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造车 >

第92章

造车-第92章

小说: 造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所周知,日a本是一个岛国,地少路窄人多,所以政府切合国情鼓励发展微型和小型车。像美国地广人稀,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大排量汽车就是主流文化。不同的国情会形成不同的汽车文化,k…car政策就是日a本国情之一。
  k…car从日语直译就是轻自动车的意思,政府特意规定了排量、车身大小。90年代的标准为排量不超过0。66l,车身长宽高限定3。4、1。4、2米以内。各大厂家只要在k…car的限定范围内,造型可以自由发挥,目前k…car车型有两厢、三厢、面包车、越野车等多种车型,甚至包括皮卡、自卸车、跑车,几乎涵盖所有的细分市场。k…car犹如一个微型汽车世界,日系各大厂家把各种新技术都往里面装,试验各种不同类型的新车型。
  日a本国土面积狭小且人口众多,道路修建的相对窄小,k…car车型短小的车身可自由灵活地穿梭于狭小街道、小排量也能带来极小的环境污染、省油且保养便宜又带来极佳的经济性。为了扶持k…car的发展,政府针对此车型大幅度降低税费,同时还不要求停车位。要知道在日a本,国民想购买一辆车必须出具自有停车位证明,没有车位就无法买车。因此,k…car在日a本国内一直属于畅销车型,销量往往能达到汽车总销量三分之一。
  铃木由于依靠k…car政策已经能比较滋润活下去,再往上走求突破不单在国内面临丰田、本田、日产等大企业竞争,国外还要面临来自美国欧洲的汽车企业虎视眈眈,因此便一直专注在微型、小型车领域。据说铃木内部一直有向上发展车型的呼声,只不过被铃木修为首的保守派压制下去。
  除了横扫大江南北的微面外,目前在中国国内大受欢迎的夏利、奥拓和云雀小轿车,都可以归类于k…car行列。
  韩皓的目光停留在铃木公司1993年正式推出的wagon…r车型,这是一款把奥拓拉高的产品,介于轿车和面包车之间在日a本属于热卖产品。拉高之后,wagon…r增大了乘坐与储物空间,同时保持驾驶者拥有良好的视野。尤其座位设计上别有特点,前后排都可以放倒。后排放倒后能放入彩电冰箱物品,前后排一起放倒能成为一张移动的床。在空间上,铃木设计师对这款车的空间利用做到了极致。
  跟国内还是平头的面包车相比,前头凸出犹如猪鼻子的造型的wagon…r,在外形上有些超出中国消费者的接受能力。这款介于轿车和面包车之间的车型,在国内属于新鲜事物,不过却是今后面包车发展的趋势。据悉,新成立的昌河铃木有意引进wagon…r国产,命名为北斗星计划,但一直没有下文。从小道消息得知,昌河和铃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分歧,所以项目推进很慢。真要引入wagon…r国产,估计至少等上三年时间。
  三年可不是三天,到时黄花菜都凉了,韩皓心想你们不干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因此华夏厂的微面外形基本就定为wagon…r。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因为wagon…r是在奥拓基础上拉高的产品,也就是说其底盘基本沿用了奥拓底盘简单做了调整,那么华夏微面的新底盘到底该如何决定。是继续用st90就是现在国产面包车的底盘,还是改换奥拓的底盘呢?
  如果用st90的底盘,可以配合着东安提供的动力系统,不用再多改进调整,只要装上wagon…r的壳就能用。倘若用上奥拓的底盘,虽然和wagon…r外壳容易兼容,但在动力系统布局方面又要做进一步改动研发。这两种底盘不同,对汽车的舒适性和功能性影响都不一样。st90底盘属于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即有底盘梁车身悬挂系统都安装在大梁上,通过性好但舒适度差,而且大梁鼓起占用空间。奥拓属于轿车底盘,是全承载式车身结构即取消底盘梁悬挂系统直接安装在车身结构件上,舒适度好通过性弱,但车身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前者改造简单,但后者对性能要求更好。
  到底如何解决,最终还是用事实说明吧。韩皓决定用两种方案分别设计组装一辆样车,到时在路上经过测试看哪种好就用哪一种!
