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狂厨-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我们还会按时支付您作为酒厂技术顾问的薪资。”
“这么丰厚待遇的条件,除了我们鹿鸣集团之外,没有第二家企业能给得起。”
屋内,年轻的西装男一听李程拒绝了合约,顿时不可思议地看着他。
李程摇了摇头,完全没有被合约上那些丰厚条款吸引。
他语调生硬而不紧不慢道:
“在五年之内,桑葚酒的年产量,不可能超过十万缸。”
“想要把桑葚酒保质保量地酿好,就必须严格按照古法酿造。即使你们愿意投资,会打造专门的工业化生产线。也依旧不能代替所有的酿造工序。”
“在桑葚酒的酿造环节中,有三个工序离不开人工的操作。”
“而培养熟练的酿酒工,需要时间。”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国内的原材料不足,原材料不足就不可能提高产量。”
西装男子闻言,立刻说道:
“李先生,你刚才是不是没听明白。我们刚才说了,已经联系了农业生产基地,准备专门划出一千亩山地用来种植桑葚。”
“难道有三四年的时间,还种不出一批合格的桑葚树吗?”
李程摇头,语气仍是平静而生硬:
“树龄只有三四年的桑葚树,根本结不出甜美的果子。”
“我拿来酿酒的桑葚,几乎都是十年以上的老树结出来的果子。就算没有十年的树龄,桑葚树的最低标准也不能低于六年。”
“除非,你们愿意修改计划。”
“否则我是不会降低桑葚酒的品质与你们合作的。”
眼见李程一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样子,西装男顿时没辙了。
这时候,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年轻女子说道:“李先生,您是酿酒大师,就不能想个办法变通一下吗?”
“没有办法。要么,你们延长筹备期。要不然就只能缩小酒厂的投资规模和产量。”李程缓缓摇头。
年轻女子眼见李程不肯松口,好看的眉毛也皱了起来。
不论是延长酒厂的筹备期,还是减少对酒厂的投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投资打造新的酒类产品,是鹿鸣集团未来十年发展计划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眼前的这位年轻女子,也不是一般的职业经理人。
而是鹿鸣集团少东家陈绍峰的堂妹,陈冬雪。
陈冬雪和陈绍峰一样,是鹿鸣集团第三代的领军人物,也是鹿鸣集团旗下——鹿鸣红酒的掌舵人。
如今,陈家早有将鹿鸣红酒打造成上市公司的计划。
可是,鹿鸣红酒目前除了有几款中低档的红酒买的还不错外,并没有足够出色的高档红酒能拿得出手。
而在国内,高档白酒和啤酒行业内的竞争厮杀太过激烈。
鹿鸣集团若是强行插足进去,只会吃力不讨好。
所以,经过周密的市场前景考察,陈冬雪和鹿鸣红酒的一群高管将目光投注了果酒市场上。
相较于白酒和啤酒行业,国内的果酒市场仍是一片蓝海,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华夏自古就有很多人有酿造果酒、饮用果酒的习惯。比如青梅酒、梨酒、桃儿酒、桑葚酒、杨梅酒、荔枝酒等等。
但是,绝大多数的果酒,都是私人自酿自己留着喝的,像李程这样能形成作坊式规模的果酒产业都少之又少。
至于能占领市场的大型果酒厂商,更是一家也没有。
鹿鸣集团资金雄厚,如果能够收购到足够出色的果酒配方,那么鹿鸣红酒就可以迅速占领大片的果酒市场。
然后,鹿鸣红酒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了鹿鸣酒业。
等到鹿鸣酒业在果酒市场上占据到了足够的基本盘后,鹿鸣集团就可以推动鹿鸣酒业独立上市。
到那时,她陈冬雪就可以前往纳斯达克敲钟,坐等手中财富如滚雪球般扩大。
可是,陈冬雪与鹿鸣集团高管们的想法是好的。
但真正执行起来却不容易。
至少,此刻,陈冬雪貌似是无法与李程达成共识了。
第253章 鹿鸣红酒CEO
PS:昨天上传的一章,在半小时后来修改过,觉得剧情没连上的朋友可以倒回去看看。
