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之路-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选择还不够艰难。”鱼七淡淡一笑,“那题目如今改成这样,火车本就朝着爱因斯坦行驶,你如果什么都不做,就是被动看着爱因斯坦死去,但是你不会被判刑;而此时另外一条轨道上绑着十个孩子,你不知道他们将来是不是普通人,可能都是伟人,也可能都是罪犯,你如果按下按钮改变轨道,那么就是你主动为之,是故意杀人,你会被判处死刑,这时候你怎么选?”
“你……”王暮雪心里很气,但她又不得不为鱼七将天秤两边的砝码都调整得更平更难选而钦佩。
“是你你怎么选?”王暮雪反问鱼七道。
“我选不出来,因为我觉得这道题中,没有一个选择,比另一个选择更好。我一直认为人生不是完美剧本,有时放弃了一个自己认为是错误的路,结果经历的痛苦比预想中更痛苦,而获得的快乐也并非期望中的那种快乐。”
“我看出来了大哥,你就是魔教教主。”王暮雪吐槽一句。
“我只是想告诉你小雪,每当你觉得很难选的时候,随便选一个就行,不用太纠结,不用怕选错,因为既然没有一个选择比另一个选择更好,你选哪个,最终都不会太差。”
“那我现在想选5折购车!”王暮雪说着,从口袋中掏出了傍晚时候获得的名片和宣传册,递给了鱼七。
鱼七接过名片随意看了一眼,“你加过了么?”他说着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扫了下名片上的二维码。
王暮雪有些迟疑,“我还没加,不过大哥,我以为你一定会跟我说,这种便宜事情肯定不靠谱呢!”
“不加怎么知道靠不靠谱。”
对方名字叫小叶,这个叫小叶的人连好友验证通过都没设置,就被鱼七加成了好友。
目送王暮雪上楼后,鱼七默默地往公交站走。
是的,对现在的鱼七而言,没有一种选择比另一种选择更好,既然她没有放开自己的手,那么就朝着选定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吧。
上次只是随意问了她投资与评估企业的窍门,这么问完全符合一个需要理财的工薪阶层人设,不会引起她的疑心,而当下的这个小姑娘,原先对自己竖起的耳朵,似乎已经垂下了,夜色中的鱼七这么想着。
——————
(酒店房间内)
“姐姐!”杨秋平猛地拉开了门,吓了正想刷门卡的王暮雪一大跳。
“原来姐姐的男朋友就是那个格斗教练啊!!怪不得你上课上得这么勤快!”
“瞎说什么!”王暮雪赶忙找缝想钻进房间,不料被调皮的杨秋平左挡又挡,“姐姐你先承认!”
“我不承认!”王暮雪利落一句。
“我都看到了姐姐,我刚才在阳台上晒衣服,我看到楼下你俩牵手回来的。”
王暮雪瞥了杨秋平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狭笑:“牵手的就一定是男女朋友了?你太单纯了!”说着她把杨秋平撞了开,强势进入了房间。
杨秋平愣了两秒,才赶紧关上门,朝已经横趴在床上看手机的王暮雪道:“姐姐你尺度太大了吧,不喜欢都能牵手……”
“我只是甩不开而已,他武功太强,总之他不是我男朋友!”
杨秋平:“……”
此时的王暮雪并不想跟杨秋平多废话,她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卖车小叶的微信朋友圈。
其朋友圈上充斥着“五折欢乐购”的活动详情,王暮雪不断下拉朋友圈,看到本月发布的状态中,有不少真人图片。
图片中有一位中年大叔笑盈盈地拿着车钥匙走向新车,配文:恭喜我兄弟喜提爱车!
图片中有一个办公室照片,里面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坐在桌子前签字,配文:今天已经有9位老板签约了,谁有兴趣当第10个,有红包,很大的那种!
小叶的朋友圈有很多类似的图片,都是客户付款提车,笑容满面的实景照片。
于是王暮雪关上了朋友圈,朝小叶的对话框弹了一个微笑。
小叶:老板考虑买哪个车型?
王暮雪:你们有捷豹XF么?
小叶:有,您要哪种配置?
王暮雪:顶配。
小叶:我查查库存……
(一分钟后)
小叶:有的老板,我们这个月活动很合适,只需要首付三成,五成过户。
王暮雪:我知道,我今天下午见过你,你说过了,我想问你朋友圈照片有一张是你们办公室么?
