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玉玺记 >

第52章

玉玺记-第52章

小说: 玉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位略大些的女孩儿轻轻起身,柔声道,“我去给殿下盛饭。”
  李嬷嬷的犹豫被这女孩儿的声音打断,急忙说,“殿下稍侯。”也匆匆往饭厅里放着的米桶菜盆去帮着张罗。
  李嬷嬷诚惶诚恐的端来两碗糙米饭,这女孩子放下两碗烧萝卜,李玉华细端量她,见她生的精瘦,眉眼灵活,却也不多一言,放下菜就轻手轻脚的退下了。
  穆安之淡淡道,“太。祖皇帝当年行军艰难时,米糠果腹。我既要接手这里的事,必不是走过场便罢。大家都吃吧。”他捡起筷子便面不改色的吃起来。
  李玉华是不怕糙米饭的,她富裕日子其实也没过几年,乍一吃糙米饭还有些想念哪。她是真服了穆安之,完全不是作戏啊,看三哥吃的多认真。李玉华默默的给他夹两片烧萝卜,好下饭。
  穆安之吃过午饭,方到李嬷嬷日常理事的屋里,屋里摆了几分小□□,收拾的简朴干净。李玉华轻轻的嗅了嗅,请穆安之坐在正中坐椅中,穆安之问,“日常可有什么难处?”
  “回殿下的话,平常都好,就是屋舍有些旧了,前些天报上去,蓝大人派了银子下来,我们修缮妥当了。今月有重阳之喜,又有立储大典,拨的银子也比往月多三成,待到节下我们买些肉食给孩子们吃,也是个过节的意思。”李嬷嬷说着眉眼间不禁露出几分由衷喜悦来。
  穆安之问,“这里的名簿册、账簿可在?”
  “都在。”李嬷嬷从袖中取出一把系红绳的钥匙,绕到桌后打开个小抽屉拿出两本簿子来恭敬递上去。穆安之翻阅一遍,到厨房与孩子们住的屋子里看了看,虽都寒俭,收拾的却很干净。叮嘱李嬷嬷几句便到下一个举子仓去了。
  晚上回家,小易还有些担心想着要不要宣太医给殿下诊一诊,李玉华看他那担忧劲儿,好笑道,“吃两碗糙米饭还要看大夫?我小时候吃的我了,你看我现在多结实。去吧去吧,你家殿下又不是瓷器做的,哪至于。”
  把小易打发下去,李玉华说,“我还以为跟咱们到天祈寺舍米似的,做个样子哪。”
  穆安之搭在腰带上的手微微一滞,“人这一辈子能多长,不过几十年,不能总是做个样子就过。”解下腰带,穆安之觉着轻松不少。
  俩人都一身宽袍,一人倚着罗汉榻一边儿的隐囊喝茶休息,李玉华喝了半盏茶方问,“你看出没?”
  “什么?”
  “真没看出来?”
  穆安之唇角逸出一丝冷意,“明天再往婴儿院看看。”
  自婴儿院回来,就是重阳节了。二人进宫献礼过节,因立储之期将近,这次宫中重阳节并未大办,不过皇家宗室聚在一起吃了顿热热闹闹的重阳酒。
  接下来便是立储大典,穆安之把事情交待给杜长史,杜长史道,“那天正好是立储大典。”
  “立储大典跟你有关么?”穆安之问。
  杜长史一想,还真没关系,他官职低微,以他的官阶,都不够进宫给太子送贺礼的。穆安之心说,看这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样儿,也不知能不能信任。
  杜长史问,“殿下要怎么查?”
  穆安之交给杜长史一本册簿,“按人头点人数,查看厨房米面,可有不妥。慈幼局规定晚上亥初睡觉,你亥初守在门外,亥正进去突查。”
  杜长史消息还挺灵通,“听说殿下接管了慈恩会的事,按理城中安济坊、惠民药局、慈幼局、举子仓、婴儿局、漏泽园,都归殿下管辖,只用查这一个慈幼局么?”
