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玉玺记 >

第183章

玉玺记-第183章

小说: 玉玺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肇东上了车,张洁与车夫一道坐在车辕外,马夫甩一声鞭哨,吆喝着骏马出了街区,往北城合欢楼而去。
  白肇东坐在车内,取了食盒中的糕点,先倒一盏温水,抿抿唇喝了。
  他给魏家女眷安排屋舍,打点官司,说来连口热水都没的喝。高傲惯了,也尊贵惯了,大概觉着他是理所应当要帮魏家的吧。
  今天除了程侍郎,还有魏家大奶奶的父亲,永安侯府的旁支,光禄寺李寺卿。
  世上也并不都似魏家那般傲慢,李寺卿就很客气,来的也早,先是谢过白肇东帮着魏家寻宅子的事。李寺卿道,“原本我城中也有处宅子,亲家老太太、太太婉拒了。我这心里一直记挂,咱们私下说句不当之言,虽说魏家旁支正经是魏家一家子人,肯定比咱们近,可眼下还是先说过日子的事,一大家子女眷,老的老小的小,也没个能当家做主的,你不记旧事,能回来主持大事,真真大丈夫心胸。”
  白肇东道,“我远在闽地,一则不知帝都事,二则先前将军府有言在先,脱籍后不要再回帝都,我不好违誓,便一直没有回来。前些天见到老夫人的亲笔信,才连夜过来。将军府与我有恩,将军府的事,我自当尽心。”
  李寺卿连声道,“好,好。”
  李寺卿较白肇东年长十来岁,颌下三缕美须,为人随和。他是永安侯嫡亲的堂兄,虽如今算不得永安侯府嫡脉,但也是近亲旁支。李寺卿跟白肇东打听,“你怎么约到的程侍郎,以往我与他也算认得,自从魏家的案子,因我厚颜托了他两遭,他现在见我都躲着走。”
  白肇东心说,魏家这案子原是起于千户冯刚之事,冯刚开赌场、置外室享乐,这都不算什么,也不会惹得龙颜震怒。但冯刚色贿文官,文武勾结,犯了大忌,直接将魏家牵扯下水。魏家案是刑部尚书主审,上头还有三殿下,三殿下能在朝中拼出一条血路,靠的就是雷霆铁面、阎王手段,倘是旁的事情,程侍郎不会不给李寺卿三分薄面,可这个案子,断然不敢循私的。
  李寺卿三番两次托情,难怪程侍郎避而不见。白肇东道,“我是想着,倘有案情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还请程大人开口。眼下案情如此,就不必想着脱罪逃罪之事了。拖得太久,反是于案子不利。该是魏家的罪,魏家不逃。倘是有人栽赃,咱们也能帮着分辨一二。满堂儿孙,总不至个个有罪。”白肇东这话不大好听,却是大实话,李寺卿点头,“是啊。”他的长女嫁的是魏家长孙,那孩子年轻,纵是有罪,也不是什么大罪。
  两人说些魏家官司上的事,程侍郎就到了。白肇东与李寺卿出门相迎,大家打过招呼,请程侍郎上座,程侍郎谦逊了一番,方则坐了。程侍郎李寺卿都是帝都为官,自然认得,倒是白肇东,程侍郎望着他感慨,“这一晃得十年了吧。”“可不是么,自我离开帝都,整整十年了。”白肇东笑,“程大人风采更胜往昔。”
  “什么更胜往昔,老啦。还是小白你,风华正茂。”程侍郎含笑说笑。
  真是得托白肇东少时名声,还有他在冯侯身边数年,帝都权贵官员他认识的不少,虽则没啥交情,起码见面认得。像程侍郎,十年前只是低品官阶,白肇东也是认得的。当然,人家瞧不瞧得起他是另外一回事。
  程侍郎肯过来吃酒,可见也没有太瞧不起他,当然,他托杜长史给魏家父子送东西的事,想来程侍郎也心知肚明。
  大家坐着一起吃酒说话,白肇东说了不少海外之事,还有自己的一些生意,“倘不是碍于先前同将军府的承诺,我早回帝都了。这次老夫人写信让我回来,也正是我报恩之机。程大人您别误会,我不是托情,我是想问问,有没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不瞒您,老夫人她们先前住在旁支族人家里,我瞧着不大妥当,就请她们搬到我的一所小宅子里。倘有什么事要打听,您只管吩咐,我可以帮着问一问,或是劝一劝老人家,有时也比过堂要快。”
  程侍郎立刻道,“那以后怕是少不得小白你帮忙。”
  “我必然全力以赴。”白肇东道,“一回帝都就听闻刑部刚直不阿的名声,这案子能速审,对魏家亦有好处。”
