他投降,为什么又放了?如果不是他放袁谭回来,我已经拿下冀州了,哪会像现在这么费劲?他放袁谭回来,难道就是为了对付我?”
  简雍目瞪口呆。他不能说刘备猜得不对。从各种迹象来看,孙策的确有可能是这么计划的。但刘备将未能夺取涿郡的原因全推到孙策身上未免牵强。
  “怎么,我说得不对?”
  简雍咳嗽一声,斟酌着用词。“府君,你觉得吴侯是朝廷忠臣吗?”
  刘备“嗤”的一声,连回答的兴趣都没有。
  “若吴侯不敬朝廷,府君是奉朝廷还是奉吴侯为主?”
  刘备转了转眼珠,摸着光溜溜的下巴,斜睨着简雍,一时沉默。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简雍一清二楚,这时候问这样的问题,恐怕也不仅仅是为了解释孙策的用意。
  简雍忽然有些后悔,随即一想,又释然了。形势如此,也该做出选择了。
  刘备将简雍瞬间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心中一声轻叹。简雍变了,他已经倾向孙策,站在孙策的角度说话,为孙策辩解。他是什么时候变心的呢,是上次去东海,还是这次去白狼山?
  刘备转过头,避开简雍的目光,歪了歪嘴,露出无声的苦笑,心里一片凄凉。虽然回到了幽州,终究还是没逃过孙策的魔爪。变了心的又岂止是简雍,云长、益德都对孙策敬佩有加,就连他自己手里这一对长剑都是孙策为他们打造的。他不肯为孙策效力,到头来还是成了孙策手中的鹰犬,为他拖住了袁谭。
  当然,袁谭也是孙策手中的刀,大家彼此彼此。
  刘备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些。“宪和,你说我该如何选?”
  简雍也暗自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他和刘备说话的机会不多了。“玄德,天下形势已明,天子英明,少年有志,一心想中兴大汉。吴侯乃是不世出的英雄,坐镇中原,已经是诸侯之伯,迟早会走出那一步。你若是选择尊奉朝廷,那就与张使君联合,听朝廷号令。袁谭已经向朝廷称臣,你们之间自然不再是敌人,可携手而战,纵败亦不失忠义。若是尊奉吴侯,那就不必再犹豫,与太史慈联手,拿下幽州,再联袂挥兵南下,袁谭何足道哉?以你的勇武,再加上云长等人的相助,将来不失一方诸侯,富贵可期。若依违不定,两者皆失,悔之晚矣。”
  刘备点点头,淡淡地说道:“多谢宪和。你也累了,去休息吧。”
  简雍拱手施礼,一揖到底,向后退了两步,转身出帐去了。
  刘备独坐帐中,眯着眼睛,看着摇晃不定的帐门,眼神变幻,一声不吭。不知不觉,泪水涌出眼眶,沿着脸庞滑了下来。他扔了长剑,双手捂着脸,紧紧的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简雍是他从小一起玩的伴当,生死相随这么多年,现在却要离开他了。简雍不是贪图富贵的人,否则当初在小黄就可以投降孙策,现在离开,是觉得形势无可逆转,再努力也没有意义。
  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想。孙策势大,坐拥中原五州,麾下人才济济,猛将辈出,谋士更是数不胜数,如今太史慈坐镇幽州,解决了战马短缺,一战而震破胡人之胆,自己哪里还有机会。
  可是就这此放弃,向孙策称臣,实在不甘心啊。为什么他能做到,我就不能做到?
  老天真是不公。
  “玄德?”刘修推帐而入,见刘备坐在案边,双手捂脸,叫了一声。
  刘备吃了一惊,将手指分开了些,见是刘修,这才松一口气,连忙用手抹了一下脸,又取出手帕,手忙脚乱的拭去脸上的泪水,吸了吸鼻子。“德然,有什么事?”
  刘修看到了刘备脸上的泪水,惊讶不已,直到刘备再次发问,他才指指外面。“牵子经来了。”
  “谁?”
  “冀州安平的牵招牵子经。”
  刘备又愣了一会,这才反应过来,禁不住一阵狂喜。牵招是他少年时偶尔认识的好友,那时候才十五六岁,正是少年意气,一见如故,便为刎颈之交。后来两人一个随公孙瓒,一个随袁绍,分属两个阵营,来往便少了,听说牵招在袁绍阵营里因为他老师的事并不得意,现在到这儿来,莫不是要投我?
