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80小龙女她三岁半 >

第37章

80小龙女她三岁半-第37章

小说: 80小龙女她三岁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充满了希望。
  她想给春香写信,马上就写信,告诉她在春园所发生的一切,她还想和春香谈谈许景山。
  许景山瘦高的个子,长相上虽说不及她的准姐夫林建州,但在夏香眼里,许景山自有许景山的优点,吃苦耐劳不说,眼光独到,发现了自己这颗宝藏。
  她不想让许景山失望。
  前些天寄出的信,春香不知道收到没有,算算日程,回信很快就会到了,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她的日子订了没有,她爸的案子宣判了了吗。
  许景山同往日一样扛着个编织袋,掐着点来了,夏香慌忙收起心思,帮着摆摊。
  昨天的帆布袋子她带了出来,还给了许景山。许景山没有接,只道:“你留着上下班背吧,装零碎的东西。”
  “没关系,我以后会再买的。”夏香捋了捋头发。
  “那就用到买了再还给我。”
  既然如此,夏香也就把包包收起来了。其实她确实需要一个这样的包包,放钱、放钥匙,偶尔充当购物袋用,但她心里过意不去,总是受他恩惠,日后不知道该用什么来还。
  许景山像往日一样去吃了早饭,又给夏香带了煎包,也没收夏香的钱。夏香记在心上,这一定要还的,至于拿什么来还,他还没想好。
  早饭吃罢,许景山见时间差不多,嘱咐夏香几句,又跟对门的凉茶铺老板打了招呼,让他对多多关照,才去火车站。
  凉茶铺陈广生看着许景山远去的背影,又看看对面笑容满面地招呼客人的夏香,这才几天功夫,许景山就把摊子交给了人家,缘分真是奇妙的东西。
  许景山不在的这些天里,夏香从陈广生处听说了许景山的身世,本地人,父母双亡,也没兄弟姐妹,所以平时不苟言笑,但为人正直善良。
  孤儿这事情着实让夏香吃了一惊,难怪看许景山的骨子里有一种隐隐的,豁得出去的架势。大概是孤身一人觉得无牵无挂吧。
  夏香除了白天正常摆摊外,和众人一起收摊后,她还会在春园门口再摆两个小时,她不再等老客人上门,而是主动询问来买丝袜的客人的需求,是否需要内衣内裤,这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夏香每天最开心的事情便是收摊数钱,数着元角分,甚至还能收到大团结,几天的营业额积攒下来有三四百块,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些钱。
  除了夜摊以外,夏香还让敖富贵帮她做钉架子,她打算把内裤也摆在台面上来卖,试试水,给后期文胸上架做铺垫。现在一下子把文胸摆上台面,别说客人不接受,就连她自己也接受不了。
  况且许景山也说了他这趟会进更多的货回来,更多的货难道还缩在编织袋子里卖吗?那许景山找她合伙的意义何在呢?
  几个男人听说了夏香上了几天班就变成合伙人的事情,觉得跟天方夜谭似的,没花一分钱就当上老板了,这可不就是现实版的空手套白狼吗?
  陈银亮甚至觉得夏香说大话,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怎么就那么刚好砸中夏香了呢,别到时候给人骗了还帮人数钱。
  夏香懒得理陈银亮,只管着催促敖富贵赶快把架子给她做起来,等许景山回来就可以上货。
  敖富贵兄弟其实也是半信半疑,敖富贵还特意去过一趟春园,见夏香确实是在卖袜子,而且手里真真装着好几天的营业额,若是不相信夏香,哪能让你染指一毛钱。
  改天他得会会这个夏香口中的许老板,看看他到底是何许人也,人品如何,是否有婚配。
  作者有话要说:  大哥坐不住了23333


