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之王爷请跪好 >

第244章

清穿之王爷请跪好-第244章

小说: 清穿之王爷请跪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放心,弘昌的世子之位朕给他留着,等风头过去了,朕还会立他为世子。”

    十三起身响亮地打了个千儿:“臣弟多谢皇上恩典。”

    雍正亲自扶他起来,重新坐在榻上,语气温和:“朕知你是为了朕,如今老八他们贼心不死,朝上许多人说朕刻薄寡恩,为难先帝子嗣,连亲兄弟也不放过,甚至任人唯亲,有了这件事,便可树立朕的威信,让他们心服口服,不敢再有任何与朕作对的心思,只是委屈了你和弘昌。”

    十三摇头:“皇上言重了,此事说来也是弘昌的错,弘昌做错了事,就该受罚,也可顺便磨磨他的性子,免得他再惹出祸来。”

    雍正立刻沉了脸:“说到弘昌,也怪弘时不知轻重,朕原以为他懂事了,可以帮着朕做事,谁料却做出此等丢人之事,朕对他简直失望至极!”

    十三垂眸,劝道:“皇上,弘时到底是您的长子,规劝几句,寻良师教导一番,总会好些的。”

    “哼!朕何尝不曾寻良师教导于他?朱轼、徐元梦等人哪个不是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可他何曾有过进步?朕对他是不抱任何期望了,如今大臣们劝朕早立太子,可观弘时的德行,朕如何能放心?大清的江山若是落到他头上,迟早要毁了!”

    雍正可见是当真气急了,连这种话都说出了口。

    十三一时缄默不语。

    雍正见他沉默,颇为不满地皱眉:“你怎的不说话?你是朕的亲弟弟,朕想听你的意思。”

    十三叹一声,直言:“皇上,依臣弟之见,您春秋正盛,不宜过早立下太子。”

    雍正舒了口气:“你说得对,朕也不愿过早立下太子,当年兄弟们为了争储闹了多少事?到如今死的死,幽禁的幽禁,朕真的不忍自己的儿子再经历一次,可大臣们不肯罢休。”

    话至此,雍正又是满面阴沉,咬牙切齿:“哼,朕如何能不明白?这些都是允禩等人所为,他们就是不肯让朕安心,就是要让朕的皇子乱起来!听说允禟在西北也不安份,四处惹事生非,还设法与允禩允礻我等人通信,颇有不敬之语。

    朕想要顾念兄弟之情,可他们每个人都逼的朕不得不一次次地打压他们,朕对他们已忍无可忍!”

    十三心中一跳,张了张嘴,却是什么也没说出口。

    雍正忽地看向十三,面上的怒意渐消:“好在朕还有你,朕也只有你一个兄弟可以信任了。”

    “皇上多虑了,不是还有十七弟吗?”十三面上露出一抹淡笑。

    雍正摇头,面露遗憾:“十七弟是好,可惜他年纪尚轻,心性又太过纯良,等再磨练几年或许可堪大用。”

    至此,两个人都沉默下来。

    雍正三年五月,河南等地旱灾严重,然国库空虚,无赈灾银两。

    雍正派遣钦差前往河南安抚百姓,另派皇四子弘历与怡亲王之子弘暾前往南方筹集赈灾银两。

    是日,和悦把弘暾叫过去,严厉质问:“你为何要主动请求随四阿哥前往江南?”

    弘暾垂下脑袋:“额娘,儿子只是想借此历练一番,再说了,我也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我也想要为百姓为皇上做点事。”

    和悦气笑了:“你才多大?还忧国忧民?大清朝少了你一个为皇上做事的人吗?要你巴巴地主动前往?你给额娘说实话,究竟为了什么?”

    弘暾脑袋垂的更低,沉默。

    和悦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柔和:“额娘看得出你心里有事,有什么不能与额娘说的呢?”

    见他依旧不语,和悦直接问:“是不是因为弘昌?你在躲着弘昌?”

    弘暾蓦地抬头,眸中那一丝惊讶没逃过和悦的眼。

    和悦心酸,这几日弘昌对弘暾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和悦不是不知道。

    更知晓弘昌跑去弘暾面前扬言世子之位决不会让给他!

    只是没想到弘暾竟然生出躲着弘昌的想法。

    这个傻孩子,他还能躲一辈子不成?


………………………………

第479章 新妇

    “弘昌说了什么,你不必在意,你要知道你们是兄弟,有什么解不开的呢?有必要闹到躲起来的地步吗?”

    弘暾忙摇头:“不,儿子没想躲着大哥!”

