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第20章

八零年代女首富-第20章

小说: 八零年代女首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今天的早餐太丰盛了吧。”
  杨秀莲用指头轻轻的戳了一下她的脑袋笑着说:“小馋猫,赶紧让你三叔一起吃吧。”
  宋西风笑着说:“大嫂,你做的饭菜一向很好吃,今天早上的更好吃。”
  吃完了饭,宋晴天觉得胃里舒舒服服的,一种幸福感在体内蔓延。
  早餐吃得好。才能有精力来完成一天的工作,杨秀莲做这顿早餐的时候,是花了心思的,女儿开始要赚钱了,总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嘛。
  杨秀莲开始刷碗筷的时候,宋晴天赶紧把桌子擦干净,宋西风就拿着毛笔,摊开旧报纸,准备开始写大字报。
  大字报收购启示,内容大概如下:“春日来临,万物复苏。鱼虾满池,泥鳅乱蹦。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利用当地物产,从今日起大量收购黄鳝,泥鳅。黄鳝每斤5毛,泥鳅每斤5毛。三河大队宋河村宋晴天,1982年正月18。”
  宋西风到底没有白读书,把简单的购物收购启示写的还挺有文采。
  宋晴天看了一遍,指着泥鳅和黄鳝的价格说:“这里的价格要改一下。”
  宋西风不解的问:“咋改呢?镇上不都是收的一样价钱吗?我们改高,还说改低一点?”
  “要有高有低。”宋晴天说:“我们三河村的黄鳝数量少,也不好捉,泥鳅量大容易捉,如果都按一样的价格来收购的话,捉黄鳝的人肯定会少,这样的话,黄鳝和泥鳅的比例就会失调,你看陆信他们来收的时候,总是黄鳝很少,据我猜测,黄鳝因为没有泥鳅的土腥味,人们的接受程度要比泥鳅高,所以我决定黄鳝收5毛2,泥鳅就收4毛8。”
  宋西风的脑袋很灵光,很快也想到另一条原因,说道:“因为泥鳅数量大,价格低一点,成本也就少一点。”
  “没错,比如说收黄鳝和泥鳅一共收200斤,按照黄鳝50斤,泥鳅150斤来算,都是5毛钱的价格,收购款要100块。如果按照我定的价钱,50斤黄鳝26块,150斤泥鳅72块。这样算小来100块的成本就省了两块钱。”
  两块钱不算多,可是在80年代能买二斤多猪肉了,做生意说日久天长的事情,积累下来这就节省了不少的成本。
  宋西风伸起大拇指,开始从新写。
  写了三四多张的时候,宋北风拿着一叠报纸走进院子。
  宋晴天问:“四叔,你怎么没去上学啊?”
  宋北风说:“三哥都来给你帮忙了,我也要来给你帮忙。”
  宋西风说:“老四,我不是说过不让你来,你好好去上学,我替你给晴天帮忙帮忙。”
  “三哥,晴天昨天晚上为我们做的事情,我要是不来帮忙,良心上也下不去啊。我说什么也要来给你帮半天,等中午吃了饭我就去学校。”
  宋晴天心想这样也好,宋北风怎么也是一个大男人,面子上面也要过得去,得了自己的好处,能去继续读书,他能知恩图报是好事情,不然他心里总想着欠自己也不是好事情。
  宋晴天问:“对了四叔,你手里拿着旧报纸干嘛呢?”
  宋北风说:“这是我从村委会找来的旧报纸,也可以用它来写收购启示,我今天看到三哥在家里找旧报纸,还让我去下次从学校回来带些,我就心想着肯定有用,怕从学校带回来耽误事,我就去村委会找来这些了。”
  宋西风一边写一边说:“那也好,早点拿来也行,我也不急于一时用,我这随便写几张就够用了。”
  宋北风有点愣神,原来不急着用啊?自己这忙帮的没有价值,默默无语走到宋西风身边,看着三哥写的收购启示,不禁低声问:“三哥,这些收购启示是贴在赵家湾,杨河村和宋河村三个村子,每个村子贴一张就行了?”
