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1086章

策行三国-第1086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兵来援,他们已经不可能再从容的向百姓征集粮草。
  几乎在瞬间,陈留世家士气崩溃,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撤退,尤其是那些还没有受到攻击的。他们抓紧时间列阵出营,尽可能减少损失。这些部曲都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没有了部曲,他们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混乱由东南大营向东、西两个大营蔓延,愈演愈烈,无数士卒在狂奔,在嘶吼,仿佛身后有巨兽在追赶,但他们却不知道敌人究竟是谁,只是被无形的恐惧追着跑,看到任何人都像是敌人,只想远远的逃离。
  见城外火起,城里的张邈及时的敲响了战鼓,西门大开,张超率领五千精锐杀了出来,怒吼着冲向犹豫着不肯放弃的大营。
  在发起攻击之前,陆议就命人潜到城下通知张邈,一旦看到城外有情况,就派精锐出城攻击西门外的敌人。原本张邈还有些怀疑,总觉得陆议只有三千人,来解围怕是不够,根本起不了什么大作用,最多也就是吓唬吓唬对手。可是看到城外的战况,他知道陆议不是说空话,他真的做到了。于是,他让弟弟张超带上装备最好的五千精锐冲出了城门,要给这些忘恩负义的陈留世家狠狠一击。
  一直以来,张邈和孙策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陆续购置了五六千套军械,装备最忠于自己的部曲。这些部曲以东平张家部曲为骨干,有的是追随他们兄弟多年的游侠儿,有些是就地招募的百姓,算是他手中最精锐的力量,战力不俗。他们积了一肚子的怨气,早就想教训这些陈留世家,此刻出城,宛如猛虎出柙,势不可挡,迅速攻破了对方的营门,杀入营中。
  与此同时,张邈命人在城头击鼓呐喊。近百面大鼓雷鸣,几千人齐声呐喊,声势惊人,就像有千军万马从城中杀出一般,进一步摧毁陈留世家的士气。已经溃逃的逃得更快,还没有逃的开始溃逃,最终汇成一道洪流,从陈留城两侧流过,涌向西北,涌向浪荡渠和睢水。
  黑夜之中,火光之下,这些心慌意乱的溃兵被战鼓声、喊杀声催着逃命,根本辨不清方向,也不知道等着自己的不是生路,而是绝路。等他们发现眼前是空荡荡、黑漆漆的水面时,已经来不及了,被后面涌来的同伴生生挤进了水中。
  ……
  董访带着骑兵,站在鲁沟对岸,看着混乱的战场,看着由南向北狂奔的溃兵,心头一片黑暗。
  他置身战场之外,自然知道这些溃兵前面有什么,对手从东南方向发起攻击,自然是要将这些溃兵驱向西北。陈留城的西北是睢水从浪荡渠分流所在,根本没有陆路可走,溃兵逃向那里只有死路一条。
  制造混乱,让对手无暇思考,自投死路,这是很高明的战术。
  究竟是谁?董访百思不得其解。他不知道这场混乱从何而起。他在陈留与浚仪之间部署了几百名骑士,不管陆议是从陆路还是水路,都不可能逃过他的眼睛。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收到陆议出城的消息。在他看来,这些袭击更像是陈留世家的内部行为。兄长久战不胜,动摇了陈留世家的信心,再加上王吉的游说,这些墙头草终究还是上了人的当,开始自相残杀了。
  董访在陈留多年,很清楚这些人的品性,心中充满了鄙视,也没有出手救援的打算。战场上一片混乱,他也无从下手,非要出击的话,也只能越过鲁沟,与从西门出城的守军拼命。可是那样一来,他就是和故主搏命,就算胜了,也将是他此生无法磨灭的羞愧。
  董访很快做出了决定,率部撤往白羊陂,与董昭会合。
  白羊陂离陈留不过二十余里,董昭隐约看到了陈留方向的火光,也听到了战鼓声和呐喊声,他做出了和董访一样的选择,放弃了增援,主动撤出战场,保全自己的实力。满宠就拦在他的面前,他无法向西,又怕满宠截击,只能撤向南侧的高阳亭。
  与董访会合后,疑惑的董昭迫不及待的问董访:敌人究竟是谁,从哪个方向来的?
