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话很快打通了,顾鲲不卑不亢地说:“徐总吧?鄙人姓顾,南洋来的海鲜商人,你应该认识这是海关生鲜提存办的号码,我有一笔不算大的新品种海鲜,不知道你有没有空聊聊。”
电话对面的徐锋犹豫了一下,语气倒是挺客气,不过一听就知道是在怀疑顾鲲的身份。
不过幸好,陈科长立刻把话筒接了过去:“徐老板,我海关小陈啊。这位客人的身份信息和货源我们都是核验过的,你放心,就看你有没有兴趣。人家肯收人民币,不然我们也不会放外商跟你直接交易了。”
一听有海关的陈科长对身份和货源真实性背书,对方立刻热情了起来,表示马上选个地方,陪顾鲲坐坐。
………………………………
第18章 海鲜生意就是装逼生意
把顾鲲送走之后,陈科长终于松了口气。
说实话,刚才顾鲲吩咐陈丽别拍的时候,她还真有些紧张。
虽然如今国内的报纸和电视台都很正能量,不会播乌七八糟的民间爆料。可人家毕竟是外商,陈科长也怕说错话丢人丢到国外去的。
这也不能怪她腰杆子不够硬。
因为你不能拿2010年代华夏人的民族自尊心,去要求一个90年代的古人。当时的人真的是从穷怕了的年代熬过来的,刚看到外部世界的发达程度时,内心是挺绝望的。
何况,如今顾鲲的身份是“南洋爱国华侨”,严格来说,大陆这边对外宾的礼遇,他是受益者,屁股决定脑袋,他当然也就不会去“怒其不争”了。
陈科长把刚才的安排捋清楚后,决定跟直接领导报备一下。
她轻轻敲了敲门,走进某分管的副关长办公室:“吕关长,今天有个事儿,我是这么处理的,您看……”
吕关长很有耐心地听她把前因后果汇报了,居然颇为重视:“哎呀,这是好事呀,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徐锋虽然是个私企,不过他也算是这个圈子里有头有脸的了,你回头跟他说一声,让他跟那个顾鲲谈出意向之后,别急着报价,给我们报备一下。
如果他的报价还不能让顾鲲满意的话,我们可以斡旋,让外经贸口暗中再给徐锋点补贴。这事儿能拿下来,外经贸口和外汇管理的同志肯定会感谢我们的。”
陈科长有些不解:“关长,真有这么重要?我看,最多也就几十万人民币的生意,要让这么多部门配合?”
领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小陈啊,你还是觉悟不够高。这事儿不是几十万人民币生意的问题,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你说说,就今年1月份以来,有几个省的海关和外经贸部门,能维持住肯收人民币的进口外商?”
陈科长小声叹了口气:“反正我们省应该是没有。”
领导点点头:“你也算关心形势的了,其实也不用妄自菲薄,因为不光我们没有,全国估摸着也就听说滇南省和辽东省开张了,还是一些缅甸商人和朝鲜商人肯认人民币。除了这俩之外,其余各省都不开张,连东北的老毛子都不认。
国家取消汇率双轨制,阵痛不是那么快过去的。两个月前,人民币对美元还是五块八,一个月前并轨后直接跌到八块四。然后几天之内八块六、八块八——你换位思考,你要是外商,谁肯在这时候收人民币?
