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狂野十八少年时 >

第237章

狂野十八少年时-第237章

小说: 狂野十八少年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不配合可以直接找我汇报我来处理!大家听明白没有?”
    “听明白了!”
    “还有一个就是人员的管理问题,只要是企业的工人,不管是场内还是场外,如果发现他们有斗殴的现象,保卫人员必须立刻出手制止,我们企业企业不允许员工出现互殴的现象。”
    “厂长!那要是外地的人跑来欺负咱们厂的职工呢?”
    “这事你也问我?打出去不就完了!这种时候可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括弧:不出人命,别把对方致残重伤就可以!”
    万帆一个括弧弄出了一片笑声。
    “如果谁觉得责任太多了不好干,可以提出要求,我会把你们调到别的部门或者车间去。”
    没有人提出调离的请求。
    “安部长!保卫部的职责以及奖惩条例我都写好了,等你找人写成大字报贴到保卫部的墙上,让大家闲的时候多看看,我的话就讲完了,下面你们自己研究研究接下来的工作该怎么做吧,我就不掺和了!”
    说完万帆就离开了保卫部。

第四百八十一章 好日子过够了
    万帆之所以急着出来,是因为煤气罐给他来传呼了。
    可能关于火锅的事情已经打听清楚了。
    煤气罐大概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把火锅的情况详细地介绍了一遍。
    火锅家住红崖市王小沟。
    王小沟在洪崖市西南角,在通往渤海的那个方向。
    九三年王小沟还属于农村,还没有被划入红崖市区,这里被划入红崖市区还要再过十年。
    火锅只是一个普通农民家的后代,从小就是好勇斗狠之人,前几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混,当地人也不清楚他那几年在外面干什么。
    去年这货从外地归来,就带着几个人开始混社会,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在红崖市混出了自己的名头。
    不能不说,这货还是有点东西的。
    他家的亲戚也没有什么显贵之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在打听清楚火锅的背景以后,万帆并没有觉得丝毫轻松。
    如果对方有那么两个有点能耐的亲戚,有些事情说不定还好办。
    就是这种光脚不怕穿鞋的让人头疼。
    当然,对方如果不再来找她的麻烦,万帆也不会闲着蛋疼去琢磨对方。
    如果对方铁了心要和他过不去,他当然也不是好欺负的主。
    但现在万帆只能以静制动,扎紧篱笆以不变应万变了。
    “告诉你手下的那些人,从现在开始都老老实实的,我感觉明年夏天弄不好又会来一次严打,千万别被警察盯上。”
    明年八月,国家鉴于九三年各类案件的显著增长,会来一次严打。
    这些家伙别不长眼被划拉进去。
    “知道了!”
    安全和马广和接手保安部门后,对人员重新进行了分配。
    四个厂子白天有四个人值班,晚上有三个人值班。
    人员分配完毕后,他就带着保卫人员在各车间主任的配合下,对企业里的所有电源电路进行了一次排查,然后又对能引起火灾的隐患进行了检查排除。
    所有的车间里都是用暖气,没有明火炉子一类的取暖设备,因此火灾的隐患除了电以外,就是工人们平时抽烟乱扔的烟头了。
    保卫部门为此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和奖惩制度,张贴与车间各处,争取杜绝所有的火灾隐患。
    根据万帆的嘱咐,还专门派了一个人跟着万凯。
    只要万凯开车去辉光分厂,这个人就会陪着他一直到目的地为止。
    他和马广核的工资是三百五十元,如果一年企业没有出任何安全事故,他和马广和将会额外有一笔丰厚的奖金,当然,保卫部门的全体人员也都有。
    奖金是一方面,安全新官上任也想干出点什么名堂来。
    以前铁叶没有保卫部门,都没有发生过火灾,如果有了保卫部门还发生这种灾难,这就是活生生的打脸了。
    对于宿舍里的电源控制就更严格了!像电炉子这种超级耗电的电老虎,一经发现坚决没收一点不客气。
    万帆对于保卫部门的工作是支持的,作为企业的老板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企业出现这种天灾人祸。
    保卫部门的工作做得越严厉他就越高兴。
    一转眼,这个月的月底又不可阻挡地来了。
    万帆现在看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前,反正看来看去都是老样子,就算收益有所增加增加的比例也很小。
    唯一的亮点就是本月的财政收入突破一百五十万了,比上个月又增加了十万。
    这要是增加一百万万方可能还会乐呵乐呵,增加十万确实没啥可乐的。
    但是谢美玲就不一样了。
    与万帆对利润的增长无动于衷相比,谢美玲则满脸都是笑容。
    每个月收入增长她都会乐的莫名其妙,也不知乐个啥劲?
