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华庭-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宸不太懂,所以,他干脆地扔了伞,快步追了上去,钻进了楚砚的伞底下,一把抓住他袖子,对他问,“为什么?”
楚砚停住脚步,没什么情绪地说,“大哥比我适合。”
“不见得。”楚宸摇头,“这一定不是你的理由,大皇子虽也文武双全,但如今比起大皇子来,你更适合,朝野上下一片赞誉,不是哪个皇子都能做到的。大皇子被圈禁三年,如今支持他的人几乎没有,他等同于没有根基。”
“他有,他有我。”
楚宸一噎,盯紧楚砚,“为什么?”
大位不好吗?一国之君不好吗?所有人都跪倒在地对他膜拜不好吗?
“你若是非要追问一个答案,那就是我腻了吧!”楚砚目光淡的没有颜色,“我不想在京城待着了,更不想住进那如囚笼一般的皇宫。”
楚宸倒吸了一口凉气,似乎有点儿了悟,“你想去哪里?南阳?”
“嗯,南阳。”
楚宸呼吸都轻了,“你是什么时候有的这个想法?什么时候做的这个决定?”顿了顿,他恍然,“怪不得你要用功劳换大皇子出来,就是打着这个盘算?大皇子会同意吗?我看他无心大位。”
“很早以前就有了,但真正做决定,是在五峰山,我四哥、五哥、八弟、父皇都派了人去要杀我,他们是我的父亲兄弟,却堪比仇人,恨不得我死而后快。”楚砚如今提起五峰山那两日,已没什么愤怒,只余无尽的淡漠,“他如今不同意,我会慢慢地让他同意的。”
楚宸一时无言,过了片刻,干巴巴地说,“不是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吗?你何必因为他们,而让自己失望?皇家父子兄弟,从来不都是如此吗?以史为鉴,数不胜数。”
楚砚淡淡地笑了,“你也说那是历史,不是我。”
楚宸闭了嘴。
楚砚道,“明日我上朝,会请旨让大哥入朝,楚宸,既然你要南阳王府,那么,就好好亲近扶持相助大哥吧!”
楚砚顿了顿,又补充,“别亲近太过,被大哥察觉。”
楚宸:“……”
哎,他怎么感觉这皇位像是臭鸡蛋似的,楚砚在想方设法怎么算计着甩手呢?
他只能点头,“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我倒是也想去南阳,可惜啊,南阳没有我的位置。”
楚砚不置可否。
楚宸放开楚砚的袖子,问,“你想不想喝酒?”
“不想。”楚砚转身走了。
楚宸:“……”
哎,就说这个人没趣吧!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就不想喝酒呢?
对了,他还没问他,今日去了哪里呢?算了,问了估计他也不告诉他,楚砚想说的话速来言简意赅,不想说的话,问也问不出来。
楚宸撑着伞,慢悠悠地往回走,消化着楚砚给他的这个惊天大雷,想着想着,忽然发现,楚砚不想待在京城了,不想要大位,似乎也没那么令人意外,他从没表现出对皇位的热衷和痴狂,他虽然不受宠,但是却是因为嫡子身份,是在陛下身边教导的时候最多的,所以,大约是看多了,才显现出他所说的腻和厌。
第一百零一章 太子(一更)
第二日,早朝,楚砚请旨,让大皇子楚贤入朝。
皇帝面色不悦地看着楚砚,“他刚刚从圈地回京,尚不熟悉朝事儿,你觉得他能胜任哪个位置?”
楚砚道,“大哥可以任六部行走,六部都轮着走一圈,也就熟悉了,届时再定夺也不迟。”
朝臣们齐齐睁大了眼睛。
皇帝也愣了。
六部行走不是多大的官,但却是个十分特殊的职位,将六部都熟悉个遍,这样走下来,朝中六部,谁不与大皇子深深地打交道?
七殿下这是在想什么呢?兄友弟恭到这个份上,也是实属少见了,如此抬举大皇子,若是有朝一日大皇子有夺位之心,那可是一个劲敌。
皇帝看着楚砚,没从楚砚的面上看出什么来,当然,朝臣们更没有看出什么来。
过了片刻,皇帝缓缓道,“准奏!”