  宋晴天说:“我们第一次做生意,必须要做好一切准备,从今天算起到周六中间就三天时间,以前人家都不知道我们收购泥鳅黄鳝,所以宣传一定要到位,每一个村子的东南西北路口,和村子的中央要各贴一张。三个村子至少要15张。刚刚三叔来的时候带了不到十张报纸,我还想着不够呢,也没有和三叔说我想贴那么多的想法,恰好你的带来旧报纸,真是及时雨啊。”
  宋北风听完觉得自己做的非常有用,心里蛮高兴的。
  其实宋晴天是故意这样说给宋北风听的。
  她看到了宋北风因为自己用心找的报纸不急用,随后浮现出来的失落神色,就想着他心里不舒服。
  在农村,村子有什么事情,村民们口头相传特别快,也要不了那么多的收购启示。四叔既然有心来帮忙,总不能告诉他这忙帮的不及时,帮的不好吧,要让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他心里才舒服,更愿意帮忙。
  何况多一点招聘启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是让妈妈杨秀莲稍微累一点而已。
  宋西风和宋晴天准备开始写收购启示的时候,都商量好了一个村子贴最多三张,他让宋北风从学校里面带些回来,是以备不时之需用的,他当然能明白宋晴天说这话的关窍,不由得多看了宋晴天一样,心里暗暗道:“小丫头真是心思万端。”
  写好了收购启示,杨秀莲在家做好了浆糊,端着盆子就去就在宋河村开始张贴。
  她今天的任务昨天晚上宋晴天就给她安排好了,是让她把三个村子都张贴5张收购启示。
  杨秀莲刚刚离开,宋西风就问他和宋北风要做些什么。
  宋晴天说:“我早有安排,我们现在没有存放泥鳅的地方,我想让三叔四叔去镇上,帮我买几个塑料大桶,尽量大一些的塑料桶,每个塑料大桶里能盛放30斤的黄鳝泥鳅。”
  “那买多少个呢?”
  “最少买20个。”
  宋西风不明白了,问:“要买那么多,不是挺浪费钱的嘛?丫头,我们不能因为手里有钱就不能不顾开销啊。”
  宋西风的好意宋晴天也明白,本钱再多,也是借的,自然不能乱花,但是她有她的想法。
  宋晴天解释说:“泥鳅和黄鳝虽然生命力很强,我们至少要存三天,这样的话,一是大量黄鳝泥鳅的存放在一起,塑料桶中氧气的密度就会减小。二是空间也会小,它们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彼此的撕咬。
  如此一来,就会增加伤亡率,增加我们的成本,反之,伤亡率越低,成本减小,我们就赚得越多。
  所以,我们不要在乎多几个塑料桶,一个就几毛钱成本,多了几块钱的成本,我们可以把黄鳝和泥鳅分类存放,能放30斤的黄鳝泥鳅的塑料桶,我们只放10斤,这样基本上就可以保障伤亡率的减少,甚至避免伤亡率。”
  “所以,本来7个8个塑料桶就够,你让我们买20个?”
  宋西风都惊呆了,这丫头啥时候脑子这样精明,以前根本没有发现啊?
  昨天晚上,宋西风一夜都没有睡着,他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自从她跳河之后,变了个人似的。
  第一次她醒来的时候,就表现出来和她一起不一样的自信。
  宋晴天两天功夫,她就把宋老太丢失的300块钱给找回来,宋西风当时就觉得很神奇,不敢相信宋晴天能做到这些,后来他也问了宋老太事情的详情,知道之后更是瞠目结舌,不敢相信宋晴天能做到那些。
  当宋晴天告诉他要做生意的时候,宋西风不敢相信。
  一个15岁的女孩子,能从陌生人手里接下来生意,没有开始做就先问别人借了钱,这胆子,这气魄,这种勇气和自信,一个男人都未必能比不上啊。
  后半夜,宋西风就想到会不会是她运气好,瞎猫碰到死耗子?要是这样的话,自己更应该好好帮助她,不让她犯错误。
  一大早来到宋晴天家里,他还是心里不安生,写收购启示时候定价的事情,宋西风就觉得自己可能小瞧了这个丫头。
  仅仅是买塑料桶这样的小事情,宋晴天把细节都考虑都如此周到详尽,如果没有做过此类的生意,怎么回想到这些?
  宋西风可是看着宋晴天长大的,她别说做生意,以前性格懦弱胆小,可是现在的情况来看,她这是什么脑子,这是什么智商啊?
  还有,宋晴天刚刚对宋北风说的话,那情商也是一等一高啊,没有经过生活的锻炼,没有人生的阅历,咋能说的让人听起来那样舒服。
  宋西风脑子里面一片乱哄哄的,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丫头变化怎么这么大,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第37章 你这妮子是不是疯了?