第四十四章 
  在敖富贵眼里; 妹妹的婚事显然比她的事业来得重要得多。
  要是人家又女朋友; 你夏香也别往跟前凑了,不合适;这要是没女朋友的; 年龄相当; 又志同道合那倒合适,不过人品还是要摆在第一位的。
  敖富贵利用早晚的闲暇时间; 在许景山回来的头一晚把架子给钉好了,第二日天一大早; 敖富贵帮着妹妹把架子抬到了春园
  这不是敖富贵第一回 来春园; 但往日都是匆匆路过,从来没认真停下来看看。他看着春园旁边的曲林百货,装扮入时的行人,他对“城市”这个词又有了一种全新的认知。
  城市似乎就是该这样的; 高楼大厦; 干净整洁又阔气的街道,喧嚣而繁华。
  在马大妈的引荐下; 他已经开始工地的工作。这个活儿和真正的木匠相比; 简单得多; 所以他几乎只用了半天时间就上手了。门槛低的工作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活多时可以迅速集结人马; 坏处也显而易见,谁都可以干,但干好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还是需要钻研; 一锤子一锤子敲出你和别人的区别来。
  就好比当初和郑哥一起做书柜,差不多的技术,你有独到的设计理念和细节上的把控,东家认可的必然是你的设计和技术。
  同样的模板,别看是粗活,也是需要精心设计,怎么走板,怎么给老板省钱的同时还能不影响房子的质量和构架,这就是学问了。
  敖富贵对此有信心,他现在除了独自专研外,还要和工头打好关系,为将来铺路。他来城里的目的从来不是做个木匠或者像现在一样在工地上做个模板工。
  因为要上班,敖富贵放下架子匆匆就走了,他甚至来不及看看妹妹卖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袜子,竟然能这么赚钱。不过抛开合伙人这事情不说,做买卖能发财这事情敖富贵是相信的,毕竟资本主义的尾巴割了这么久,大家物资都紧缺,吃的穿的用的,再到他现在干的住房这行,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充满了购买欲。
  只要有钱,肯定是买。就好比他现在,要是有钱,肯定买自行车,给孩子买吃的穿的,给老婆张凤英买用的。至于房子,他就不想了,毕竟他们现在盖的房子是单位的福利分房,像他们这样的外来工,也只有留口水的份。不过时代在变,都改革开放了,还有什么不可能吗?
  而和他一样有想法的夏香此时正想着许景山今天到底几点到,那么多的货要怎么运回来,跟着他一起坐火车吗?
  夏香放好架子,又去许景山家里拿货,她记得许景山家里有两条长条板凳,放架子刚好。等她把长条板凳和货、箱子一一搬到春园时,春园的商户也都出摊了。
  邻居们看到夏香盖头换面,不再蹲箱子了,纷纷过来围观两圈,看看这么大个架子有没有多出什么宝贝来。
  夏香也当着他们的面一个个规整出来,短裤丝袜,一个品种一个格子。短裤为了防灰尘,还用透明的袋子罩住了。
  敖富贵设计了很多格子,其实按照现有的货根本放不满,但没关系,许景山的货一到,应该就能摆满了,甚至可能还得加架子。
  在结尾也有好处,地方够大,不用跟街头的人挤一块,就是再大的架子也能摆得下,后面还老长一段没人摆。可夏香不这样想,以后摆摊的人势必会多起来,占地为王,他们得先占得足够的地盘才行。
  许景山回来时已经是傍晚,见自己的箱子摊位已经扩大了,愣住了,这姑娘真是好本事,他才不在几天时间,就把架子给做出来了。
  “呀,回来了?”夏香见他拎着一袋子货,胡子拉茶,和平日里的形象差距甚远,不禁笑起来,但此刻她更关心的是货,别告诉他许景山只进了这么一小袋子回来。
  最后她还是忍不住地问道:“你和货不是一起回来的?”
  “不是。”许景山憋着笑摇头道,想着乡下丫头不知道有货运这回事实属正常,慢慢就都懂了,但关键还是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
  不是!夏香除了觉得自己白操心一场外,又想想自己应该是没见识吧,按照许景山的计划,要进那么多的货,火车应该是不让上的吧。她也不纠结这个,转移话题道:“这一路累坏了吧,怎么不先回家修整,明天再来摊位也可以啊。”
  许景山摸了摸鼻子,当然不会告诉她,自己急匆匆赶来是想帮着一起收摊,他摸了摸鼻子道:“怎么改成架子了?”
  “怎么样,这架子不错吧?”夏香不无得意地道:“我哥做的。”
  许景山点了点头,把袋子扔在了夏香跟前,“放我们的新货正合适。”