  “安济坊、惠民药局都是药堂,这个暂时搁一搁。慈幼局的问题最大,所以慈幼局归你,举子仓、婴儿局那里,一个给华长史,一个给陈审理。暂时先不要告诉他们,行动那日再与他二人讲,你们带足人手,认真查验,切不可走漏消息。”
  杜长史立刻应下。
  穆安之把另外两本名册给杜长史,一本是举子仓的名簿,另一本是婴儿局的名薄。
  *
  立储之日。
  原本穆安之还盼着老天爷给太子添点堵,结果,前一晚月朗星稀,第二天清晨起床,天边尚有启明星明亮闪烁,看得出应是个好天气。
  待穆安之李玉华用过早膳,天边晨霞之后已有金光隐现,李玉华从窗口收回逃眺的视线,遗憾地说,“真是个好天气。”
  穆安之戴金冠束玉带,李玉华一身皇子妃的衣袍装束,与穆安之同登王驾,同往皇城而去。
  路上遇到无数赶往皇城的华美车驾,宗室、重臣、将领、僧道,如同一脉脉细流汇聚成权势江海,往那巍巍皇城而去。
  今日宫门守卫增加一倍不止,骗过进宫腰牌,李玉华穆安之依旧是先行前往慈恩宫给蓝太后请安,之后,李玉华二皇子妃便暂留慈恩宫,穆安之则到昭德殿与二皇子一道站班。
  李玉华先是听到隐隐乐声,乐声越来越近,便见周绍进来回禀,“太子妃娘娘拜见太后娘娘。”
  蓝太后亦是一身凤袍,头戴九尾凤冠,尊贵肃穆的说一句,“宣。”
  太子妃身着明黄色凤袍,在李玉华看来,跟蓝太后那一身无甚差别,不过,她跟孙嬷嬷学过,蓝太后与陆皇后的凤袍都是九尾凤凰,太子妃按规制是绣有八尾凤凰,皇子妃亲王妃都是七尾,郡王妃再次一等,及至其他宗室诰命,是不能着凤鸟服饰的,那叫逾制。
  太子妃向蓝太后行大礼,蓝太后颌首,嘉许几句。太子妃并不久留,拜别慈恩宫后由女官引领至凤仪宫,向陆皇后行礼。礼毕,太子妃回东宫升座,诸王妃、公主、郡主、宗室女眷、外命妇前去行大礼拜见储妃。
  宗室女眷中以凤阳长公主为首,皇子妃之中便以二皇子妃为首,因只有两位皇子妃,便有些宗室女眷补于其后,能中和一下女眷队列。
  李玉华站的靠前,抬头看向居宝座正中的太子妃,太子妃居高临下望去,诸人皆凝神秉息,唯李玉华抬头相望,太子妃淡淡的眼神投来,李玉华笑了笑,低下头去。
  听着女官唱和行礼的声音,李玉华随诸人一起向太子妃行三拜大礼,额前凤鸟所衔垂珠轻落在深色的金砖地面,一拜、二拜、三拜。


第64章 五十一章
  前朝与后宫的礼仪行程相近; 李玉华其实不觉着累,最累的应该是当事人太子太子妃夫妇吧。不过; 想来这样万众瞩目的累也是心甘情愿; 多少人求而不得的累呢。
  其实全部的大礼从颁旨册太子之日就开始; 穆宣帝提前选吉日带着文武大臣去祭天地告皇陵,便是今日大礼,太子太子妃亦要去奉天殿给祖先诸帝行礼。
  搁寻常人家; 这就是拜祠堂。
  其实真不算稀罕事; 但一切发生在皇家便不同了。起码; 普通皇子妃虽然名字进皇室玉碟; 但如李玉华二皇子妃是没有资格进奉先殿祭拜的。
  宴会从下午开始一直到夜晚结束,这种宴会偏于庄严,即便说笑也要姿态高贵、雅而不俗才好; 这是属于东宫的盛典; 更是陆家人得意之时。不过,陆家人却是低调恭敬的; 即便是在宫中可乘辇轿的陆老夫人,面对宗室皇亲都恭敬的不像话。
  李玉华的视线自陆家人那里逡巡而过,这种时候都不肯放肆失态; 真是不好对付啊。
  在这高屋斗檐富丽堂皇的宫殿之内,李玉华成了一张冷牌。
  二皇子妃是真的好心胸,太过掐尖要强的人其实不讨人喜欢,李玉华为在慈恩宫拔头筹,没少自己出风头。太子妃便时常心下不满; 二皇子妃见李玉华这里冷清,便同她说话吃酒。李玉华下首的楚王世子妃,这位老世子妃与蓝太后是一个辈份,每次见她都笑呵呵的,也没有疏离李玉华的意思。
  老世子妃喜乐舞美酒,还时不时跟李玉华讲一讲歌舞美酒之乐。
  嘉悦公主也过来和李玉华吃酒说话。另有凤阳长公主、陆侯夫人,皆待李玉华如前。
  唐学士太太属外诰命,坐次不在主殿。
  世上的人并不全都势利,而有时,往往就是这么一点微光一点微暖,便能支撑着我们继续走下去。
  李玉华胸中梗着的那口气总算慢慢的落回肚子里。
  。
  穆安之李玉华在某种意义而言都是见惯世态炎凉的,所以,两人都能撑。
  穆安之这里的情形要比李玉华好一些,毕竟他自幼在宫闱长大,宗室时认识的人也多,大家吃酒饮乐,看不出特别的孤立。
  陆国公端着酒到陆侯的坐席上,陆侯微微欠身,陆国公与他同坐长凳,将酒放在几案上,“你回朝这么久,也未见你过府探望老太太,她几次念起你。”
  舞姬长袖飘摇,乐声雅正动听。陆侯淡漠道,“不知何事可念,何言可说。”
  “阿祉。”
  “劳国公爷替我辞了吧,既已分宗,便是外人,她委实不必这样记挂我。”
  不论陆国公还是陆侯皆是朝中显贵,他二人原是嫡亲叔侄,这些年却往来甚少,今二人同席而谈,引来不少注目,便是太子也若有似无的看了一眼。
  最终不过寥寥数语,陆国公起身离去。
  待夜深酒席散去,穆安之随大溜告辞,男人们都在宫门口等着各自的妻子从内殿出来。陆侯上前打声招呼,穆安之点点头,陆侯道,“下官不日就回北疆,临行前,想见娘娘一面,不知可方便?”
