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策行三国 >

第106章

策行三国-第106章

小说: 策行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袁术的旧部还没吭声,新附的士卒先火了。
  “陈瑀,老子操你十八代先人!”


第212章 卖瓜者言
  孙策端坐在席上,意态从容,既不紧张,也不兴奋。
  宗承等人越看越不安。袁术是世家子弟,人到中年,入仕也快二十年了,却没有一点世家子弟应有的气度。这孙策据说才十六七岁,又出身寒门,怎么会有如此深的城府。发生了这么大的叛乱,他一点也不着急,看起来跟没事人似的,举手投足,看似轻描淡写,却招招致命,几道命令一下,形势就一变再变,半天时间,他就扭转了局面。
  怪不得袁术会将后事托付给他。
  虽然还没尘埃落定,但是他们已经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能为一家家主的人不可能是蠢货,多少有点眼头见识。看到孙策这大半天的表现,他们已经清楚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对手。
  这时,一个亲卫快步走了进来,凑在孙策耳边低语了几句,递上了一份军报。孙策微微颌首,看了一眼军报,拆开看了一眼,漫不经心的放在桌上,吩咐了几句。亲卫转身去了,什么也没改变,就像他根本没进来过似的。
  宗承也没当回事,只是瞟了一眼桌上的军报,就置诸脑后,和身边的人轻声商量起如何善后来。事情到了这一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陈瑀不是孙策的对手,胜负已定,接下来孙策如何处置他们就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孙策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皮低垂,目光落在案上的军报上,心却揪了起来,太阳穴一阵阵脉动。
  这是桥蕤用快马送来的军报,二百里加急。前天晚上出发,今天中午送到,这是桥蕤目前能动用的最快速度,传递的当然也是最紧急的消息。
  徐荣兵临城下,武关危急。
  ……
  北门也开了,先前进城的苌奴等人派出的亲随鱼贯出城,连看都没看陈瑀一眼,分头奔向各自的大营。陈瑀看到了,但他没在意。一来他正在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二来他也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一些贱奴,什么本事也没有,不过仗着袁术的关系领了一些人马,就算支持孙策又如何?影响不了大局。
  但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
  陈琮派人送来消息,有大量骑士在各营之间通报陈瑀与南阳豪强谈判的内容,特别是要将土地还给南阳豪强的事,各营将士已经炸了,留守的将领弹压不住,请诸将立刻回营控制局面。
  陈瑀还没反应过来,以为陈琮说的是刚刚从北门离开的那些人,等他知道除了那十来个人之外还有更多的骑士,已经将消息传到各个大营时,他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当时就懵了。
  陈瑀知道那些条件一旦泄露会是什么后果。他凭什么敢和孙策较量?不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手里的兵比孙策、周瑜还多吗?孙策再能打,也不可能以一敌十,大军团作战可不是私斗,兵力优势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只要有足够的兵力优势,他就有信心击败孙策。
  可是这些条件一旦泄漏,那些新归降的士卒肯定要翻脸啊。当初为什么要给他们分田?不就是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吗,现在要和南阳豪强谈判,再将土地收回去,傻子也不可能答应。正因为如此,他当初才与宗承虚以委蛇,拖一阵子再说。等打败了孙策,掌握了兵权,还不还,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现在,这些条件被孙策捅出去了,全营将士人人皆知,他就算想解释也没法解释。
  再多的大军也没了。那些将士别说支持他与孙策作战,不要他性命就是开恩了。
  陈瑀脑子里一片空白,头旋地转,扑通一声,直接从车上栽了下去。陈牧大惊失色,翻身下马,将陈瑀扶了起来,用力犯掐他的人中。陈瑀幽幽醒转,长嚎一声。
  “孙策,你好毒——”
  众人面面相觑。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结果。他们哪里还敢回营,这要是回了大营,能不能活着出来,就真的不好说了。有人开始打退堂鼓,有人则干脆悄悄撤了。有一个带头,就有更多的人跟上,不一会儿,人就散了一半。
  张勋没有走,见陈瑀只知道哭骂,全无主意,他叹了一口气,大声说道:“诸位,袁将军的遗体还在城内,就算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受孙策的命令,我等也应该去拜见一下袁将军再走。”
  突闻惊变,众人已经乱了阵脚,根本没主意,一看张勋站了出来,有的人觉得有道理,七嘴八舌的响应;有的人却担心孙策报复,会取他们性命,犹豫不决;张勋见状,转身对城上的袁权大声说道:“夫人,我等想进城祭拜袁将军,可否?”
  袁权与阎象交换了一个眼神,阎象会意,亲自下城,出了城门,来到吊桥上。
  “夫人说,她以身家性命保证诸位安全。”
  张勋转身看着诸将,摇摇头,率先上了吊桥。
  ……
  看到袁权走进来的时候,孙策松了一口气,想站起来迎接,却发现双腿已经麻了,一动就针刺一般疼。
  但他只是迟疑了那么一刹那,然后就很稳健的起身,迈步,虽然每一步迈出都疼得刺骨,他还是尽力让自己的步伐不出现一丝慌乱。
  “夫人辛苦。”
  “幸不辱使命。”袁权给孙策递了一个眼色,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虽然一闪即逝,却清晰无比。“诸将随后就到,我答应保证他们的安全。”
  孙策笑着点头答应。“夫人放心,强扭的瓜不甜,我也没有强迫人的道理。他们愿意留下,我既往不咎。他们不愿意留下,我就礼送他们出城,绝不会让夫人难做。”
  袁权点点头,转身离开,迈了一步,又停住了,侧身低声说道:“这等卖瓜者言以后还是别说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家的出身吗?”
  孙策微怔,顿时囧得面红耳赤,恼羞成怒。“姊姊,不带这样的。”
  袁权转身离去,一张玉脸如冰霜一般。但她转过头的那一瞬间,孙策分明看到她嘴角微微一颤,一丝笑意刚放即收,一闪而过。


