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慈善家的日常生活 >

第67章

慈善家的日常生活-第67章

小说: 慈善家的日常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身存在巨大漏洞的慈善系统,最后造就了想要真正深入到慈善事业的赵启明。
 这或许是系统的幸运,也可能是系统选择赵启明的原因。
 听到赵启明的话,宁母赞许地点点头,扶了扶眼镜,非常满意地说:“很不错,小时候我和她爸就教育她,以后找对象不要在意金钱、工作和相貌,要关注对方的人品,要关注对方的精神面貌,你非常不错!”
 听到这话,宁玉燕有些不开心地抬头望过去,有些埋怨地道:“妈,赵哥也很帅的好吧~”
 咧嘴笑了起来,赵启明转过头,撸了她脑袋一把,直接把后者撸的得意洋洋。
 “对,赵启明也很帅,我是长辈,直接叫你启明吧。”莞尔一笑,宁母如此说道。
 “应该的,咱东北人叫后面俩字是常态。”赵启明连连点头表示没问题。
 赵启明信奉‘遵守当地法律和当地习俗’,在东北,一个人的名字如果是三个字,通常会叫后两个字。
 就赵启明所知,南方地区有的会在尾字前加‘啊’、‘小’一类的组成双字,也有在尾字后面加‘仔’组成双字的。
 而东北也常见把‘小姑’叫成‘老姑’、把‘大伯’叫‘大爷’一类的习惯,不同地区、习俗不同,人们应该学会适应和尊重,而非带有偏见和另类眼光去诋毁、嘲讽。
 至于说明明是东北人的赵爹赵妈为什么把宁玉燕叫成‘小宁’,赵启明私以为是老两口之前没记住宁玉燕的名字,后来记住了,也叫习惯了。
 “国内大环境是好的,但也真是存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这些年我经常实地考察,见过很多连基础教育都存在困难的乡村,国家虽然每年都在这上面加大扶持力度,但咱们国家面积太大了,人也太多了。”宁母感慨了一下国内目前存在的现状。
 而这里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指的是小学教育。
 幼儿园?
 中等教育?
 别开玩笑了,有些贫困乡村真没这个条件!
 点点头,赵启明也是附和道:“基础教育是我未来准备做的,目前我的基金会已经和帝都妇产医院达成协议,对家庭困难且无犯罪记录的病人进行医疗救助,下一步是扩大合作医院数量,争取短时间内覆盖帝都所有三甲医院。”
 “在教育口上,我这边已经和帝都九十九中学达成10年贫困补助协议,单以家庭收入为基准,针对家境困难的学生进行贫困补助。”
 “同时我已经安排人手准备购置一块地皮,准备建立一个儿童福利院。”
 “基础教育方面我是这么想的,先在贫困地区建立育德小学,然后和当地教育系统联系,对分配到小学的老师进行资金补助,然后每年的寒暑假,再统一召集老师进行德育方面的专门培训。”
 “首先确保了教师物质层面上的衣食无忧,让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在贫困地区进行教育工作,其次是通过培训确保教师们的思想水平过关,不会在教学中无意中传输不良思想等等。”
 赵启明一口气把早就想好的台词复述一遍。
 宁母想了想,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哪有漏洞来。
 “‘育德’的寓意很不错,能看得出来你在慈善方面的用心程度,我相信一个在慈善方面如此用心的人,即便是坏,也坏不到哪去,你倒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看着眼前两人,宁母这时候才正式开口表示认可赵启明。
 闻言后,宁玉燕不好意思低头,放在赵启明腿上的手,也忍不住轻轻抓住那硬实的膝盖骨。
第127章。127 四个‘送进去’(5更求首订)