  “谁说不是哪。”程侍郎对白肇东的话大加赞同,这席酒吃的也无比痛快。
  白肇东送走程侍郎方与李寺卿告别,回了自己在帝都的住所。因是腊月快过年的时节,白肇东令管事置办了不少年礼,他依着先前一些尚可的几家旧交走动一二。
  今年雪大,白肇东又令管事买了三万斤粗粮,一万斤送到天祈寺,一万斤送到帝都府,也都是用来救济穷人。最后一万斤送到静心庵,让静心庵帮着施舍。
  白肇东亲自押送粮食到庵堂,刚到静心庵的山脚,就见一排大汉站在路边,灰衣黑带长刀,这是冯侯府的侍卫。
  带头的是位一身青衫的中年人,那中年人腰悬一柄墨色弯刀,望之四十许人,其实,这人十年前就是这相貌,十年后依然,听说当年老侯爷在的时候,还曾在老侯爷身边听用。具体什么年纪,白肇东也弄不清。
  但,武功之高绝,是白肇东平生仅见。
  这季先生平时都是在冯侯身边,今日他出面,白肇东只得在山脚止步。
  “季先生,多年不见,您好。”白肇东厚着脸皮打招呼,“这是送往静心庵的粗粮,今年雪大,也能救济些家境不丰的百姓。既是先生在,我们就不上去了。劳先生跟师太说一声,倘粮不够,只管知会我,我再买粮送来。”
  季先生一句话没有,骈指向外一挥,白肇东望一眼前方蜿蜒向上的山路,远处积雪皑皑的山树,以及那望不见的庵堂和庵堂里的那个人,叹口气,识趣走人。
  回家后,白肇东让管事再备份年礼,一份他亲自给冯府送去,冯家是礼没收人也没让进。虽料得如此,真正碰一鼻子灰,白肇东也唯有揉揉面颊,再给自己贴上一二脸皮,转头让侍从张洁把这年货给魏老夫人她们送去。
  不论曾经多么富贵的人,见到礼物也是欢喜的。魏老夫人看到年礼,问了几句白肇东的话,便打发管事退下了。
  晚辈们退下后,魏夫人过去服侍婆母,尽管白肇东早便打发人送了衣料首饰梳洗之物,此时瞧着婆母案上放着的蜀锦吴绫,仍是忍不住眼睛闪了闪。
  “母亲,我瞧着白公子是真的肯尽心。”魏夫人说。
  “是啊,难得他还记得家里的好。”魏老夫人感慨着。
  论辈份,白肇东算魏老夫人的庶子。其实,魏家并非没有庶子,不过,魏老夫人颇有心计,三个庶子都养的平常庸碌。当年白肇东想请魏家帮忙脱籍,魏老夫人不愿帮忙,未尝没有白肇东颇为出众的原因。也不知冯侯是发了什么颠,把这小子带身边调理好几年,可只要白肇东在乐籍,就一辈子翻不了身。一旦脱籍,谁知道会掀起什么风浪。
  可如今,不论嫡庶,成年男丁都被抓进大狱。旁支也没有太出众的人物,亲戚们也帮不上忙,眼下在旁支家寄居,那旁支媳妇的脸色已渐渐难看,有些言语也不大中听。还是有个旁支堂侄儿说起白肇东如今做起好大生意,在帝都也有几号买卖,家资豪富。魏老夫人这才想起白肇东。
  魏老夫人道,“待这案子了了,肇东的事咱们也要商量着办一办,毕竟是咱家的骨血。他又是这样的好孩子,待老将军回府,这个儿子,是要认下的。祖宗祠堂那里,得告诉一声,族谱上,也得有他的名字。”
  魏夫人也只是稍稍有些吃惊,闻言连忙道,“是啊,也该如此。”
  魏家已兵败如山倒,纵是父子几人能平安回家,家业也是败了的。这个时候,若能有白肇东的财力扶持,魏家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


第231章 二一九章
  白肇东虽出身有些妨碍; 却也自小在帝都长大,更兼他当年颇有名声,颇识帝都权贵豪门之事。
  即使许多人都看不起他的出身; 可白肇东也不见得多瞧得起那些人。尤其是平日里自尊自贵的体面人; 真正做出的事都够看的。
  魏家略有些本事的都进去了; 剩在外头的族人过的日子说句提心吊胆不为过。他们以往也是有些脸面的,奈何随着魏家倒台,往日的脸面也不大顶用。只有些零星散碎的消息,正经如程侍郎这样正管的堂官; 他们是见不到的。
  所以; 白肇东虽则只安置了魏老太太一家子女眷孩子,余者魏家人他理都未理; 却仍是有魏家人打着各种旗号找上门。那些摆谱抬架子的; 白肇东见都不见; 直接令管家撵出去。倘有出言不逊的; 他家里也有的是壮仆,打出去就是。
  如此收拾了两三拨,再过来的无不恭恭敬敬,客客气气。
  瞧,这尊贵之家也不过如此。
  花几上的白茶开的清艳,白肇东手里握着一盏茶,微微低垂着眉眼; 似是有些出神。魏五悄悄打量着他的神色; 唤了声; “贤弟?”
