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十里红妆:明妧传 >

第403章

十里红妆:明妧传-第403章

小说: 十里红妆:明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苏氏做了海棠糕,卫明蕙吃着道,“娘,我都好全了,您别下厨了累着了,厨房油烟重。”
  她嘴角沾了糕点,苏氏替她擦掉道,“你昏迷不醒的时候,娘后悔没好好补偿你,你喜欢吃娘做的糕点,娘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嫌累?”
  卫明城走过来笑道,“要不是你病倒,我都不知道娘厨艺这么好。”
  卫明蕙挽着苏氏胳膊道,“我听大姐姐说,大哥的厨艺也好,肯定是遗传了娘。”
  说起这个,卫明蕙就有点自卑,她和大哥、大姐姐都是爹娘生的,大姐姐不必说,人聪明医术又高,还会挣钱,大哥更不用说了,武功高,挣钱的本事更是连沈家都赞不绝口,唯独她,好像没什么拿的出手,唯独这张脸随了外祖母长的不错……
  苏氏拍着卫明蕙的手道,“你们都聪明,只要肯用心学,有什么是你们学不会的?”
  那边,一小厮过来道,“夫人,顺公公来了。”
  这些日子,顺公公是三天两头的来行宫,在卫明蕙解毒一事上顺公公帮了大忙,明妧一家子对他感激不尽,再加上来的勤,熟着呢,顺公公笑着上前,“老远就闻着香了,一闻味就知是公主的手艺。”
  卫明蕙捧着糕点上前,“顺公公尝尝,我娘刚做的。”
  顺公公也不客气,拿了一块道,“老奴没去过大景朝,倒是托公主的福,尝了不少大景朝的美味,和北越大不相同,皇上这两日胃口不是很好,若是有多的,我带一盘子回去给皇上,他必定欢喜。”
  苏氏笑道,“倒是做了不少,一会儿顺公公带进宫。”
  明妧多看了顺公公一眼,他居然没趁机让苏氏送糕点进宫……
  一块糕点吃完,顺公公才道明来意,“明蕙郡主身子骨可大好了?”
  其实不用问,看气色就知道好的差不多了,卫明蕙点头道,“我已经好差不多了。”
  顺公公松了口气,“这几日,可是把皇上担心坏了,恢复了就好,钦天监挑了吉日,下个月初八是个好日子,皇上会率百官祭祖,然后把找回公主的消息昭告天下。”
  今天是二十六,下个月初八也就是十二天后。
  时间倒不算仓促,但眼下大景朝和北越在边关起了摩擦,认祖归宗怎么也要等边关太平了之后吧?
  苏氏看向定北侯,定北侯眉头紧锁,“这么急吗?”
  顺公公知道定北侯在担心什么,他笑道,“皇上等认回公主等了三十多年,实在是下个月初八是最近的吉日了,不然皇上还更急。”
  所以往后延期是不大可能了,其实也没必要延期,苏氏是北越公主的事想来大景朝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走不走这个过场一样。
  皇上只是觉得亏欠了女儿,想在往后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尽量弥补,不册封为公主,这弥补的名不正言不顺啊。
  顺公公来就是替皇上看看卫明蕙恢复的如何了,派其他人来,皇上不放心。
  没待多久,顺公公就拎着食盒回宫了。
  顺公公把食盒打开,把一盘子糕点放在皇上跟前,笑道,“这是公主亲手做的糕点,特让老奴带回宫给皇上尝尝。”
  北越皇上一脸诧异,“她还会做糕点?”
  “老奴有幸尝了一块,味道不比宫里的御厨差,”顺公公夸赞道。
  北越皇上拿起一块,咬了一口。
  味道确实不错。
  看着盘子里摆放齐整的糕点,北越皇上心底说不出的滋味。
  酸涩。
  他这辈子生的皇子不少,公主更多。
  那些公主哪个不是娇生惯养,别说下厨做糕点,就是油盐放在她们跟前都未必能分清。
  可苏氏不仅会做糕点,还做的这么好,想来流落在外的日子过的并不好,越想越觉得亏欠……
  顺公公见皇上一脸愧疚,忙道,“公主喜欢下厨做几个小菜,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一块儿吃,还不止是公主,世子爷的厨艺也不错呢。”
  苏氏的过往,北越皇上知道的不多,但卫明城,他知道不少。
  卫明城虽然流落沈家,但沈家大老爷待他如亲子,更是把富可敌国的家产都交给他打点,他居然也会厨艺,实在匪夷所思,要知道君子远庖厨。
  见北越皇上眉头舒展了几分,顺公公又笑道,“定北侯府想来和一般府邸不同,寻常人家哪会让姑娘学一手高超医术的?能把世子妃教的这么好,公主在苏家在定北侯府过的肯定极好,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


