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小丫鬟-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有宠爱的皇子,被树立为太子未必是一件好事。
当初的皇贵妃母族够得宠吧?
可是五皇子不是说死了也就死了?
如今这位小太子虽然有皇帝的宠爱,可是生母过世,日后后宫之中必然会有许多身份显赫或者得宠的嫔妃,这些嫔妃生下的儿子,能认同这个丧母的太子吗?
到时候,只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啊。
“母亲不必担心。陛下也有这样的顾虑。”唐三爷见老太太忧心忡忡的,便忍不住也对不久之前的那皇子之乱心有余悸,对老太太宽慰地说道,“我听说虽然这位皇后娘娘出身不高,不过是出身北疆的平常人家的女子,没有过于高贵的身份,不过好在她有个极好的姓氏。这位皇后姓沈,因此陛下为了太子着想,叫自己的母族沈家与皇后的沈家连了宗……如今沈皇后已经算是沈家的旁支之女,太子也已经拜了沈将军与沈公子做舅舅。日后沈家做太子的靠山,就算是日后身份显赫的继后生下皇子,也不敢与沈家庇护的太子抗衡。“
沈家可是皇帝的母族。
而太子做了沈家的外甥,沈家必然会护他周全。
皇帝这倒是考虑得很全面,也真是为了太子着想。
“陛下真是心疼太子。”老太太听了这些脸色才缓和了几分,对唐三爷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太子的地位就稳固了。除非他自己不乐意做太子了,不然,任何一个皇子都不敢从沈家外甥的手里抢夺皇位。陛下对这位沈皇后与太子真是情深义重。不过沈皇后……她的家人呢?”她觉得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唐三爷倒是一愣,便摇头说道,“倒是也有人询问陛下这件事。毕竟陛下既然追封了沈皇后,那作为沈皇后的娘家就该封为承恩侯。不过陛下说沈皇后当初的家人在北疆都死绝了,北疆沈家彻底地断了血脉,因此没法册封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因为沈皇后娘家没人了,没人能够保护太子,所以皇帝才会千方百计地把太子送到了沈将军与沈公子的面前。
这也算是叫太子有了母族与亲人。
老太太和云舒都听住了。
“死绝了?”
“北疆苦寒艰苦,死绝了也不稀奇。”唐三爷说道。
“可能是这样吧。”听说北疆的确寒冷可怕,不是能好生生存的地方,因此老太太便点了点头,却见左等右等的,唐国公都没有回来,不由紧张地问道,“你大哥呢?”
“在宫里呢。”唐三爷苦笑说道。
“在宫里做什么?!”
老太太现在对唐国公进宫这件事过敏,不由更紧张地问道。
“您别担心,是好事。如今朝中有了太子,陛下加封了大哥做太子太傅。”见老太太一愣,唐三爷就说道,“陛下这算是把大哥捆到太子这条船上去了。大哥这人最是严肃的性子,只怕日后为了这名正言顺的太子,也不会允许其他皇子伤了太子。”既然已经有了太子,那唐国公这太子太傅才叫名正言顺,不然就跟之前先帝在的时候那样,没个太子先加封他做太子太保什么的,那不是开玩笑吗?