  走了一个简雍,来了一个牵招。上苍待我不薄啊。
  刘备起身就往处冲,走了两步,又折了回来,取起地上的长剑,收入鞘中,大步出帐。
  “子经!子经!你想得我好苦啊!”
  牵招站在帐外,双手拢在袖中,看着刘备从大帐里冲出来,不禁哑然失笑。他张开双臂,迎了上去,与刘备抱在一起,用力的拍打着对方的后背。过了一会儿,刘备向后退了一步,拉着牵招的手,放声大笑。
  “子经,进帐说话。”
  两人入帐,刘备吩咐人准备酒菜,要与牵招痛饮。牵招打量着刘备,看到了刘备脸上的泪痕,有些意外,却不好直言挑破。
  “玄德兄,别来无恙?”
  “无恙个屁。打了几个月,还没攻下涿县,这个冬天都要耗在这儿了,我都愁死了。”刘备拍着大腿,哈哈大笑,兴致高涨。“子经,你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听说你在袁谭麾下掌骑,莫不是来送战书?”
  牵招瞥瞥刘备,微微一笑。“若是战书,你敢接吗?”
  刘备眼珠一转,嘿嘿笑道:“若是你出战,我就不接。若是袁谭出战,我求之不得。他是不是任城之战吓破了胆,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好生无趣。”
  牵招咳嗽一声。他毕竟是袁谭之臣,不能像刘备一样调侃。“用兵只问胜负,不在乎进退。玄德,你收到太史慈的消息了吗?”
  听到太史慈三字,刘备的心情顿时不好了。他静静地看着牵招,皮笑肉不笑。“听说了一些。怎么,袁谭怕了,派你来请降?”
  牵招不理会刘备的试探,坦然说道:“我刚从白狼山回来,与太史慈有一面之缘。”
  刘备愣住了。“你也去了白狼山?”
  “是的,我本来奉命去联合乌桓,袭你后路,没想到太史慈势如破竹,三郡乌桓俯首,只得铩羽而归。玄德,孙策攻占辽东,公孙度已经投降了,太史慈又击退鲜卑人,逼降了三郡乌桓。等他稳住形势,挥兵西向是迟早的事。你还能在涿县坚持多久?”
  刘备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不见。“子经是劝我投降袁谭吗?”
  牵招摇摇头。“我与玄德相契,深知玄德雄心,又何必做这无益之事。不是投降,是结盟。”
  “结盟?”刘备哈哈一笑。“就算我和袁谭结盟,恐怕也不是孙策的对手吧?我还不如与太史慈结盟呢,至少不用担心他突然出现在我身后。与袁谭结盟,替他挡住太史慈,对我有什么好处?”
  “等待转机。”牵招一字一句地说道。“玄德,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孙策三面出击,南至交州,北至幽州,东至海,西至武关,与天下为敌,焉能长久?”


第1832章 讨价还价
  牵招算了一笔帐。这笔帐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沮授、郭图联手的谋划——从袁绍入冀州以来,这是他们第二次联手,上次是界桥之战——当然也有牵招本人的见闻。他在白狼山与太史慈见面,既见识了太史慈的能力,也看到了太史慈宏伟计划暗藏的隐患。
  太史慈要在幽州推行化胡策,教化胡人,这里面蕴藏着太大的风险。
  几百年来,对付胡人的政策不外乎征和抚。不管是征还是抚,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华夷之防,华是华,夷是夷,泾渭分明。水土不同,风俗不同,只能因地制宜,不能勉强。乌桓入塞几百年都没什么变化,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归化?