pps:感觉今天卡文卡成麻瓜了……
——
李程与陈冬雪的谈判陷入了僵局。
他们两人,一个不愿意降低桑葚酒的品质。一个满脑子都在想搞大动作。
对于陈冬雪和她的鹿鸣红酒公司而言,投资一个年产量不足十万缸的果酒是没有意义的。
十万缸果酒,封装入瓶之后大约能包装出三百万瓶500毫升的瓶装果酒。
这是一个看上去还挺大的数字。
然而果酒普遍度数不高,与啤酒相比差别也不大。
对于酒量好的人来说,完全可以当水喝。
三百万瓶的果酒,甚至不足以供应一个县级市场的需求。
陈冬雪和鹿鸣集团打造新的果酒品牌主要是为了给上市做准备。
倘若新酒厂的产能和销量无法提上来,那么,即便李程的桑葚酒再受欢迎,也就没了投资的价值。
可是,如果就这么空手而归,陈冬雪也不甘心。
她的团队之前为了预估桑葚酒的市场潜力也做了不少调研工作。
陈冬雪不想让那些前期调研工作白费。
她依旧看好桑葚酒的市场潜力。
除了李程的桑葚酒,她手上的其他几个备选并购目标的市场潜力都要差上一截。
虽然李程说,酿造桑葚酒必须要用树龄在六年以上的桑葚。
但那是李程的标准,不是陈冬雪的。
陈冬雪的团队早已做了实验。
实验证明,就算在李程酿造的桑葚酒里勾兑17%的普通酒水,那桑葚酒的口感,也依旧远远超过市场上的普通果酒。
正是因为已经做了这类实验,所以陈冬雪的团队一致认为,只要拿到李程的秘方。用树龄只有四五年的桑葚来酿酒,也依旧可以酿造出广受欢迎的果酒。
桑葚树龄的标准降低了,产量就能很快地提升上去。
然后,等到未来桑葚树的树龄越来越长,结出的桑葚果品质越来越高时,他们还可以再推出“升级款桑葚酒”,顺便再涨一波价。
因此,陈冬雪想了想便说:
“这样如何?既然你说桑葚酒无法在六年之内扩大生产,那么我们便暂时不建新酒厂。”
“不过我们公司仍然愿意出高价购买你手上的酿酒秘方。”
“只要你愿意将桑葚酒的秘方卖给我们,并且在两年内帮我们培养出二十名合格的桑葚酒酿造师。”
“那么我们就能在购买秘方之外,再额外支付你一百万元的培训费。”
“等到以后时机合适,可以大批量酿造桑葚酒了,我们鹿鸣酒业,也依旧愿意高薪聘请你作为我们新酒厂的顾问。”
李程沉默了片刻,说:“我再好好想想。明天给你答复。”
他也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又怎看不出陈冬雪的“缓兵之计”。
只要配方到手,自己又帮他们培训了酿酒师,那么陈冬雪还不是想用什么桑葚来酿酒,就用什么桑葚来酿?
资本都是逐利的。
只要不影响市场前景和销量,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压缩成本,偷工减料。
陈冬雪见李程不愿当场给句痛快话,也不想表现得太过急迫,便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说:“也好。李先生若是想好了,就给我助理打电话。”
说完,陈冬雪拎起手提包,准备离开。
出了小屋。
正要离开的陈冬雪看了眼坐下葡萄架下的姚禹、陆沉鱼,
想了一想,主动走上前去:
“你们好。我是陈冬雪,目前在鹿鸣红酒任职。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见到两位名选赛冠军。”
“你好。”姚禹、陆沉鱼点头致意。没有多余去问对方是怎么认出自己的。
陈冬雪看着姚禹二人,笑问:“两位也认识李程先生吗?”
“此前并不认识。我们来找李程前辈,只是想多买几坛桑葚酒。”姚禹不动声色道。
之前陈冬雪和李程在屋内的谈话,姚禹虽然没刻意去听。
但断断续续听到几句,也知道了陈冬雪此行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姚禹和陈冬雪现在算是竞争对手。
他们一个要完成系统的任务,获取桑葚酒的秘方,一个则是要获得桑葚酒的配方,用来启动鹿鸣酒业的上市计划。
不过,此时姚禹不说,陈冬雪也不会猜到姚禹来这里的真实目的。
她此时主动过来打招呼,只是因为姚禹和陆沉鱼的名气太大,或许值得结交。
听了这话,陈冬雪不疑有他:
“李程先生的桑葚酒确实很好喝。”
“很开心能见到两位,两位在名选赛上的比赛,我都看过了。”
“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方便,可否留个联系方式?”
