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知万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炎军哑然,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炎冠玉以前可是跟人收高利贷的,这村长没当几天,就已经满嘴官话,环境磨人。
磨磨蹭蹭好半天,村里的叔伯才聚齐。
炎冠玉夹着手包,站着大声道:“今天把村中群众叫来,一来是继续讨论昨天的议题,二来是宣布一个重要的事情。村委今早通知,国家将派遣一位专业的扶贫代表驻村协助完成新农村的建设,更重要是要帮助我们脱贫!可见炎家村的贫困情况,国家非常重视,大家都拖了国家后腿……”
“都说想要富,先修路,国家好不容易才有的项目现在让我争取到了,这个机会万万不能错过!尤其是修一座桥,整个项目需要一百多万,但建成后我们村与江城的路程将缩短一倍,造福子孙后代!修路难免会损失个别群众的利益,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们的眼光要放长一些,不要把眼前的利益看太重……”
“说得好听,又不损坏你家土地!”
“没错,现在村里的地是不值钱,但以后呢?万一开发到我们这,这些损失算谁的?”
前面还没人吭声,但涉及到村民自身的利益,昨天的争执又一次重演。最后甚至差点打起来,结果又是不欢而散。
第3章 烂木头
规划的村道路线,其实也损坏炎军家的一些利益,需要铲除一块竹林,但会议上炎军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反正以目前的情况看,计划还行不通。
“如果别家同意,我们不从中阻挠,但如果只毁我们家的,我们也不答应!”
回到家里的时候,炎父已经赶集归来,听完他的汇报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农村土地虽说不值钱,但百姓对土地的看重,从古以来都是一样。
“驻村扶贫代表?这不是以前的知青嘛!还能让我们村富裕不成?”炎母顺嘴调侃一句。
“你一个妇人懂什么,人家下来走一遭,回去就能升职,这叫镀金!如果能给村里争取到一些项目,自然也是好的。”炎父哼哼道,不过也不以为国家派下来一个人就能够让炎家村脱贫致富。
“那他住哪里啊?”炎母好奇问。
“你管人家住什么地方……”
炎军在家里吃过午饭,有些放心不下果园里的丑小狗,便起身道:“果园还有一堆事情等我忙,以后开会这事你们去吧!吵吵闹闹的,我也插不上话。”
炎父听见这话脸色当即不太好看,他处心积虑的想要儿子参与到村中事务,结果炎军根本不感兴趣,看着儿子离开的背影嘟囔道:“不成器的东西!”
今早山上有些雾水,炎军看不清山中情况,中午返回,他却敏锐的发现山中的变化。
橙树的嫩叶,一片片娇艳得像是江南女子,晶莹剔透的能滴出水来。地面也一夜之间长满了草芽儿,漫山遍野像是铺上了绿色地毯,郁郁葱葱的长势十分喜人。
中午时分,山下会场都难抑炎热,山上虽然艳阳高挂,却一阵凉意。
深深一个呼吸,只觉神清气爽。
脑中不自觉就回想起昨日黑洞开启时的情景,记得有大量的绿色气雾从黑洞溢出。当时他没有太在意,但现在看到果园的变化,顿时若有所思。
“用古时候的说法,这就是天地灵气吧?”炎军眼中泛光。
从这个效果看,可比施多少肥都好。这片山地贫瘠,租的时候也没花多少钱,但种上果树初期,却是需要投放大量的肥料。
“就是不知这能维持多长时间……”
看着满山果园的喜人长势,炎军反而有些患得失。搓了搓手掌,红色的风筝若隐若现。
“到底怎样才能再激活黑洞?打雷吗?”
想到昨日的雷霆威势,如今炎军都还心有余悸。但最近江城这个鬼天气,每天都遇到强对流,今天估计也无法幸免,到时候一试便知。
果不其然,中午刚过,天空突然就黑下,前后不过酝酿两分钟,周围就已经伸手不见五指。
炎军跑出去本想把晾晒的衣物收了,结果刚出门就感觉右手手心一热,风筝图腾失控的从掌心飞出,徐徐飞上天际。
“轰隆隆……”
伴随着雷鸣的声音,一个巨大的黑洞再次出现,磅礴的天地灵气从黑洞溢出。
与此同时,天上也打起了雷,豆大的雨滴如约一般落下,整座山头都充斥着压抑气息。
所幸这次炎军躲在屋檐下,不至于昨天那般狼狈。
风筝已经没入黑洞,炎军无法看见另一端的情景,这有些让人遗憾。
“磴!”
