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27章

策行三国-第27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黄阿楚结结巴巴。“阿翁,我……我还和他打了个赌。”
  “打赌?”黄承彦脸色都变了。和一个武夫打什么赌,他不讲理的。你们不怕他输了不承认,用刀跟你们讲道理。
  黄阿楚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委屈地抹起了眼泪,抽抽嗒嗒地说道:“阿翁,我让你蒙羞了。他说……他说世家也好,名家也罢,都是卑鄙的肉食者,还说……还说我是长不大的巨婴。”
  “巨婴?”黄承彦点点头,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此言虽然稍嫌尖刻,却也一针见血。阿楚,你虽然从小就跟着我,见过不少名士高人,可那毕竟是坐而论道,你并不真正懂得世事艰难。太宰问子贡,夫子何其多能,夫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孙将军出身寒门,经历的事又岂是你能想象得到的,更何况他还是庞德公称许的奇才。”
  黄承彦摇摇头。“可惜你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儿,我真想认赌服输,送到孙将军身边做几年书僮,以你的聪慧,或者能有所裨益。”
  黄阿楚眼神一闪,咬了咬嘴唇,低头不语。蔡珂见状,连忙说道:“姊夫,你又来了。阿楚虽是个女子,可不比男儿差。你莫不是埋怨我姊姊没能给你生个儿子吗?”
  黄承彦自知失言,连忙笑道:“阿珂,你误会了,我绝无此意。只是替阿楚可惜,她若是个男儿,跟着孙将军历练几年,将来说不定能有一番成就呢。”
  “女子怎么了,孙将军还说我不让须眉呢。姊夫,不是我说你,在这一点上,孙将军比你们都开明,从来不觉得我们身为女子就比男子低上一等。”
  黄承彦打了个哈哈,摇着头,背着手出去了。黄阿楚抹了一会儿眼泪,抬起头,可怜兮兮地拉着蔡珂的手。“小姨,孙将军真的觉得女子也能和男子一样吗?”
  蔡珂打量了她一眼,警惕起来。“阿楚,你想干什么?你可离他远一点,他是个疯子,开心的时候谈笑风生,比谁都有趣,疯起来杀人不眨眼,比谁都可怕。”
  “他都杀过谁?除了进攻蔡家的时候,他还杀过谁?”
  “呃……”蔡珂转着眼睛,一时语塞。貌似除了那次,孙策还真没杀过人。


第053章 以无厚入有间
  黄承彦找到孙策,对孙策放了蒯祺表示感谢,又委婉地提出告辞,准备离开蔡洲,请孙策放行。
  孙策斜睨了他一眼。“行啊,你什么时候走,我安排船送你。”
  黄承彦很意外。“将军不留我?”
  “我想留你,但是你不愿意留下来,我也不能勉强你。”孙策自嘲地笑道:“刀可以留住你的身,留不住你的心,你说对吧?与其互相防备,不如相忘于江湖。”
  “你不担心我离开之后,与你为敌?”
  孙策想了想。“那我只能为你惋惜。将来你如果被我俘虏,看在曾经偶遇的情份上,我会留你一个全尸。”
  “将军这么自信?”
  “不是我自信,而是天下大势如此,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你我概莫例外。先生是沔南名士,这点见识应该有的。”孙策站起身来,抚着黄承彦的背,引他出门。“先生,南阳天下之中,兵家必争之地,战事在所难免。襄阳离南阳太近,又是南舟北马之地,一旦南阳有失,襄阳必是战场。这里不是隐居的好地方,先生还是别选别处吧,或是入山,或是南渡,免受池鱼之殃。”
  黄承彦盯着孙策看了好一会儿。“多谢将军提醒。不过我既不想入山,也不想南渡,我想北上,将军以为可否?”
  孙策想了想。“袁本初,还是袁公路?”
  “袁公路。”
  孙策笑了。别逗了,你要是能看上袁术,怎么可能等到今天。他不动声色,装作没听懂黄承彦的试探。“若是如此,那我也许很快就能再见到先生。”
  “你这么放心,是不是因为德珪已经出发了一天,我追不上他了?”
  孙策收回手,双手互握,扳得手指啪啪作响。他收起笑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先生,庄子说,以无厚入有间,方能游刃有余,就算我离间襄阳诸家,难道只是因为我用心险恶,而不是襄阳诸家互相猜疑,恨不得诸家死绝,唯我独尊?先生若想做苏秦,大可去做,我绝不拦着先生,没兴趣,也没必要。我也不瞒先生说,数日后,便有数万黄巾至此,先生,我很想看看,襄阳豪强能不能有联起手来,战胜数万向死求生之人?”