说着,陈冬雪递过来两张精致的烫金名片。
姚禹接过一看,两人一番攀谈,才知道这位陈冬雪不仅是鹿鸣红酒的CEO,而且还是陈绍峰的堂妹。
陈绍峰当时在琴岛就想招揽姚禹,也想借着邀请陆沉鱼担任鹿鸣红酒代言人的机会,趁机与陆沉鱼拉近关系。
不过,他居心不良伸出来的橄榄枝都被姚禹、陆沉鱼拒绝了。
陈冬雪也曾听说过这个事,此时她与姚禹两人交谈,倒是没有再谈及邀请陆沉鱼担任红酒代言人事情。
作为一个在职场上历练了很久的女强人,陈冬雪明白,与不缺钱的人结识相交,不能显得太急功近利,否则只会凭白惹人疏远。
与姚禹两人寒暄几句话后,陈冬雪便离开了酒厂。
陈冬雪一走,不知何时从屋里出来的李程就忽然道:“你想要多少桑葚酒?”
姚禹闻言转身没有回答,而是好奇道:“李前辈,你认识我二叔吗?”
姚禹和李程没打过交道。
但通过刚才这段时间的短暂接触,他也能感觉出来,李程是一个性格比较顽固且不好打交道的人。
姚禹甚至觉得,若非因为二叔的缘故,自己在刚进酒厂时就会被李程轰走。
李程听到这话,沉默了两秒说:
“认识。你二叔以前也在厨协总会的食堂工作过,当时他和我被分在同一组。”
此言一出,姚禹和陆沉鱼有些惊讶。
姚禹连忙道:“这么说,你以前和我二叔是同事了?”
第254章 截胡(上)
“算是吧。”李程听着姚禹的追问,说道,“你二叔是一个很出色的人,也很热心肠。”
也很热心肠?
姚禹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一动,猜想:
莫非这位李程,也像师父一样,以前欠过二叔的人情?
李程上上下下打量了姚禹几眼,越发觉得,他确实很像姚云简。
不过,即便姚禹和姚云简长得再像。有些话,李程还是不会对这个后辈提起。
他见姚禹还想探问些什么,提前打断,道:“你们是想要桑葚酒吧?那就跟我来。”
说着,李程便带着姚禹、陆沉鱼向一处厂房走去。
正如姚禹事先猜想的一样。
李程酒厂的厂房,都是由旧粮仓改建而成。
这些厂房从外面看上去很破旧,但是走进去后,姚禹才发现,里面被收拾得很干净。
面积约有近千平米的长方形厂房内,摆放着两套果酒自酿机和蒸馏冷却器。
在蒸馏冷却器的后方,整整齐齐码放着两百多个两米高的不锈钢果酒发酵罐。
这些巨大的发酵罐,就是李程用来储存发酵桑葚酒的容器。
眼前的场景和姚禹预想的不一样。
姚禹还以为,李程会用传统的厚重大酒缸来酿酒。
可是现在,从这些现代化的酿酒设备来看,李程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食古不化。
或许,他之前一直不肯扩大桑葚酒的生产规模,真的只是受原材料供应所限。
李程厂房里的这些果酒发酵罐,每一只都能储存125升桑葚酒。
李程带着姚禹两人直接走过那些果酒发酵罐,推开厂房尽头的一道大门。
姚禹踏入大门一看,才发现,在这厂房的第二层里,还码放着数百只硕大的大酒桶。
“这些酒桶……”
“这些酒桶都是用橡木和桑木打造的。”李程似乎猜到姚禹想问什么,说:
“要想酿出好的果酒,就必须要有好的容器。”
“你二叔生前也酿酒的行家。想来他应该告诉过你,用发酵罐酿造的葡萄酒,和用橡木桶酿造的完全不一样。”
“尤其是在酿造红葡萄酒时,需要微量氧气进行“呼吸”,让颜色和单宁形成稳定的酚类化合物。”
“橡木桶的细致纹理恰好可以允许微量氧气透入与酒液接触,同时又不会让葡萄酒与空气直接大面积的接触,所以刚好能满足葡萄酒陈酿的环境需求。”
“这也是优质葡萄酒必须用橡木桶酿造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