小叶:对的,是我们4S店的办公室,我们全国连锁的,刚刚卖了第九台车了,第十个有红包,我们附送两年洗车卡和3次车辆护理服务。
王暮雪看着心动了,于是乎她继续朝小叶问道:“方便把你们店中我那款车型发给我么?”
小叶:“没问题,不过今晚太晚了,我已经不在店里了,我明天早上一大早就去店里拍给您可以么?”
王暮雪:“好的好的,没问题!”
当王暮雪放下手机,洗澡刷牙再次出来时,她收到了来自鱼七的微信:小雪,早点睡,别加班了,如果真要买车,付钱的那天我陪你去。
此时杨秋平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她白白的牙齿映在了王暮雪的手机屏幕上,王暮雪吓的一缩,将手机直接背到身后,“你干嘛!“
“呵呵……”杨秋平笑着跳上了自己的床铺。
“我都说了他不是我男朋友!”王暮雪赶忙解释。
“姐姐,我觉得你的条件和生活圈,更适合一帆哥,而不是那个格斗教练。”
杨秋平说完这句,就见王暮雪的眸光锐利起来,“他才不是什么格斗教练,他是警察。”
“啊?警察?”杨秋平睁大了眸子。
“对,特警!”王暮雪胸有成竹。
第178章 逆袭的屌丝
“68个粉丝!你小子特么搞了两个月就68个粉丝!”曹平生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响彻整个28层。
头埋在电脑前的柴胡一声不吭,“把这些粉丝打开我看!都是谁?!”站在他身后的曹平生怒喝一句。
柴胡手颤抖地按着鼠标,当粉丝详情页出现在曹平生眼前时,柴胡的后脑勺重重吃了一耳光。
“操你大爷!都是我们部门的人!我操你大爷!”曹平生边骂边“啪啪”扇着柴胡的后脑勺。
“曹总别打了,再打就打笨了。”一旁的吴双赶忙劝阻道。
“他还不够笨吗?!写两个月公众号,每天五篇文章,结果就68粉丝,我们部门都特么的占了50多个!还不够笨么!”曹平生说着将柴胡的椅子猛地转了过来,“把头给老子抬起来!”
柴胡闻言两只手掌立刻贴着自己的脸,脑门尖对着曹平生没敢抬头。
“抬起来!”曹平生重复道。
“曹总我错了……”不得不抬起头的柴胡可怜巴巴地望着曹平生,双手仍旧死死护着自己的脸。
“还知道要脸啊?!68个粉丝你还有脸啊?!老子说什么来着,国内的硕士都特么的混日子!你毕业论文怎么写的?你怎么可以毕业的?就你这写作水平还好意思写招股书啊!”
曹平生的阴气已经扩散开来,他此时直接打开手机扫着柴胡发的公众号文章,“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学术论文么?!现在的人什么时候看公众号你调查过没有?!都是吃饭、等电梯、上厕所和排队的时候扫两眼,你一篇文章动不动就几千字谁看啊!”
曹平生边骂边下拉手机,“真特么的操蛋,重要的话加粗!加粗都特么不懂!一点重点都没有……”
柴胡的内心犹如吃了狗屎一般难受,心想自己学的就是金融,干的就是投行,自己又不是作家,更不是新闻专业人士,本来做这个公众号就不是正经事,有时间坚持每天五篇就不错了……
“我看你表情很不服啊!”曹平生犀利地点破道。
柴胡满脸委屈:“曹总,我最近一个人负责三个IPO项目半年报的更新,精力实在有限。”
“你25岁就精力有限,28岁是不是可以直接退休了?”曹平生驳斥一句。
柴胡正想再说什么,却见曹平生身后的吴双绷紧嘴唇连连摇头,于是只好作罢。
“你说你都在搞IPO,补半年报是吧,那你告诉我,法氏集团外协规模多大?”