  黄承彦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庞德公说过,孙策身如猛虎,心有松柏,看似大凶大恶,却不是为了一已私利,而是出于公义。也许他能力有所不足,但他能有这样的志向,就绝不会中途罢手。换句话说,襄阳豪强不让出土地,他肯定会杀人。蔡家、蒯家只是开始,绝不是结束。
  “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血染沔水?”黄彦直哑声道。
  “先生是名士,如果先生想得出更好的办法,可以不流血而让数万黄巾安居乐业,我不仅言听计从,而且愿意为先生刻碑纪功,流芳百世。”
  “承彦何许人也,焉敢望此。”黄承彦长叹一声:“子曰:知其不可而为之,我只能尽力而为,集诸家之智,希望能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军,你能不能给我五天时间?”
  “可以,黄巾军还在路上,应该还有几天才能到。”孙策摇头,又一字一句地说道:“不过,后天清晨,我会驱兵过水,抢攻岘山,进逼襄阳。请先生给诸家带句话,他们可以再考虑几天,但若是与我为敌,助刘表一兵一粮,蒯家就是榜样,我保证不会放过他们。”
  黄承彦深深地看了孙策一眼,躬身道:“我一定把话带到。”
  ……
  入夜,孙策检查完各部的准备情况,回到小院,铺开纸笔,准备给老爹孙坚写信。
  后天就是十日之限,不管襄阳城里是什么反应,他必须发起攻击,至少要拿下樊城。樊城在手,就算襄阳城还有刘表手中,刘表也不敢北上,与袁绍、曹操交战时至少不用担心腹背受敌。至于粮草,只能先靠骑兵四处劫掠了。等黄巾军赶到,有了足够兵力,再攻襄阳不迟。
  攻樊城,孙策并不太担心,一来樊城没有襄阳坚固,黄祖也不是什么名将,历史上,老爹没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樊城,兵逼襄阳,只是在岘山时太大意,中了暗箭,这才功亏一篑。现在有周瑜出谋划策,有自己率领黄忠和水师助阵,拿下樊城应该是大概率的事。
  即使如此,孙策还是不敢大意,将自己的计划和担心详详细细地写出来,派人送到大营,由老爹和周瑜等人商量,最后确定作战方案,尽可能做到完美,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孙策古文读得不少,但写得不多,本尊能写,但也算不上有什么文采,勉强能把事情说清楚而已。写完之后,他又仔细看了两遍,对自己这半文半白的文章感到脸红。若是只给老爹看,这文章倒也足够了,父子俩都是粗人,谁也别看不起谁。可是给周瑜看,文句不通就有点丢脸了。
  可惜,这儿还真没什么人能帮他。黄忠、孙辅等人比他好不到哪儿去。
  要是黄承彦愿意帮忙就好了。孙策心想,可惜,黄承彦还是看不上他,心里只想着救乡党。他知道黄承彦在想什么,无非是想把襄阳的豪强团结起来,一起和他讲价还价。他还真没放在心上,一切政治最后都要靠实力说话,有几万黄巾在手,他不相信这些豪强能是他的对手。
  论作战,自家父子还是有点信心的,至少不会比写文章难。
  就在孙策烦恼的时候,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黄阿楚散了双髻,像男子一样将头发扎起,包了一块头巾,身上也换了一袭青衫,手里抱着一堆竹简,瞪着一双红红的眼睛,含羞带怒地看着孙策。
  孙策瞥了她一眼,很意外。“你没跟你阿翁离开?”
  “在将军眼里,我就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吗?”黄阿楚气冲冲地走了过来,将怀里的竹简放在案上,又端端正正地坐好。“将军想听什么书,《春秋》还是《左传》?听孙国仪将军说,你读过《左传》,要不我们就从《左传》开始?”
  孙策笑了。“阿楚姑娘,书等会儿再读,你还是先帮我改改文章吧,这个比较着急。”


第054章 读书娘
  “将军,我闺名月英,阿楚是我的小名,还是请将军叫我的闺名吧。”
  “好,好,月英姑娘。”孙策一口答应。“其实阿楚更好听,一听就有先楚逸气。‘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说的应该就是你这样的吧?”