  更重要的是化胡就是剥夺部落大人对部众的控制权,哪一个部落大人愿意这么干?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实力,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岂能拱手让人。可想而知,他们肯定会反抗,不是起兵,就是坐地起价,开一个孙策拿不出的价钱。而以胡人的贪婪和狡诈,他们更可能兼而有之,先敲孙策一笔钱,然后再寻衅滋事,翻脸不认人,号召部众起来造反。
  事实上,郭图已经做了安排,这样的事几乎必然会发生。
  到了那时候,太史慈能怎么办?只有战。太史慈的确很善战,但是他击败鲜卑人的四场战斗都是正面作战,迅雷不及掩耳,鲜卑人根本来不及反应,逃都来不及逃。如果到了草原上,双方追逐作战,他能不能找到那些胡人都是个问题,更别说破敌了。
  战事一起,那就是个无底洞,不知道要消耗多少钱粮。一旦孙策供应不上,太史慈不是大败而归,就是战死草原,到时候孙策要么亲自上阵,要么放弃幽州。如果是前者,解决不了在草原上捕捉战机的问题,他的结果未必就能比太史慈强到哪儿去,胜败全看运气。
  而人的运气总会用尽的。
  说完了幽州,牵招又透露了一个消息:郭图返回之后,重新接管了细作营,交州传来消息,刘繇、高干败走豫章后,退守交州,与交州士族联手杀了交州刺史朱符,现在正与孙坚作战,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具体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保密的问题,现在还不得而知。
  一旦交州生变,孙策就要交州到幽州两线作战。如果再加上益州的曹操、冀州的袁谭、关中的朝廷,他要同时面对五个对手,战线长达四五千里,需要动用的兵力超过十万。
  中原再富,能经得起这样的消耗吗?
  刘备听得很认真,也很兴奋,但他还没失去理智。他不是牵招,他见识过孙策的实力,尤其是他身边的军谋处。那些都是谋略出众的人精,能与沮授、郭图比肩的人也有好几个,沮授、郭图能想到的,他们当然也能想得到。
  酒菜送了上来,刘备端起酒杯,向牵招示意,一饮而尽。他抹了抹嘴。“子经,就算如此,孙策也会放弃交州,紧紧抓住幽州。战马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他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你说得没错。”牵招喝了一杯酒,点头附和刘备的建议。“可若是孙坚被困住了,危在旦夕,他不得不救呢?”
  刘备没吭声。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有多少真实性。袁谭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万一是他虚构出来的呢?现在与袁谭结盟,为袁谭挡住太史慈,对袁谭有好处,对他却没什么好处。孙策如果知道了,不会再给他一件军械,一粒粮食,这个仇就算结下了。冀州户口多,袁谭还能支撑一阵子,他却支撑不了多久。
  牵招让刘备考虑了一段时间,最后提出了袁谭的条件:以巨马水为界,分割涿郡。结盟之后,袁谭也需要战马,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再提供一部分粮食和物资。与此同时,袁谭还会协助刘备控制代郡、上谷,让他能掌握幽州西部,有足够的实力与太史慈抗衡。上谷、代郡的乌桓部落都和袁氏亲近,不由得张则不服。必要的时候,袁谭会派兵协助刘备作战,将领就是牵招。
  刘备心动了。他被这场战事拖得心力交瘁,实在不想再打了。巨马水以南给袁谭就给袁谭吧,能将上谷、代郡拿到手,足以补充那点损失。
  刘备基本接受了条件,只提出一点修改:范阳东以巨马水为界,范阳西则以北易水为界,范阳、北新城可以让给袁谭,逎国和故安不成,而且为了诚意体现,驻扎在范阳、北新城的人不能是张郃。张郃在涿郡这么久,对地形太熟悉,他不放心。
  “子经,如果由你驻扎在范阳,我就同意这个方案。”
  牵招笑着摇摇头。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和刘备的关系太亲近,袁谭就算相信他一时,也不会一直相信他。
  刘备眉头一挑,露出几分霸气。“要不这样吧,子经,你索性来帮我,别为袁谭效命了。我知道你在那边也不如意。”他抬起手,用力一挥。“你如果拒绝,我就不谈了。我如果与太史慈结盟,袁谭恐怕就等不到转机出现了。他割走了我涿郡两个县,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给我的却全是空口虚辞,能不能兑现,谁也说不清。我吃了这么大的亏,要他一个人,不过分。”
  他盯着牵招。“除非你不肯来。子经,你我知交,不用掩饰,你就说,你肯不肯来帮我?”
  牵招哭笑不得,心里却热乎乎的。“玄德,这是公事,不能混为一谈……”
  刘备冷笑一声,不容置疑。“子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