  董访一无所知。


第2014章 计穷
  满宠也察觉到了陈留方向的异常,但他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情况,生怕是董昭的计策,不敢轻举妄动,守紧大营,不给董昭任何机会。即使看到董昭撤退,他也没有下令追击。
  他很清楚,他麾下的将士虽然有较大的进步,却还不能胜任这种夜间的混战。
  第二天清晨,满宠派出斥候,打探消息。斥候还没回来,陆议的使者到了,向满宠解释了相关的情况,以及为什么没有联络满宠。他战前并不清楚能打成什么样,有见机行事的成份,所以不敢劳动满宠的主力。当然,若非满宠拦住董昭,他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这一战的首功还是满宠。
  满宠苦笑,心情有些复杂。他倒不至于和陆议争功,但他很清楚,在为将这条路上,他的优势并不明显,很难有突出的成就,最多跻身九都督,而且位置靠后,想和陆议这等少年英才争锋根本没有胜算。
  满宠给陆议回了一封信,话说得很客气,表达了对陆议的钦佩,并表示不会与陆议争功,该谁的就是谁的,他会如实上书吴王。
  满宠进军陈留,与张邈兄弟见面。
  战斗当晚,大局已定之后,陆议就率部撤回浚仪,连张邈兄弟都没见着,更别提满宠了。如果不是城外残留的血迹和灰烬,很难相信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大战,更难想象这场大战是两千人击溃了两万人,而统军将领竟是一个年未弱冠的少年。
  这一战对张邈刺激很大。如果说之前愿意向孙策称臣还有迫于无奈的心理,现在他已经认清形势,自己不适合这种乱世,要想过得安逸,还是选择一个强者依附。袁谭也好,朝廷也罢,都不是孙策的对手。一直以来,孙策只是不想强夺陈留,否则他根本守不住。
  张邈心甘情愿的交出了陈留太守的官印。满宠接过官印,随即转达了吴王的命令:陈留暂时由豫州接管,按照豫州的规矩办,太守与郡尉分治,太守治民,由张超接任,郡尉掌兵,暂时由陆议代理。张邈与家属前往建业,另有安排。
  张邈欣然从命。
  张超有点意外,却也没有推辞,很开心的接受了任命,并派人通知陆议。陆议收到消息后,很快就委任都尉卫恂赶到陈留,接管军务。卫恂原本就是陈留太守府的兵曹吏,后来到豫州投军,立了功,又入讲武堂进修,毕业后在吕范麾下任职,驻守睢阳。吕范来浚仪后,他又跟到了浚仪,现在重回陈留任兵曹掾,代理郡尉职责,也算是荣归故里。他和张超原本就熟悉,两人合作,张超也没什么意见。
  落实了职务之后,满宠又做了进一步安排。身为太守,张超要印行报纸,动员陈留百姓起来反击入侵,或是带着粮食进城,或是退入颍川、陈留境内,对依附董昭的世家进行策反,迷途知返的可以将功折罪,执迷不悟的,将来一定会追究,绝不宽恕。
  张超俯首听命,按照满宠的要求写文章,印报纸,传布各县。不过陈留的情况不如豫州各郡国,识字的百姓不多,效果有限,张超请满宠安排一些读书人来陈留,到各县协助宣传动员。满宠早就集结了相关的人员,在陈国待命,随时可以进入陈留展开工作。豫州各郡国这几年推广教育成果喜人,不缺读书人。
  与此同时,卫恂招募百姓守城,加强戒备。董昭入境,就地征集粮秣,不少百姓都遭了殃,向南逃的也不少,听说郡尉募兵守城,踊跃报名。卫恂精挑细选了一万多人,挑选了一些立功将士担任军侯、屯长,立刻展开训练。
  张邈起程赶往建业。在路上,他与豫州来的运粮船相遇,看到一艘艘满载粮食、军械的大船,士气高昂的将士和民伕,他感慨不已,一声长叹。
  “何伯求说得对,后生可畏,我辈当退隐山林,笑看风云,莫作撼树蚍蜉,挡车螳螂。”
  ……
  东阿。
  袁谭站在将台之上,居高临下地俯视战场。
  数百架抛石机、近万张强弩正在集射,泥弹、箭矢此起彼伏,一阵接着一阵,没有停息的时候,打得城头的兖州军抬不起头来。望楼上,强弩手连续射击,对城头的重要目标进行狙击,破坏兖州军的指挥。
  东阿不是高唐,程昱也不是朱然,冀州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东阿城破就是这一两天的事。
  可是袁谭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程昱的坚持超出了他的想象,完全是与城俱亡的决绝。程昱曾是他的旧部,他也知道程昱的脾气,料到他不会轻易投降,但他还是没想到程昱会拼了命的抵抗,一连打退了他十几次强攻。