现在,唐国公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不过这也是皇帝给太子加了双保险。
有唐国公,有沈家的庇护,太子的地位算是稳如泰山,谁都不可能撼动。
除非把沈家和唐国公都给干掉。
可是又怎么可能。
唐国公经历过先帝的时候还能屹立不倒,哪里是能轻易被人干掉的角色。
更何况沈家还是皇帝的母族,而且与皇帝是同患难过,这不是寻常的情分。
“没想到陛下刚刚登基,就先追封了皇后,册封了太子。”老太太听着唐三爷说了太子这件事,倒是觉得皇帝虽然经历过了那么多的惨痛的经历,而且据说性情大变,之前还杀了皇贵妃,先帝的死虽然是皇贵妃下的手,不过应该也和皇帝脱不了关系,可能在自己成为天下之主之后依旧记得自己艰难时同患难过的妻子,还千方百计地护着自己的儿子,这说明皇帝的心里还是很善良的。她露出几分感慨,倒是对唐国公有了信心。
皇帝能记得亡故的妻子,那也说明他也会记得唐国公当初的援手。
这样就很好了。
至于皇帝会不会还记得那些对不起他的人和事,这些和唐家有没有关系,老太太可管不着别人家的破烂事儿。
“不仅是追封了皇后,册封了太子。而且陛下还封先帝皇后为皇太后。”当初先帝朝是有皇后的,不过因为无人无女又不得宠,因此一直不大出来。当初皇帝生母沈贵妃在的时候,沈贵妃对这位皇后十分尊重,就算是盛宠在身的时候,依旧保持着对皇后的礼数,从不敢僭越。不过等懂礼貌的沈贵妃撞死在宫中,换了皇贵妃上位,这位皇后娘娘日子过得就很艰难了,皇贵妃一心一意要做皇后,一直都撺掇着先帝把皇后给废了。
先帝还真的动了废后的念头。
如果不是二皇子先宫变了,那看先帝的样子,只怕过了年就要把她给废了。
然而皇后的命倒是挺好的。
先帝没来得及废了她,自己就驾崩了,还连着皇贵妃一同被如今的皇帝给杀了,因此虽然这个后位摇摇欲坠的,可是好歹她挺过来了。
第421章 皇后
她是皇帝名正言顺的嫡母,在沈贵妃已经自尽多年之后,自然也成了皇帝唯一的母后。
因此今日,皇帝不仅追封了自己的生母沈贵妃做皇太后,也直接将这位嫡母尊为皇太后,看样子会善待这位嫡母。
这么一想的话,到头来运气最好的,怕就是皇太后了。
“陛下今日倒是厚道。”能追封自己的生母与妻子,能尊了一位太后,又册封了儿子做太子,皇帝今日也算是周全了。
“陛下瞧着是个厚道人。而且他并不是那样鲁莽的人。您想,陛下到了京城这么久,如显侯府那样人心惶惶,当初投靠过五皇子,或者在沈家这件事上落井下石过的不计其数,不过陛下却没有下手处置,反而先是册封了许多人。”见太后微微点头,唐三爷便低声说道,“关于沈家的事,陛下已经为沈家翻案了,沈家如今已经没有了罪过,而且据说因为沈家吃了太多的苦,之前沈将军与沈公子对陛下都有过大功,因此听说陛下准备封沈将军与沈公子爵位。”
“今日没有封爵?”
“没有。仿佛是陛下还在考虑其他功臣的爵位,要一并册封。这安定京城,援救先帝,镇压诸皇子之乱这些功劳,足够追随陛下的那些北疆武将们封爵了。”唐三爷突然看了一眼正凝神在一旁听着的云舒,眼底多了几分笑意,想到今日遇到的那位当初救了唐家上下的那位武将,便对老太太说道,“您知道当初那救了咱们府中的年轻将军是谁吗?说起来,他与小云还是旧识。”
老太太不由诧异地看了云舒一眼。
云舒没想到唐三爷竟然把话题扯到自己的身上,不由也一愣。
“三爷?”
“怎么,难道你不认识宋如柏不成?”唐三爷对云舒问道。
“不是。我的意思是,三爷怎么知道……”
“还是大哥跟我说的。当初你求大哥在宫里问问八皇子身边一个叫宋如柏的侍卫是否安好的事你忘了不成?大哥那样的人,只要提说一次,那数年都不会忘记。宋如柏在宫里主动来给大哥道谢,多谢大哥当年的救命之恩的时候,大哥就想起来他是你跟他求过的那个人。”唐三爷见云舒抽了抽嘴角,仿佛是觉得唐国公这小小一件事能记住几十年有点可怕,便笑着说道,“这又不是坏事。而且这真是投桃报李。如果不是当初大哥帮过他,当初他带着兵马进了京城,又怎么会第一时间来援救我们国公府呢?”
他显得很高兴。
与人为善,总是会有好报的。
这不就是吗?
没有当初唐国公与云舒的一点惦记,宋如柏又怎么会在多年之后,救了国公府上下?