下了早朝后,朝臣们都围上了楚砚,不明目张胆试探,也会迂回婉转地试探。
楚砚一如既往地寡淡,惜字如金,“大哥离开朝局三年,对如今的朝事多有不熟悉,还望诸位多多照拂。”
“七殿下放心。”
众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纷纷表示支持。
转日,楚贤上早朝,第一件事,第一本奏折,便是请旨立楚砚为东宫储君。
朝野一下子沸腾了。
支持楚砚的人早就在等着这一日了,本来幕僚们早就合计着找个机会让朝中一人带头请旨,其余人附议,如今既然楚贤打了这个头,最好不过,所以,支持楚砚的人一拥而上,纷纷说:“陛下,的确是该立太子了,七殿下德才出众,当之无愧的东宫储君。”
皇帝看看楚砚,再看看楚贤,再看看朝臣,几乎文武百官都支持立储君。楚砚这个储君,给他的感觉,就像是万众期待。
皇帝心中不舒服,储君是什么?是他的继承人,是他的接班人,是他死了坐在他这个位置上的人。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儿子,他也一样不舒服,不想看到朝臣一边倒的场面。
但是,也的确是倒了该立储君的时候,今日既然已经开了头,哪怕他今日不同意,明日后日大后日……还有往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朝臣们都会将奏折堆满他的南书房堆成山的请旨立储。
皇帝压下心中的不舒服,很痛快地点头,“准奏!”
“陛下万岁!陛下英明!太子殿下千岁!”朝臣们呼啦啦跪了一地,包括楚贤,他的声音最是诚挚的掷地有声。
楚砚垂下眼睫,从善如流,“儿臣谢父皇。”
大楚立了新的储君,似乎掀开了新的篇章。
早朝后,闲适了许久的礼部忙了起来,开始筹备立储大典。祭天,册封,上告太庙。
无数的朝臣们围着楚砚道恭喜,比往日更加的恭敬谦卑。在无数人的心里,楚砚这个储君,将来的帝王,根基稳如山,将来的大位板上钉钉,不会变了。
没有人知道,就在楚砚请旨让楚贤入朝的前一日,他还在风雪中对楚宸说,他若是求善秦王府,没必要对他表忠心这样的话,还有那句,京城待腻了,去南阳。
楚宸看着七皇子府奔流不息的车马人流,幕僚们人人脸上的骄傲与笑容,朝臣们谦卑恭敬的讨好和巴结,还有楚贤脸上诚挚真心高兴的笑容,楚砚坐在房顶上万分地感慨,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沧桑。
他很想大声地对所有人说,你们错了,你们都被楚砚骗了,他哪里是真心想做太子储君?他是为了麻痹诱拐楚贤上朝入朝深入朝局渐渐将他网络住然后将大位也一并甩给他的圈套罢了。
可惜,朝臣们看不清楚砚的真面目和真内心,就连楚贤,也被他骗了。
他这个唯一清醒的人,憋了一肚子话,无人可说。
册封东宫储君的旨意在风雪的冬日里,层层传出了京城传到了下面的各州郡县,在三日后,以飞鹰传书的形势,传到了南阳。
南阳今冬的雪,下的实在太大,比京城大多了,房舍几乎被大雪盖住,安华锦一面部署安排城中士兵日夜巡逻不放松地防备南梁和南齐发兵,一面发动城中年富力强的百姓们出来扫雪,而南阳军在军中紧锣密鼓地训练新兵器,封闭的内外不通信,沈远之在军中坐镇,再不回跑军中和南阳王府两地之间。
安华锦接到了册封楚砚为太子的飞鹰传书后,对着那通篇的赞溢之词瞅了好一会,才嘲弄地说,“陛下心里指不定呕的要死,却不得不大夸特夸他最不喜欢的儿子。”
崔灼淡笑,“如今大皇子入朝,帮助太子殿下,若当真兄弟齐心,真是大楚的幸事。”
安华锦不置可否。
崔灼敏感地察觉安华锦似乎有什么想法,对她问,“安妹妹看起来不太开心?”