第213章 不准走
  张勋领头,在阎象的陪同下走了进来。经过孙策的案前时,他顿了一下,却没停住脚步,直接上了堂,在袁术的灵前行礼,瞻仰袁术的遗容,两行老泪夺眶而出。
  “公路,何以至此啊。”
  诸将陆续进门,有的在孙策面前停住,拱手施礼,算是承认孙策的身份,有一些则和张勋一样,只是看孙策一眼,然后或迟疑,或昂然,直接上堂,拜祭袁术。
  黄猗、袁权姊妹一一还礼,堂上哭声一片。
  陈瑀没有来,他的弟弟陈琮和帐下的几个校尉也都没有来。过来了一会儿,秦牧派人来汇报,陈瑀兄弟带着亲信百余人出了大营,向东去了,问要不要追。
  孙策下令不要追,由他去。这是内讧,不是敌人。他已经是胜利者,要有胜利者的风度,没必要赶尽杀绝。况且他相信他和陈瑀的较量只是暂告一段落,并没有尘埃落定。
  且让你再活几天。
  在蔡邕的指挥下,丧礼井然有序,根本不需要孙策操心。见大事已定,孙策来到侧院。
  文聘已经在等着,周瑜也在,两人正低声说笑,只是笑得有些客套。见孙策进门,他们迎了上来。周瑜看看孙策,嘴角微挑。
  “将军好手段。”
  孙策摆摆手,不以为然。“一群书生而已,不值一提。”他拿出军报,“仲业,事情有变,你必须立刻出发。我给你安排几个人,都是靠得住的,部下将士也以南阳人为主,你一路走一路挑选。”
  文聘看完军报,什么也没说,躬身领命。孙策让人请来苌奴等几个袁术旧部,说明情况,苌奴倒是干脆,直接交出了兵权,却不肯离开宛城。他要给袁术守灵。
  孙策同意了,让苌奴陪同文聘去接管他的人马。文聘出门时,似乎有话要说,但终究还是没有说,跟着苌奴匆匆出了院子,翻身上马,急驰而去。
  “没想到这蛮子还挺忠义。”周瑜笑道。
  “蛮子?苌奴?”
  “你没看出来?正常人哪有叫这个名字的。他虽然留了发髻,面容也和汉人无异,但我敢肯定他不是汉人,不是乌桓人就是鲜卑人。袁将军做过长水校尉,有几个蛮夷做亲随很正常。”
  孙策如梦初醒,怪不得苌奴刚才的反应那么激烈。他打了个寒颤。苌奴是袁术的亲随,都差点跟着陈瑀造反,其他人岂不是更危险?亏得反应及时,要不然这次真要出大乱子。周瑜这是在提醒他不要得意,戒骄戒躁啊。
  见孙策神色凛然,周瑜知道他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话锋一转。“刚才文仲业虽然没说,你应该明白他想说什么吧?”
  “应该是担心我报复南阳豪强吧。”
  “你打算这么做吗?”
  “你有什么好建议?”
  周瑜笑了,握起拳头,轻轻捶了一下孙策的肩膀。“行了,我知道你有主意,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你一下。陈瑀之所以能纠集那么多人,一是因为袁将军这个决定不合常理,二是你太年轻,别人很难相信你。陈瑀是书生,又是个外乡人,没什么根基,不足为患。南阳是帝乡,豪杰如云,你就算占了宛城,政令也不出三十里,要想做真正的南阳之主,你还有很多对手要一一征服。路漫漫其修远兮,汝当上下而求索。”
