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穿越之漫漫清朝路 >

第47章

穿越之漫漫清朝路-第47章

小说: 穿越之漫漫清朝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她犯了什么错?”妫宁不甘心的问道。

    妫宜笑了笑道:“她错就错在不该生在皇家!唉!那孩子和宋氏都是不祥之人啊……她们的身份一旦曝光,不仅仅是太子要受到打击,就连咱们爷,甚至皇上都要蒙羞!所以,倘若真是爷做的,那爷便是做了一件善事啊。”

    妫宁攥紧拳头,忍不住哭泣道:“那还不是太子做的好事?要是他不把宋格格怎样,孩子又怎么能生得出来?”

    “所以后来宋氏才说出憎恨太子爷的话来啊!”妫宜道。

    妫宁明白了……可是这样一来,一直被她认为是迫害别人的语嫣就反而成了受害者!妫宁有点接受不了,心中自责道:“我做了什么?我伤了一个已经伤痕累累的人啊……”

    这回轮到妫宜发问了:“妫宁,你在崇阳庵究竟和哥哥商量了什么?那条帕子是怎么回事?”

    妫宁回过神来,勉强一笑,回到:“其实也没什么,我们发现了小灵子在周围窥探,所以借机做了点手脚!把大哥哥的帕子故意落在庵内,还特意说了几句暧昧不明的话,让他误会。若他是探子,必然会好好利用这条帕子,要不是,自然会还给我了!”

    妫宜会意点点头,然后惊讶道:“啊?这么说来,是有女孩子给哥哥送帕子?什么人?”

    妫宁此时才心情好一点,她神秘道:“我可以告诉姐姐,可是姐姐得答应我,帮我成全他们!”

    妫宜自然欣然应允,于是妫宁悄悄对妫宜耳语道:“姐姐难道没有看到帕子上的换锦花吗?”

    妫宜猛然醒悟,捂住嘴惊讶到:“是锦儿?”

    妫宁怕她不准这样身份差距悬殊的事情发生在自家哥哥身上,便拉着妫宜的手央求道:“姐姐难道不同意?锦儿可是好姑娘啊!”

    妫宜笑道:“有什么不同意的?只要哥哥喜欢就好!”

    只要有身为皇子嫡福晋的妫宜做主,那么即乌拉那拉家的家主便不会反对——或者说,反对也没用。妫宁终于还是办妥一件事,自然乐得开心。她又不自觉的想起当天在崇阳庵的真实情景:

    张廷彖问她:你现在究竟想做什么事?

    妫宁告诉张廷彖:我想要帮助妫宜过更舒心的日子,还想让锦儿和大哥哥幸福。

    于是张廷彖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想帮她,就要让她变得能独立应对那些后宅私斗。”

    妫宁觉得他说的是有道理的,于是二人便定下了逼迫妫宜主动出击的计策。这招果然是很见效的!妫宜不仅做了,而且做的很成功。在这其中,又夹杂了锦儿送给格冈肯敖布的锦帕。那帕子的布料乃是妫宜送与妫宁裁减衣服的布料所剩下的边角料,所以布料自然同妫宁的衣服的布料一样,都是出自内务府,皇帝的赏赐了!

    放下妫宁、妫宜姐妹两窃窃私语不提,胤禛回到自己假装酒醉的房间,解开衣领的两颗扣子,又抓抓头发,用酒漱了口,这才斜躺在炕上。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筹谋(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筹谋(一)

    他才躺下没一会子,那边胤礽便醒过来了。胤礽摸摸自己仍然生痛的脑袋,猛然意识到自己喝醉酒时好像和四弟抱怨过皇阿玛!顿时冷汗出了一脑门子!他赶忙起身,却又见周围没有伺候的仆婢,两厢加在一起,逼得本就易怒的胤礽马上就要发火!此时,却又听见隔壁传来阵阵鼾声,他疑惑间,挑起帘子一看,正好看到胤禛酒醉大睡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醉成这样,也不会听到什么的。

    胤礽松口气,自己坐在炕上揉脑袋。此时门外有小厮端着清水、拿着帕子进来,见太子已经醒来,赶紧放下东西跪下见礼。胤礽示意他不必多礼,然后问道:“现在几时了?”

    小厮恭谨道:“回太子爷话,现在刚过戌时。”

    胤礽暗骂自己,明知酒量不济,偏偏还不长记性!不过还好,总算是没耽误事,也没过时间。但他知道自己该走了,那小厮转身要去叫醒胤禛,却被太子拦住:“不必叫他,你去备轿,我这便回去了。”

    太子回宫,胤禛才松了一口气,爬起来正就着茶碗喝水,却听小厮禀道:“爷,戴先生到!”

