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投行之路 >

第180章

投行之路-第180章

小说: 投行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很少人可以知道一件复杂而遥远事情的全部真相,但若我们从不同人的视角看过去,可能事物原本的样子也就越发清晰。
 《投行之路》是一本长篇金融类硬核小说,原谅上雪心很大,想给大家呈现一个生动形象、复杂立体、还充斥着各种挫折矛盾的宏大投行界,至少得把我这些年亲眼所见的世界完整地刻画出来,所以我必须选择大构架的行文布局。
 大家应该能理解,布局大,字数必须多,文字是故事的地基和砖墙。
 正如我们不能要求JK?罗琳用10万字的篇幅就写出《哈利波特》;更不能要求马丁老爷子用200万字的篇幅就写出《冰与火之歌》【同名电视剧(美剧巅峰):权利的游戏】。
 上雪目前没法告诉大家这本书究竟会写多少万字,因为我还没有写出来,但我必须让这本《投行之路》涵盖我个人对于投资银行这一主题的全部理解和全部知识储备。
 从目前全网平台的留言来看,能追到这里的读者都具有异常强大的耐心和好学心,你们比那些喜欢看装逼打脸、升级水文、玛丽苏小白剧情的读者更愿意花时间思考,你们的心更静,更能对冲这个浮躁的年代。
 通过一本书,上雪筛选到了跟我志同道合的一帮书友,你们愿意跟上雪一站一站地向前走,这点让上雪很感动,我的读者也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本书的终点是否美好上雪虽然不能打包票,但可以给大家保证:你们过往经过的每一站,都应该有所收获。
 在这里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上雪每写十万字,就会回头进行全文修订,目前已经修订了多少次我没印象了,太多了,对于同一章的修改,有时候上雪已经改到删一个标点符号后,想想不对,又把标点符号加回去的程度。
 然后我告诉自己,可以了,这章已经改完了。
 上雪想给大家一个精品完本,一个语言简练、逻辑清晰、线索周密、主题明确、意义深刻的作品,就是那种你们愿意跟周围的朋友推荐,愿意长期将之放在书架,甚至完本后愿意购买实体书珍藏的那种作品。
 原谅上雪非传统作家出身,大学也不是文学专业,甚至高中都没选择读文科,所以没有大师级写作水平的我,只能靠后天的努力和反复的雕琢在作家界生存了。
 能力不够时间凑,好在市面上的大多数经典作品,都是反反复复修订出来的,金庸大师也不例外。他老人家修订到七八十岁都还在修订,我作为一个跨行晚辈又有什么理由得过且过呢?
 所以上雪每修订一次,都会问自己如下问题:
 你写的这几十万字,有没有废话,最关键是,有没有给读者带来价值?
 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所有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人家凭什么花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来看你写的故事?
 你的内容究竟有没有含金量,有没有代表性,你写专业有没有给大家写透?有没有权威性?
 你资料查够了没有?
 你写的案例对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负责了没有?
 你这本书全书完本了,能不能成为投资银行这一细分行业里程碑式的作品?
 如果不能,那么只有三个字:继续改!
 上雪这一点跟柴胡有点像,就是“死磕”,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上雪哪有什么伟大的勇气和异于常人的决心,就是不服输地跟自己“死磕”罢了!
 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作为作者,我对接下来《第五卷》以及往后所有卷宗要给大家呈现的故事有很清晰的框架和概念,正如前四卷一样,构架越大,作者对笔下的故事越要如上帝一样心中有数。
 我希望我的读者可以从故事中跟着主角一起成长,在为他们的遭遇而牵动情绪的同时,也可以顺带了解一些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尤其是方法。
 上雪一直认为,方法为王。
 方法才是让我们轻松驾驭一切的核心,再聪明的人如果用错了方法,也会面临失败的结局。
 接下来,你们马上要开始经历的第十站,是激动人心的行业独角兽,业务遍布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
 该公司是大国崛起与一带一路领军企业的典型代表,这个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乎常人想象,净利润和公司体量就是以往主角所做项目的十倍,王暮雪跟柴胡究竟要如何攻克这一巨大难关?