  孙策哈哈一笑。“有公瑾你同行,就算是长路漫漫,又何惧之有?公瑾,我担心武关守不住,新的考验很快就要来了。这一次的对手比陈瑀更对付,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是啊,内乱初定,人心惶惶,强敌骤至,而宛城残破,我们的麻烦可不小呢。伯符,当此危难之时,老将的作用非等闲可比。你莫要争一时意气,因小失大。”
  孙策会意。周瑜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提醒他不要只顾着快意恩仇,杀得血流成河,最后便宜了徐荣嘛。他没这么傻,虽说必要的惩戒必须有,该杀的还得杀,但杀人的办法很多,未必一定要用刀。
  亲自动手杀人,血溅五步是爽,但那是粗人才干的傻事,聪明人杀人,身上连血都不沾一滴,甚至手都不碰刀。
  ……
  张勋拜完袁术,转身下堂。
  阎象追到院门口,拦住了张勋,恳切地说道:“元功兄,你是将军故旧,将军一向以你为心腹,信任有加。你现在离开,对得起将军吗?”
  张勋叹了一口气,坚决地推开阎象的手。“公路慧眼识人,做了一个最佳的选择,又有元图这样的智囊相助,我相信他的遗愿一定能实现。新主登位,我们这些老臣该让的还得让,要不然岂不掣肘。更何况我有眼无珠,犯下大错,险些成了叛逆,纵使孙将军不计较我,我又有何面目坐在这里,说三道四?元图,我意已决,你就不要再劝了。”
  阎象无奈,只得松开了手。张勋转身招呼亲随牵马来,却看到孙策牵着一匹马,静静地站在他身后。
  “将军,你这是……”
  孙策笑眯眯地说道:“这是我从将军那里抢来的马,还给将军,愿将军一路平安,直到邺城。”
  张勋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寒声道:“将军放心,就算我张勋饿死,我也不会去邺城,否则将来宁愿化为孤魂野鬼,也不敢面对袁将军。望将军努力,完成袁将军的遗愿,不要让袁绍得志,免我成为他治下之民之辱,我将感激不尽。”
  “不投袁绍,说明你对袁将军还有一份情义,可是你犯了错就想跑,这算什么义气?记恨我抢你的马?喏,我把马还给就是了。”
  “你……”张勋老脸通红,不知道怎么回答孙策。恍惚间,他有个错觉,这孙策胡搅蛮缠的德性怎么和袁术一模一样?如果要说有区别,那也是孙策比袁术更难缠。
  孙策不由分说,把马缰塞到张勋手里。“我跟你说,你现在不能走,把债还清了再走,要不然,我天天在袁将军灵前告状,让他半夜去找你,让你永世不得安生。”不等张勋说话,转身就走。
  张勋哭笑不得。“这……这算怎么回事?”
  阎象忍俊不禁。“是留下还债,还是等袁将军登门讨债,你自己思量吧,我可帮不上忙。”说完,他耸耸肩,也转身溜走了,留下张勋一个人独立风中。


第214章 袁术的遗产
  兵不血刃的解决了内乱,孙策却没时间庆祝。配合蔡邕加快袁术的丧事进程,在诸将拜祭后入殓,看着袁术被装进棺椁,安排雷薄、陈兰护送袁术踏上返乡之路,那边就开始履行职责,安排宛城的防守事宜。
  虽然没杀人,但该处理的还得处理。陈瑀跑了,孙策没有安排人去追,暂且放他一条生路,剩下的人却一一处置。袁术原本就不是个会用兵的人,手下虽多,但真正能打的有限,正好借此机会整顿一番。
  张勋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