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狂野十八少年时 >

第245章

狂野十八少年时-第245章

小说: 狂野十八少年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简直就是发西斯精神。
    祝愿她永远得不到那事儿的高潮,某人在心里送给秦纹菊一个恶毒的咒语。
    虽然在心里把秦纹菊诅咒了一遍,但还是要给秦纹菊选项目。
    秦纹菊要做的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项目,万帆想了想就把车把和车大梁这两样让秦纹菊选择。
    其实年前秦纹菊来视察的时候,这些项万帆就给她让她选择了,这娘们过年过的大概过糊涂了,竟然没有选择除她要干哪个项目。
    也不知道她和她公司的人这么长时间都商量啥了。
    秦纹菊最后选择了一个简单点的项目,制作车把。
    秦纹菊选定了项目,这边关于车把制作需要的设备和图纸就送到了秦纹菊的手里,让她配齐设备,召集工人学习图纸,图纸学会了就可以加工制作。
    她招收的工人都是市内一些机械加工企业的下岗工人,技术方面还是可以的。
    只要把图纸看两遍,应该就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再说车把又不是什么有高精尖技术加工的东西,制造的难度甚至都没有电镀的难度大。
    等这些事情全部忙活完了,时间也就到三月中旬了!
    呼啦圈的生产非常简单,虽然也是有那些化学颗粒吹塑而成,但因为流程非常简单,也不需要多少人,有两个人就可以加工。
    安全利用工余时间和自己父亲加工呼啦圈,他这台小吹塑机不停加工的话,一个小时能生产八十个呼啦圈。
    因为不知道这玩意能赚多少钱,他也没怎么太正经干,从三月七号开始干到三月十五号才生产出了一千个呼啦圈。
    “生产出了多少?才一千给?这也太少了呀!”
    “我下班就能干两个小时,我觉得不少了。”
    “你为什么不交给你父母让他们干?”安全的父亲今年也不过四十六七岁,远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
    “那机器是用电的我怕他反应慢出事儿,他也就给我打打下手。”
    “都要像你这么想这世界就不用发展了,要不你雇两个人干也行呀!”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东西能卖多少钱,雇人给多少钱?干赔了怎么办?”
    安全的担心不无道理,他现在都不知道这呼啦圈能挣多少钱,怎么去雇人?给人家多少钱的月薪?
    “核算过没有一个呼啦圈成本是多少钱?”
    “我算计过了连料带电费带人工都算上,一个呼啦圈的成本是四毛。”
    “妥事儿,我给你安排安排,先把这一千个呼啦圈卖出去。”
    自从春节晚会上欧阳贝妮表演的节目后,人们才发现呼啦圈这个东西挺有意思,据说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治疗腰间盘,城市里的人就开始跃跃欲试。
    这玩意儿能不能治疗腰间盘万帆不清楚,不过有人摇这玩意把腰间盘摇坏了,万帆可是看见过。
    当然,这玩意儿对人有益处,还是有坏处万帆不怎么关心,能卖出钱就是好东西。
    要不说商人没一个是好货。
    现在大城市的市面上已经有呼啦圈出现,只不过数量比较少,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呼啦圈还处于刚抬头的阶段。
    万帆回到办公室就给李明远打电话。
    “我加工了一批呼啦圈,你有没有要的意思?”
    “呼啦圈?你怎么又开始做这玩意了?你现在大家大业的还鼓捣这些蝇头小利的东西?”
    “别废话,要不要?要说句痛快话,然后我就给你发过去。”
    “多少钱一个?”
    “出厂价一块八!”
    “卧草!你这货太黑了,就一个塑料玩意你竟然敢要一块八?”
    “塑料和塑料还不一样,这个都是用最好的颗粒材料,你知道多少钱一吨吗?”
    “就多少钱一吨一个呼啦圈他也不值一块八,一块五我全要了!”
    “咱哥俩老计较这蝇头小利有意思吗?”
    “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你们这些没良心的商人,良心都让狗吃了!”
    李明堂在电话里发出一阵怪笑:“说的好像你不是商人一样。”
    万帆在这边也呵呵笑了半天,不错他也是商人,良心也都让狗吃了。
    “一口价一块六,明天我就给你先发一千个过去试试,你批发两块钱保证刷刷下。”
    “先别忽悠我,我卖卖看看就知道了。”
    这边和李明堂商议完毕,回头万帆就把结果告诉了安全。
    “一块六一个,明天我的车有往西柳送货的,你回去包装包装捆成捆给你捎过去。”
    安全当场傻眼,一块六一个?!