 蒋一帆独自进入金权集团体系后,究竟会遇到怎样的人,怎样的事?在私募投资与投资银行的复杂捆绑纽带中,他究竟是会创造出个人事业的新巅峰,还是……他最终如何抉择……
 上雪认为目前你们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足以看懂接下来上雪要给你们呈现的案例。
 没错,《投行之路》第五卷才是本书真正的开始,上雪会采用双主线架构,为大家呈现一个与投资银行密切相关的,但更为立体真实的一级资本市场。
 大伙儿学得差不多了就让我们开始实践,跟着主角一起去新世界钓大鱼!
 其他公告:
 1、微信读者群和微博都有投票渠道,你们想要的结局,你们自己投出来,这就是追连载小说的好处;
 2、起点读书的读者,月票、打赏、推荐票、留言上雪求之不得;
 3、其他读书软件的书友,多留言多给五星好评,每天都给个好评撒,上雪才有动力多写不是,不要那么含蓄!
 4、本书12月可能会少更点,圣诞节,上雪要去旅游;其他时候只要没有意外,每天更新4000字,保质保量,你们当每日连续剧看,不要贪多,贪多伤眼睛……为了保护你们的眼睛撑到结局,上雪每天就更4000。
 5、有些读者留言说很多专业知识不用解释得这么清楚,课外科普知识部分也可以全删了,上雪在想,如果前期解释不清楚,很多人估计看不懂大后期的神仙吵架,所以这个提议,在我征求了读者群大多数读者意见后,打算:不予理会。
 我下一次修订时会将解释的行文尽量压缩,但是我不会删除,这一点希望不爱看专业的读者能够理解。
  6、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上雪,对于本书有任何修改建议都可以提出,在不影响中心主旨和我本人写作意图的情况下,我会谨慎考虑,合适地方我会做出必要的修订。
 十分感谢各位!
第333章 只想要答案
 “妈,您换个方向就是热水了,往左边推……”狭小的卫生间内,传来了柴胡跟母亲胡桂英说话的声音。
 胡桂英短发、蓬松、微卷、半白。
 她额上的皱纹很深,有四五条,颧骨处是两块红得发紫的硬块,那是长期田间劳作暴晒的结果。
 此时,她穿着棕褐长腿直筒毛裤,墨绿棉衣,棉衣的领子和袖口是那种看上去有些脏兮兮的土黄色。
 大年三十,胡桂英就这么扛着大包小包,没任何预兆地孤身一人来到了青阳。
 她从没出过从小长大的那个小山村,所以在大城市中她自然不会找路,还是柴胡临时接到电话,满心惊愕地去火车站接的母亲。
 “我晓得了。”胡桂英朝柴胡道。
 “别转太过去!水烫死个人!”柴胡边凝眉斥责母亲,边出手帮她调好了热水,“记得是这个位置,以后就转到这个位置。”柴胡边重复边甩了甩手上的水,摇了摇头离开了。
 哗哗的水声从卫生间传来,柴胡叉开腿坐在1房0厅的出租屋里,看着房间中仅有1。2米宽的床,心里一阵郁闷,心想母亲怎么突然间就来了,连声招呼都不打,而且她扛的那两麻袋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严严实实的,好像是衣服,也好像是棉被……
 “弟弟呢?不用照顾了?”当胡桂英洗完澡出来时,柴胡终于忍不住问道。
 胡桂英闻言停住了擦头发的动作,没有接话。
 “是不是过年大家都催您还钱了?”柴胡琢磨着也只有这个理由会让胡桂英在村里待不下去:“我前几天打的十万是不是不够?还差多少?”
 胡桂英听后仍然没有接话,只是背对着柴胡,身子僵了一下后,继续开始擦起头发来。
 “说啊,还差多少!?”柴胡放大了音量。
 “不用了,留着你自己用,你也不容易。”胡桂英抬头看着低矮的天花板道。
 “现在知道我不容易了?”柴胡立刻反问一句:“不过这次来了也好,您可以亲眼看看我的生活,呵呵,大城市,这就是大城市的样子,现在您看到了么?不过我告诉您,这还不是您儿子最不容易的时候,最不容易的时候我睡过将近十个月的折叠床!我睡办公室!您知不知道那个铁管架起来的折叠床睡久了腰有多酸?我好几次凌晨四点半就被酸醒了!就因为弟弟,我欠一身债,我被房东赶出来,为了还债我连新房子都不敢租,我吃不起便利店里的烤鸡腿,我特么连个冰淇凌都吃不起!”
