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114章

策行三国-第114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止前进,结阵待战。
  战鼓声响起,传令兵举着三角令旗,沿着队伍奔驰,将命令传到各部。前军黄忠由前进的纵队展开为横队,武刚车首尾相连,护住大军的正面。后军董聿也将人马展开,向两侧延伸,护住大军后侧,与黄忠的两翼遥遥相望。相比于前军厚重的阵势,后军的阵型铺得比较开,几乎将中军包围起来。
  孙策带着典韦等人来到黄忠阵后。黄忠有四千人,分作四个千人方阵,中间两阵突前,两翼各有一阵拖后,有点像垂翅而飞的大雁,所以又叫雁行阵,黄忠本人和亲卫营就是雁头。
  孙策就在雁尾的位置,是前军和中军的中间。他与黄忠之间隔着十排士卒,大概百步左右。前面有旌旗阻挡,不可能一览无余,只能看个大概。
  地平线外有烟尘卷起,敌人正在靠近。慢慢地,他看到了敌人的战旗,听到了敌人的战鼓声。
  两翼出现了零星的骑兵,骑兵排着松散的阵形,由两翼包抄而来,呼喝着驰过,射出几支羽箭,冲向阵后。这些骑兵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查看阵形,如果有明显的破绽,他们也会发起试探性的攻击。
  这些西凉兵服饰不一,有的穿着皮甲,还有的干脆穿着左衽皮袍,载着毡帽,更有甚者连毡帽都没有,露出髡头,随着战马的奔驰,发辫随风摆动,一看就与中原人不同。
  将士们有些紧张。孙策示意身边的鼓吹开始吹奏,雄壮的军令奏响,士气慢慢稳定下来。
  “呜——”悠长的号角声响起,更多的骑兵冲出了地平线,像潮水般涌了过来。大阵如磐石,屹立不动,骑兵遇阵而散,奔向两侧,在两百步外立阵。
  孙策粗粗一看,对方的骑兵真不少,就他看到的就有近千人,如果对方真是五千步骑的话,这骑兵的比例已经超过百分之二十。虽说南方军队,就算是袁绍和后来的曹操也没有这么高的骑兵比例,也许只有公孙瓒可以和他们抗衡。
  也不知道山东的战事如何了。孙策感慨了一下,又迅速将思绪拉回眼前。
  “将军,西凉人很嚣张啊。”秦牧策马而来,大声说道。
  “这是西凉兵?”
  “没错,是凉州的羌胡兵。”秦牧用马鞭指着远处的骑士。“凉州兵的战马大多出自陇右,还有一部分来自河西,比起中原的战马,他们的战马比较高大,腿长,速度快。并州兵的战马来自北方草原,战马的体型比较小,但是体格粗壮,耐力好。”
  孙策很惊讶。秦牧出身不差,居然对骑兵有如此细致的观察,不容易啊。
  “将军,关中已经不是前朝的关中,现在都快成边鄙之地了。”秦牧看出了孙策的惊讶,苦笑道:“虽说朝廷没有放弃凉州,但羌胡时常入侵关中,甚至攻到长安城下,我们为了保护家园,不得不奋起反击。关西出将不是我们愿意,而是逼出来的。如果不是我们关西人这几十年的浴血奋战,大汉早就亡了。”
  “是啊,书生误国,就会吹牛逼,打嘴炮。”
  秦牧笑了一声,刚准备说话,然后举起马鞭一指,声音兴奋。“将军,你看,有人来挑战了。”
  孙策举头望去,果然,大量的步卒在三四百步外立阵,数名骑士向前驰来,看样子像是要阵前挑战。孙策不免有些担心,黄忠武艺没话说,箭术就算遇到吕布也有一战之力,可是他之前都是步战,突然要和对手骑战,能行吗?
  “将军,你不要担心。”秦牧宽慰道:“黄汉升不是不会骑马,而是买不起马。现在有了马,他的骑术进步极快,不会影响他发挥的。”他想了想,又得意的扬扬眉。“我送了他一匹好马,真正的青海骢。”
  孙策想起黄忠的那匹新坐骑,瞅了他一眼。“你这么抠,怎么舍得的?”
  秦牧脸一僵,嘿嘿笑了两声,却没说话。过了片刻,他又舔舔嘴唇。“将军,能托你一件事不?”
  “托我可以啊,先送我一匹青海骢再说。”
  “我哪里还有青海骢,那是我姊姊的坐骑。”秦牧脱口而出,随即又意识到说漏了嘴,连忙用手捂住,央求道:“将军,保密,保密。”
  孙策眼珠一转,明白了。“你姊看中了黄汉升?”他想起身材高挑,眉宇眼颇有几分英气的秦罗,不由得笑了。这女人好眼光,也有胆气,看中了黄忠就主动出手,不愧是关中的女子。
  “将军,你看……能行吗?”