    这一个呼啦圈成本是四毛,他卖一个呼啦圈能挣一块二毛钱?
    他竟然还没拿这玩意当回事儿。
    安全立刻来了精神,下班后回家把呼啦捆成一大捆。
    待货物打包完毕后,立刻开始动手加工呼啦圈,这一回他不干两个小时了,一口气干了四个小时,干到半夜才罢手。
    这一回他不是自己干了,在干的时候把父母也叫过来学习。
    他上班的时候就让他们在家里干。
    虽然他的父母出活的速度比较慢,但一天下来怎么也能做出四五百个成品,他晚上再接着加工一些,一天七八百个不是问题。
    第一批呼啦圈第二天就到了李明堂哥俩手里后,他们还真两块钱往外开货,零售三块钱一个,没想到就一天时间,这些呼啦圈连批带卖竟然全卖光了。
    李明棠一看这小子又鼓捣出一样快货,立马打电话告诉万帆,呼啦圈他包圆有多少要多少。
    这个消息让安全非常的振奋,在知道这些东西能挣多少钱了,就打算雇临时工了。
    “这东西就几个月的玩头,现在利润还比较高,接着利润会越来越低,你现在抓紧时间使劲干吧!不行,我这边的工作你先交给周淑斌,你专门在家生产呼啦圈吧!”
    “那不行!副业是副业工作是工作,工作不能丢!”
    这还遇到一个棒槌!

第四百九十八章 你家那口子疯了
    电动车厂的二期工程的所有建筑的二层建筑开始进入养生期,这些二层楼房盖完上边再盖一层,二期工程的建筑方面也就算基本完工了。
    工程建设完毕,早已经准备好的设备就会进入进行安装,设备安装好后,早已培训好的工人就会进入车间开始工作。
    千帆实业的所有工作一环扣一环地进行着。
    苏平向万帆描绘了工程的进度情况,它预计所有二期建筑在四月十五号前后将完工,收尾工作再加上半个月,到五一肯定交付使用。
    这基本符合万帆的预期。
    “你那些民房盖的怎么样了?”
    苏平今年还接了三四十栋民房的工程。
    他手下还专门有一帮人盖民房的人在外面盖民房。
    “盖民房快,如果东家把材料备足了,几天就能盖一栋,就是挣钱少点。”
    苏平他们盖民房只是赚取手工费,一栋民房手工费几百块钱,确实没啥意思。
    干建筑要想挣钱还是得大包,挣手工费有啥出息?
    像电动车厂的二期工程万帆就是一百五十万包工包料包出去的。
    这块工程干完,苏平自己能剩个十万八万的。
    电动车厂两期工程的总投资额是七百万,其中建筑方面三百万投资,设备方面投资四百万。
    从创业至今他攒下的那点家底,这一个电动车厂就差不多了。
    万帆从二期工地回来,从电动车厂里穿过,走到大门口时看到了大门旁边的停车棚里停满了电动自行车。
    这些电动自行车都是自己企业里那些通勤的工人们买的。
    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家住红崖市内的员工们的。
    家住红崖市内的员工大多数开始骑电动车通勤。
    春暖花开时节,天气转暖,确实适合通勤了。
    从小圩屯到红崖城二十三里,来回也就是电动车一个小时的车程。
    通勤的优点很多,嘴大的好处能天天和家人团聚。
    另一个好处就是经济方面的。
    住宿舍虽然不花钱,但是吃食堂却是要花钱的。
    电动车厂的食堂是平价食堂,食堂本身不赚一分钱,所有的菜都是按照成本价出售。
    但即便这样,一个员工一天吃饭也要两块左右。
    去年春天的时候一个员工一天的饭钱还没超过一块五,但因为蔬菜粮食物价的上涨,今年春天一个员工一天的饭钱已经涨到两块了。
    来回通勤一个月还能省出六十多块钱的饭钱,虽然他们回到家也是吃,但保证吃不了这么多钱。
    还有用电动自行车通勤的员工可以在厂子里免费充电。
    别小看这一条,几百台电动车同时充电,这一天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当然,这些花销企业都担下了。
    虽然这么多人选择了通勤离开了宿舍,但宿舍里的人似乎并没减少多少。
    来自红崖边远地区的员工数量直线上升。
    尤其塔林乡,更是有多达四百多青年男女在这里工作。
    这几乎等于抽走了塔林乡很大比例的青壮年劳力。
    塔林乡的青年估计招的差不多了,下次再到北部山区招工,就要换一个乡镇。
    万帆从电动车厂回到万家院子的时候,正看到谢美铃姚叶和肖雨这三个女人在办公室门前的空地上摇呼啦圈。
    只不过她们摇的技术明显不高,三摇两摇就掉地下了。
    每当呼啦圈掉到脚底下,三个女人就笑得像傻子似的。
    “你们哪来的呼啦圈?”