    康熙三十三年秋,大清遭遇了黄冈、蕲水、黄安、广济、江夏、武昌、兴国、大冶八个县,共湖北、江西、山东三个省的旱情,由于正值秋季,正好是晚稻成长的关键时期,所以这样的旱情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大幅下降。

    没有粮食就意味着饥荒。不像现代的中国,假如遇到自然灾害,我们还有国家的贮备粮食,以康熙年间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还无力使这么多受灾地区都能获得国家的关照,因此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都难免要死一大批无辜百姓。

    其实,这些自然灾害基本上是年年都有的,什么风灾、水灾、旱灾的,康熙都应付了三十多年了,倒也不成什么问题。然而对康熙皇帝而言,这次好巧不巧的灾难发生的太不是时候!这给他计划再次征讨噶尔丹带来一些小小的困难。

    但是,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康熙烦恼的紧,太子却开始乐了!因为这三个省中,隶属两江总督下辖的江西省正好在自己人手中掌握。天灾,对老百姓而言固然可怕,但是某些政府官员而言,却是一个捞油水的天赐良机!此时只要将灾情上报,那么以康熙的仁慈,必然减免至少一年的赋税,并且要从国库下拨无数钱财用以赈灾。

    但是这些赈灾专款真的都用在老百姓身上了吗?凡是参与过赈灾的官员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能有十分之一落在百姓身上都是庆幸了!

    胤礽固然不敢当着皇父的面顶风作案,但他这两年的花销实在太多,不得不想办法填补自己账上的亏空。于是,时任两江总督的范承勋开始为太子发挥他的光和热了。

    “四爷,您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范承勋,他乃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第十八世孙,其父范文程在太宗皇帝领兵入关以及世祖章皇帝登基称帝期间起了极大的作用,堪称是大清的一大功臣。”

    戴铎和胤禛一同坐在炕上,此时已经到了深夜,胤禛却并没有让人在屋内放置许多蜡烛,而是只在小炕桌上摆了一盏油灯,安静的暖阁内并无他人,油灯跳跃的火焰照耀着胤禛年轻的脸颊,另一边映着一位坐着的中年文士。他身穿一袭青色长衫,外面罩着一件玄色长袖马褂,下颔挂一缕仙风道骨的山羊胡,身材偏瘦,身量也不是很高,至少比胤禛略矮一点,但那略显粗重的眉毛下,闪烁着一对睿智的眼睛——此人便是胤禛现下的一等谋士,戴铎。

    “如此说来,此人既是文正公的子孙,自然家教不错。戴先生因何对他不放心?”胤禛皱着眉问道。

    戴铎笑了笑,捡起炕桌上的竹针,一手挽住袖口,一手轻轻在油灯上拨了拨,闪烁不定的灯光立即变得稳定起来。

    “这个人不仅是太子的人,皇上更是非常看重他。康熙三十三年三月辛丑,皇上任命范承勋为左都御史,康熙三十三年六月辛丑即顶替已故的江南、江西总督傅喇塔,成为新一任两江总督。短短三个月时间,此人竟然从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左都御史升迁为封疆大吏!四爷,您说您是不是应该多关注关注此人呢?”

    胤禛略微思索,还是不大摸得清其中关联,于是请教道:“戴先生想要让我注意什么呢?”

    戴铎俯身靠近胤禛道:“四爷,您在廷上听政已经有些时日,可曾听说湖北、江西、山东的旱情?”

    胤禛道:“这个自然。不过,这次灾情面积虽广,其实却并不那么严重。我们哪年不(炫)经(书)历(网)?却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吧。”

    戴铎抬抬眉,意味深长道:“灾害虽然不大,却是个捞油水的好时机!因为这样的灾祸不会给地方上造成真正的打击,却能得到朝廷的抚恤。而那范承勋,却偏偏就在江南、江西两道……四爷您可知道今年三月,礼部侍郎沙穆哈被贬之事?”戴铎话锋一转,又问道。

    胤禛奇道:“那是自然,廷上都要宣读。”