今天这个南洋华侨的案例,虽然钱不多,但是可以作为咱这边进口业务人民币计算的一个样板案例,这是千金市骨的事儿,一定要重视起来,就算多给点补贴,其实也没什么。”
金融汇市那点破事儿,就是这样的,越是涨的东西,越有人追捧,越是跌的,大家就恐慌观望。
一月份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尽管跌到八块六了,但外商都是在观望,普遍觉得“人民币能稳住在八块六,全靠华夏中央的强制结汇撑着”。
也就是说,国家在限制美元储备的使用,不让花太多美元,所以人民币汇率才稳住的。
外国人都觉得,要是允许中国企业敞开了花美元对外采购,那人民币肯定还远远有得跌。
这种想法越恐慌,就越没外商收人民币。
按照原本的历史,过渡期基本上要恐慌将近一年,到95年年初,才算是彻底稳住,中央也才敢正式宣布“双轨制并轨胜利完成”。
但顾鲲是知道历史的,他知道人民币终将挺过怀疑期,走向坚挺。所以他敢比其他看不清形势的外商,提早一年就大大方方接受人民币结算。
这就撞到千金市骨树典型的风口上了。
陈科长领会了领导的精神,连忙暗中继续帮忙联络。
……
话分两头。
两小时后,白天鹅大酒店。
坐着虎头大奔、让秘书拎着大哥大的徐锋,在一间包厢里,宴请了知名南洋爱国华侨顾鲲。
包厢里满满一桌子的菜,水路鲜汇,名物毕陈,消费怎么也要好几千块钱人民币。
徐锋当然不是给顾鲲面子才这样请客。
他完全是因为商人的敏锐,觉得能让海关提存办的陈科长出面背书的客人,值得这样招待。
桌上的菜,也不全是徐锋点的,有几道海鱼,是顾鲲让妹妹教白天鹅的大厨烹饪的,用的食材正是顾鲲从马来海域捞来的苏眉、青衣、石头鱼这些。
正常情况下,白天鹅大酒店这种全国排名第一的高档酒店,肯定不会接受客人自带食材。不过徐锋常年给白天鹅供货,酒店也就通融了。
“徐总可是大忙人,我在兰方都听说过你。今天能亲自跟我谈这种几十万的小生意,实在是太给兄弟面子了。”
双方一见面,顾鲲就很给面子地给对方戴高帽。
徐锋是老油条了,寻常情况根本不会飘。然而听说自己名声都传到新马泰了,还是不禁得意。
“顾老弟客气了,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顾先生有……20几?”
顾鲲:“没有,18。我这人喜欢爽快,就直说了,请徐老板先尝尝这些苏眉和青衣,给兄弟一个心理价位。”
徐锋当然是吃过这些鱼的,不过还是很给面子地每道都细细品尝了一下。作为粤州第一海鲜商人,他的品味很不错。要做这个生意,首先自己舌头要过硬,吃得出东西好坏。
“不错,确实新鲜,这是上品的苏眉和青衣了。”有模有样地品尝了一番之后,徐锋也不吝夸奖。
他没必要用贬低对方品级的办法来压价,那太捞了。
顾鲲看对方配合,也就顺理成章往下说:“这些东西,在马来零售都要五六十令一公斤,批发大概是四十。按照官汇的话,那就是80~100人民币了。我还要考虑损耗,远洋把活鱼运过来不易,按照行规,我觉得青衣出150人民币、苏眉200,是比较合理的价位。”
徐锋咧嘴一笑:“你这价钱比东星斑还贵,普通瓜子斑能吃三四倍分量了,恕我直言,粤州这边,没有培育起吃这些品种的市场。你要是真想卖高价,可以去找那些香江商人嘛,他们吃海鲜比我们可高档、讲究。”
顾鲲:“你是说,粤州没有足够多的有钱人,吃得起这玩意儿?”
徐锋:“不是吃不起,是看不出性价比。”
顾鲲笑了:“徐哥,我知道你是华夏第一个有手机的人,我还以为你是个有见识的。高档、奢侈品海鲜生意,图的是个啥?不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阶级差异感么。
请外商,说到底请的是个面子,只要你拿出来的东西别人没有,比别人高级,面子就有了。至于好不好吃,只要确实有独到性,能解释得通,那就是好吃。
广交会马上就要来了,趁着其他马来海鲜商人还没反应过来‘华夏的有钱人其实已经吃得起苏眉’这一点时,你抢先跟我一起垄断几个月货源,打个时间差,还怕不能让你的客户满意?”