 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赵启明心里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灿烂许多。
 本想趁势追击提出家长见面、确立婚期,但想了一下还是算了,毕竟昨晚刚见面,现在说这些可能有些急。
 没察觉到赵启明的急迫,宁母自觉认可了赵启明这人,也顺势聊起了宁玉燕小时候的事情,不过这次多是一些很囧的内容。
 比如说宁玉燕会爬树,最高纪录是初中爬到三米高的大树却爬不下来,然后多亏条子叔叔救下来,最后是被打屁股的人生高光时刻。
 也谈及宁玉燕小时候长得就可爱,却偏偏个子很矮,每次班级合照的时候,她总会气鼓鼓地站在最前面。
 说道高兴处,宁母还回屋拿相册出来给赵启明介绍。
 当然了,整个过程中宁玉燕各种撒娇、不依、嗔怪和耍赖,搞得连赵启明的笑容也少去制式化,多了些真诚。
 三人热热闹闹地聊到上午十点半,随后在宁母的张罗下,打开电视机,大家开始看今年的阅兵。
 新中国成立之初,阅兵是一种对外展示武力,警告四方的活动。
 随着国力日益强盛和人民日益富足,而今的阅兵更多的是对外展示国内军工水平的发展和对外输出国内的军事文化,虽然这也是对外展示武力。
 军工水平不多说了,战机能开出电影特效的感觉,估计谁看着了都会发抖,妥妥的武力震慑。
 而军事文化则有趣的多,最显眼的部分还在于踢正步。
 在短视频风靡当下的环境中,国人们好笑地看着外国那奇葩又不整齐的军姿,同时也为也震撼于无需BGM就能走出科幻大片的正步走。
 赵启明不确定啥时候看到的消息,据说仪仗队的正步走已经输出到国外了,反正不知道是哪个国家,有邀请仪仗队过去给做培训……
 由此可见,国内不只是武器军备这种硬实力值得别国关注,连踢正步这种软实力,也是为之侧目。
 而且今年正好是逢十周年,声势浩大得很,九月初的时候就有在网上看到今年阅兵的热点新闻。
 “说起来我当初是真想当兵啊,可惜那时候我怕苦,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悔和可惜。”看着仪仗队的英姿,赵启明往事重谈,唏嘘了一句。
 虽然实际情况是赵妈不让,但赵启明如果坚持的话,赵爹赵妈也不会拒绝,实际上他现在也是有机会去当兵的,毕竟他还算是应届生,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不行不行,当兵可累了,我爸当年就是当兵退伍转业的,他和我说他当初老累了!”挽住赵启明的胳膊,宁玉燕转过头,紧张兮兮地看着他。
 军嫂听上去很不错,但宁玉燕更希望能时刻看到他,虽然这种想法很不符合当下社会主旋律以及人民的期待,但她只是个普通人,她不过是长得好看点、身材火辣点、唱歌好听点而已……
 “个人有个人的缘法,了解并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最重要的,当兵对国家有益,但不是只有当兵才对国家有益,民间慈善也是对国家的一种重要补充。”宁母委婉地表示反对。
 宁母就宁玉燕一个女儿,当警察的丈夫又早逝,所以她的寄托早就放在了隔代上。
 不过外婆的话……
 要劝他们多生几个才行啊~
 宁母不免畅想膝下成群的画面。
 “只是随口一说罢了,我在想啊,以后我的福利院,要以培养军人为目标!调皮的,送部队里让他们听话;内向的,送部队里让他们开朗;学习好的,送部队里让他们发光发热;学习差的,送部队里让他们混口饭吃。”
 赵启明四个‘送进去’,倒是把这娘俩给逗乐了。
 宁玉燕笑得趴伏在赵启明腿上,由下至上仰望着他,笑着说:“这算什么?这福利院干脆改名叫童子军后备营算了~”
 讪笑着挠头,赵启明抬头,故作认真地看着阅兵仪式。
 不得不抬头,虽然那毛衣遮挡得挺严实,但架不住有触感啊,甚至赵启明都能脑补出软绵的画面来。
 看着自家女儿一点也不自重的表现,张张嘴,宁母最后也没说出什么来。
 虽然自己女儿表现得不检点,但这女婿看上去还算正派,起码没在自己眼皮子地下动手动脚。
 再者说了,自家女儿这表现,何尝不是无声地表态?