感觉风筝突然吸上什么,手心的红线感觉发沉,手感就像是钓鱼中钩。
但奇怪的是,这次对面的物体并没有一丝的挣扎,不像是昨天抓住丑小狗时的情景。尝试着用力一拉,却纹丝不动。
这种感觉,就像是钓鱼时鱼钩挂到‘地球’,或者沉木之类。
生怕红线会断,炎军不敢猛然用力,而是缓缓施加力量。钓过鱼的都知道,中了大鱼或者挂到异物的时候,不能直接用力拔,而是轻轻的拉,不然不是线断就是杆断。
手心这根红绳很细小,拉紧的时候,让人觉得随时会断掉,炎军控制起来就更小心翼翼。
这次被钓到的不知是什么东西,死沉死沉,没有一丝挣扎,绝对不是动物。
不过炎军很沉得住气,不急不缓的收线,虽然每次都只收回二三十厘米,进度缓慢,但至少能拉得动。
整个过程持续将近四十分钟,炎军的体力已经彻底透支,身上的衣服也已经湿漉漉的。不是被雨淋的,全是汗。
但眼看强对流天气已经开始削弱,黑洞也渐缩小,炎军不敢休息片刻,抱住门口的柱子用尽体内最后的力量将风筝成功拉出黑洞。
一道巨大的黑影从空而降,轰然一声重重砸落地面,地面的泥泞四面溅射,连炎军也被溅湿一身。
“……烂木头?”炎军脸上一阵呆滞。
他费尽力气,耗费差不多一个小时拉出来的,就一根烂木头?和心里预期的落差之大,让炎军多么难受可想而知。
这是一节烂了表层只剩下木格的枯木,根部有三四十公分粗,长度约四米,目测怕是有一千多斤重。实在难以想象,这么笨重一个木头是怎么被他从异世界‘钓’过来的。
“风筝啊风筝,你抓什么不好,抓一根木头几个意思。”炎军搓了搓手心,风筝纹身若隐若现,一脸的郁闷。
可当冒雨走近枯木,炎军突然看到枯木撞击地面后撕裂的部分有如血一般殷红,乍一看像是被血染过一样。
“这是……红木?”炎军眼前一亮。
如果只是一根普通的木头,自然不值钱,做柴烧饭都嫌弃。但如果是红木,价值就截然不同。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红木资源越来越匮乏,大多只能通过东南亚乃至非洲地区进购,红木这些年的价格可谓疯涨,普通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如果是红木,就算不能卖钱,用来做家具也是好的。”炎军心里总算有些安慰。
但这时也没有太过重视,加上还下着小雨,就先回去洗漱,身体没那么难受才想到用手机查询这烂木头的资料。
“不是寻常红木,难道是紫檀?”
炎军终于开始重视这根烂木头。。
经过详细的对比,并从断口切了一些木格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可以断定这烂木头就是紫檀。至于是什么种类的紫檀,仅凭网上查的一些资料,一时半会也难以分辨。
自己弄不明白,随即就在相关论坛上求助,很快就得到网友的回复。
“这八成是小叶紫檀,看切面颜色应该还是老料,现在老料可不多见,品相好、够粗的话,一斤能卖800元以上。”
第4章 戴文斌
热心网友的答复,让炎军霍的站起。
800元一斤,院子的烂木头,少有1000斤,价值80万?
“要不要用雨布遮起来?”炎军一时踌躇。
什么烂木头,根本就是黄金好吗!