第819章 暂解
  顺公公一番劝慰,北越皇上心里好受多了,顺公公想着他去传公主认祖归宗的日子,定北侯的神情,顺公公望着北越皇上道,“皇上,如今边关局势未定,认公主的事是不是往后推些日子?”
  北越皇上眸光黯淡,“延期是你的意思还是公主的意思?”
  顺公公连连摇头,“是老奴的意思,认祖归宗礼仪繁杂,公主这些日子忧心明蕙郡主的安危,消瘦了不少,皇上身子也没恢复,老奴是怕皇上和公主身子骨吃不消。”
  “满朝文武甚至北越和大景朝都知道定北侯夫人是皇上您找了几十年的公主,认祖归宗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当以皇上身子骨为重。”
  北越皇上摆手,“朕意已决,不必再劝。”
  顺公公哪还敢再劝,其实他很清楚北越皇上的性子,他是真心为明妧和苏氏她们着想才试一试的,皇上想他们一家子都能留在北越,成为容王世子的左膀右臂,但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
  既然不会留在北越,不认祖归宗对他们一家子更好一点儿,当然了,如果可以选择,他肯定希望镇南王世子妃留在北越。
  认祖归宗的日子就这么定下了,连顺公公都是豁出胆子才敢劝一劝的,北越朝堂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没人敢惹北越皇上不快,而且惹的还不只是北越皇上,还有容王这个下任北越皇上以及容王世子这个下下任。
  这一日,阳光晴好,明妧在行宫花园内晒太阳,肚子时不时的就被肚子里的调皮蛋踹一脚,有时候疼的她半天都喘不过气来,恨不得他早早生出来,狠狠的在他小屁股上拍几巴掌。
  可有时候大半天没点反应,明妧又觉得还是踹她一脚好了,手摸在肚子上,再烦躁的心情都能平静下来。
  柳儿看看天色,道,“世子妃,这时辰侯爷和夫人他们都没回来,应该是被皇上留在行宫用膳了,要不您先吃吧?”
  苏氏和卫明蕙他们进宫给北越皇上请安了,之前卫明蕙中毒晕倒,不进宫请安说的过去,这些天也恢复好了,自然也进宫让北越皇上亲眼瞧瞧,她也好放心,省的一再的差遣顺公公来行宫探望。
  本来明妧也要去的,结果临出门,被孩子狠狠踹了一脚,疼的她倒吸气,苏氏心疼她,死活不让她进宫了。
  北越皇上是没怎么见过她和卫明蕙,明妧在北越待了这么久,北越皇上没少见她,她身怀六甲,不进宫请安,也没人敢说什么。
  拗不过苏氏,明妧就被落在行宫了,不过北越皇后被打入了冷宫,宫里应该没人敢再对苏氏他们怎么样,他们现在进宫,明妧很放心。
  她待在行宫里,四下都是暗卫和侍卫,苏氏他们也放心。
  用午膳的时辰,这会儿没回来,应该是被留下了,明妧现在饿的快,也扛不住饿,柳儿扶她回去。
  一桌子菜,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应有尽有,还全是明妧喜欢的口味,这些天吃的好,肚子就跟吹了气似的一天大过一天,才六个多月的肚子已经不比人家七八个月小了。
  刚把筷子拿起来,一阵脚步声传来,明妧还未瞥头,柳儿就道,“大少爷回来了。”
  嗯,这个大少爷是指卫明城,按理丫鬟该称呼他世子爷,但因为之前楚墨尘也在,他也是世子,喊世子爷,两人都以为是喊自己,卫明城便笑道,“还是叫我大少爷吧。”
  楚墨尘失踪后,柳儿就更不敢随便喊世子爷了,怕明妧听到会想起楚墨尘。
  明妧瞥头就看到卫明城走过来,她道,“大哥怎么回来了?皇上没留你和娘他们在宫里用膳?”
  卫明城坐下,笑道,“娘他们留下了,我回行宫陪你吃饭。”
  明妧一脸黑线,她又不是小孩子,吃饭哪用得着陪啊?
  卫明城给明妧夹红烧排骨,醇厚了嗓音笑道,“北越的饭菜我吃不大惯,就算烧的是大景朝的菜式也没有府里厨娘做的地道,再加上宫里规矩多,你大哥我宁肯回来吃。”
  这倒也是,皇宫里的菜肴做的再美味佳肴,碰到一道菜只能吃三筷子的规矩就很折磨人了,远不如几道家常小菜,一家人围着张桌子有说有笑。
  不过……
  明妧望着卫明城,“大哥今儿心情似乎挺不错?”
  卫明城吃了块豆腐,笑道,“边关之危暂解了。”
  明妧眼睛睁大,“边关没事了?”
  之前还说打的不可开交呢,怎么突然就没事了?
  不过说突然也不对,北越京都距离边关有千里之遥,即便是八百里加急也要七八天才能把消息送到。
  卫明城一边吃菜一边道,“楚墨枫人就在边关,及时把局面稳住了,北越守城大将也觉得事出突然,怀疑是有人刻意挑起北越和大景朝的纷争,在事情没弄清楚之前,他不敢贸然把事情闹大,便都压了下来。”
  东陵挟持梁王,给北越皇后下毒的事,即便远在边关,北越大将军也有所耳闻。
  北越和东陵有仇,怎么可能和大景朝交恶?
  一旦开战,不是让东陵坐收渔翁之力吗?
  何况大景朝定北侯夫人还是他们北越公主,苏氏和定北侯他们进北越,北越大将军还去城门口迎接了,这一边认公主,一边和养育了公主几十年的大景朝开战,这怎么看也不合常理。
  被杀的是大景朝恒王,大景朝都觉得这是个阴谋,他一个北越大将军还有什么可质疑的?杀人的可是他们北越郡主。
  反正要打仗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先准备着,能不开战最好。
  听到楚墨枫在边关,明妧就放心了,道,“可查什么证据?”
  卫明城摇头,“还没有。”
  这案子看上去很简单,就是恒王府小厮看到自家主子被人害的坠崖身亡了,气愤不过,要替主子报仇,抓不到杀人凶手,拿人家下人出气。
  恒王府小厮揍人情有可原,能被恒王带到北越的必定都是心腹,可这些心腹能为了恒王揍人,却在逃回边关的时候连恒王的尸体都不顾了,他们不该带着恒王的尸体回京,求皇上给他们主子讨一个公道吗?
  还有送亲队伍,人家都逃了,还一路穷追不舍,追的人家不得不硬闯,把事情越闹越大。
  有太多不合常理之处了。