 宁母太清楚自家女儿的认真与挑剔了,别说隔壁老王了,就是楼上老刘、楼下老钱,也没少串门说儿女亲事,甚至同校同事孟主任的儿子,自家女儿都看不上。
 要知道,之前的时候宁母还挺看好那个姓孟的小伙,人长得高大帅气,虽然是个村官,工作环境不太好,但架不住人家在基层真干出一番事业来,不过后来据说脚踏两只船,一个当地女孩大肚子来找孟主任,累得当时那女友当场翻脸,孟主任脸上也无光,甚至姓孟的小伙最后仕途好像也不好了。
 由此可见宁玉燕的眼光还是可以的,毕竟能力和人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黏糊了一会赵启明,宁玉燕这才晃晃悠悠地起来,光明正大地依靠在赵启明肩膀上,一边喂赵启明吃橘子,一边对阅兵仪式发出感慨和赞扬。
 虽然赵启明很想说他吃水果很差,但也不得不享受着这带着微酸的甜橘,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丈母娘没事就瞅他两眼,好似的警告什么。
 宁母虽然是大学教授,但做饭很有一手,即便是坐在客厅中,也能嗅到杀猪菜的香气,当然了,他也听到自厨房传出宁母的埋怨声,以及宁玉燕的求饶声。
 大概,宁玉燕的厨艺被嫌弃了吧。
 爽口的东北酸菜,菜汤上漂浮着猪骨髓的油花,肥多瘦少的连皮薄猪肉,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圆形的血肠有点肿,甚至外翻包裹住肠衣,劲道的猪肚、肥而不腻的大肠,赵启明午饭都吃撑着了,光米饭就下去一碗半,看得宁母开心不已,哪怕赵启明忍不住扶着桌子了,她还问要不要再来一碗。
 “阿姨做饭真好吃,中午我都吃撑着了。”看着窗外的十月天说着,赵启明接通电话互通有无。
 “嗯,我知道,明天再说吧,我昨晚才到的。”
 “嗯嗯嗯,我知道,肯定不能,再说了,我还用装?我本身就很好的好吧。”
 “得嘞,您老最大,听您的还不成么。”
 “好累,您瞧好吧,稳妥!”
第128章。128 婚姻的基础(6更求首订)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习惯,宁母看上去有睡午觉的习惯,吃完午饭就回去躺着睡了。
 虽然理论上而言宁玉燕可能也有睡午觉的习惯,但还是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希望能和赵启明多待一会。
 打完电话后赵启明出屋,和宁玉燕并肩坐在沙发上。
 “抽烟吗?我看你今天都没有抽烟了呢。”弯腰,宁玉燕从茶几下面摸出一包中华来。
 宁玉燕知道赵启明抽烟,也知道他从昨晚登门到现在没抽一口,所以也能得出‘对方憋坏了的结论。’
 “还是算了,几天而已,忍忍就过去了。”赵启明忍痛拒绝诱惑,毕竟还没把人家闺女睡上呢,这节骨眼上自然不能瞎惹事。
 本想拆开塑料包装的宁玉燕一听,想了想,也把烟放下了,之后有些埋怨地说:“我妈也是的,也不知道让让你,其实她知道你抽烟的,这包烟也是她买的,估计她八成是忘了。”
 客厅里就俩人,赵启明虽然放不开手脚,但看到身材好、长相好、又替自己想的女人,他还真有点按捺不住。
 不过对于她的说辞,赵启明自动理解为这是来自丈母娘的考验,同时看上去倒是不反对他抽烟。
 揽住她的肩膀,赵启明好奇地问道:“阿姨是大学教授,好像也不抽烟,你也闻不了烟味,但看上去阿姨并不反对我抽烟啊。”
 抽烟不是好事,哪怕国人抽烟率接近30%,也没一个人敢说抽烟对身体好,甚至烟草行业都不准各种方式地打广告。
 然而就是这样的大背景,一个知识家庭里居然不反对抽烟,多少有些奇怪。
 “我爸抽烟,警察嘛,碰到一些困难的案子总要打起精神、缓解压力什么的,反正我从小就没见着我妈说过我爸这块,不过后来我嗓子问题,我爸到时候很少在我面前抽烟。”
 可能是提及到已逝的宁父,依靠在赵启明怀中的宁玉燕,气势倒是有些低沉。
 察觉到自己似乎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赵启明转换话题,开玩笑地说:“看来以后我也尽量避免在孩子跟前抽烟了。”
 抬头,宁玉燕一副害羞却假装镇定地看着他,说:“何止呢,我有看新闻,在……在备孕之前就要戒烟几个月呢,而且一直到宝宝能……能吃流食之前都不行。”
 说完,她也是羞得低头,声音细弱无力得很。
 如同玩GAL游戏般,赵启明脑海中出现几个不同的选项,考虑到主卧里还有一个不知道睡没睡着、不知道什么时候醒的未来丈母娘,赵启明选择一个相对稳妥的选项。
 伸手,挑起对方的下巴,赵启明低头看着这个满脸殷红的女孩,笑着说:“说,是不是已经想好未来孩子叫什么了,未来上什么大学和专业,是不是连孩子结婚生子的事都想到了?”
 虽然宁玉燕脸颊鼓鼓如同生气般,但眼神总会闪躲,看上去异常心虚的那种。
 看着这脸红可爱的女孩,上一秒还琢磨着要在‘玩笑打趣’的路线上继续下去,下一秒,却不自觉地低头吻了过去。
 ……
 宁母下午两点左右就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