当时千钧一发的,唐三爷都以为国公府要被乱兵给祸害了。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我想起来了,小云从前时不时还跟我说一句宋大哥。难道就是这个宋如柏?”老太太不由急忙问道。
“就是他。您是没见过他,器宇轩昂的,在北疆追随陛下多年,也历练出来了,瞧着就是个厉害角色。而且当年陛下被赶去北疆,只有他一人愿意生死追随,陛下对他的信任不是平常人能比得上的,我在宫里见他站在陛下的身边,俨然是陛下心腹,陛下极为信任他。而且我听陛下的意思是,他镇压皇子之乱,稳定京城,扫除乱兵有功,这次会封爵不说,日后还会重用。不过他应该不是首功,当初惊天一箭射死了二皇子,攻破宫门救出先帝的那位才是首功。”
“虽然不是首功,不过可比首功好得多。”老太太便点头说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首功虽然好,不过二皇子那件事……皇家破有些人不满,说是二皇子尚未议罪,竟然就叫一个身份低微的武将给杀了,这是以下犯上。不过有陛下在,那些皇家的人也不敢太说这些。倒是有些不满。”唐三爷娶的是皇家郡主,在黄家仁的眼里,这勉强算是自己人,自然因此听到了一些皇家人的抱怨,就连他那位岳父似乎也有些觉得二皇子的死不应该由臣下来决定。如果当初射死了二皇子的是同为皇子的陛下,那大家都不会说什么。
可臣就是臣。
皇族的骄傲是不能叫臣子以下犯上的。
“那时候杀来杀去的,谁会想到这么多。”老太太便说了一句公道话。
唐三爷便笑了笑。
这自然是公道话。
可是人家就不讲公道道理,又能怎么办?
“好在有陛下护着,不过是有人说三道四罢了。更何况陛下虽然登基之后并未大开杀戒,也并未报复,不过现如今京城里都在紧着皮担心陛下清算当年沈家的事呢。二皇子的事也不是太重要的事。”唐三爷便松快松快了自己的肩膀对老太太说道,“今天可真是累了我一天。陛下登基这一整天,大家连动弹都不敢。”他身上还穿着今日上朝的服饰,老太太便叫一旁一个丫鬟帮他把外面的朝服给换下来,这才说道,“新朝新气象,你最近勤勉些,好歹咱们唐家与陛下也有些姻亲关系,不能这时候掉链子,给陛下丢脸。”
她犹豫了一下,想说什么,却没说。
“母亲想问什么?”唐三爷叫丫鬟服侍着换了一件家常的衣裳,正靠在椅子里舒服地喝一口热茶,见老太太似乎想问什么,便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只是陛下既然已经奉嫡母为太后,那先帝的嫔妃又该如何安置?都在宫中荣养吗?”先帝的嫔妃还是不少的,因此老太太自然是要问一句,唐三爷便点头说道,“我听说这件事被陛下交给太后了。后宫的事如今有太后做主。还有太妃娘娘……”见老太太露出几分关切,唐三爷便说道,“陛下还记得太妃娘娘当初千里迢迢回到京城为自己说话,救了自己一命,因此将太妃娘娘尊奉为太皇太妃。听说本是要奉为太皇贵太妃的,不过被娘娘婉拒了。”
太皇太妃算得上是宫中的长辈了,比太后娘娘还高了一辈儿。
这倒也是个很好的结果。
不过太皇太妃却并不是一个揽权的人,因如今宫中有了太后,因此她便退居二线,只在宫中颐养天年,至于后宫的权力她就一定都不沾手了。
如今皇帝将管理后宫的权力给了太后。
太后常年都很安分,如今被皇帝这样尊重,越发感激,准备为皇帝兢兢业业地主持后宫。
“太皇太妃娘娘也年纪不小了,省心一些,颐养天年也是好的。”见皇帝并未忘记太皇太妃的恩情,老太太便为自己的外孙女松了一口气。
她脸上露出笑容,唐三爷也笑了起来。
“不过太后主持宫务的话,那京城里怕是要人心浮动了。”既然新皇已经登基,后宫自然就要改天换地,又是一番新气象了。如今皇帝的后宫空空如也,一个嫔妃都没有。皇帝倒是有个妻子,不过这也成了亡妻了,也不知这位沈皇后是不是命真的那么不好,陪着皇帝吃了那么多年的苦,竟然眼瞅着见亮儿了,黑暗都过去了,可是她自己竟然一病死了,把皇帝身边的皇后之位给空了出来。
虽然也被追封为皇后,可是这死了的皇后做着有什么劲儿?
从前京城里这些家族还只想着竞争一下皇帝后宫的嫔妃之位。
眼下再看看好嘛。
都开始盯着皇帝继后的位置了。
“那他们可想得太好了。陛下不是才死了妻子就续弦的人。”唐三爷便对老太太说道,“今日的确有人建议陛下充盈后宫。不过陛下答应可以先纳嫔妃数人,不过先帝才驾崩,他又丧妻,无论是为了先帝还是沈皇后,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