  经过从香港辗转,5辆全新的wagon…r被运到了虎山,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拆解和仿制。韩皓也亲自试了车,感觉这wagon…r真的好开,比厂里的松花江灵巧多了,而且配置还很高。wagon…r的配置相当于轿车水准,但外形却是一辆面包车,这可真是给了华夏厂这帮研究人员不少启发和灵感。在玩车方面,日a本人真是在细节方面做到了极致。
  最终经过论证,还是用奥拓的底盘合适,这也正是wagon…r原装的底盘系统,只不过在如何搭配从东安采购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上需要做小小的改进。
  一个聪明的学生不会只照抄作业,而是会针对性做一些细节小改动,华夏厂当然不会把wagon…r的外形完全照抄,而是稍微做了变动。虽然一眼看上去神似wagon…r,但一些线条棱角都做了圆润处理,尤其参考华夏摩托明光铠的设计理念加入了一些中国元素,因此华夏微面的外形基本定型下来。它的名字也从h1项目变成了华夏之光,韩皓期望华夏厂的微面能奔驰在华夏大地上,因此华夏之光的这个名字非常贴切朗朗上口。
  在凌云智指挥下,华夏厂的汽车生产一车间厂房终于提前完工,预示着华夏厂生产微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一些已经采购完毕的生产设备已经运抵准备组装,三个月后估计工厂就能试生产汽车。
  经过艰苦努力,华夏微面项目终于守得云开月明,不用多久全国人民就能见到华夏厂的诚意产品。
  带着新产品即将面世的喜悦,韩皓来到了首都天京,参加了1997年的央视广告招标会。作为第一届广告标王,华夏摩托成为了中国知名品牌,一直都在央视投放广告,属于大客户代表之一。至于以6666万夺得央视第二届即1996年标王的秦池酒业,当年销售额暴涨,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县级酒企经央视平台传播成为全国知名酒业公司,大有赶超茅台、五粮液等老牌酒厂之势。两届标王,两个成功案例,这让全国企业都对央视平台产生了光环膜拜心理。只要夺得标王,那么企业就一定会成功!
  一时之间,群雄汇聚京城,许多企业都拿着大额支票准备充当第三届的标王,因为标王就等于成功。韩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天京,华夏厂依旧需要央视的宣传平台,不过他可不打算争抢标王。今年据投标广告公司估计,没有1。2亿这个标王名称拿不下来。
  在会场,秦池酒业的老总成为全场焦点,他们厂已经放话出来要卫冕标王这个称号。据说这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可以在条件允许内财政贷款援助。秦池酒一朝天下闻,还有消息说所在的县政府有意把名字改成秦池县。1997年,离开中国统治多年的香港将要回归,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因此1996年底的国人们似乎处于一种庆典前的亢奋之中。这也反映到了对1997年中国经济预期信心满满之上,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广告招标会一开始就弥漫着不差钱的味道。
  去年6666万的最高价很快被打破,1亿以上的报价比比皆是,甚至有齐民思酒业开出了2个亿的超高价,全场都陷入了疯狂状态。不过笑到最后的依旧是秦池就业,他们居然喊出3.212118亿的最高价,比第二名出价要高出1个亿。
  “3.212118这个数字是我的手机号码,灵感一来我就觉得我们酒厂能够卫冕。”
  被众多记者包围的秦池酒业老总淡然地说出了上述这番话。
  比第二名高出1个亿,让许多媒体记者都大感不可思议,这真的是把钱都不当钱了。
  “今年,我们每天向中央电视台开进一辆桑塔纳,开出的是一辆豪华奥迪。明年我们每天要开进一辆豪华奔驰,争取开出一辆加长林肯!”