  “接着说。”白肇东抬头瞥魏五一眼。
  魏五笑容中带了些讨好; 见白肇东有继续再听,便继续说了:
  “昨儿九叔家的小十二被抓了进去; 说是三年前的打人官司,人家告了,传他过堂。这一过堂,就没回来。如今九叔九婶拿钱打点,银子用的海了去,帝都府那里却是不见动静。”
  魏五算是魏家旁支的出头,因在族兄弟中排行第五,外头便叫他魏五。前几拨过来说话的都没得白肇东好脸色,魏五拿捏的姿态不错,白肇东还愿意听他说说话。
  魏五叹口气,“且不论三年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三年前的事,这苦主怎么三年前不告,偏如今来告,这不是落井下石么?”
  他的身子斜向白肇东倾着,口气也是商量的,“哎,我也是无能,如今咱家这般,以往能说上话的,现在也不敢理我,生怕受了咱家的连累。贤弟你说,这事可怎么着?”
  手中的茶有些温了,白肇东放在一畔几上,“先说这案子为什么三年前不告,三年前就是告,凭魏家门第,他也告不赢。如今知道魏家失势,自然要告。哪怕官司赢不了,魏家也要出大破一笔钱财。衙门什么样,不用我说,五爷也知道。”
  趁着眼下魏家失势,帝都府必然要捞一笔的。
  魏五连连叹气,“这不是趁人之危么?”
  “不趁人之危,难道趁人之盛,那不是找死么。”白肇东道,“若是有冤,我还能帮忙说说情,若人证物证俱在,这情说不来。”
  听白肇东这样说,明显不想管,魏五脸色一暗。
  白肇东继续道,“我劝你回去跟家中人提醒一声,倘有先时做过恶的,都拜一拜菩萨。老将军入狱,官场多年,难保没有仇家,如今趁魏家势颓,必然要一鼓作气清算魏家的。若未料错,这还只是个开始。”
  魏五脸色顿时雪白如纸,他心中焦切犹如置身火炭之上,白肇东这没生炭火的屋子里,魏五竟生生急出一头的汗,竟忍不住猛的上前握住白肇东的手,央求道,“贤弟,你可不能不管啊!”
  窗外风雪声渐起,白肇东感受着魏五手上的力度,“不是不管,是管不过来。我说了,这也只是个开始,将军府的事查清楚,罪名不够,必然要清算旁支。魏家这样的大家大族,在帝都的旁支子弟上千,不必人构陷,谁就敢拍着胸脯保证说自己就真的干净洁白?你敢吗?”
  魏五不敢说那个“敢”字,他问白肇东,“那现在如何?”
  白肇东叹,“不知道。要对付老将军,必是会将整个宗族拖下水的。”
  魏五脸色再变,白肇东却是将话一转:
  “不过,说句良心话,什么九太爷家的小十二三年前打死人命,跟老将军有什么关系?老将军教子甚严,哪个长辈会对晚辈说你出去打死个把人,我给你担着。老将军不是那样的人吧?”白肇东问。
  “自然不是。”魏五连忙答道。
  “我说句不中听的话,这些年,贵家族旁支没少沾将军府的光,可如今,将军府落难,当年你们做下的一桩桩案子,虽则如今要自己担着,可在朝上,怕也要被御史说一声,驭族无方。”白肇东望着魏五难堪的神色,不留情面道,“你们连累了将军府。”
  其实,白肇东也不知魏家旁支怎么想出的跟将军府分割的法子,总之是有族老过去寻魏老夫人商议了,魏老夫人气的不轻,找了白肇东过去商量。
  “这些年,依着将军府,他们赚了多少好处。如今见老将军入狱,旁人还没怎样,他们倒先吵吵着分宗立户。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魏老夫人也是六十岁的人了,家中巨变未能击垮她,桌子依然能拍的砰砰作响,可以想像昔日何等威风。
  白肇东一身灰布棉袍,平静的坐着,平静的等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