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723章

策行三国-第723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审英面红耳赤,低下了头,不敢直视审配。审配见状,不忍再说。他知道审英的性格,若不是形势逼人,也不会如此低三下四的来求孙策。他想了想,觉得审英所说未尝没有道理,这次战败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失败,更关系到袁绍的霸业,关系到冀州人——尤其是冀南人——的前途。
  “荀休若如何?”审配从审英手中接过酒杯,浅浅的呷了一口。酒水入喉,清凉又带着几分火辣,不知不觉的滋润着他已经枯槁的心灵。
  审英暗自松了一口气。审配问起荀衍,说明他还没有心死,还有争胜之意,沮授教的那一番话起作用了。他把荀衍的情况说了一遍,尤其说到了闵建、尹楷等人临阵抗命,袁绍震怒,要严惩他们的事。这一战,荀衍的损失也不小,但颍川兵损失有限,伤亡主要是麹义的旧部。如果闵建、尹楷等人被军法处置,冀州系再受重创,汝颍系的势力会更大,将来难免有客大欺主之嫌。
  这是审配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只要他放不下这件事,他的求死之心就不会那么坚定了。
  听完审英的叙述,审配面色虽然没什么变化,眼神却游移起来。麹义龙渊败亡,但荀衍却从中吸引了不少经验。他之前就向荀衍了解过相关的情况,本来以为已经了如指掌,现在看来,荀衍可能有所保留,又或者说荀衍有些体悟无法用言语表达,却可以付诸行动。
  如果自己没有被孙策迅速击破,再多支撑半天,荀衍说不定真能击破路招的阻击,渡过黄水。那样的话,这场大战就有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结果。不过现在自己战败,对整体形势不利,对荀衍却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反而衬托得他治兵有方。
  如果我死了,冀州还有谁能是荀衍的对手?张郃,还是沮鹄?审配想来想去,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不管是张郃还是沮鹄,都不是理想的人选。张郃不仅是武夫,还是河间人,沮鹄倒是冀南人,但他太年轻,又有被俘的经历,沮家的实力也有限,他的晋升之路不会顺利,至少不能和荀衍相提并论。
  一边是自己的尊严,一边是冀南人的利益,难以两全。审配很纠结。审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按照沮授的指点,不动声色的劝解着审配,一面劝他以大局为重,不能轻生,一面劝他以复仇为要,效孟明视故事。审配虽然没有答应,却也没有再提求死之意。
  父子二人谈了一番,审英告辞面去。他和郭嘉敲定了交易细节,匆匆离开了新郑,赶往大营。作为使者,他不需要绕道苑陵,直接取道七虎涧,半天就能来回。
  送走审英,郭嘉回到中军,向孙策汇报事情的经过。审英在里面和审配说话的时候,他就站在隔壁,审氏父子说什么,他听得一清二楚,此刻又一五一十的说给孙策听。
  “将军,你可想好了,现在放审配回去,对我们不是什么好事。虽说可以让冀州系、汝颍系继续内斗,可是审配遭此重创,一心求胜,他会暂时和荀衍合作,研究我们的战法,给我们造成不小的麻烦。”
  孙策捻着手指,微微颌首。关于要不要放审配回去,他和郭嘉有些分歧。
  郭嘉倒不反对放审配回去,但是他认为现在不行。审配谈不上名将,但也是个聪明人,这一次战败,下一次肯定会吸引教训。审配是冀州名士,在冀州将士心目中地位尊崇,影响力非一般人可比。他性情又自负,受此奇耻大辱,有机会报仇肯定要拼命,到时候又是一场硬仗。
  十天之内,接连龙渊、黄水两场战役,孙策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伤亡也不小,需要时间修整、补充,尤其是黄水之战,有两千多将士受伤比较重,也需要时间来冶疗、休养。
  针对这些情况,郭嘉的意见是可以放,但现在不放,扣着审配,审英等人就不敢轻举妄动,孙策可以一心一意地对付袁绍。等击败袁绍,再放审配回去,让冀州系和汝颍系内斗。