  穆安之很想问问他,你对我家小丫头这么好是何因缘啊?
  “你难得回帝都,白天怕是不得闲,不如定在傍晚。”
  “都听殿下吩咐。”陆侯很客气的一抱拳,彼此间就再无别话了。
  李玉华和凤阳长公主、二皇子妃、嘉悦郡主、楚王世子妃等人有说有笑的出来,一到宫门就看到穆安之,她生怕穆安之看不到她,朝穆安之挥挥手,穆安之不觉弯起唇角,抬步上前。
  凤阳长公主笑道,“哎哟,安之孝心可嘉,定是来接姑妈了。”
  穆安之不惯说笑,只是笑笑。李玉华像个精豆一般,挽着凤阳长公主的手臂,“三哥倒真有这孝心,就是不敢抢姑丈的差使。看姑丈那脖子伸的,还怕找不到姑妈不成?”
  果然,就见唐驸马也几步到了凤阳长公主跟前,后头跟着的是凤阳长公主的长子唐遥。凤阳长公主笑,“倒叫你这小丫头打趣我了。”
  “哪儿啊,我都是沾姑妈的光,有姑妈姑丈这样恩爱,我们做晚辈的才好效仿。”
  李玉华说几句俏皮话,与凤阳长公主唐驸马等皇家亲眷打个招呼,两人就急急的登车走了。凤阳长公主在车上还说,“怎么安之他们这么急。”
  唐驸马道,“急着回家吧。”
  凤阳长公主笑了笑,借着车内琉璃灯光看丈夫儿子都是半醉模样,不禁皱眉,“怎么都吃这么多酒。”
  唐遥轻轻摇两下车铃,车驾启行,“宴会时间这样长,想少吃酒也不容易。”
  “我刚刚看安之就一点醉意都没有。”
  “三殿下还真没怎么吃酒,不论谁找三殿下敬酒,他都是浅尝辙止。”唐遥望向灯火阑珊的窗外,“刚又走的那样急,像是有什么事似的。”
  。
  穆安之回府看一眼时辰,立刻张罗着素霜给他换常服,李玉华由云雁服侍着取下头上的七尾凤钗,问,“换衣裳做什么,三哥你要出门。”
  “这会儿还早,我看他们还没出门,我去瞅瞅。”
  “我也去。”
  “不行,你一个丫头家,深更半夜的,那不是你去的地方,老实在家呆着。”
  李玉华说好些好话,穆安之都不答应,换一身劲装取走墙壁上悬的宝剑,就出门去了。李玉华召来心腹小凡,“出去瞧着些,有事回来禀一声。”
  小凡立刻跟了出去。
  。
  杜长史华长史陈审理已经点好人手就要出发,见穆安之过来,三人起身见礼,穆安之问过他们的大致安排,道,“我与你们一同去。”
  华长史还想劝几句,不过想来只是查一查慈幼局举子仓这些地方,料应无大事,也便没有多嘴。他们能发落到三皇子府,几乎都是官场边缘人士,像华长史都自号闲鹤散人了,那闲散养老的心都写脸上了。不过,人总闲着也无趣,既然三殿下能弄来差使,他们也都精神抖擞的跟着一起干。
  只当解些闲闷。
  穆安之带人守在慈幼局后门,杜长史带人守在前门。余者,华长史带人去了举子仓,陈审理去了婴儿局。
  约好在亥初动手,结果,还未到亥初,就见远远驶来三辆马车停在慈幼局门口。
  咚咚咚。
  三长四短的敲门声在后巷响起,穆安之不动声色的趴在后院屋顶,开门声很轻,但在人声寂寥的夜里又格外响亮。一个嘟嘟囔囔的声音问,“怎么这会儿才来?”
  “今儿是立太子的大日子,街上那些个大车小辆皇亲贵戚的,不好露面。李嬷嬷也是,怎么非定在今儿个。”
  “我们以后都要归三殿下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