  面对质疑,秦池酒业的老总留下了在中国经济史上著名的一句话。
  韩皓在一旁冷眼旁观现场的热闹,华夏厂只以低价中标了电视剧前的广告段。
  结束广告招标之际,韩皓接到了宋卿的电话,说有一桩好事等着他。


第一百一十四章 高端对话
  “小韩厂长,我有个师兄在央视二套当制片人创办了一个经济类对话节目,他想请你出场当嘉宾讲讲华夏厂的奋斗故事。据说参考美国的谈话脱口秀,属于台里重点打造推介的新节目。我看了台本,觉得这节目一定会红,你上了对华夏厂效果肯定很好。”
  闹了半天,原来宋卿是为别人当说客来了。
  “宋大记者,我这水准你还不知道,到台下当观众可以,上去做嘉宾就容易出洋相了。”
  韩皓一想,还是拒绝吧,免得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哎,别啊!我可是对师兄打了包票保证你一定能上节目。何况,这次真的请到了许多国内工商界的巨头出席,他们都是各行业的领军人物。你能名列其中,真应该感到荣幸,我们央视的演播厅可不是小猫小狗随随便便能进来!而且,你上一次节目相当于免费为华夏品牌打广告,从我们媒体工作者角度来说,叫做权威平台义务宣传。这样划算的买卖,错过就真可惜!上次我可是帮了你大忙,这次你也高抬贵手帮帮让我好回去交差。”
  在进一步了解节目的流程和内容后,韩皓勉为其难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该节目趁着全国工商界精英汇聚央视招标之际,邀请嘉宾这两天到演播厅进行节目录制,以便不耽误大家时间。
  为此,韩皓在首都酒店多呆了一天,在约定时间来到了央视大楼。要说接受采访他已经有过多次经验,但正儿八经到节目中充当嘉宾倒是第一次。确认身份后,央视的工作人员客气地把他带到后台进行化妆,不然素颜上电视的话人会很难看。
  “韩总,你好。我是宋卿的师兄,真是多谢你能大驾光临。我给你看看节目的大概流程以及询问内容,到时我们在这些范围内随机应变。可能会有正反观点的碰撞,不过这都是节目效果和观点碰撞,你就当成一次朋友间的访谈即可。如果有不合适的对话,我们后期会做删除处理,你不用担心。这位是现场导演,录制时将由他对现场进行安排,待会他会跟你说说现场注意事项。”
  说实话,这是韩皓头一次经历化妆的过程,化妆不都是女生爱弄的东西,现在自己这个男子汉也体验了一把。
  “哎哟,累死我了,总算赶回来了!”
  听到声音,从化妆镜韩皓看到了气喘吁吁跑来的宋卿。
  她今天有个采访任务,一做完就赶紧往台里跑,今天可是韩皓录制节目的日子,作为中间人的她怎么会缺席呢。
  在镜前灯照射下,经过化妆师神奇之手摆弄过的韩皓,五官更加坚挺,头发也好好打理过,看上去比平时更加帅气。一时之间,反倒让宋卿有些认不出来,化过妆的韩皓真像变了一个人。
  “嗯,本来我还担心要我帮忙补补,现在看来完全可以直接登台了。”
  站在韩皓身后打量了一阵子,宋卿放心地拍拍手道。
  “我怎么感觉你好像挖了个坑,现在正把我往坑里推呢?”
  如果不是听到有几位如雷贯耳的工商界人物参加,韩皓也不会答应出席,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不管如何,央视这期录的节目确实是报道华夏厂发展经历,同时有两位知名经济学专家参加点评。这期唯一的嘉宾就是韩皓本人,可以说是独家对他进行一次专访。
  “加油,让我好好看看你的表现,我可是你的忠实观众。”
  在后台,韩皓看到了录制大厅上搭了一个演出台,上面有会客沙发,底下已经围了一群现场观众。导演正在测试各个机位,主持人也在现场进行试音。宋卿拍了一下韩皓的肩膀以示鼓励后,偷偷走到了正中预留的一个观众位置坐下。
  等待之时,韩皓看到了两位经济学专家,他们是央视的常客,经常接受采访解读政策。本后辈之礼,韩皓向他俩问好,期望其待会能口下留情。很快,主持人和导演过来,又简单说了一遍流程,同时还透露有神秘嘉宾会登场。
  “3…2…1!”
  伴随导演的倒数,韩皓参加的这期对话节目终于开始录制。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3期录制,他是第4期的节目嘉宾。
  “现在让我们欢迎本期的嘉宾登场,在他登场之前,让我们先简单看一段精彩的企业发展史!”
  有着磁性嗓音的主持人正式开启了他的表演。
  现场播放了一段华夏厂从零开始创业,直至取得现有巨大成就的视频,配上大气磅礴的音乐,让一旁的韩皓看得也是心情澎湃。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华夏工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华夏品牌的创始人——韩皓先生!”
  现场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