  不能说郭嘉的意见不好,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袁绍心虚了,决定撤退怎么办?如果荀衍趁着这个机会掌握兵权怎么办?对孙策来说,正当壮年的荀衍绝对比审配更有潜力,而且荀衍是汝颍系,他是会支持袁谭的,审配却是反对袁谭的。在他暂时无力进攻冀州的情况,如果冀州系遭受重创,汝颍系独大,他等于和冀州人结了死仇,却替袁谭拔了刺。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他才不想做。权衡利弊,还是拿审配换几百匹好马更实在。
  “有些事,他看得懂也未必学得会。”孙策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第1447章 临别赠言
  郭嘉也清楚,对孙策来说,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战马都是他最紧缺的资源。如果此战能击败甚至击杀袁绍,天下就会进入真正的乱世。没有了袁绍这个巨毋霸似的对手存在,更多的人会滋生逐鹿之心,他们不会再像现在一样支持孙策,反倒有可能成为或明或暗的对手。
  支持孙策,只是希望他能与袁绍对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臣服。对这一点,郭嘉和孙策早有定论,并无原则上的分歧,他们的分歧只是轻重缓急不同,只是选择的方式不同。既然孙策已经做了决定,郭嘉也不再多说什么。
  孙策又道:“黄水战事结束,可以再调一部分抛石机和弩车去捕獐山了。袁绍停了两天,肯定是准备新战术,鲁肃可能会面对更严峻的考验。”
  “将军,捕獐山近在咫尺,增援很方便,我担心的倒是袁绍会撤退。”郭嘉提醒道:“审配回营,袁绍了解到战事经过,若如将军所想,看得懂也学不会,他也许会选择退兵。甘兴霸一直没消息,满伯宁、徐文向却已经到了浚仪附近,应该让他们做好半渡而击的准备。”
  “有甄俨的两万大军在,半渡而击也不是易事。”孙策有点挠头。“还是让他们见机行事吧,不要勉强。只要袁绍撤兵,我们就算赢了。这大热天的,还是早点回葛陂舒服。”
  郭嘉哈哈大笑,摇摇羽扇,对诸葛亮和陆议说道:“你们看,还是做谋士舒服吧,不用大热天的披甲作战,与人拼命。”
  诸葛亮和陆议不约而同的笑道:“祭酒高瞻远瞩,非我等能及。”
  “唉,知道你们志向高远,不满足于幕后画策,说了也是白说。”郭嘉摆摆手,悠然自得。“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了,功业终究只是过眼云烟,世俗之乐在乎得一二知己,志同道合,大道之乐在乎悟道明德,与天地同寿。等天下太平,将军鼎立新朝,我就去广成泽修道,从赤松子游。唉,对了,有件喜事还没告诉将军。”
  “什么喜事?”
  “我最近修习房中有成,九交不敢望,二三可期。”
  孙策瞅瞅一脸得意的郭嘉,哭笑不得。
  ……
  审英回营,向袁绍做了汇报后。听说审配绝食求死,一夜白发,袁绍不由得悲怆落泪。审配性情刚直,向来不肯委屈求全,如今落到这个地位实在令人唏嘘。他安慰了审英几句,嘱咐他尽快完成交易,接审配回营。
  审英应了,躬身出帐。他怕夜长梦多,审配再出什么意外,迅速挑选了三百匹战马,再次赶往新郑,与孙策交易。孙策很爽快,收下战马,立刻放人。不仅如此,他还设宴为审配送行。
  审配也不想灰头土脸的回去。他一声不吭,任由审英服侍他洗漱一番,换上新衣,来到孙策面前。在战场上,他和孙策见过面,但当时形势紧张,孙策全副武装,手持霸王杀大杀四方,浑身是血,脸上也沾了不少血污,他看得并不是很清楚。此刻与孙策对面而坐,他才算真正看清孙策的长相,不禁心生意外。眼前的孙策英俊魁梧,虽然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赳赳武夫,却笑容灿烂,语气随和,丝毫不是他印象中的野蛮残暴,反倒有几分难得一见的质朴。
  见审配目不转睛地打量自己,孙策笑了。“怎么,想记住我的模样,将来好避而远之?”
  “不,记住你的模样,将来才不会认错人,报错了仇。”审配反唇相讥,不肯假以颜色。
  “那你可要注意,下次可就不是三百匹战马的事了。”
  “的确,下次我擒住你,不仅要讨回这三百匹战马,还要加倍。”
  “哈哈哈……”孙策忍不住放声大笑,举起酒杯。“久闻审正南行不逾矩,现在看来不尽其然,你还是一个很风趣的人嘛。来,我们喝一杯。”
  审配板着脸,举起酒杯,赌气似的一饮而尽。孙策笑眯眯地看着审配,心里乐开了花。审配越是顽固,他越是开心。如果审配从此蔫了,他反倒会失望。他又不想和审配交朋友,他放审配回去是为了让他继续领导冀州系,和汝颍系唱对台戏,没点脾气怎么行?