    和悦见他神色认真,不似假话,不禁疑惑:“那你是为何?”

    弘暾面露赧然:“其实儿子知道大哥就是嘴硬心软,嘴上说的狠,心里还是对我好的。额娘不知,当时我原本是要教训弘时的,是大哥拦住了我,自己冲了上去。

    若不是大哥拦着我,打了弘时的就是我,受罚的也会是我,所以,这是我欠大哥的,我不能让大哥为我受罪。”

    和悦愕然。

    弘昌真的这样做了?

    “这与你去江南筹集赈灾银两有何关系?”和悦惊讶之余,心生不解。

    “只要我帮弘历酬得了赈灾银两,就算是立了功,这样我就可以求皇上恢复大哥的世子之位,大哥也不必郁郁寡欢了。”

    弘暾的话令和悦顿觉欣慰又心酸。

    欣慰的是弘暾能够不计前嫌,如此为弘昌着想,努力修复兄弟感情,的确是个好孩子。

    心酸的是弘暾年纪小小就如此懂事,到底是和悦这个额娘做的不够好。

    “好了,额娘不阻止你了,只是你到了那儿要好好照顾自己,小心行事,知道吗?”知晓了原委,和悦哪里还有阻止他的理由?

    弘暾舒了口气,笑了起来:“多谢额娘,儿子会小心的。”

    三日后,弘暾与弘历出发前往江南,走前和悦为弘暾准备了许多路上的衣服和吃食。

    弘暾走后,和悦一直提着心,虽然只是筹集银两,但是这样的事还是会有危险。

    万一某些人狗急跳墙对弘暾不利怎么办?

    就在这样日夜悬心下,日子缓缓流逝。

    弘昌迎亲的日子终于到了。

    虽然之前弘昌被废了世子之位,如今只是个贝勒,但是婚礼排场依旧不小,十分热闹。

    新娘的花轿到了后,弘昌射三箭,踢轿门,迎了新娘子过火盆,然后进府,于花厅拜堂。

    和悦和十三坐于高堂上,看着一对儿新人拜堂,不禁感慨万千。

    一眨眼,儿子都成亲了,自己也要做人婆婆了,这在前世是她想都不会想的事儿。

    弘昌领着新娘入洞房,坐在喜床上,嬷嬷们站在喜床前,往喜床上撒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干果,意寓“早生贵子”。

    新郎挑起喜帕,看到那温柔娇美的新娘子,喜得嘴角都咧到了耳根。

    瓜尔佳文瑜面色绯红,低眉含笑。

    新人吃了子孙饽饽,喝了合卺酒,礼成。

    气氛正好,忽然前面来人道皇上来了,弘昌慌忙领着新妇到前面迎接圣驾。

    花厅,和悦与十三刚迎接了突然到来的皇帝,又跪在地上,接了皇帝送来的赏赐。

    皇帝不仅亲自来参加侄子的大婚,还带了丰厚的赏赐,这让那些原本或要看笑话或持观望态度的人清楚地明白了皇帝对怡亲王的看重以及对这位侄子的宠爱。

    怡亲王府依旧是炙手可热,往后可得好好巴结着了。

    雍正道了句“免礼”,十三与和悦这才起身。

    弘昌领着瓜尔佳文瑜匆忙来到花厅请安。

    上首,雍正示意二人免礼,看着他们夫妻,语气温和:“弘昌,往后你可就是大人了,朕也该派些差事给你了,可不许再像小孩子似地闯祸,给你阿玛额娘惹麻烦了。”

    如此亲昵的话,令弘昌心里一暖,忙磕头谢恩:“弘昌定不负皇上圣恩。”

    雍正又看向新妇瓜尔佳文瑜:“瓜尔佳氏,往后你要好好协助弘昌,谨言慎行,也要尽快为怡亲王府诞下子嗣。”

    瓜尔佳氏磕头,语气柔和坚定:“瓜尔佳氏谨遵皇上旨意,一定好好协助夫君,孝顺公婆。”

    雍正满意颔首,起身离去。

    和悦与十三恭送圣驾。

    待圣驾远去,一行人回了府,和悦示意弘昌和文瑜:“你们两个,快些回去吧。”

    弘昌和文瑜回了新房,一到新房,文瑜紧张地浑身虚软。

    察觉到娇妻的紧张,弘昌笑吟吟扶住了她:“阿瑜看着临危不惧,从容自若,原来里面是个空架子。”

    被如此亲昵地唤,又如此打趣,瓜尔佳氏羞红了脸,嗔了他一眼:“爷尽会打趣妾身。”