  “这事你别问我啊,问黄汉升自己去。”
  “唉,我是想问来着,可是我姊姊说黄汉升对将军忠心耿耿,我与黄汉升是同僚,这……不太方便。如果将军不同意,他是不会答应的。”
  孙策眨眨眼睛。“你姊姊真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冲她这句话,我答应了。”
  秦牧兴奋的一甩马鞭,眉开眼笑。“将军,这事若成了,我谢你一匹最好的凉州大马。”


第229章 单挑
  张辽赶到段煨面前,翻身下马,躬身施礼。
  “将军,两军交战,胜负不在于一两人的较量,而在于能否摧破敌军……”
  段煨眯着眼睛打量着张辽,一声不吭。他身边的义从也眼神讥讽,仿佛看着一个白痴。张辽讪讪地闭上了嘴,转身准备离开。等他走出十几步,段煨才扬声道:“多谢文远指教,铭记在心。”
  张辽回身,抱拳施礼。“将军言重了,张辽岂敢。张辽这就回阵备战,唯将军所命是从。”
  段煨轻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张辽见了,也有些暗恼,不再说话,轻踢马腹,急驰而去。回到自己的战阵,他下马重新披挂,解下腰间长刀,佩上弓和箭箙,又翻身上马,手一伸。
  “戟来!”
  亲卫递上长戟。张辽接戟在手,手腕一振,虚刺了两下,长戟振颤,嗡嗡作响,良久方绝。张辽叹了一口气。“想不到今日又为斗将,唯有斩杀孙策,方能雪耻。”
  张辽的兄长张泛恨声骂道:“他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因为是凉州人嘛。董卓倒行逆施,早有一天会遭天谴,到时候杀尽凉州人,看他还能得意否。”
  张辽沉下脸,厉声喝道:“兄长!你要害死我们所有人吗?”
  张泛闭上了嘴巴,眼神却依然凶狠。张辽转身看看身边的亲卫。“你们都给我把嘴闭紧了。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上为报国家,下为求富贵,不要学那些儒生因言取祸,毁身灭家,于国于已无益。”
  “喏。”亲卫们七嘴八舌的答应着,并不整齐。张辽本想喝斥他们,可是看看他们眼中的不甘,又不忍再说。这一路走来,他们受的委屈已经太多了。
  这时,中军有号角声响起。张辽一紧手中长戟,正准备策马上阵,却发现一骑从中军阵中奔出,直往对面去了。张辽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段煨临阵换人,刚才却不肯知会一声,实在可恶。
  见对面中军有人出战,黄忠心中暗笑。当初孙策说段煨有可能会派其他人迎战时,他还不太相信,现在情况如孙策所说一般无二,不由得他不佩服孙策料敌如神。他从亲卫手中接过千军破长刀,轻踢坐骑,迎上前去。
  双方相隔十余步停住,黄忠勒住坐骑,大声喝问:“南阳黄忠在此,来者何人?”
  对方也勒住坐骑,单手绰矛,大声说道:“陇西杨承,来会孙策,你不是我的对手,让孙策来。”
  黄忠冷笑一声:“原来是凉州人,不过是仗着董卓之势狐假虎威罢了,如何是我家将军的对手。我家将军少年英雄,武艺超群,堪作他敌手的人只有并州英雄吕布、张辽,余者皆不足观。回去吧,让张辽来,其他人都不行。”
  杨承大怒。“并州人如何能与我凉州人相提并论,你们这些山东鼠辈目光短浅,有眼无珠,吕布便也罢了,区区张辽如此敢称英雄。来来来,且让我杀了你,再向孙策挑战。”
  杨承拍马舞矛,直取黄忠。黄忠也不示弱,提刀迎战。刀矛相交,“当”的一声脆响,火星四溅。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一个回合,黄忠就掂出了杨承的武艺,知道这人虽然有些勇力,却不是自己对手。但他练习骑战不久,正缺一个对手,不敢放过这样的机会,便收起五分力气,虚晃一刀。
  杨承闪身避过,两人错马而过。
  说话间,两人站在一起,刀矛并举,杀得难分难解。
  孙策看了两个回合,就知道黄忠的用意,立刻下令鼓吹演奏。乐手们卖力吹奏起来,气势雄壮。黄忠听了,心中感激,更加精神,手上加了二分力,便杀得杨承节节败退。转眼间十余回,黄忠大喝一声,斩杨承于马下。
  杨承翻身落马,坐骑奔出十余步,放慢脚步,垂下头,打着喷鼻。杨承掩着伤口在地上爬行,留下一路鲜血,慢慢无力,伏倒在地。鲜血汩汩而出,浸湿了泥土。
  黄忠抬起刀,直指对面的西凉人,厉声大喝:“还有谁?”