  想法归想法,该做的还是要做。
  宋西风和宋北风去镇上之后,宋晴天也没有闲着,一直在考虑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价格订好了,收购启示张贴出去了,到中午塑料大桶也买回来了,前期的准备也很简单,就看到底能不能收到了。
  眼下正值开春,气温回升,地里的小麦发发了疯的往上长,一天一个样子,村子里面的人都趁着小麦拔节前把地里面的杂草清理一遍,家里能用的上的劳动力都去田地干活了。
  去河里摸泥鳅黄鳝是能赚几个小钱,可是那比得上地里面的小麦,那可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土地承包责任制在三川镇推行是80年开始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积极性和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干劲儿十足。
  宋晴天在村子里面溜达一圈,发现除了一些腿脚不好的老人,村里人基本都去田地里面了。
  这不行,纵然自己出钱,要是没有人肯下河摸泥鳅黄鳝,那也不行啊,货源的问题,还是很大的问题。
  这必须在三河村的三个村子里面找几个骨干的主力才能保障货源稳定。
  不知不觉,宋晴天走到秦天柱家门口,长期生病的王凤英体质太弱,不能去田地干活,正坐在院子里面喂小鸡,听到外面的脚步声音就抬头看到了宋晴天。
  “妮子,你咋没有去上学呢?”
  “凤英婶子,你在家呢,我这两天有事情请假了。”
  “妮子,来家里坐会儿吧。”王凤英热情的招呼宋晴天。
  宋晴天和秦小云关系好,王凤英从小就特别喜欢她,起身摇摇晃晃的就要去屋里给宋晴天搬凳子。
  坐定之后,宋晴天才发现王凤英的身边放着一个篮子,里面有三十四个鸡蛋,八十年代,农村人的鸡蛋都舍不得自己吃,攒起来换钱,有人专门去村里收鸡蛋,看王凤英的样子应该是等收鸡蛋的。
  宋晴天知道自己今天早上吃的鸡蛋是杨秀莲借的,妈妈贫血,需要补一补,她之前就想到要买些鸡蛋让妈妈吃,看到王凤英篮子里面的鸡蛋,心里就有了另外的想法。
  “凤英婶子,你这鸡蛋是卖的吧?”
  “是啊,好不容易攒了一个月,攒了30多个鸡蛋。”
  “凤英婶子,你是不是5分钱一个卖掉的。”
  “收鸡蛋的可挑剔了,大的5分钱一个,小的11个给5毛钱。”
  “这样吧,凤英婶子,你把鸡蛋全部卖给我,我全部算你5分钱一个,咋样?”
  王凤英惊奇的看着宋晴天,“妮子,你买这么多鸡蛋干嘛?”
  “给我妈吃,我妈贫血,要养养,对了婶子,我忘了告诉你,我打算做生意,需要我妈妈帮忙,她身体不好,所以我才买点鸡蛋补补身子。”
  “你做生意啊?妮子,你没胡说吧?”
  宋晴天就是要这样的效果,她引出话题让旁人问,这样的效果要比自己开口说好的多。
  “凤英婶子,你是看着我长大的,我怎么能骗你呢,我打算收泥鳅黄鳝,我知道小云和小飞放学回来都去河里摸泥鳅黄鳝去镇上卖钱,我现在已经把镇上那个收泥鳅黄鳝的生意给接过来了,我就想着看你和天柱叔能不能帮我。”
  “晴天妮子,这可是真的?我们怎么能帮到你呢?”
  王凤英怎么也不敢相信宋晴天的话,她才15,和自己的闺女小云是一年生的,咋就能做生意了呢?
  宋晴天把篮子里面的鸡蛋数了数,一共有35个鸡蛋,大小不一的,宋晴天掏出1块8毛钱递到王凤英手里。
  “凤英婶子,你把钱那好,等天柱叔回来,你让他帮我找几个可以长期摸泥鳅黄鳝的,我给过开始做生意,需要叔和婶子帮衬一下。”
  王凤英没有上过学,算账都是在长期的生后过程中锻炼出来的笨办法,就是像小学生一样的掰指头算。
  掰清楚以后,王凤英才发现宋晴天多给了5分钱,才想起回答宋晴天拜托她和秦天柱的事情,宋晴天已经不见了身影。
  王凤英捏着手里的钱,自言自语的说:“这妮子,别说是小云的好姐妹,冲着她孝顺又仁义的份上,我怎么也要让天柱给她帮忙找几个会摸鱼的。”
  秦天柱王凤英那两口子都是实在人,宋晴天相信,他们会帮助在宋河村里面找几个长期摸泥鳅黄鳝的没问题,有了主力人员摸泥鳅黄鳝,加上一些散户来卖的,货源基本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