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390章

策行三国-第390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怎么了?”徐岩走了过来,看看太史慈,低声说道。
  “哦,没什么,看到山寨这模样,心里不太好受。”
  “可不是么,原来虽然苦点,多少还有点家的模样,现在倒好,跟过了贼似的。”徐岩抹了一下脸,又自我解嘲的笑道:“看我这话说的,我们不就是贼嘛。”
  太史慈同情地看着徐岩。徐岩不是本地人,他也是青州东莱人,还读过一点书,原本在郡里做郡兵,后来闹黄巾,他随青州刺史焦和出战,焦和不懂军事,打了败仗,徐岩被黄巾俘虏,就投了黄巾。结果黄巾又败,他辗转流落到江南,成了铜官山的山贼。因为懂军事,他做了个小头目,眼下是太史慈的副手。
  “你现在不是贼了,他们也不是。”太史慈说道:“你们都是刘使君招募的义士,你是都尉,等击败孙策,你就可以出山了。”
  “那倒也是,等袁家坐了天下,我们就不是逆贼了,我们都是从龙之臣,对吧?”徐岩突然兴奋起来。“唉,将军,你说袁盟主坐了天下,你能做多大的官,能不能封侯?”
  太史慈眼神微缩,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袁绍坐了天下,我能封侯吗?刘繇封侯肯定不成问题。刘家与袁绍有姻亲关系,刘繇又立下如此大功,封侯拜将是意料中的事。可是我能封侯吗?袁绍隐居洛阳的时候非天下知名不能见,眼界高得很,我只是一个青州布衣,名声又不太好,袁绍能看得上我吗?
  太史慈想起了他曾为之效命的东莱太守蔡伯起,堂堂的南阳名士,出身名门,求他办事的时候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等办完事,刺史张琰要报复他的时候,蔡伯远却不肯出面保护他,使他不得不抛下老母,远走辽东。
  刘繇会不会和蔡伯起一样,用我时如至宝,弃我时如敝履?
  太史慈看着莽莽丛林,一时惆怅,茫然不知所归,觉得自己的努力没什么意义,最后都是一场空。在这世家掌控一切的天下,一个寒门士子就算有才能,又能如何,能持三尺剑,登天子阶,立不世之功吗?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太史慈的思绪,一个斥候快步奔来,徐岩迎了上去,两人耳语了几句,徐岩匆匆走了回来。“将军,祖郎出动了,正向这边摸过来。”
  太史慈精神一振,将所有的杂念都抛在一旁。“准备迎战。”


第782章 有压力,有动力
  祖郎举着小圆盾,将自己的脸遮去大半,只有眼睛露在外面。圆盾上蒙了一块黑布,掩去了光滑如镜的盾面,减少了反光的机会,将暴露的可能降到最低。
  太史慈神乎其技的射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种地形,能射远的弓弩手才是真正的主宰。只要箭矢足够,一个神箭手能轻松对付几十人。哪怕是只隔几丈远,箭可以轻松射到,但步卒要想走过去却得费半天劲,等赶到那儿,对方早就跑了。
  “小心点,再小心点,别出声,谁出声谁死。”祖郎一边观察对面的山头,一边轻声说道。他一左一右还有两个亲卫,和他一样,都举着小圆盾,但他们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身后的两名强弩手,每人手中一具四石弩,弦已拉好,箭装在箭槽里,手指搭在弩机上,随时可以发射。
  “大帅,你就放心吧,我们盯着呢。”强弩手连胜信心十足,正想再夸耀两眼,一看祖郎杀人般的眼神,立刻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改口。“校……校尉。”
  “以后再听到你喊一声大帅,老子割了你的舌头。”
  连胜连连点头,像啄米的小鸡。“唉,唉,校尉。”
  “我们现在不是贼了,是孙将军麾下的精锐,懂了没有?”祖郎敲敲连胜的脑袋,又拍拍连胜手中的强弩,晃晃手中的圆盾。“如果我们还是贼,能有这些利器吗?”