    “安全送来的,他让我们闲着没事练练,说对身体有好处。”
    安全这货这显然是送给姚叶的,至于谢美玲和肖宇那是跟着沾光了。
    “你们这技术明显不行呀,呼啦圈不是这么玩的。”
    “你会玩吗?”
    “来我教你们!”
    当年呼啦圈大流行的时候,他也是跟着凑热闹摇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技术说不上有多高超,但起码呼啦圈不会掉下来。
    呼啦圈在万帆的腰间转动却不掉下来,让三个女人非常的惊奇。
    “好神奇呀,你摇为什么就不掉下来?我们摇为什么就老往下掉?”
    “那是你们没掌握规律,你要让你腰肢的摆动和呼啦圈的转动街拍要同步吻合,如果合不上拍子呼啦圈自然三转两转就掉下来了,你们多练练就会了。”
    万帆把呼啦圈还给女人们,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不一会儿姚叶也跑了进来。
    “太热了太热了,都摇出汗了,我的喝点水。”
    姚叶从暖壶里倒了一杯温水,咕咚咕咚喝了下去。
    “没去看看安全工作吗?”万帆突然问了一句,吧姚叶造愣了。
    “他不是在厂子里上班吗?还有啥工作?”姚叶疑惑地问。
    “你这消息也太不灵通了,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他在家里干了个小作坊,你们摇的呼啦圈就是他做出来的。”
    “啊!这呼啦圈是他做出来的?我还真不知道,他做这玩意干啥?”
    “这话问的,当然是赚钱了呗,他也该到找对象娶媳妇的时候,不赚钱拿什么娶媳妇?”
    一说娶媳妇,姚叶表情有点不自在。
    “这玩意儿还能赚钱?”
    “在商场里买一个六七块了,在集市上买一个还三四块钱呢。”
    “这么贵呀?我们还以为这玩意块八毛呢。”
    “他现在可忙了,白天上班,晚上在家加工呼啦圈,他今天来给你们送呼啦圈,没发现他用什么变化吗?”
    “没有啊!没看到什么变化呀?就是感觉人好像黑了一点。”
    “有时间让谢美玲带你去他的作坊看看,或许你会有另一番感悟。”
    呼啦圈畅销后,安全一看这玩意一天赚的钱比他一个月的工资还高,就开始撒野了。
    天天晚上都干到十二点,把自己干的又黑又瘦。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说的真的通透。
    姚叶这姑娘有时候也有点马大哈,她只看到安全黑了,却没看到他瘦了。
    如果她发现安全瘦了,说不定一心疼就真情流露了。
    姚叶一感动了,会不会扑到安全的怀里像电视剧里常说的那样:你真傻。
    想到这里万帆突然嘎嘎地笑起来,把姚叶吓了一跳,风一般跑出去大喊:“玲!你家那口子疯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风潮涌动
    随着气温的逐渐变暖,北方人的户外活动逐渐增多,呼啦圈在姜崴大队率先盛行。
    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到处呼啦圈盛开。
    虽然在红崖还没形成风潮,但在姜崴大队已经能随处看到有人身上套着呼啦圈在扭动腰肢了。
    这主要得益于安全送给谢美铃姚叶肖雨的呼啦圈。
    这三个美女闲着没事就转呼啦圈玩,很快就带动了企业里住宿女生对呼啦圈这项运动的向往,很快千帆实业里只要有宿舍的地方,就有呼啦圈的存在。
    这股小风潮也就从千帆实业蔓延到了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