“今年是845万。”柴胡想也没想就回答道。
外协,指一家企业将产品的一些生产环节,让其他企业帮忙生产的做法。
一定意义上,外协避免了企业因生产链过长而造成自我难以调控的局面。
比如有的产品部件所需技术性强,企业本身的技术达不到,通过外协就节约了成本和时间;另外,有的企业规模有限,固定的员工无法满足此项生产任务,此时交由外部其他相关企业代为生产和加工,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实现了利润收入的双丰收。
“去年呢?前年呢?”曹平生追问道。
“去年是748万,前年是699万,前五大外协厂商的名字没有变化,非常稳定,顺序也没变。”柴胡道。
这样的回答明显出乎曹平生意料,于是他回头朝吴双道,“把他做过的项目,那个什么晨光科技,法氏集团,还有魔都那个东光高电,资料都给我打印出来!”
当吴双将资料从打印室拿回来时,曹平生已经在28层的敞开空间中沉着脸瞪了柴胡足足五分钟。
“法氏集团,公司治理方面制定了什么文件?”曹平生翘着儿郎腿问道。
“回曹总,制定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与《独立董事工作制度》。”
“财务管理方面呢?”
“制订了《货币资金管理规定》《财务收支审批规定》《固定资产申请制度》以及《印章管理规定》。”
曹平生皱起了眉头,“那日常经营方面呢?”
“日常经营方面,法氏集团制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信息披露方面,制订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内控监督方面,制订了《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审计管理程序》。”柴胡不等曹平生接下去问,直接全部背完了。
周围能听到这些回答的同事都傻了,心想柴胡怎么可能背得这种所有投行人都不会去背的东西……
而曹平生的脸上没什么特别表情,他只是稍微顿了一下,而后故作悠闲地翻着手中的资料。
“你跟我说说,法氏集团的业绩,有没有季节波动性?”
见曹平生转变了提问策略,柴胡也将自己早已得出的结论总结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或者周期性,医药包装行业的季节性都不明显,他们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参加国内外的不少展会,工厂必须要抽空生产展会样品,所以第一季度正常业务收入会少些。”
“你说没季节性,怎么我看这三年都是第一季度收入小,第三季度收入大?”曹平生目光如刀。
“因为全球展会多在第一季度举办,但往后时间也有可能改;而第三季度收入大其实也不是正常规律,而是单个订单较大造成的,比如法氏2014年确认了辰星药业金额为3200万的订单,2013年第三季度也是碰巧遇到了天园药业和经云力生供3800万的订单,这些订单在第三季度被完成具有偶发性,不是每年都一定会有,而且不是每年的大额订单,都一定能在第三季度完成。”
“你把法氏集团第一到第四季度收入背出来,相应占比背出来,变动比率背出来!”
听见曹平生这样无厘头的要求,周围看戏的同事觉得今日事件,必须是以柴胡被狂骂而告终,但坐在曹平生对面的柴胡,居然劈里啪啦地按顺序全背了出来,且每个数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可能整个明和证券28层,只有柴胡自己对于自己今日的表现不感到意外。
第179章 剧本被篡改
从去年被蒋一帆开导以来,他柴胡可是坚持每天分钟记忆力训练,一直坚持到现在,训练记忆能力仿佛已经成为了柴胡的一种习惯,每天不背就不爽,有时周末稍微闲一些,他还会加长训练时间。
而柴胡的记忆素材,自然就是他经手过的这三个IPO项目。因为他明白,要锻炼记忆力,素材必须怎么枯燥怎么来,怎么生僻怎么来。
故目前的柴胡,不仅是对于曹平生此时手中的材料了如指掌,且他基本已经培养出了强大的瞬间记忆能力,以及适合他自己的永久记忆方法,过目不忘这个目标对于他而言,已经很接近了。
刚才那一长串枯燥无味的制度,在柴胡的脑子里早就转换成一个生动形象的电影,每背一遍就等同于重看一次电影,十分有趣,所以他又怎么可能忘记呢?
只要坚持这种习惯,柴胡坚信自己哪怕八十岁了,都还是能记得那串制度,还能记得自己经手过的所有项目里的所有内容。
所以故事的最后,是曹平生吹胡子瞪眼地走了,因为他锲而不舍地追问了柴胡几十个问题,柴胡都非常流利且自信地回答了出来。
当曹平生摔门进入自己的办公室后,公开场所的所有同事瞬间给柴胡鼓起了掌,而在这些鼓掌的同事中,柴胡的眼神唯独落在了蒋一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