    “那沙穆哈因何获罪?”戴铎引导道。

    “因为议皇太子祀奉先殿仪注不敬……啊……”胤禛顿时【炫】恍【书】然【网】大悟,“是因为太子?”胤禛了然的点点头,戴铎温和一笑,对胤禛道:“对!因为太子。如果四爷您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沙穆哈的获罪罢免和范承勋的无故晋升,几乎就是同时!而且都是围绕着太子来的。”戴铎坐直了,轻轻呷了一口茶道。

    “他们一个是说太子的错的人,另一个是太子手下的人,皇阿玛这么做,这是明显的要袒护太子啊!”胤禛不由的有些颓丧。

    戴铎看胤禛这副样子,心中不由好笑:这哪里是人见人怕的四皇子啊?分明是个想讨父亲欢心,却不得其门道的可怜孩子!戴铎耐心道:“四爷真的这么看么?在下却不这么觉得。”

    胤禛顿时眼睛一亮:“戴先生的意思……”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筹谋(二)

    第一百一十二章 筹谋(二)

    “皇上要是还像以前一样,处处都向着太子,那他就绝不会这么做。”戴铎看着胤禛疑惑的眼神,也不再卖关子,而是一通说道:“皇上处置了沙穆哈,固然是全了太子的面子,但何尝又不是为了全自己的面子、全国家的面子?太子因仪注获罪,并不是太子一个人不好看啊!

    倘若皇上只是处置了沙穆哈,那肯定是为太子的原因居多,可是他再晋升范承勋便耐人寻味了:四爷您的感触应当最深——皇上对待子女一向严苛,对待太子尤其甚之!他怎么可能会纵容太子呢?因此,他提拔了投靠太子的范承勋,并不是想背后帮太子一把,而是想考察太子的能力!看看这个自幼位列储君的皇子,究竟是不是能在他老人家百年之后把这个大清管理好啊!”

    胤禛捏住手中的佛珠,闭上眼睛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可是他颤动的睫毛出卖了他的心情。戴铎在一边看的仔细,心道:四爷还是缺乏历练啊!不过,这样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他还不到二十岁,他还有的是时间。

    半晌,胤禛睁开眼,露出一双冰冷而平静的眸子:“戴先生,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随意轻举妄动。你虽然能分析到皇阿玛此刻的心思,却不知道皇阿玛对太子的感情。皇阿玛不是一个能服输的人,倘若不亲眼看见太子的不可救药,他老人家是绝不会放弃的!即使他自己都能感觉到太子的缺陷……”说到最后,胤禛的声音已经几不可闻,但戴铎仍然听出了其中的坚定,这令他感到十分欣慰——这样的心性便是成大事的心性!自己跟着他,必然不会再失败。

    戴铎拍掌笑道:“四爷说的好!是戴铎失虑了。”胤禛抬眼看了一眼戴铎,心中隐隐猜到他这是在考校自己!不过他并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继续请教道:“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守株待兔。总还需有所行动,不知道戴先生有什么高见?”

    戴铎捋了捋胡须,仿佛想起什么,朗声笑道:“四爷府上还留着那宋格格么?”胤禛的脸色立马变的阴沉:“她还在。”

    戴铎又笑了两声道:“四爷可还是在责怪太子?”看了看胤禛的表情,戴铎便知道不必等他回答了,于是便自顾自道:“其实,这也不能怪咱们这位太子啊!四爷可还记得年前,皇上更换了太子身边的人?”

    胤禛这才没好气道:“怎么不记得?晌午太子来吃饭的时候还和我抱怨呢!”

    戴铎微笑道:“这便是他把宋氏硬塞给您的缘由啊!四爷,皇上早在去年的时候便已经对太子的某些作为产生了怀疑,所以才会撤换太子身边的人。但那时候,皇上还是想要挽救太子的,四爷岂不闻‘孟母三迁’的典故?太子是不能‘三迁’了,可是他身边的人却是可以更换的。

    皇上也知道那些不大乖顺的宫人们对太子产生了影响,可是他们这些下人能产生多大影响?他们最会做的就是顺应主子。他们的主子喜欢什么样的奴才,他们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奴才,四爷您说,是不是这个理?”见胤禛点头,戴铎继续道:“四爷和在下都明白,皇上自然也明白的。太子即使不明白,也会有感觉。他手下私藏这秀女,可是罪同欺君!即使身负皇上的万般宠爱,太子爷也会害怕,所以才将此女藏在您这里。”

    “难道我就不怕皇阿玛责罚了吗?!”胤禛气愤的攥紧拳头,戴铎安慰道:“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四爷,您不是已经除掉了那个不祥之子么?您这件事做得好!这样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