 此时胡桂英的双肩有些微微颤动,看不到母亲表情的柴胡只能住了口。
 独自消化好一会儿压抑许久的情绪,柴胡才起身缓缓道:“但现在我好一点了,手上也有点钱了,所以弟弟那边还需要多少,您说吧,只要我有,我都给。”
 柴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真真正正把曹平生的话听进去了。
 没有弟弟,或许此时的柴胡真的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同样的人,同样的事,究竟是阻力还是推力,取决于我们对于自己生命的态度。
 “真的不用了,你多吃点。”胡桂英最终还是挤出了这句话。
 柴胡听后冷笑一声,一屁股坐在床上,“原来您也会疼我啊……以前我都觉得我不是您儿子,他才是您儿子!”
 “咋说话呢!”胡桂英突然转过了身,眼睛红红的。
 “难道不是么?弟弟算出一个数,您就恨不得全村人都知道,而我考上了大学,您主动跟邻里邻居提过半个字么?!”
 柴胡说着一把将腿搭在床上,指着自己的膝盖道:“要不是因为这块胎记,我打死也认定自己是您捡来的了,不过也有可能是您看到了这块跟您差不多的胎记,才捡我来养。”
 “胡说八道!”胡桂英的泪水已经流了下来,“我怀胎十月,我怀着你我还要下地干活,我……”
 “那为什么他就是块宝,我特么连土都不如?!他生病您抱着他守着他一整夜,我生病您就让我自己多喝水!”柴胡的眼眶也红了,他确实太需要一个答案了,从小到大的经历,让他对于胡桂英的这份母爱不断产生着质疑和失望。
 比起质疑,或许失望更多。
 面对此时儿子的样子,胡桂英不禁走过去将坐着的柴胡搂到自己怀里,边抽泣边道:“那是因为……因为那次是我在田里干活,风把他的被子吹走了……都是我,要不是我,他……”
 胡桂英的话让柴胡想起了若干年前弟弟的那场高烧,如果不是那场良久不退的高烧,弟弟会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他会跟自己毫无障碍地交流,他也可以拥有进入学校的机会,说不定他还会跟自己一样,考上大学,实现属于他的梦想。
 “是我毁了他,是我毁了他……”胡桂英说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她搂着柴胡的力度让柴胡都感觉喘不过气。
 “所以……就是因为这样么?”柴胡也开始哽咽起来。
 “傻孩子,妈怎么可能不爱你,你是妈的第一个孩子,你都不知道妈当时有多高兴,怀你的时候是大冬天,那年又最冷,妈每晚都是侧身双手捧着肚子睡觉的,妈还把好几件衣服盖在肚子上,就是怕你冷着……”
 听到这句话,柴胡哭了,他双手将胡桂英搂着,这一刻,他突然觉得以前所有的计较都很可笑。
 “对不起,这些年……让你难受了,以后不会了,妈以后会加倍补偿你的。”
 柴胡摇了摇头,他其实要的很简单,就是一个答案罢了。
 可能因为经历过王暮雪和蒋一帆的事情,柴胡特别能理解母亲的感受。
 “柴胡你明不明白!我王暮雪欠他蒋一帆一条命!”王暮雪这句话,让柴胡久久不能忘怀。
 亏欠太多,会让人用肆无忌惮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救赎。
 “妈,我现在真的有钱了,弟弟以后的费用全部我来负责,没有好医生,没有好药,我们可以等,总会等到的。”紧紧搂着胡桂英的柴胡哭着说道。
 于此同时,他感觉自己的头顶被滚烫的水滴打湿了,一滴、两滴、三滴……
 最后的最后,柴胡才听到了胡桂英用恢复平静的语气,静静道:“你弟弟他已经走了。”
第334章 各自的不幸
 或许当梦想成为永恒遗憾的那天,人才会真正长大。
 两年前,当柴胡闯入明和证券这座极具年代感的大楼时,他的梦想犹如土壤中朝气蓬勃的嫩芽,好像稍微浇一浇水,便可瞬间长成苍天大树。
 苍天大树虽不如浩瀚苍穹,却可守一方寸土。
 尽管从小不是很喜欢弟弟,但那时的柴胡心中,仍为家人保有一块善地,他想着赚很多很多钱,然后把母亲和弟弟接到大城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