  夏香来了兴致,马上解开了袋子倒在了木架上,丝袜、发夹、文胸、还真的有包包,最后滚落出来一个盒子,这些货每一个都让夏香觉得惊喜,她现在满眼都是钱。
  最后她才打开盒子,盒子里装着一只石英表,质量好不好夏香不知道,但模样是真不错,看上去很高级的样子,她问道:“我们也要卖表吗?”
  “暂时没打算,你拿着用吧。”许景山轻声道。
  “呃……”夏香看了看这表,又看了看他,“这不合适吧?”
  “没什么不合适的,没表怎么看时间。”许景山故意抬起自己的表,瞄了一眼,“放心好了,我记在账上,从分红里扣。”
  这样一来夏香的心理负担瞬间消失,借的,日后再还,“行,年底我算利息给你。”
  有了这块表,她再也不用问别人时间或者盲猜了。
  许景山没接话头,只道:“这几天生意怎样?”
  “还不错。”整理新货的夏香拍了拍小鼓的包,“账我都记着呢,一会儿交给你。”
  许景山点了个头。
  没几分钟功夫夏香就把货整理上了架子,整个货架瞬间变得丰富起来。
  傍晚时分通常也是一个购物小高峰,下班的人会在春园逛上一圈再回家,这时他们的小摊也来了几个熟客,看他们门面扩大了,短裤不再藏着掖着,而是摆在了明面上来卖,也就索性不再扭扭捏捏,大大方方挑起货来。
  反正关顾他们摊位都是女性,卖货现在也变成了女性,大家都是女人家,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几天夏香得出了个经验,但凡有三两个人一起买东西,就会有另外的三五个人围上来看看他们到底买了什么,后来的三五个人经过夏香的巧嘴加上好心老客人的推荐,多半也能产出营业额来。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现在也一样,眼见着摊位上的人越来越多,许景山的嘴角开始不自觉地往上弯,那些女客人抢着看他们的新货,真真是新货,隔壁的百货商店都还没开始卖,甚至都不需要夏香多做说明,货就卖得七七八八了。
  许景山知道这是夏香的功劳,是她把货摆在了明面上,才让人有了更多挑选的空间和余地,加上从众心理,你买我也买,自然就卖得快了。
  忙过一阵的夏香擦了擦额头的汗,转头问许景山道:“我们的货几时才会到?”
  “后天下午。”
  夏香盘算着货物,“我们明后天把旧的货便宜一点卖给老客户吧,这样既把尾货清掉了,老客户们也高兴,后然后开始卖新货。”
  “行,这种事你做主就好了。”许景山道,心里暗叹夏香的商业敏锐度,库存换成钱,才能没有积压,少赚点又何妨,尾货能收回成本都算是好的。
  眼看着天黑要收摊了,凉茶铺陈广生忙完后过来找回来的许景山聊天,听他讲这一路的见闻,他也想跟着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聊着聊着便说到了夏香,陈广生感叹道:“这个小妞真是了不得,你不在的这些日子,他一个人大晚上的在春园大门口摆摊,听她说也卖出去不少,我老婆还说也要跟你们一块摆夜摊。”
  许景山想起夏香第一天跟着他搬货回家时,她便说要摆夜摊,他当时以为自己不同意她也就不敢造次,没想到她的胆子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他不知道该惊喜还是惊吓,但有这么卖力的合伙人,心里当然是高兴的。和他预想的一样,实际上两人的合伙关系里,他才是占便宜的那个人。
  今晚许景山以要算账为由,说什么也不让夏香摆夜摊了,他说等新货来了,两个人一起摆,夏香欣然应允。
  两人收完摊已经很晚,许景山让夏香等他,他想冲完澡再和夏香去吃饭。
  夏香却认真思考起了吃饭这件大事情,往后总不能天天下馆子吃饭吧,这样费钱不说,也不健康。她的哥哥们在西林巷子已经做上晚饭了,而西林巷太远,送饭显然是不现实的。
  她环顾了一下许景山的房子,典型的筒子楼,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支灶做饭,他们行,许景山自然也可以。
  夏香想着都能搭伙做生意了,搭伙吃个饭许景山应该不会反对吧。
  作者有话要说:  端午安康!


第四十五章 
  搭伙吃饭这件事; 许景山当然不会反对; 甚至生出了许多别的向往。
  对于出差期间夏香的营业额,许景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惊喜。也不知道夏香这丫头使了什么手段; 竟让他们的营业额翻了一番。光靠夜摊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