  段煨脸色铁青。他本想派自己部下的勇士出战,抢了张辽的风头,不让他和孙策接触,没曾想连孙策的面都没见着,先折了一人。这时候更不能让张辽出战,否则必然被并州人瞧不起。他转身喝道:“谁能斩了此人,赏钱十万!”
  “我来!”亲卫中一人大声应喏,踢马冲出战阵,直奔黄忠。
  黄忠二话不说,连通报姓名都免了,拍马迎战,不数合,又是一刀斩于马下。
  片刻之间,黄忠连斩两名凉州勇士。孙策心中欢喜,命人击鼓,为黄忠助威,挑衅对方。将士们见黄忠神勇,欢喜异常,按照计划欢呼不已,黄忠的部下更是齐声大骂凉州鼠辈,要求换并州勇士张辽出战。
  段煨后悔莫及,早知如此,就听张辽的建议,不应孙策的挑战,直接开打,现在骑虎难下,被黄忠连斩两名勇士,士气受挫,连累得凉州人都受到了污辱,如果不击败黄忠,就算大战取胜,也无法赢回尊严。并凉都是边郡,与羌胡相接,好以勇气相闻,宁可战死也不肯受辱,面子至关重要。并州人有吕布,已经压了凉州人一头,如今又被关东人占住,如何能忍。
  但是,黄忠之勇有目共睹,遍寻部下,好像也找不到能比杨承等人更厉害的勇士。段煨心中生疑,莫不是张辽与孙策串通,故意要折我凉州人的锐气?若非如此,这孙策远在南阳,是如何知道张辽骁勇的?
  此中必有阴谋。
  段煨想了想,叫过亲卫杨整,俯耳交待了两句。杨整领命,策马来到张辽的面前,躬身一拜。
  “张校尉,段将军命你出战,斩杀黄忠。”
  见杨承二人连续被杀,张辽知道段煨已经骑虎难下,只有要让自己出战。可是不管他能否取胜,并凉人之间的敌意都不会减轻,只会加重。孙策这是故意挑事啊,真是可恶,待会儿拼着受伤也要杀了他,非如此不能解段煨心中之疑。
  “谨遵将军令。”
  张辽拱手领命,杨整却没有离去,却拨转马头,一副要陪张辽上阵的模样。张辽心中有数,也没说什么,策马上阵。杨整紧紧跟随,两人来到阵前。张辽也不说话,纵马奔驰,挺戟直取黄忠。


第230章 战张辽
  远远地看到张辽策马而来,黄忠就知道正主儿上场了,不敢大意,提起十二分精神,舞刀相迎。
  在听孙策说起张辽时,黄忠其实并不怎么相信孙策的判断。很显然,孙策并没有见过张辽,他是怎么知道张辽善战的,说不清楚。如果说是蔡邕告诉他的,那也不对,蔡邕只说吕布是勇士,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不是什么秘密,可是张辽算什么,难道就因为他是并州人?
  边郡多勇士,这可以理解,但孙策对张辽的重视是不是太过了?
  隐隐的,黄忠跃跃欲试,想和张辽较量一番。此刻见张辽出战,他抖擞精神,挟连胜两阵之气,迎了上来。两人连通报姓名都免了,一交手就全力以赴,杀在一起。
  如果没有之前杨承二人的试手,黄忠还真没什么信心,现在他已经有了把握,就算遇上张辽也毫无惧色。二马盘旋,铩戟相交,两人战得难解难分。
  孙策见状,带着典韦等人穿过黄忠的战阵,来到阵前。
  乐手们使出吃奶的力气,战鼓雷鸣,号声嘹亮,为黄忠打气。
  孙策看着远处战在一起的黄忠和张辽,调整呼吸,让自己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按照演义的说法,黄忠是五虎上将之末,张辽是五子良之首,这两人交手单挑,精彩程度毋庸置疑,更何况黄忠此刻正当壮年,而张辽却还年轻,锐气有余,坚韧不足,此消彼长,其实黄忠还是占优的,用他来试张辽的成色最合适不过。
  当然了,那只是演义,孙策选用黄忠迎战张辽另有目的,这原本就是针对并凉人之间的矛盾而设计的计策,张辽只不过是开胃菜,真正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