  黄月英顿时红了脸,心头小鹿乱撞,连忙低了头,含混道:“那……那就随你吧。”话一出口,又觉得不妥,连忙谦虚了两句。“我……我哪敢和神人相比,呃,好美。”
  “阿楚姑娘,你本来就很美。”
  “呃……我不是这个意思。”黄月英的脸比最鲜艳的红霞还要艳上三分。“我是说,将军的书法好美。”
  正在逗黄月英的孙策一听,哈哈一笑。他古文不行,书法却还说得过去,正宗的王羲之体,学的是《乐毅论》和《黄庭经》,这两本帖他写了至少十年,究竟临过多少遍,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这种书体在后世算古朴一路,现在却可以算是妍美之至,黄月英用美来形容,倒也贴切。
  “随便写的,阿楚姑娘不要见笑。”
  黄月英撇了撇嘴。她又不傻,怎么能听不出孙策看似谦虚,实则得意的说辞。不过这书法的确漂亮,让人爱不释手,就像孙策的相貌一样,英俊得让人挪不开眼睛。一想到此,黄月英偷偷地瞥了一眼孙策,正好和孙策带笑的眼神撞在一起,顿时心跳加速,连忙收回眼神,去看孙策的文稿。
  只看了一行,黄月英就找回了自信,孙策这文章实在太别扭了。她伸手从孙策案上取来笔墨和竹简,重新誉写起来。几个字一写,她就进入了状态,除了脸上还有几分羞涩,再无半分窘迫之感。
  很快,黄月英按照孙策的意思,重新写了一篇军报,递给孙策。
  “将军请过目,如有不妥,我再改过。”
  孙策接过来看了一眼,连连点头。这一改,果然通顺多了。“不用改了,一字不能易,着实好文章。”
  “那就请将军重新抄写一遍吧。”
  “不用抄,就这个吧。”孙策摇摇头。“你的书法也不错,不比我差。”
  黄月英既欢喜,又有些窘迫。果然如蔡珂所说,孙策开起玩笑来很有趣,但多少有些轻佻,虽然这些话她爱听,但……毕竟刚认识,不太熟。
  孙策处理完了公务,派人将军报送出。黄月英重新拿起了竹简。“将军,我们读书吧。”
  “有张平子的文章吗?”
  “张平子?”黄月英眨眨眼睛。“将军是说西鄂张衡张平子吗?”
  “对。”
  “读过一些文赋,印象不深,身边却没带着。将军若是喜欢,下次带来。”
  “那你随便读吧,读什么都行。”孙策靠在案上,托着腮,似笑非笑地看着黄月英。以前听说某些大人物想读书又不想费眼睛,就找盘亮条顺音柔声美的姑娘来读书,现在我也可以享受待遇了。虽说黄月英的相貌只能算中等偏上,和传说中的国色还有一段距离,但架不住年纪好啊,十一岁,正如含苞待放的小尖荷,童音未褪,清脆动人,闭上眼睛,就像听动漫配音一样,舍不得错过片刻。
  有这样的读书娘,还愁学不好?
  不好意思啊,小亮,以后另外给你找个媳妇。
  黄月英被孙策看得心慌意乱,接连读错了几个字,亏得孙策学问不好,没听出来,她放下书,抚着怦怦乱跳的心口,吐了吐舌头,暗自责备自己,收摄心神,脆生生的朗读起来。
  ……
  朝阳初升,江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远处岘山、楚望山渐渐露出了轮廓,襄阳城若隐若现。孙策负手西望,心里有一丝紧张,更多的是兴奋。
  准备了这么久,用了那么多心眼,终于可以发起真正的进攻了。蔡瑁去了宛城,蒯越全家被俘,虽然一直没有出现,但刘表还能不能完全信任他恐怕要打个问号。黄承彦正和襄阳各家商议,就算他们还不能达成协议,至少也不敢毫无顾忌地支持刘表。
  刘表能依靠的还有什么,襄阳的城墙?俗话说得好,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果心防已经被突破,城墙再坚固又能如何?
  “国仪,有问题吗?”
  孙辅挺起了胸膛,大声说道:“没问题。”说着,不自觉的瞟了一眼身后的庄园。蔡珂和黄月英站在角楼上,正看着他们。对这一战,蔡珂比他还激动,已经在他耳边嘀咕了好几天,让他无论如何不能丢脸,一定要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