    “你这人真怪,赚钱多了还不行乐乐?”
    “就多了十万块钱有啥乐的?”
    “看把你能的,多十万都不值得乐了,一个月多十万一年还一百二十万呢,那是多大一笔钱?下个月我认为还能多,能多不少。”
    谢美玲这话遭到了万帆的鄙视:“你又懂了,你说下个月为什么会多?”
    “涨价呀!没看原材料现在涨多贵,原材料涨咱们的产品价钱就得跟着涨,我只知道越贵的东西挣钱越多,越贱的东西越不挣钱,所以我认为下个月我们能多挣很多钱。”
    谢美玲这话说的倒是有道理,物价这个东西其实是很奇怪的现象。
    越贵人越买,越贱越没人买,人死那啥硬,也不知犯什么病了。
    “这可是你说的,要是下个月没多挣很多钱,我就把你卖了换钱!”
    谢美玲顽皮地对着万帆一笑:“把我卖了你就得打光棍!”
    万帆本来想反驳谢美玲一句,但是一想如果反驳了谢美玲,马上就会拿出自己又嫌弃她了哪一套,因此,他聪明地闭上了嘴巴。
    “我爸让你晚上去我家吃饭,他做了几个你爱吃的菜。”
    “你爸这是有什么事要找我,否则哪会先巴巴的派你来请我。”
    “你这意思是不去呗?”
    “谁说我不去了?再瞎说打死你!”
    “打了一辈子也没看见打死一个。”
    “你如果是苍蝇,早被打死好几百次了。”
    “你才像苍蝇呢!”
    万帆猜的一点没错,谢国民让万帆到他家去吃饭,确实有事情要和万帆谈谈。
    事情不大,关于开小吃部的事。
    万帆上次就提了个话头,没想到谢国民还真就记在心上了。
    最近一段时间他光顾最多的地方就是商业街的小吃部,通过横向对比,他认为凭他的手艺完全能在商业街里站住脚。
    万帆非常的无语,他让谢国民学做菜,其实是想解放丈母娘。
    如果这小吃部要是开了,丈母娘肯定是搭里了。
    万帆心里其实是反对丈人人去开小吃部的,不过一想丈人过这年才四十七岁,这里在家享福确实早了点,趁着现在身体还行他愿意干就干吧。
    当然前提是是得得到丈母娘的同意,丈母娘如果不同意他也干不了。
    他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干起一个小吃部的。
    不成想丈母娘江梅竟然也同意。
    这是好日子过够了,开始自己找罪受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忆过往
    成立一个小吃部不是什么难事,既然他们想干,那也算是追逐梦想了。
    反正他们现在的岁数还可以,干两年玩玩吧!将来干够了干够了可以随时不干。
    原来第一批建的活动房都租出去了,现在要开始支付就得建新的活动房。
    现在气温降低,显然不是建活动房的好时候,万帆就建议过年开春后再干。
    明天是28号,星期天。
    下午三点,万帆带着安全开车来到市重点高中门前接万圆圆。
    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星期天万帆都决定亲自来接妹妹放假,自己没功夫也会安排人来接。
    这也不全是怪火锅,只不过是它提醒了万帆。
    90年代失踪的人口可是最多的时期,有些人失踪几十年生死不知。
    这和当时一些打黑工的工厂以及社会的混乱有莫大的关系。
    万帆可不想自己的家人也进入这个失踪名单。
    看到万圆圆蹦蹦跳跳地从学校里跑出来,万帆的心情灿烂了不少。
    第二天就是员工开响的日子,每个开响的日子都会引发一波小的消费狂潮。
    虽然华国人有存钱的习惯,但不会过日子的二五仔也不少,有人开响一文不花,但也有人大吃大喝。
    所以二十八号中午商业街所有小吃铺的生意都非常的不错。
    这让谢国民又眼红了一回。
    进入了十二月,严格意义上来说辽南才算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冬天。
    十二月和一月份是最难熬的两个月,把这两个月熬过去春天也就来了。
    谢斌和栾深家招来的第一批工人进入了电动车厂,由电动车厂代为培训。
    这些人将成为他们企业里的种子,明年春天他们两个的企业设备安装完毕,这些人将会成为师傅再把技术传给更新的人。
    不知是被安全掐大脖子惊了心还是吓丢了魂,火锅那边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不但没有来报复万帆,甚至在街里也偃旗息鼓了。