  “我冒昧地问一句,足下想怎么打败我啊?”孙策放下酒杯,扭了扭脖子,晃动肩膀,关节发出啪啪的脆响。“俗话说得好,拳怕少壮,足下一把年纪,想必不会是和我决斗。可若是统兵的话,你麾下的三万冀州兵所剩无几,粮草、军械更是丢得一干二净,只能仰食于人,就算还能上阵,恐怕也不会由足下来指挥吧?换成荀休若,说不定还有几分可能。”
  审配闭口不言,眼神黯淡,心中更是焦虑不安。败军之将不言勇,和孙策斗气没什么意义,回营后如何夺回兵权,与孙策再决胜负才是他现在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孙策意在挑拨,说的却是实情,他被孙策击败,大军崩溃,自己被俘,一世清白毁于一旦,回营后还能重掌兵权吗?
  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两天,还没有找到任何解决之道。
  “恕我直言,袁本初之所以同意赎你回去,恐怕只是出于安抚人心,并不打算让你继续统兵。”孙策说道,不紧不慢地拨着审配心里的那根刺。“也许你可以效仿孟明视,但袁绍却不是秦穆公。你如果不想受辱,还是低调一点的好。以魏郡审家的实力,做个富家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袁绍父子不自量力,想逐鹿天下,免不了需要大量的钱粮财物,足下如果能及时进献,将来不失乡亭之封。”
  审配哼了一声,不置可否,眼中忧色却更浓。
  “其实足下年过半百,已是知天命之年,应该清楚袁绍非能成大事之人。与其附逆,落个身死名灭,不如退守田园,含饴弄孙,静观天下风云。”孙策幽幽地说道:“豫州世家附逆,如今逃亡的逃亡,待罪的待罪,木已成舟,悔之晚矣。足下何必步其后尘?及时抽身,尚有一线生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我虽是敌手,也算是相识一场,临别赠言,还请足下三思。”
  审配抬起头,凝视着孙策,欲言又止。


第1448章 人之将死
  审配出了城,拉紧车帘,一言不发。审英看在眼里,忧心忡忡,劝了几句也没用,只好闭上了嘴巴,闷头赶路,争取早点回到大营。天气这么热,审配又被监禁了几天,身体状况不佳,心情再这么差,别闷出什么病来。
  回到大营,审配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不仅来求见的旧部被挡在帐外,就连袁绍派人来请都没去,只回复了八个字:败军辱君,唯欠一死。
  接到回复,袁绍感慨不已,担心审配有什么意外,打算亲自去看望一下,却被郭图拦住了。
  郭图说,如果审配一心求死,他又何必浪费三百匹战马?就算审家有实力,冀州的战马没那么贵,三百匹战马也有近千金,不是一笔小数目。他这是以退为进,以观人心,看冀州人是不是还拥护他,挟众要挟主公,逼主公还像以前一样任他为将。麹义阵亡在前,审配被俘在后,冀南人接连遭受两次重创,他们担心主公会抛弃他们,所以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抱团,向主公示威。
  袁绍恍然大悟,很不高兴。考虑了很久之后,他问郭图应该怎么办。郭图说,天气渐渐热了,雨水增多,各种虫蛇活动频繁,蚊子、苍蝇也越来越多,冀州、幽州的士卒都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很容易引发疫情,麹义、审配两次大败,损失超过两万人,士气低落,不宜再战,不如先退兵,或是回邺城,或是去洛阳休整,等秋天再战。
  袁绍也有此意,只是心有不甘。几万大军渡河,本想一举荡平中原,没想到被孙氏父子挡在浚仪附近,一败再败,连豫州都没能踏足一步。就这样回去,怎么面对天下人?
  见袁绍不说话,郭图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只能耐着性子劝。胜负乃兵家常事,再说此战不利也不是主公你的责任,先有黄琬,后有麹义,现在审配又损失折将,如何还能再战?不如暂且隐忍,稳住防线,等缓过劲来,再战不迟。
  袁绍觉得有理,对审配的怨气更重。损兵折将,耽误了大事,还这么矫情,实在是可恶之极,死有余辜。既然你想闭门思过,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