  这是为什么?袁谭想不明白。程昱这是对曹昂的忠诚,还是对我的失望?他明明知道,就算曹昂带着所有的兵力赶来增援也无济于事,更何况兖州如今内乱四起,曹昂疲于奔命,能赶来解围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他这么做除了增加伤亡,增加仇恨,断绝自己的生路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他总不会是在等满宠的增援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肯定要失望了。满宠只想守住豫州,根本没有进入兖州作战的意愿。他手里只有一万机动兵力,眼下又去了陈留,迎战董昭。面对董昭的优势兵力,他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一个问题。
  “噔噔噔!”袁谭的思绪被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他回头一看,一个掾吏快步走了上来,手里拿着一份军报。袁谭目力很好,一眼看出上面的紧急标志,顿时眉梢轻颤。
  沮授迎了上去,接过军报,检查了一番。“是董昭的。”
  袁谭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董昭击败满宠,拿下陈留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形势就比较有利了。只是浚仪城不易攻,董昭要花些心思才行。
  沮授打开军报,看了一眼,神情便有些不对。他抬头看看袁谭,使了个眼色,随即又低头细看。袁谭心里一紧,莫名的有些慌乱。从沮授的神情来看,这不是一个好消息。董昭被击败了?是虎牢关的吕范回援了,还是豫州方向增援了?
  袁谭迅速在脑海里搜索了一番,找不到有可能影响战局的力量。总不会是被满宠击败了吧?满宠率领的豫州兵的确不弱,军械、训练都超出董昭的预期,可是双方兵力悬殊,董昭也不是庸将,满宠要取胜绝非易事。
  董昭前两天的军报还信誓旦旦的说一定能截住满宠呢。
  “君侯,董昭战事不利,退守外黄。”
  “他被满宠击败了?”
  “不是,是陈留城下的人马遭受夜袭,以致溃败,损失惨重。”
  “谁干的?”袁谭大吃一惊。“张邈?”
  “不知道。”沮授苦笑道:“张邈的确派兵出城作战了,但最先袭营的人是谁,现在还不清楚。据董访说,浚仪方向没有动静,不太像是陆议所为。溃败的诸家互相指责,也说不清究竟是谁所为。”
  袁谭啼笑皆非。作战不利,却不知道谁是敌人,这些陈留人是喝多了吗?就算喝多了,也不能糊涂到这个地步吧。
  “拿来我看。”
  袁谭从沮授手中接过战报,仔细读了一遍,也没找到答案。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董昭也很疑惑。
  袁谭心情很不好,沮授的神情也有些沮丧。董昭受挫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兵力损失有限,并没有伤筋动骨,还可以再战。但怎么败的都不知道,这让人太煎熬了,尤其是对士气的影响太大。陈留世家已经被打垮了,消息传到济阴、山阳,影响也不会小,兖州的战事将比预期的更艰难。
  即使陈留的战事是意外,是陈留世家自乱阵脚,董昭与满宠交战的经历也不可忽视。满宠以一万新兵与董昭战成平手,足以说明豫州郡兵的战斗力比他们想象的更强。若是考虑到董昭可能会有所避讳——这几乎是必然,情况也许会更糟。
  “公与,这……可能吗?豫州郡兵能以一敌三?他们又不是各都督麾下的精锐,不用农作,天天训练。”
  沮授沉吟片刻,点点头。“是有可能的,毕竟……这是精选出来的郡兵,其中还有不少有战事经验的老卒为军侯、屯长,满宠虽然没有经历大的战事,可是这些年一直有两千人在手中,追剿豪强,攻打庄园,也有一定的用兵经验。董昭准备不足,受挫也是可能的。”
  袁谭再次看向远处的东阿城,心头密布阴霾,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奈何?”
  “我们已经尽力了。”沮授幽幽地说道:“眼下只剩下一个机会,河南。”
  “河南?”袁谭若有所思,却不敢肯定。荀衍与刘备共有两万步骑,的确有机会与鲁肃一战,但胜算却未必大。他摇摇头。“刘备就和陈留人一样,示以形势可以,真正上阵搏命,恐怕会有问题。”
  沮授摇摇头。“我说的不是刘备,是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