徐锋点点头:“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会不知道。但是鱼这个东西,跟龙虾帝王蟹不一样,它长相不够奇特,不识货的人,端上桌觉得长相都一样,用来装逼肯定不如龙虾帝王蟹了。”
顾鲲拍了拍手,让一起赴宴的妹妹和陈丽,抬过来一个装着海水、打着氧气的小鱼缸。里面正是养了几条苏眉和青衣。
“徐哥,我觉得这事儿不难,让酒店把鱼陈列出来,活的时候就展示给客人看,自然就有面子了。这青衣是青绿色的,苏眉是海蓝色的,都是那种观赏热带鱼的色调光泽。哪怕不吃,光放在鱼缸陈列墙里看看,人家都知道是原先没见过的好货。
你说烧好了的死鱼不好辨别,活鱼点菜的时候还不好辨别么?人家掏了大钱长了见识,不好吃也要说好吃了,否则怎么对得起自己的钱。”
何况这鱼本来就好吃,只是没好吃到光凭味道就能让94年的华夏人掏两百块一斤的程度罢了。
这是实话实说。
“此言倒是不无道理……”徐锋也觉得似乎可行。
顾鲲带来的这两个品种,都是既好吃,又比较漂亮的。
他决定还是给一个对方能接受的价格,先试试水再说。
大不了以后这东西不稀缺,装逼价值下降了,自己再压价好了。
“我原则上同意你的合作方式,顾老弟,你真是个有眼光的。”
………………………………
第19章 一周就赚了半条船
徐锋跟顾鲲谈了谈价钱,分歧不大。
双方正要磋商其他细节条款、后续合作模式,徐锋的手机响了。
“抱歉,你们先喝着,我接个电话。”徐锋自然而然告罪一声,起身走进洗手间。
94年的手机没有来电显示,你也不知道一个电话适不适合被人听见,所以还是谨慎点好。
原来,还是海关陈科长打来的,具体内容,无非是下午汇报过那事儿。有关单位紧急磋商了之后,愿意提供一些优惠以促成交易。
“……徐总,你跟顾鲲谈妥价位了么,能成交不?”
“他开价200一公斤,我目前还到170左右,还想谈谈附加条件。”
“我们按特殊退税优惠的方式,给你补贴到200吧,务必把这个合作谈下来。”
徐锋心中一凛,对顾鲲的重要性又高看了一眼:“我明白了,会处理好的,谢谢陈科,回头有空吃个饭。”
他毕竟只是个海鲜商人,让他自己琢磨,是不会往人民币国际化这方面的政绩去考虑的。
术业有专攻嘛。
从洗手间出来,徐锋直接慷慨地跟顾鲲达成了意向。
“顾老弟,还是小看你了,你的大局观比我敏锐。来,干了这一杯,这事儿兄弟应下了。希望你确保后续两个月,一直到春交会结束,都能保证每个月给我供至少五吨货,没问题吧?”
“瞧你说的,我怎么可能有钱不挣呢。”顾鲲拿起杯子,碰了一下。
徐锋随后就打了个电话,让他手下去码头,跟顾鲲留在那儿看船的龙五交易。
双方立刻现场清点货源、验定品级。
顾鲲和徐锋,自然是继续吃喝玩乐就行了,顺便签订一个长期供货的意向。
顾鲲差不多吃了个半饱,码头那边消息就传回来了。
顾鲲这批货本来一共有2吨400公斤,如今最后一遍清查,又挑出200公斤死鱼打折处理掉。
苏眉按200,青衣/石头鱼按150,最终一共是收回款项38万人民币。
徐锋直接让秘书当面给顾鲲付现金。
顾盼和陈丽在旁边看着,都有些呆了。
毕竟之前他们已经卖出去超过15吨各种鱼,其中包括好几百公斤金枪鱼/旗鱼这样的顶级鱼,以及数吨石斑一级的中高档鱼,但总收入也不过才17万。
现在仅仅两吨多爪哇海/苏禄海特产热带鱼,居然直接比之前15吨的总价再翻倍还多?
这是何等的商机捕捉能力和谈判能力?
“卖苏眉居然能赚这么多钱?哥哥怎么发现这么暴利的商路的?”顾盼觉得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陈丽则是暗忖:“船长这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了,厉害呀。这事儿,全靠船长捕鱼有一手、口才也逆天。又能利用华夏方面急于为人民币结算树典型、还多亏了能找到徐老板这样识货的,四个条件缺一个,都卖不出这么好的收成,真是天选之人。”
凭良心说,缺掉每一个条件,至少都会让总收入打掉两成折扣。
如果换个四项天时地利人和一项都占不到的普通人,来强行做这个生意,估计能有顾鲲两成的收入,就很开心了。
所以,顾鲲这个成功,是很难复制的,谁让他方方面面都做得那么好呢。
收了钱之后,顾鲲通过徐锋的手机,吩咐电话另一头的龙五正式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