    煤气罐说火锅可能又去外地了,这马上就到过年了,估计去外地弄钱去了。
    虽然火锅没了音讯,但万帆却没有放松警惕,没了火锅说不定还有水锅尿锅,不能掉以轻心。
    俗话说熟能生巧。
    谢美玲在企业里也是呆了两三年了,就是再笨有些事情老经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他对12月份企业的利润增长就预测的相当不错。
    年底凉水贵三分,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原材料也不例外。
    原材料涨价产品就得跟着涨价,利润自然也就提高。
    当12月份的财务报表出来后,谢美玲得意万分。
    因为本月企业的销售额比上个月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利润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在上个月一百五十万的基础上增长到了一百八十万。
    产品数量还是那些数量,但是利润却凭空又多了三十万。
    “怎么样?我说的不错吧!你看我牛比不?”谢美玲在万方面前得意洋洋。
    “你有牛比,还可以看?”
    谢美玲眨巴了几下眼睛:“你个坏蛋,就知道在话里面挑骨头。”
    企业的利润增长,员工的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小月和周琴这个月开了三百八十多块,两个小丫头,乐得眼睛都快缝在一起了。
    当然,他们的基本工资并没有改变,只是每个月的生产奖金在不断提高。
    而像谢美玲肖雨姚叶这些坐办公室的人员就没有奖金,只能开二百七十块钱的基本工资,这还是上个月他们从万帆多要了十块,否则他们的基本工资比二百五仅仅多了十块。
    开响过后,就该考虑元旦放假的问题了。
    那些家在塔林住的员工几个月才回家一趟,所以企业元旦放假三天,主要是为了让这些员工能在家多呆一天。
    本地的和家在市内住的员工万帆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家在塔林住的员工还是需要操心的。
    和以前一样,依然是车接车送,这样可以直接把这些员工送到目的地,中间无需倒车避免浪费宝贵的时间,同时安全系数也高。
    万帆自己车队的车装男员工,从客运站过来的客车装女员工。
    这让家住塔林的男员工们抱怨自己为什么当初不生成女儿身?
    万帆车队的卡车都有帆布棚,里边还预备有毯子,冷是绝对不冷,就是看不了风景而已。
    万帆挨个车叮嘱送员工回家的司机,路上可以慢点开但必须保证安全。
    如果出了意外,这个损失企业承受不起。
    过了元旦,新的一年也就到来了。
    上一世的一九九四年,万帆从电机厂停薪留职,开始在集市上做小买卖。
    最先开始是卖鞋,从西柳和沈阳南塔鞋城进货,然后骑着自行车赶周围的集市。
    云华、乌岛、孤山、蓝山、青山等乡镇的集市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卖鞋大概干了有一年的时间,因为交通工具的不便利,他开始改行卖袜子。
    一辆自行车最多只能驮三箱鞋,样数少不说还配不全号。
    而卖袜子就轻快多了,用一个塑料袋子一装就可以了,到了集市上有两米宽的地方,就足够耍拉了。
    万帆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他第一次卖那种无根袜子。
    当时这种袜子才从市场上出现,细柳市场批发这种袜子五毛五一双。
    这种袜子刚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拿,那些卖袜子的商贩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没有脚后跟的袜子,拿回去有没有人买?并且也不知道她结不结实。
    万帆看见后,想了半天就拿了一千双回去比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