“也没有。”安华锦摇头,“我只是觉得,我那七表兄,怕是……”
她想说什么,又顿住,“罢了,还是不要妄言了,他如今已是太子了。”
崔灼点点头,安华锦不说,他自然也不会强求她说。
又过了三日,楚砚的回信来到了南阳。
楚砚的这一封回信,是被他的亲近暗卫带着人冒着风雪骑快马日夜赶路亲自送来的南阳,薄薄的一封信,却写了很重要的内容。
写了他厌倦京城,写了他不想要大位,写了他诓骗了楚贤。字字落笔力透纸背,可见决心之坚。
安华锦看着信,露出果然不出所料的神色。
她就觉得,楚砚那个人,既然早就有了厌弃皇位的想法,如今出现这个决心,也不意外。
可能,她是最早先知晓他有这个想法的人了。
抛开楚希芸不说,连楚砚都要来南阳,她似乎更没有嫁去京城的理由了。
她斟酌着回了信,“七表兄,你与表妹,何不将你们的想法告知姑姑?姑姑那个人,她不看重权利高位,怕是更厌倦了京城,姑姑若是知道你们所想,兴许有她相助,更顺利些。”
她又道,“男儿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顺心而为,有何不可?”
她又最后落笔,“七表兄既然不想困于京城一地,想来南阳,那便来吧!”
安华锦写好信,将信交给暗卫,留暗卫歇了一日,然后带着信离开了南阳。
暗卫离开后,安华锦站在城墙上,天空飘着雪,大片大片的雪花,她看着京城方向,白茫茫一片,就如她通往京城的那条路,一眼望不清,也一眼望不到尽头,就如她和顾轻衍的路,荒山白雪千万座,荆棘密布千万条,无路可走。
暗焰给安华锦撑着伞,安静地立在她身边,如一座不会动雕像。
安华锦站了许久,也看了许久,直到风雪把马蹄印添平,她才收回视线,低下头,轻轻呢喃,“又少了一条理由。”
嫁去京城的理由,与顾轻衍缔结连理入顾家的理由。
暗焰抿了一下嘴角,忽然嘟囔,“崔公子很好,太子殿下也很好,就算是沈小将军,也无不可。”
安华锦:“……”
她霍然转身,看着暗焰,好笑地扬眉,“暗焰,你怎么就不是女儿家呢?若你是女儿家,我就把你嫁掉。”
暗焰:“……”
您选暗卫时,就没选女儿家啊!
安华锦抬脚踢了他一脚,“走了!冻死了,这么久,你也不知道提醒我该回府了。回府罚你给我沏茶,要那种沏出一朵花儿来的茶,沏不成就罚你一直沏。”
暗焰:“……”
天下暗卫何其多?唯安小郡主的暗卫难做。
六日后,楚砚收到了暗卫带回京城的安华锦的回信,他拿过信后,读了一遍两遍三遍,终于露出了笑容。
他将信笺攥了攥,慢慢地扔进了香炉里。
她说,“男儿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顺心而为,有何不可?”
她又说,“七表兄既然不想困于京城一地,想来南阳,那便来吧!”
他似乎一下子看到了前方的路,关于他的,不是那看不见的一生慢慢无尽的荒凉的黑暗的算计的孤寡的帝王之路,而是那旷亮无比的光明的开阔的明媚的充满温暖的南阳之路。他身体流淌着的那一半的血脉的归路。
第一百零二章 三计(二更)
因着王兰馨的话,顾老爷子琢磨了数日,在楚砚夜访顾家那一日,他在与自己的孙子顾轻衍说了一番话后,彻底地做了决定。
于是,他在第二日,派人将王兰馨叫来了顾家。
王兰馨觉得她那番话应该能打动顾老爷子的,十有八九,顾老爷子为着顾家,为着顾轻衍,一定会动作,但是她左等右等,等了数日,不见顾老爷子的动作,她的心不由得提了起来,就在这一日,终于顾老爷子喊她去顾家。
她一路上提着心,来到顾家。
顾老爷子见到她,面色温和,对她道,“四丫头,我老了。”
王兰馨直觉不妙,“顾爷爷您尚且健硕,神采奕奕,不老的。”
顾老爷子摇摇头,“我是老了,人要服老。我一直看重顾家,为着顾家的立身之道,当年的确是知而不为,站在顾家的立场上,虽无错,但我这心里,八年过去,依旧良心不安,这是我自身之过。俗语说,人无善不立。我做到了顾家的立身之道,却没能做到自己自身的为善之道。”
王兰馨不知该如何接话,只能听着顾老爷子说,心底却直觉今日顾老爷子要对她说的话,怕不是她想听到的话。
顾老爷子叹了口气,“我这一生,为顾家所作所为,倾注了全部心力,我自然希望顾家交到衍儿的手里,如我一样,甚至比我做的更好,让顾家千载万载地传承下去。”
“衍儿是顾家子孙,是我自小选中的继承人,但若是要问我,顾家和衍儿谁重?爷爷今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