    弘昌看的浑身一热,小福晋真是赏心悦目,模样好,脾气好,还如此娇羞楚楚,真是无一不好。

    成亲之前,弘昌也有过几个房里人,尝过男女之事,倒是一点也不生疏,直接就揽了小福晋的腰肢,坏笑:“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安置吧。”

    瓜尔佳氏脸颊红彤彤的,愈发如那海棠花儿般娇美动人。

    ……

    翌日一早,和悦与十三端坐于明间的太师椅上,十三面色平静地喝着茶,和悦却是紧张万分,手里端着茶,目光不时地往门外张望。

    十三瞧见了,不禁好笑:“你如此着急做什么?新婚第一日,难免晚些,你我又不是没经历过。”

    和悦脸色一红,恼羞成怒地瞪了他一眼:“我哪里着急了?”

    竟然还拿她打趣!哼!

    不一会儿,丫鬟禀报说大爷和大福晋来了。

    和悦忙端正坐好,绷着脸,看着有气势一点儿。

    第一天喝媳妇儿的茶,怎么也不能掉面子了。

    弘昌小心携着瓜尔佳文瑜的手进了屋,和悦眼一瞄,立刻酸了起来。

    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如今有了媳妇,倒是学会疼人了,以前也没见弘昌对自己这个额娘这样小心翼翼过。

    这让她这做额娘的情何以堪?

    她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古往今来会有那么多恶婆婆了。

    哼!

    和悦不用刻意装严肃,表情已经看着有几分恶狠狠了。

    不过她的目光可不是针对媳妇儿,而是自己的儿子。

    如果眼神里藏着刀,弘昌已经被剜了十几刀了。

    弘昌莫名察觉到一丝冷意,抬起头,一下子撞上了额娘幽怨又恶狠狠的目光,不禁莫名其妙。

    额娘这是怎么了?自己哪里惹着额娘了?

    一点也不明白自己的额娘吃醋了的弘昌忙正了正脸色,不敢再有丝毫轻松,小心翼翼上前请安,陪着笑:“儿子给阿玛请安,给额娘请安。”

    瓜尔佳文瑜一进来就察觉到了婆婆对丈夫的眼神攻击,稍稍一想,心里便明了,忍不住好笑,却也更加恭敬了些,低眉顺眼的,生怕惹得婆婆不快:“文瑜给阿玛请安,给额娘请安。”

    和悦到底做不到儿子新婚第一日就给儿媳脸色看,忙缓了缓脸色,尽量露出一抹慈爱的笑容:“免礼。”


………………………………

第480章 失踪

    和悦到底做不到儿子新婚第一日就给儿媳脸色看,忙缓了缓脸色,尽量露出一抹慈爱的笑容:“起来吧。”

    瓜尔佳文瑜松了口气,起身,接过丫鬟递来的茶,给怡亲王夫妇敬茶。

    和悦和十三喝了茶,各送了新妇一份封红,和悦又给他们夫妻俩一对儿赤金龙凤手镯,算是承认了他们的夫妻关系。

    “你们夫妻俩往后要携手同心,不离不弃。”这是和悦对他们衷心的祝福。

    看得出这个媳妇儿是个乖巧贤惠的,以后多少也能拘着些弘昌的性子。

    无论如何,儿子长大了,总要娶媳妇儿的,娶了媳妇儿就得疼着,和悦心里再酸也只有祝福。

    “儿媳谨记额娘教诲。”瓜尔佳文瑜真心道。

    这个婆婆出乎她意料的和善。

    进宫前,宫里的姑母是希望她能进宫服侍皇上,为家族带来荣光的。

    姑母曾是先帝的宠妃,家中也因为姑母的关系风光一时。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姑母如今只是个太妃,膝下又无儿无女,家里的荣誉只能由下一代来继续。

    文瑜无论是容貌或才情,都不输姑母和贵太妃,家里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文瑜的身上。

    文瑜自己无所谓,嫁给谁不是嫁?进了宫也能为家族尽一份心。

    可是,事情并不如她想象的那般。

    皇上压根无意纳她进宫,反而把她赐给了怡亲王的世子弘昌。

    虽然未能进宫,姑母稍有失望,但文瑜却莫名松了口气。

    皇上极宠信怡亲王,怡亲王在整个皇室宗亲中可谓是头一份儿,嫁入怡亲王府也不比进宫差,毕竟年贵妃独得圣宠,进了宫未必好过。

    自收到赐婚旨意,文瑜也曾遣人打听过这位未曾谋面的怡亲王世子,她未来的夫君,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听说这位怡亲王的世子极得皇上宠爱,但性格骄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