  “是,是。”连胜扶住被祖郎敲歪的盔,连声答应。
  强弩也好,圆盾也罢,都是孙策为他们装备的武器,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他们也能做弩,但山中条件简陋,做出的弩射不远,射不准,与孙策提供的制式军用弩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这小圆盾是全钢打造的,比他们的藤质、竹盾不知强多少倍,不仅能挡箭,还能用于战斗。至于亲卫营装备的战刀、甲胄,那就更不用说了。即使祖郎是泾县最著名的大帅,手下有近五万人,也没有这么多的好东西。有钱也买不到啊。如果不是祖郎投降孙策,他就算搬个金山来也买不到足够的装备。
  所以祖郎现在极端反感别人称他为大帅。这不仅是在提醒他曾经是山贼的事实,更是暗指他的部下是乌合之众,不够训练有素。投降孙策近两个月,他原本还没什么感觉,反正大家一样训练,可是进山几天,他感觉到了压力。孙策的训练效率明显更高,进步神速,照这个速度,用不了一年半载,他擅长山地战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所以祖郎要求部下端正态度,不能再把自己当山贼,一定要像孙策的部下一样用心训练,不仅要吃苦,还要多动脑子,想想怎么提高自己,别像以前一样眼前只有这片山。俗话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端正态度首先要从纠正称呼开始,任何人不准再叫他大帅,只能称他校尉。
  命令才宣布了几天,很多人还没习惯,祖郎对此很苦恼。
  身后响起沙沙的脚步声,祖郎回头看了一眼,左手握紧了盾牌,右手握紧了战刀,浑身绷紧,就像一头欲扑的豹子。
  “是我,别射箭。”祖向及时出声。
  “阿白,你怎么跑这儿来了?”祖郎没好气的说道,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一个空间。祖向挤了过来,和祖郎趴在一起,看了一眼远处灯火摇曳的山寨。“大……校尉,我们什么时候进攻?”
  祖郎冷冷地盯着祖向,最难改口的就是他。好在他及时改口了,要不然还真没办法处置。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太满意。“谁说我要进攻了?”
  祖向吃了一惊。“不进攻,你把我们拉到这儿来干什么?大半夜的不睡觉,冻死人了。”
  祖郎没理祖向,心里却暗自叹了一口气。祖向是他最亲近的人,他每次参加军事会议,祖向都会参加,但他的心思显然不在学习怎么作战上,孙策和部下商讨军事时说的那些话,祖向几乎一句都没听进去。只要他听了一点,就不会问这样的蠢话。
  同样都是人,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孙策部下的一个百人将都比祖向聪明,只要有机会参加军议都会竖起耳朵听,有的还带纸笔记录,回去还要再研究,胆子大的还会主动向上官请教。自己手下这些人倒好,就知道吃喝拉撒睡,根本没想过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将领。
  “你知道陈败、万秉他们去哪儿了吧?”
  祖向点点头。祖郎手里有一份葛生、李术送来的地图,是综合出山自首的山贼提供的信息绘制的,有了这份地图,铜官山的地形了如指掌。陈败、万秉向哪个方向去了,他们猜都能猜得出来,有目的的派了几个斥候一打探就知道了。
  “我已经派人把消息送给许乾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在半路上截击陈败他们。我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拖住太史慈,不让他去支援。”
  “我们为什么要帮许乾?”