第820章 认祖
  他们都怀疑甚至笃定恒王被害一事是个阴谋,但没有证据,再坚定的怀疑和笃定也没有用。
  就算大景朝皇上对恒王再失望再不喜,恒王也是他亲生儿子,被人杀了,怎么能不讨个公道,大景朝皇室颜面何存?
  不得不说这一步棋走的真好,直接把大景朝和北越都架在了火刑架上。
  因为事情发生在边关,明妧和卫明城他们再着急也没有用,只能等边关送消息回来。
  等待是最漫长煎熬的,尤其明妧心底还记挂着楚墨尘,怕苏氏他们担心,她连记挂都不敢表露出来,但她相信楚墨尘不会这么短命,当初受那么严重的伤,坠崖都能碰到她,命这么硬,怎么可能落水会死?
  不过熬过了最初的三天,后面日子过的就快了,朝廷派了嬷嬷来行宫教苏氏和卫明蕙他们规矩,大景朝和北越相距千里,规矩大不相同,北越皇上又格外看重苏氏认祖归宗这件事,嬷嬷不敢懈怠,教的格外细致。
  嬷嬷一遍又一遍的示范,明妧就坐在那里看着,认祖礼仪繁杂,单说跪就要跪半天,她肚子这么大,就算能跪下去,她也起不来,得人扶着才行。
  再者认祖归宗认的主要是苏氏,明妧他们都是次要的,苏氏便不让明妧参加了,那日就让明妧待在行宫里,最多认祖归宗后去宫里赴宴。
  不用去,自然不用学了。
  这一日,阳光晴好,天蓝云白。
  明妧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刚醒来,柳儿就凑了上来,高兴道,“世子妃醒了啊,是准备起了吗?”
  明妧要起来,柳儿赶紧扶她下床,洗漱完,又扶着明妧出去。
  大殿内清冷的可怕,只有两个丫鬟在擦桌椅。
  明妧愣了下,“人呢?都去哪儿了?”
  柳儿捂嘴笑,“世子妃忘了,今儿是夫人认祖归宗的日子,一大清早,他们就进宫了。”
  明妧拍了下脑门,睡了一觉,直接把这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她抬头看了看天,这时辰,可能苏氏他们才刚到皇陵,还没有开始祭祖呢。
  丫鬟端了饭菜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