不过帖子下也有一些质疑者,质疑这到底是不是小叶紫檀。连论坛里这些爱好者都无法分辨、争执不休,可见紫檀这东西水多深,估计继续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
“看来要走一趟木材市场。”炎军想道。
虽然目前无法确定其小叶紫檀的身份,但万一是呢?等雨停了,炎军马上找来木桩将烂木头支离地面,还用雨布遮上,避免出现更多的损坏。
次日一早,炎军锯下断口处的一截,开上自己的五菱荣光进了市里。
江城近海,码头附近有一个外贸原木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珍稀原木被运送入国。受此影响,附近诞生了许多以雕刻为生计的工艺店,贩卖木艺首饰、摆件、家具等等。
不过炎军也只是听说过这么一个地方,以前从没来过,满大街的店铺里,谁家信誉好,谁家有实力,他是一概不知。只能开着车兜了一圈,最后挑那些印象不错的进去。
“古檀斋”
店铺似乎已经有些年月,装潢古色生香,橱窗里摆放着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紫檀摆件。庄严的佛,威猛的虎,狰狞的龙……每一块木头都被物尽其用,浑然天成。
不同其他的木材,紫檀无须上漆,打磨抛光后红光闪亮,十分精致美丽。
“这是正宗的小叶紫檀吗?”炎军在一座关公雕像前驻足。
“是正宗的小叶紫檀,从印度进口来的料子,不过是新料。这座关公像重8。2斤,只售9888元,你看这雕工,是很不错的,不管是请回去供奉,还是收藏,都很有价值。”店员热情的推荐。
是不是真的小叶紫檀炎军无法分辨,但听店员的口吻感觉还不错,至少没使劲吹嘘这是什么老料。
所谓的新料老料,新料指的是人工栽培的小叶紫檀,一般几十年就能长成。而老料则是指自然环境生长的野生树木,一般需要数百年才能长成。老料的价格,在新料的价格上翻一倍。
当然,这些都是炎军在网上查的。
因为对古檀斋的观感不错,炎军也就没再绕圈子,直接问:“你们这收不收紫檀原木?我有一份木材想请鉴定一下。”
“这……我们的原木都有专门的进货渠道,店面并没有收购原木的业务。不过我可以帮您通知老板,看老板怎么说。”店员素养很好。
“谢谢……这是我切割下来的一部分样品,可以把它交给你们老板看看。”炎军把包裹里的样品一并递过去。
店员常接触檀木,一些眼力劲还是有的,一看这木头边角料的成色,眼前顿时一亮,马上道:“您先坐一下,我马上请示老板。”
另一个店员小姐姐刚给他奉茶,炎军端起都来不及喝就被一阵匆匆的脚步打断,一个六十多的花发老者匆匆从内屋走出,手里还拿着炎军的紫檀边角料。
方才的店员赶过来给炎军做介绍:“这位是我们戴文斌戴老板。”
“戴老板好。”炎军起身相迎。
“你好年轻人,不知怎么称呼?”戴文斌客气问。
“炎军。”
“炎小哥,你这块木头确实是小叶紫檀,还是一块老料,成色不错。听说你要出售,不知有多大的量?粗细长度什么情况?”戴文斌有些迫不及待问。
炎军心都快崩出来,但面色不改,回道:“根部最粗42公分,长有337公分,不知什么价格?”
“那太好了!”戴文斌十分振奋,缓了缓情绪,才沉吟道:“至于价格,没看到实物之前,都不好判断,要看纹理,看切面的空心程度,等等方面都会决定价格高低,紫檀这个东西,价格起伏很大……在这我只能保证,这木头只要不是太烂,价格能在500元一斤以上。”
“如果成色好呢?”炎军问。
“好的话,这木头足够粗,千元一斤也不无可能,具体还需要看了才能确定。”戴文斌没有给出具体价格,一来正如他所说,没有看到实物无从判断,二来作为商人,总不能直接给出底价。
500一斤和1000一斤,差的可是50万以上的数。
看炎军还在犹豫,戴文斌连忙道:“这样,我现在就跟你走一趟,现场看了后给你一个准价,保证价格不会太低!”
炎军想了想道:“行!”
江城码头距炎家村不过二十多里距离,但能通车的路却生生绕了一个大弯,使得整个行程增加至六七十里,加上乡路不好走,整整一个小时才回到炎家村。道路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炎家村发展的头等大事。
戴文斌有些志在必得,直接让伙计开了一辆小卡车跟来。
“我说炎小哥,你们炎家村距江城不过二十几里,要是打通直路,对你们村的发展非常重要啊!”戴文斌也忍不住吐槽起炎家村的交通情况。
“正在规划呢,要是顺利,年底新路就能开通。”炎军应道。
戴文斌也就随口说一句,炎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