  “我们不是帮许乾,我们是帮自己。”祖郎耐着性子解释。挑动山贼互斗,让他们无法共处,以贼制贼,这是孙策的既定方针。山贼们各自为政,太史慈无法将他们整合起来,威胁就小多了,这比他们亲自动手杀人效果更好。
  初次听到这个方案的时候,祖郎吓出一身冷汗。他原本就是山贼,太清楚这一招的杀伤力了。各部山贼之间原本就为争夺地盘明争暗斗,如果孙策再有意从中挑拨、刺激,内讧会更加激烈。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更何况是实力相当的山贼。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是最可能的结果。
  这也坚定了祖郎摆脱原有身份的信念。他有一种预感,虽说这一片千山万谷,山贼数不胜数,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孙策的对手,最后都会像铜官山的陈败、万秉一样死无葬身之地。与其如此,不如依附孙策,不仅不会有危险,反而有机会建功立业,得到更多的利益。
  但过好日子容易,建功立业却难,这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能总把自己当作贼,要不然永远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阿白,长点脑子,今天看我怎么调戏太史慈,一举搞定铜官山、伏虎山的这群山贼。”


第783章 以贼制贼
  太史慈心中隐隐不安。他抬起头,又一次仰望夜空。
  月已西斜,东方泛白,很快就要天亮了。
  可是祖郎一直没有进攻。
  对面的山林黑漆漆的,非常安静,与往常没什么区别,但是太史慈清楚,那里藏着至少一千人,也许更多。他亲自去侦察过,甚至远远地看到了祖郎本人,只是离得太远,祖郎的自我保护意识又非常强,他没有把握命中,也没有把握全身而退,只能放弃。
  祖郎的部下装备了射程一百六十步的四石弩,而且不止一具,一旦他暴露位置,立刻会成为目标。他们装备的圆形钢盾能提供极佳的防护能力,除非近在咫尺,他的箭根本无法射穿。这让他很头疼。他的武功非常好,长短皆能,射艺精湛,可是面对一群军械精良的对手,他的优势变得很微弱。
  反复权衡后,他放弃了个人行动,决定引祖郎入伏。山寨里准备了大量的引火物,只要祖郎进入山寨,一声令下,众人同时放火,四面放箭,祖郎就算军械再好也难逃一死,到时候这些军械就成了他的战利品,他可以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力量。
  可是他等了大半夜,祖郎也没有进攻,如果负责监视的斥候一直没发消息,太史慈甚至怀疑他们已经撤走了。就算祖郎能够截杀斥候,也很难把所有的斥候一网打尽,以至于一个消息也发不出。
  祖郎究竟想干什么,总不会是等天亮再发动进攻吧?太史慈百思不得其解。
  “将军,将军。”一个士卒猫着腰,快步走了过来,蹲在太史慈身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太史慈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这人是徐岩的部下,在另一个方向设伏。他突然赶到这儿来,又是这副模样,难道是徐岩受到了攻击?他随即又镇定下来,徐岩不是无能之辈,就算遇袭也不会一点动静也没有就被人干掉,应该是出了别的事,只不过比较紧急而已。
  太史慈强按心中不安,等士卒喘匀了气,才淡淡地问道:“什么事?”
  士卒伸手一指远处。“将军,那边有火光,陈大帅、万大帅可能有危险。”
  太史慈一怔,身体一动,刚想站起来,又放弃了,只是心头一片灰暗。他明白了祖郎为什么不进攻了,祖郎根本就没打算进攻,他的目的就是把自己钉在这里,不能脱身。他真正要对付的目标是陈败、万秉,那些人大多是老弱,还带着大量的辎重,行动缓慢,战斗力也弱,撤离了熟悉的山寨,他们正是惶恐不安的时候,一旦遇袭,必败无疑,很可能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可恶。”太史慈握紧拳头,恨恨地骂了一句。与其说是骂祖郎,不如说是骂自己。一心等着祖郎入彀,没想到最后却上了祖郎的当。祖郎没被困,他却被困在了这里,祖郎就潜伏在对面的山林里,他如果赶去救陈败,就只能强行杀过去,能有几个人活着离开,谁也不知道。
  可是不救,他刚刚取得的信任就会崩塌。他信誓旦旦地要与陈败等人并肩作战,最后却只能看着陈败等人中伏而不能救,以后谁还能信他?
  还有什么路可走?太史慈在脑子里将附近的地形过了一遍,却什么收获也没有。他清楚,既然祖郎能摸到山寨附近,必然是了解了附近的地形,信息来源很可能就是张仲那样出山定居的山贼。他们在铜官山生活了十几年,对铜官山的地形了如指掌。
  也许祖郎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做向导。
  太史慈抬起头,看着越来越亮的地平线,心头却是一片黑暗。
  ……
  陈败坐在地上,看着许乾提着滴血的战刀缓缓走来,叹了一口气,扔掉长刀和盾牌。长刀已经卷口,盾牌也已经破裂,战了半夜,他已经全力以赴,就等着太史慈来援,但太史慈没有来,生机已绝。
  许乾在陈败面前站定,将长刀架在陈败的肩上,缓缓拖动,拭去刀上的鲜血。他刚刚一刀砍下了万秉的首级,刀上不仅有殷红的鲜血,还有白色的骨头碎片。
  “陈大帅,你派人袭击孙策船队,嫁祸给我兄长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一天?”
  “许将军,我已经解释过很多次,那不是我的计划,是你兄长的计划。你杀了我也不能为你的兄长报仇,只会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